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
2022-04-14 14:15:4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共党史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1949)
中共一大(1921)上海嘉兴
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
陈独秀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第一个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内容
确定党名称“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 不折不挠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共二大(1922)上海
1. 分析了国际形势,制定党的最高(共产主义)和最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纲领
2. 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3.指定第一个党章
中共三大(1923)广州
1.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问题,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党内合作)
2.帮助国民党加强对民众的政治宣传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国民党一大(1924)广州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中共四大(1925)上海
四一二(1927)上海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发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标志这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中共五大(1927)汉口
纠陈独秀机会主义错误(右倾)
主张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
七一五(1927)武汉
汪精卫7月15日宣布停止国共合作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南昌起义(1927)南昌(发端)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
八七会议(1927)汉口
纠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明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秋收起义(1927)湖南
文家市提出战略重心转移(从城市转移农村)
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湾改编(1927)三湾(奠基)
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支部建在连上
中共六大(1928)莫斯科
国外开会
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古田会议(1929)古田(成型)
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军队的性质和面貌
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931-1945(抗日战争时间)
1937-1945(全面抗战)
九一八事变(1931)
日本侵略东北地区
1934-1936(长征)
遵义会议(1935)遵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
否定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主张
1935《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西安事变(1936.12.12)
洛川会议(1937)洛川
1. 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
2. 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
六届六中全会(1938)延安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1942)延安
1.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核心)
2.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触发、理论与实践统一
中共七大(1945)延安
1.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3.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 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王稼祥
马毛邓三,一七十五六
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
1.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2. 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3.两个务必
中共八大(1956)北京
1. 国内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七千人大会(1962)北京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北京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
1. 批判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2. 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 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4. 开始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北京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使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
1.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标志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
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
1. 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 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南方谈话(1992)北京
1. 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计划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
4. 关键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这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6. 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记忆:一个本质,两个手段,三个有利于
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
1. 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
3.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知道思想
4. 将党的三步走战略具体化
中共十六大(2002)北京
1.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共十七大(2007)北京
1.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共十八大(2012)北京
习大大上台
1. 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3. 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进党的报告
4. 首次提出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提出)
5. 两个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记忆:一个建成,2个百年,3大自信,5位一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北京
主题:全面深化改革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5. 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6.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北京
主题:全面依法治国
1.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3. 依宪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
4. 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5. 法治的生命线是公正
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北京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之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是引领发展是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省会追求的重要体现;开发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 三去一降一补
4. 脱贫时间: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
5. 放开二孩
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北京
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1.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3.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十九大(2017)
1.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2.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
4. 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月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6. 我国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8. 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10.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11. 用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12. 从十九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1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力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4.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15.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16.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7.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18. 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19.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行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20.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十九届二中全会(2018)
1.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
3. 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十九届三中全会(2019)
主题:全面深化改革
1.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2. 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
3. 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 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5.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原则,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6.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
1.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2. 形成纵览全局、协同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
3. 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4.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
5. 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
1. 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证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5.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能力效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十九届五中全会
1.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关系: “六稳”和“六保”之间不是孤立的,两者是彼此联系的。“六稳”是大局,“六保”是前提,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外贸。“六稳”是工作,“六保”是任务,“六稳”的要求是做好,“六保”的要求是全面落实。在这个意义上,“六保”是底线,“六稳”是高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六保”和“六稳”形成了一个区间,是十八大以来区间调控思维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六保”,争取更好的“六稳”的结果
3. 十个方面的成就
4. 【9 个方面的远景目标】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四化的关系解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9B%9B%E5%8C%96/7111274?fr=aladdin
③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④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⑤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⑥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⑧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5.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6 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1.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3.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4.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5.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6.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7. 12个方面的举措
1.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3.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4.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6.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7.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8.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9.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10.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12.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