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02中风
2022-04-12 20:14:10 17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医学三字经》中的“中风第二”主要讲述了中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缺血或出血。其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心脏病、血液病等疾病。中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的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治疗中风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抗凝等;手术治疗主要是清除血栓、修复血管等;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喎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人百病 首中风
中风病骤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痰涌、掣搐、偏枯等症。八方者,谓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也。
骤然得 八方通
风善行而数变,其所以变者,亦因人之脏腑寒热为转移。其人脏腑素有郁热,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而风为热风矣。其人脏腑本属虚寒,则风水相遭,寒冰彻骨,而风为寒风矣。热风多见闭症,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症,宜温补为急。
闭与脱 大不同
小续命汤,风症之雄狮也。根据六经见症加减治之,专主驱邪。闭者宜开,或开其表,如续命汤是也;或开其里,如三化汤是也;或开其壅滞之痰,如稀涎散、涤痰汤是也。
麻黄3g人参3g黄芩3g川芎3g白芍3g炙甘草3g杏仁3g防己3g桂枝3g防风3g炮附子3g加生姜三片,水二杯半,先煎麻黄至二杯,入诸药,煎八分服。
小续命汤(《千金》)中风总方。
麻黄9g桂枝9g当归9g人参9g石膏9g干姜9g甘草9g川芎4.5g杏仁十三粒又一粒取三分之一水三杯,煎一杯,温服。当小汗,薄覆脊凭几,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续命汤(《古今录验》) 治中风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言,昏冒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方出《金匮》附方)。
大黄 羌活 枳壳各6g水二杯,煎八分服。
三化汤 治热风中脏,大便不通。
巴豆六枚牙皂9g明矾30g先将矾化开,却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吹喉中。痰盛者灯芯汤下五分,在喉即吐,在膈即下。
稀涎散 治中风口噤,并治单蛾、双蛾。
开邪闭 续命雄
脱者宜固,参附汤固守肾气,术附汤固守脾气,芪附汤固守卫气,归附汤固守营气。先固其气,次治其风。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则为标本并治之法。正虚邪盛,必遵此法。
人参30g附子15g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此汤治肾气脱。以人参换白术,名术附汤,治脾气脱。换黄芪名芪附汤,治卫气脱;换当归名归附汤,治营气脱。
参附汤 元气暴脱,以此方急回其阳,可救十中之一二。
生乌头6g生南星6g生附子9g木香1.5g生姜5片水二杯,煎七分。薛氏用人参30g煎汤半杯调服。
三生饮 治寒风中脏,四肢厥冷,痰涎上涌。
固气脱 参附功
名之曰风,明言八方之风也;名之曰中,明言风自外入也。后人议论穿凿,俱不可从。
顾其名 思其义
既名中风,则不可舍风而别治也。
若舍风 非其治
刘河间举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故主乎火。大法用防风通圣散之类;亦有引火归原,如地黄饮子之类。李东垣以元气不足而邪凑之,令人卒倒如风状,故主乎气虚。大法补中益气汤加减。朱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大法以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之类。
防风1.5g荆芥1.5g连翘1.5g麻黄1.5g薄荷1.5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山栀1.5g大黄1.5g芒硝1.5g黄芩3g石膏3g桔梗3g甘草6g滑石9g水二杯,加生姜3片,煎八分服。自利去硝、黄。自汗,去麻黄,加桂枝。涎嗽加半夏、五味。
防风通圣散 治热风卒中,外而经络手足,内而脏腑二便闭塞,用此两解之。较之三化汤较妥,亦为类中风实火治法。所用表药,火郁发之之义也;所用下药,釜下抽薪之义也。
熟地9g远志9g山茱萸9g巴戟天9g石斛9g石菖蒲9g五味子9g肉苁蓉9g肉桂9g麦冬9g附子9g茯苓9g加薄荷叶七叶,水二杯,煎八分服。此方法在轻煎,不令诸药之味尽出。其性浓重,以镇诸逆;其气味轻清,速走诸窍也。
地黄饮子 治类中风肾虚火不归源,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行。类中风虚火治法。
炙黄芪6g人参3g炒白术3g当归3g炙甘草1.5gg陈皮1.5g升麻1g柴胡1g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服。
补中益气汤 治劳役饥饱过度,致伤元气,气虚而风中之。此类中风气中虚证,更有七气上逆,亦名气中,宜越鞠丸之类。
陈皮4.5g半夏9g茯苓9g炙甘草3g加生姜三片,水三杯,煎七分服。加白术3g,苍术6g,竹沥四汤匙,生姜汁二汤匙,名加味二陈汤,治类中风痰中证。亦名湿中,以湿生痰也。加枳实、胆南星、竹茹,名涤痰汤。
二陈汤 痰饮通剂
火气痰 三子备
中者,自外而入于内也。此三者,既非外来之风,则不可仍名为中,时贤名为类中风。
不为中 名为类
虞天民云:古人论中风,言其症也。三子论中风,言其因也。盖因气、因湿、因火,挟风而作,何尝有真中、类中之分。
合而言 小家伎
喑者,不能言也。喎斜者,口眼不正也。昏仆地者,不省人事,猝倒于地也。口开、目合,或上视、撒手、遗尿、鼾睡、汗出如油者,不治。
喑喎斜 昏仆地
柔润熄风,为治中风之秘法。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汤、资寿解语汤甚妙。
加麦冬9g为君,附子3g为使,再调入竹沥15g生姜汁6g,以行经络之痰,久服自愈。
加味六君子汤 治中风王道之剂。
防风6g附子6g天麻6g枣仁6g枣仁6g羚角2.5g肉桂2.5g羌活1.5g甘草1.5g水二杯,煎八分,入竹沥15g,姜汁7.5g服。
喻嘉言治肾气不荣于舌本,加枸杞、首乌、生地、菊花、天冬、石菖蒲、元参。
资寿解语汤(喻嘉言)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与地黄饮子同意。但彼重在肾,此重在脾。
急救先 柔润次
《内经》云:邪害空窍。《金匮》中有侯氏黑散、风引汤,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空窍满则内而旧邪不能容,外而新风不复入矣。喻嘉言曰:仲景取药积腹中不下,填窍以熄风。后人不知此义,每欲开窍以出其风。究竟窍空而风愈炽,长此安穷哉?三化汤、愈风汤、大秦艽汤皆出《机要方》中,云是通真子所撰,不知其姓名。然则无名下士,煽乱后人见闻,非所谓一盲引众盲耶?
菊花120g白术30g防风30g桔梗24g细辛9g茯苓9g牡蛎9g人参9g矾石(明矾)9g当归9g川芎9g干姜9g桂枝9g黄芩15g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约有八分,余每用一钱五分,日二服,温酒调服。忌一切鱼肉、大蒜,宜常冷食,六十日止,热即下矣。
侯氏黑散(《金匮》)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大黄30g干姜30g龙骨30g桂枝45g甘草30g牡蛎30g寒水石90g赤石脂90g石膏90g滑石90g紫石英90g白石脂90g上十二味,研末粗筛,用韦勃盛之。取三指,约六七钱。井花水一杯,煎七分,温服。
按:干姜宜减半。
风引汤(《金匮》) 除热瘫痫,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日数十发。
填窍方 宗金匮
中风第二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