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投资大逻辑
2022-04-05 17:54:29 1 举报
储能投资行业逻辑梳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增长逻辑
储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经济性。经济性取决于几个方面:初始投资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运营成本、电价以及电价差
短期需求在于政策红利
投资策略
作用:消纳弃风弃光,平滑发电输出
储能发展需要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短期发展看政策,长期发展看经济性(成本),经济性决定推广节奏。
小逻辑
能源革命驱动储能需求增加
具备经济性,预计未来峰谷价差加大预期下,经济性将进一步增强(而目前国内已有16个省份的峰谷价差超过0.7元/度电。)
长期在于成本下探
是谷电价充电、峰电价放电,通过峰谷电价差赚取电力供需错配的利润
商业模式
大逻辑
结构性调整红利;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能源结构转型趋势明确
峰谷套利模型测算
作用:分时电价管理和容量电费管理
将弃风弃光电量存于电池,适当时机并网消纳,通过并网发电量获取收益
总结:储能的生命力本质上来自于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但生命周期将不止于双碳目标,而会长期与电力系统共存。
多场景扩张,“投资品”属性凸显
新型电网发展的需求——供电充裕性以及运营稳定性
下游核心应用场景分析
市场空间测算
发展现状
盈利模式优于发电侧(我国对调峰的补偿价格在0.5元/度电左右)调频:目前已具经济性
七大应用场景逐渐释放;应用场景(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5G基站、便携式储能等逐渐释放
学人君储能行业投资逻辑梳理(草)
基于储能电站成本(含土建成本及功率转换成本)及平均峰谷价差两个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内部回报率 9%为经济性边界,当前储能电站成本水平下(2000 元/kWh),平均峰谷价差在 0.682 元以上时,配备储能初具经济性;当电站成本下降 15%,来到 1700 元/kWh 时,峰谷电价差只需要达到 0.582 元,内部回报率便可以超过 9%。
商业模式:多种商业模式显现,海外户用已经成熟
全球 :2025年新增装机有望达 172GWh ,5 年 CAGR 75%
调频、调峰、备用容量
投资储能实际是投资行业β。3到5年的高速发展给行业相关标的足够的增长空间
尚未具有经济性,主要驱动力来自政策要求风光配储,未来看电价市场化改革(部分省下达风光配储强制要求,成为当前发电侧主要驱动力)
用户侧
电网侧
通过赚取调峰调频服务费(国内调峰服务费以0.4-0.6元/kWh为主)的形式来补偿储能投资成本。
产业规划:发改委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30GW
发电侧
降本路径:直接及间接降本路径清晰,储备技术多样,2025年度电成本有望低至0.1-0.2元/kWh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