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03虚痨
2022-04-14 10:46:11 9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三字经》中的“虚痨第三”主要讲述了虚痨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虚痨是一种由于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虚痨的方法主要是补益气血、调和阴阳,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等。此外,饮食调养也是治疗虚痨的重要手段,应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也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总之,《医学三字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虚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虚痨病 从何起
咳嗽、吐血、五心烦热、目花、耳鸣、口烂、鼻干、气急、食不知味、羸瘦、惊悸、梦遗、往来寒热、怠惰、嗜卧、疲倦、骨蒸、不寐、女子不月等症,皆成痨病。
七情伤 上损是
扁鹊谓损其阳自上而下,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胃,过于胃则不可治。其说本于《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按心脾上也,至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则上极而下矣。
归脾汤 二阳旨
即《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之旨也。此方为养神法,六味丸为补精法,高鼓峰并用之。
归脾汤 此方补养后天第一药。治食少、不眠、怔忡,吐血下血,大便或溏或秘,妄梦健忘,七情所伤,遗精带浊,及女子不月等证。
炙黄芪9g人参6g炒白术6g炒枣仁6g当归6g龙眼肉6g茯神6g木香1.5g炙甘草3g远志1.5g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高鼓峰去木香,加白芍4.5g,甚妙。咳嗽加麦冬6g,五味2g。郁气加贝母二钱。脾虚发热加丹皮、栀子。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高鼓峰去木香,加白芍4.5g,甚妙。咳嗽加麦冬6g,五味2g。郁气加贝母二钱。脾虚发热加丹皮、栀子。
六味地黄丸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凡一切吐血、下血、咳嗽、不眠、骨蒸、遗精、淋浊,属于阴虚者,无不统治之。
熟地240g山茱萸120g怀山药120g丹皮90g茯苓90g泽泻90g
研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晒干。每服9g,淡盐汤送下,一日两服。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加麦冬,名八仙长寿丸,治咳嗽。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
研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晒干。每服9g,淡盐汤送下,一日两服。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加麦冬,名八仙长寿丸,治咳嗽。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
下损由 房帏迩
扁鹊谓损其阴自下而上,一损肾、二损肝、三损脾,过于脾则不可治。其说本于《内经》:五脏主藏精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无气,无气则死矣。按精生于五脏而统司于肾,如色欲过度,则积伤而下损;至于失守无气,则下极而上矣。
伤元阳 亏肾水
肾气,即元阳也。元阳伤,为困倦、食少、便溏、腰痛、阳痿等症。肾水,即元阴也。元阴亏,为蒸热、咳嗽、吐血、便血、遗精、喉痛、口疮、齿牙浮动等症。
肾水亏 六味拟
六味地黄丸为补肾水之主方,景岳左归饮、左归丸亦妙。推之三才汤、八仙长寿丸、都气丸、天王补心丹,皆可因症互服。
元阳伤 八味使
崔氏肾气丸,后人为八味地黄丸。立方之意,原为暖肾逐水,非补养元气。明·薛立斋及赵养葵始用以温补命火,时医遂奉为温补肾命之主方。景岳右归饮、右归丸皆本诸此。如火未大衰者,以还少丹代之;阳虚极者宜近效白术汤。
八味地黄丸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腰膝无力,饮食不进,肿胀疝瘕,阳痿遗精带浊,属于元阳虚者,无不统治之。
即六味丸加附子、肉桂各一两。本方去附子,名七味丸,能引火归源;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名加减八味丸,治大渴不止。本方加牛膝、车前子,名《济生》肾气丸,俗名《金匮》肾气丸,治水肿喘促;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八味汤。
各医书 伎止此
苦寒败胃及辛热耗阴,固无论已。即六味、归脾,何尝非流俗之套法。
甘药调 回生理
扁鹊云:针药莫治者,调以甘药。仲景因之。喻嘉言曰:寿命之本,积精自刚;然精生于谷,谷入少则不能生血,血少则不能化气。《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五谷之味也,补以味而节其劳,则积贮渐富,大命不倾也。
建中汤 金匮轨
小建中汤及加黄芪、加人参、加当归、加白术等汤,皆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苦咸在所不用,盖舍此别无良法也。按炙甘草汤即此汤化为润剂,喻氏清燥汤即此汤化为凉剂。
小建中汤(仲景)此方为治虚痨第一方,今人不讲久矣!凡痨症必有蒸热,此方有姜桂以扶心阳,犹太阳一处,则爝火无光,即退热法也。凡痨证必饮食日少,此方温脾,即进食法也。凡痨证必咳嗽,此方补脾以输精于肾,所谓精生于谷也。今人不能读仲景书,反敢侮谤圣法,徒知生脉、六味、八味、归脾、补中,及款冬、贝母、玉竹、百合、苏陈酱、地黄炭之类,互服至此,诚可痛恨!
生白芍9g桂枝4.5g炙甘草3g
加生姜4.5g,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入饴糖10.5g,烊服。加黄芪6g,名黄芪建中汤,治虚痨诸不足;饱闷者,去大枣加茯苓6g;气逆者,加半夏4.5g;此方人参、当归、白术,俱随宜加之。
加生姜4.5g,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入饴糖10.5g,烊服。加黄芪6g,名黄芪建中汤,治虚痨诸不足;饱闷者,去大枣加茯苓6g;气逆者,加半夏4.5g;此方人参、当归、白术,俱随宜加之。
炙甘草汤(《金匮》)肺燥、肺痿、咽痛、脉代等证。
生地12g桂枝3g阿胶4.5g炙甘草6g人参3g麦冬7.5g枣仁(原方火麻仁)4.5g
加生姜3g,大枣二枚,水一杯,酒半杯,煎八分服。
加生姜3g,大枣二枚,水一杯,酒半杯,煎八分服。
清燥救肺汤(喻嘉言) 治燥气郁而成痨。
桑叶9g人参3g石膏7g杏仁4g甘草4g麦冬3g枇杷叶4g黑芝麻4.5g
水二杯半,煎八分,热服。痰多,加贝母9g;或加梨汁半盏。
水二杯半,煎八分,热服。痰多,加贝母9g;或加梨汁半盏。
薯蓣丸 风气弭
《金匮》薯蓣丸。自注云: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疾。
蛰虫丸 干血已
《金匮》大黄蛰虫丸。自注:治五痨诸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
二神方 能起死
尤在泾云:风气不去,则足以贼正气而生长不荣,以薯蓣丸为要方。干血不去,则足以留新血而灌溉不周,以蛰虫丸为上剂。今之医辈,能梦见此二方否?
薯蓣丸(《金匮》)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9g当归3g桂枝3g干地黄3g豆黄卷3g甘草9g人参2.5g阿胶2.5g川芎2g芍药2g白术2g麦冬2g杏仁2g防风2g柴胡1.5g桔梗1.5g茯苓1.5g干姜1g白蔹1g大枣百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分,去声。古以二钱半为一分。)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分,去声。古以二钱半为一分。)
大黄蛰虫丸(《金匮》) 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劳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目黯黑,缓中补虚。
蒸大黄3g黄芩60g甘草90g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120g干漆60g干地黄300g蠓虫一升水蛭100个虫齐螬一升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愚按:以搜血之品,为补血之用,仿于《内经》四乌惻骨(海螵蛸)一芦茹丸。张路玉以此丸药料及鲍鱼入绒毛鸡腹内,黄酒、童便煮烂,汁干,将鸡去骨取肉,同诸药悬火上烘干为末,加炼蜜为丸。每服二钱,以黄酒送下,日三服。代蛰虫丸甚妥。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