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图解
2022-05-19 11:11:53 8 举报
杨绛平和坚强的一生 挺好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苏州中学逐梦
学生与校长、老师之间没有一点隔阂,大家一起用餐,一起讨论问题,随时可以交流。学校讲究自我治理,提倡每位同学参加劳动。阿季在校园里经常捡砖头、拔草。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阿季在这里培养出“清水出芙蓉”的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
倔强
阿季的父母在院子里为儿女们安装了一个秋千。这个秋千成为阿季最喜欢待的地方,坐在秋千上看会儿书,看累了,仰头望望飞过的鸟儿,飘过的白云,为书里的人物欢心难过。在秋千上阿季度过了爱做梦的美好年华。
秋千
阿季在北京出生,2个月大时到上海,4岁返京,然后又居苏,又返上海,再返杭,小小的人儿一路迁徙,从小婴儿成长为亭亭少女
她融合了不同地域女子的气质,在她身上既能看到北京姑娘的大气爽朗,又能体会苏杭姑娘的灵秀温柔,还有上海女子的精致好强。阿季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撷取了这些优点,让她在漫长的人生里从容面对不同的境遇。
融
无字的笔记
姐妹俩赶到苏州青年会大礼堂,已经开讲了。里面挤满了人,连沿墙、座位空隙都临时加了板凳。阿季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地方能容下一个人,打算厚着脸皮挤过去,坐在那儿好好听讲学。
摆脱了暂时的尴尬,却摆脱不了媒体的报道。第二天,苏州报纸的新闻让阿季很委屈,报上说:章太炎先生谈掌故,有个女孩子上台记录,却一字没记。
这就是杨绛,不做弄虚作假的事,不说虚情假意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装腔作势,做事大大方方。
也许当年的教务长让阿季做记录,只是走个形式,没有指望她能记录什么。处在妙龄期的阿季哪能想到这些。“看”章太炎先生讲掌故,在年老的杨绛心中已经释怀。曾经的尴尬,如今想来只有坦然。
释怀
东吴大学圆梦的才女
杨季康把当天的专业课知识学会,便躲进图书馆看中外名著,在名著里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本里寻找自由。这样一个天资出众的才女,即使某段时间不太用功,应对考试也很轻松,在快毕业时,她和另外两人得到全校“纯一等”的好成绩。
杨季康不想把求知的年华浪费在无望的等待中,就巧妙地设计带着同宿舍的好友逃出了学校。随后,她说服家人同意他们北上,又联系费孝通办理了借读燕京大学的手续。一切安排妥当后,杨季康和五名同学从苏州坐火车到南京,再坐轮船过长江,换乘火车继续北上,经过三天的奔波终于到达北平。
一个人可以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就够了。
“涉世太深的女子未必能够拥有平凡的心境和快乐的生活,我不希望你看到这世间太多的不平,你只需要拥抱最有诗意的生活,度过云淡风轻的一生就好。这个世界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清华大学铸英才
季康最初一点不知道西洋戏剧为何物,听过王文显先生的课后,开始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喜爱,逐步走上戏剧创作之路。可以说,杨季康的成长与王文显先生的授课有直接的关系。在杨季康创作的道路上,还有一盏明灯指引着她往前走,那就是吴宓先生
吴宓
当杨季康考入清华研究院时,钱钟书从清华毕业了。不过二人经常有书信往来。钱钟书遇到问题总会借杨季康之手向吴宓先生请教。杨季康听吴先生课时,帮钱钟书递个纸条子或者转交一封信件,有时也去吴先生居住的西客厅递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好读书的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总会找到书的海洋,从墨香之中找到知己。这种感觉不需说给外人听,只需在静静的时光中随心翻阅、品读,让身心穿梭于时空之中,享受那份外人不能体会的快感。
最好的遇见
清华大学研究院鼓励研究生跨系选修课程。喜欢文学的杨季康选修了中文系写作课。当时朱自清(1898年—1948年)任中文系的授课老师
杨季康听了朱自清的创作课后,开启了文学创作的大门,这一写再没有停下来。
朱自清的创作课
一个人遇到对的导师会少走弯路,更易接近成功。在最好的求学年龄,杨季康遇到朱自清,冥冥之中仿佛已经注定。他在那里,她来了。朱自清如在大海里打捞珍珠,杨季康是最完美、最闪亮、最成熟的那一颗,只等朱自清轻轻一撬,就从贝壳里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小径,曾和谁谈笑着并肩来往过?草还是一样的软,树荫还是幽深遮盖着,也许树根小砖下,还压着往日襟边的残花。轻笑低语,难道还在草里回绕着吗?弯下腰,凑上耳朵只听得草虫声声地叫,露珠在月无下冷冷地闪烁,风是这样的冷。飘摇不定地转上小桥,淡月一梳,在水里瑟瑟地抖。水草懒懒地歇在岸旁,水底的星影像失眠的眼睛,无精打采!闭上又张开。树影阴森地倒映水面,只有一两只水虫的跳跃,点破水面,静静地晃荡出一两个圆纹。
杨季康第一次发表文章,激动的心情可以想象。当时《大公报》的稿费是5元,杨季康怀着我是作家的心情,决定把这笔稿费花在有意义的事上。她买了4块钱的毛线,为母亲织围巾,买了1块钱的天津起士林咖啡糖。
邂逅白马王子
她和他相爱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注定这一生是要见到彼此的,是要轰轰烈烈爱过一场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
两人急迫想向对方澄清事实的心情是一样的,杨季康脱口而出的也是同样的话:“我没有男朋友。
说完之后,两人都觉得空气好清爽,顿时风轻云淡,四目相对又忘记了世界,仿佛世间只有他俩存在,所有的顾虑烟消云散。
他们这一对璧人生活在动荡的旧中国,还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遇到最好的人、爱上最好的对方。现实那么残酷,却没有阻挡他们相爱的脚步,他们多么幸运、多么令人艳羡啊!
“默存”是钱钟书的号,杨季康喜欢这样叫他,就像钱钟书喜欢叫她“季康”一样。
为了能和钱钟书在一起,照顾他的生活和陪伴他日后的发展,杨季康办理了休学手续。要想跟钱钟书出国还得举行婚礼才行,在那个年代光有订婚仪式,没有结婚仪式,还是不方便一起出国的。
杨季康还没毕业,还要考一门功课,她和老师商量后决定用论文代替考试。杨季康没有取得文凭,提前一个月返家。
杨季康还没毕业,还要考一门功课,她和老师商量后决定用论文代替考试。杨季康没有取得文凭,提前一个月返家。
在牛津大学,饱览群书
生活三部曲:看书、会友、探险
说幸福的生活是一样的,不幸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幸。可杨季康、钱钟书二人世界的幸福内涵和普通人的幸福还是有不同的。他们以读书比赛为乐,以吃到研究出来的家乡菜为福,以每天的探险收获为荣,这种幸福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加浓厚
读书比赛
师生、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多是吃下午茶。师长一般选择在家里请;同学无处可去,只能在宿舍里请。杨季康做茶还是跟他们学的:先温一下茶壶,加水放一茶匙茶叶煮,然后每个人一匙茶叶。这样一次次加开水,茶水的浓度还能保持下去。
钱钟书从这时开始,每天清晨都要喝一大杯牛奶红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去世。回到国内,印度的“立普登”红茶无处可买,杨季康于是选择了滇红茶取其香、湖红茶取其苦、祁红茶取其色,这三种上好的茶叶代替了“立普登”。
钱钟书从这时开始,每天清晨都要喝一大杯牛奶红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去世。回到国内,印度的“立普登”红茶无处可买,杨季康于是选择了滇红茶取其香、湖红茶取其苦、祁红茶取其色,这三种上好的茶叶代替了“立普登”。
杨季康把名利看得很淡,不追求功利。杨季康既讲究实际又喜欢浪漫,喜欢漫无天际地任思绪飞扬,凭兴趣做喜欢的事。她喜欢徜徉在浩输的书海中与先哲、圣人对话,慰藉漂洋过海远离亲人的思乡之情。
杨季康能与爱人分担寒暑,也能共享霓虹,她是橡树一般的女子,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闪耀着光华。
杨季康的伟大之处在于包容,愿意承担。她会修门轴吗?不会。但是她愿意答应下来,让心爱的他放心:有我,你别难过,也不用担心。
“我们仨”在巴黎
阿瑗穿了长过半身的婴儿服,已是个蛮漂亮的娃娃。一位伦敦上车的中年乘客把熟睡的阿瑗细细端详了一番,用双关语恭维说,A China Baby(一个中国娃娃),也可解作a china baby(一个瓷娃娃),因为中国娃娃肌理细腻,像瓷。
清华里的“散工”是女先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这一天,人们翘首期盼了多少日子啊!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清华大学向杨绛和钱钟书发出了回校任教聘书。杨绛辞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的职务,跟随钱钟书,带着女儿,从上海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杨绛写了很多关于人生的修养与淬炼的文字,她一生的修炼,从中年时才真正开始。
修养与淬炼
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冬天常常身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化妆,但是化似有似无的淡妆,几乎不见痕迹。在公共场合,她一般都是低姿态的,连开会也很少发言
“堂吉诃德”
钱钟书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后,尽心尽力,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杨绛独自承担起生活的担子,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工作。陪伴杨绛的只有叫“花花儿”的猫。
杨绛说:“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自己的成就。假如是一个萝卜,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力求做一棵瓷实的包心好白菜。一个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假如是一个萝卜,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
美学家兼翻译泰斗朱光潜也曾评价: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读起来幽默风趣,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流利酣畅。杨绛说:“我翻译的时候,很少逐字逐句地翻,一般都要将几个甚至整段文句拆散,然后根据原文的精神,按照汉语的习惯重新加以组织。我翻译很慢,平均每天也不过五百字左右。我是个死心眼儿,每次订了工作计划就一定要求落实。我订计划的时候精打细算,自以为很留有余地。”这和种庄稼一样,“字字皆辛苦”
他们仨团聚了
钱瑗在北京女12中55届毕业生名录中,这样做自我介绍的:“1959年毕业,一直在北京师大外语系工作,‘文革’前教俄语,现在教英语,并负责一个以英语教学为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培养项目。每学期上两三门专业课,备课虽吃力,但能不断学习新东西,真是惟学半。”
钱瑗的学生回忆王德一时说:王德一任历史系教师,被怀疑是“五一六”分子被隔离审查,自尽于宿舍楼。王德一去世后,宿舍楼拉起了写有“某某某自绝于人民”的条幅,某某的名字打上了叉。此时的钱瑗把悲痛留在心里,表面上说话依然柔婉、斯文如昔,谁能想到她独处时,泪流满面无人擦、心碎无人听的悲哀呢?当暴风骤雨无法躲避时,她只有默默承受,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
钱瑗和父母一样,把名利看得很淡,她更注重肩上的责任,不愿意辜负任何一位学生。
责任
自从钱钟书在英国第一次为杨绛准备早餐后,一做就是几十年,这份爱这份情都裹在浓浓的早餐里,不管条件如何变换,爱她的心永远不变。
学校有去英国进修的名额,钱瑗没有主动为自己争取,直到资格考试时,有人退缩,缺少考生的名额,学校才把钱瑗推出去应考。1978年钱瑗到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两年后又到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攻研英语应用学、文体学。
不管对学生还是对家庭,钱瑗都尽心尽力,想要一切都完美,无奈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她不能给孩子做顿晚饭,只有在匆匆忙忙回家的途中不断换车给孩子们购买好吃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杨绛送女儿的最后一程,是在遗像旁放了一只花篮,素带上写着:瑗瑗爱女安息!爸爸妈妈痛挽
相濡以沫,拒绝离别
她静静地站着,目送他进入火化间。谁能想到最后的离别,竟然是我爱着你,你毫无知觉,我爱着你,却要眼睁睁看着你从这个世界消失,我爱着你,希望你知道,站起来跟我回家,一生一世不分开……
夫妻之间说什么感谢呢?钱钟书知道杨绛为他、为女儿的付出,他了然于心。在钱钟书心中,杨绛永远是那个“最贤的妻和最才的女”,不管是做学问还是照顾家庭,她都是最出色的。
我转侧了半夜等钟书醒来,就告诉他我做了一个梦,如此这般;于是埋怨他为什么一声不响撇下我自顾自走了。钟书并不为我梦中的他辩护,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
老人的梦
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万里长梦
钱钟书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杨绛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吻便是前世今生的不再相见;这一吻,吻别了与他在一起63年的美好岁月;这一吻只剩下她一人,从此一吻天荒。
好好里
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
在杨绛心目中,钱钟书的事永远在第一位。现在,这个第一位的人把位置空下了,包括曾经对爱妻的一百个满意也带走了。疲劳的杨绛侧身看到空荡荡的书桌,仿佛看到钱钟书从朋友家回来说:“朋友都笑我有誉妻癖。”
她习惯性地问道:“你誉我没有啊?”他再一次老实地回答:“我誉了。
她习惯性地问道:“你誉我没有啊?”他再一次老实地回答:“我誉了。
问候完雨露、花语,杨绛返回能望见星星和蓝天的爱巢里,用过简单的早餐,开始把长期存放、已经变脆易坏的笔记一点点粘好、晾干,再整理。
满头白发的杨绛深情地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强,他只是下功夫读书,做好了笔记。”记忆力超强的人不多,成功的捷径是在每一个活着的片段,记录下所想、所悟、所得。这才是成功的基石。
在每一个活着的片段,记录下所想、所悟、所得。这才是成功的基石
我们仨就像万花筒里面置放的三面镜子,彼此能看到对方,我们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中,对灵与肉、人生命运、生死、鬼与神等做了思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我算懂一点了,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晚年的钱钟书送给妻子最般配的礼物是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