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2-04-14 14:13:16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哲学概论
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人对世界和世界关系的观点和看法(是什么)
方法论: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怎么办)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
区别:研究对象,具体科学以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理论,又为具体
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形态作为世界本源,如:水,火,气
进步:坚持唯物主义局限: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叫机械唯物主义,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源;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
我、心、人、感觉、意志
孟子,庄子,王阳明,笛卡尔,贝克莱
客观唯心
道、理、绝对观念、理念、上帝
老子,朱熹,黑格尔,柏拉图
有无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承认世界可知
不可知论:世界不可知,认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产生的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迈耶、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达尔文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
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黑格尔
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核心和顶端: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
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 导致唯心
静止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相对静止两种形态
相对一定参照系,事物空间位置不变
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两种错误主张
1. 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2.否认相对静止,不承认事物有质的相对稳定性,最终会导致不可知论
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空间: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的,长宽高三度。
时空既是有限又是无限,既是绝对又是相对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应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作用
意识能动地反映可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
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触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性。
规律可以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
两者的辩证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辩证法
概述1. 两大观点--联系和发展2. 三大规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3. 五大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
世界是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现象
普遍性: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
多样性:形式是多样的
条件性:联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整体和部分
地位
1.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 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 特殊情况下,某一部分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1. 整体的观点要求我们再观察与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
2. 部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处理好局部
联系观点的方法论的意义
要求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
发展
概念: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与变化的关系: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不一定是上升的前进的。所以发展一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和变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事物功能发生的变异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事物的发展总是又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
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方法论意义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不能基于求成,揠苗助长。
防微杜渐
坚持适度原则,即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肯定、否定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式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我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和曲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内外因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别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处于只配地位,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和制约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反作用与主要矛盾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反对只顾一方,忽视一方的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重点论是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怎么做:主次矛盾怎么看:主次方面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
可能和现实
内容和形式
本质和现象
认识论
三大核心:实践、认识、真理两大规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规律,认识发展规律
实践
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基本特性
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结果都是客观的
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
精神文化的创造实践:科学实验
认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两大本质
认识的发展规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规律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正确的理论指导错误的理论指导
真理
概念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特征
1. 客观性
真理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 具体性
真理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
1. 任何的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不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无条件,绝对的
2. 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和绝对的
相对性
1.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
2. 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3.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来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和唯心主义)
2. 唯心史观
3.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基础
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
特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2.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发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
1.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2. 生产力分两大类:
1. 实体性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2. 智能性和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教育)
3. 生产力是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
两者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的作用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人的本质和价值
人的本质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的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自我价值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自然经济(人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物的依赖性社会),产品经济(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