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理论”思维导图
2022-04-14 15:56:26 17 举报
AI智能生成
《趣味符号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索绪尔
能指
所指
皮尔斯
再现体
像似符号
符号和对象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的关系
指示符号
符号和对象之间存在某种相邻的关系
指示符号是在物理上与对象联系,构成有机的一对,但是解释者的心智无须关心这种联系,只是在这种联系形成之后注意到它。
如风向标、敲门声、手指指点、喊人
如物主代词、名字、专用名词、关系代词、选择代词
规约符号
人们约定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对象
解释项
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一旦意义在场,符号就退场
任何物或符号都是“物-符号”的二元体,任何“物-符号”二联体,都可以在“物”与“符号”两端不断地转换
物被人的意识感知,并解释出意义,便成为了符号。符号一旦这种感知消失,便被讲解为物。
一方面,符号并不总是物性的,物的缺失也可能被感知到携带意义,此种缺失也是符号,我们把这类符号称为“零符号”或“空符号”
另一方面:符号并不总是一物代替另一物,符号经常在创造“物”,或者说创造“对象”。
再一方面:符号并不是所指的对象,它只是与所传达的意义相关的某些感知的临时集合,因此符号总是片面化的。
符号形式是意义存在的方式,有时候它比意义本身更重要。
符号意义的解释
解释意义不会被固定
符号是用来表达、传送、解释意义的,在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中,意义是变动不居的
符号表意是个开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解释标准不一样。
人类文化活动的多义性
例如文化的符号、艺术的符号,解释歧义越多,意义越丰富
同一个解释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心态下,也可以在同一符号中,读出不同意义。
解释的歧义,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语言叙述视觉化
用作者的时代,民族习俗作为打扮的标准
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一旦转换成视觉媒介,就不得不追回文本发出者的意图。
社群是解释的主体
解释的标准问题是符号学最困难的问题
符号文本体现的意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群体的看法,而这种价值经常性的
社会群体则仰望有意义权威的人
符号不一定有发送者。但是解释者往往创造出一
个发送者。
个发送者。
指示符号必然有对象,主要功能是区分对象
如名字
名字能赋予对象一定的品质
表达文化社群的期盼
像生像,像怕像,像是像
一个符号能代替一个物品,第一种可能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像似性
像生像
神话性思维
食物疗法
像怕像
食物禁忌
饮食符号学
像似性有多少种呢?
形象像似
图示像似
比喻像似
如天坛祈年殿中心柱子
中间4根“龙井柱"|比喻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
中层十二根"大柱”|比喻一年的12个月
中层十二根"大柱”|比喻一年的12个月
非图像像似
没有图像那么直接
像是像:绝对的像似符号
不存在绝对的像似符号。这种符号只是接收者看不出区别而已。无论怎样“绝对像似”,绝似符号依然是符号,绝似只是错觉。
像似的理据性
语言符号特点:就是发音与意义之间没有关联,只是使用这个语言的社会自己规定。
象声词 感叹词:凡是全世界有差不多说法的词,就证明是有根据。
母亲、父亲:婴儿最先使用的语音符号
一旦进入真正的拟声,各民族只能说有同有异。
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无关联,二者靠“任意武断”的社会约定连接,看来要细加考究。
像似性与通感与艺术的出位思考
通感
像似性常常成为通感的连接方式
符号被认为是携带着意义的感知,而感知必须通过人的五官。
感知会在五种渠道之间互相跨越,形成所谓的通感,即跨越渠道的感觉。
感官级别次序:从低到高,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
往往用较低级的来形容较高级的
通感的本质:是要把感知变得更加原始而根本
佛理:人的五官之上,更有第六感,“六根”是五种感官加上,“意"的对象是“法"(世界)。
当艺术家感知到通感,一般也只能用语言描写。
符号依靠感知,感知只能作用于某个感官。
感官之间可以跨越,这种跨越看起来全凭想象,其实还是能找到感觉进化的规律。
感官之间可以跨越,这种跨越看起来全凭想象,其实还是能找到感觉进化的规律。
体裁是符号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互相限制对方的自由,但是增加了效率。如:圣旨、戏剧。
艺术的出位之思:如建筑追求舞蹈效果
波兰的华尔兹旅馆
符号被赋予意义的一个重要方式——指示性
家的指示符号和名牌的指示符号
如一个生锈的路牌、门前的大槐树、一栋房子、一条蜿蜒的小路、父母、姐妹、邻居、城市
如果指示符号消失,则家也就消失了
家的指示符号总是和一些具体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
家的存在|需要一些指示符号才能证明。
人的存在|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指示符号才能证明。
人的存在|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指示符号才能证明。
指示符号直接肯定对象,确立其存在和品格。一旦指示符号消失,对象的存在就失去证据;一旦指示符号变形,哪怕指向原先对象,也改变了意义。
指示符号的形成和排列
指示符号|因为它与指称对象之间有一种组合关系。
名人广告、名人遗物、电影蒙太奇、合影留念
当某两种符号经常组合在一起成为被社群记忆为固定关系的时候,这两个符号就会互相成为对方的指示符号。
位置符号
这是文化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符号指示性|正是文化本身的存在方式。
文本是符号的组合,但是组合有前因后果的方向规则。符号在文本中的相对位置,往往比符号本身的意义更重要。
符号修辞
符号比喻
任何新符号都是旧符号元素累积出来的新比喻,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从广义的比喻进入无理句的规约性。
任何符号修辞格都是概念比喻格。
符号象征
是一种二度修辞格,是比喻理据性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象征是意义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符号
如国旗、国徽、地标建筑、贵族纹章、机构标识、品牌图像
象征不停留于比喻,靠反复使用,积累起超越一般比喻水平的丰厚意义,所以象征必有一个意义形成过程。
文化——重复使用——某个比喻集体
个人——进行重复——某个比喻
个人——进行重复——某个比喻
无法“意释”的精神境界|佛教中用莲花象征纯洁
不太容易用别的方式表达|经轮象征佛法 难以形诸语言的事物|品牌象征的趣味品位与社会地位
不太容易用别的方式表达|经轮象征佛法 难以形诸语言的事物|品牌象征的趣味品位与社会地位
象征也可以不涉及如此大规模的或过于抽象的“精神意义”,而使用于非常具体的效果。
利用“声音像似”祈福,钱锺书先生称之为“声音象征”
总结
第一:社会性应用,造成符号的服用理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符号变成象征。集体地反复使用某个符号,意义累积到一定程度,符号变成象征。
第二:要形成一个携带着精神意义的象征,有三种方式:文化原型,集体使用,个人创建。如果把三个方式结合起来,创造象征,往往效率极高。
第一:社会性应用,造成符号的服用理据,积累到一定程度,符号变成象征。集体地反复使用某个符号,意义累积到一定程度,符号变成象征。
第二:要形成一个携带着精神意义的象征,有三种方式:文化原型,集体使用,个人创建。如果把三个方式结合起来,创造象征,往往效率极高。
符号反讽
反讽与其他其他修辞格,如明喻,暗喻,提喻等等非常不同。
反讽充满了表达与解释之间的张力,是一种强有力的“互动式交流"
总结
第一:在符号修辞中,反讽是欲擒故纵,意义似乎不明确,吸引接收者注意,效果极好。
第二:符号表意不仅是个人之间,而是文明之间,世代之间的意义行为。从情景反讽到历史反讽,规模相差极大,反讽的构成却相同。
第一:在符号修辞中,反讽是欲擒故纵,意义似乎不明确,吸引接收者注意,效果极好。
第二:符号表意不仅是个人之间,而是文明之间,世代之间的意义行为。从情景反讽到历史反讽,规模相差极大,反讽的构成却相同。
符号文本的聚合与组合
任何符号文本的构成都离不开聚合与组合的双轴关系操作。
小结
【1】任何符号文本的构成都离不开聚合与组合的双轴关系操作。
聚合轴——比较与选择【隐藏的】
组合轴——邻接与黏合【显示的】
【2】不同文本背后的聚合段宽窄不一,有的文本聚合轴上选择面宽,属于宽幅;而有的文本中可提供的选择相对较少,则属于窄幅,宽幅可以使文本风格多样化。
【1】任何符号文本的构成都离不开聚合与组合的双轴关系操作。
聚合轴——比较与选择【隐藏的】
组合轴——邻接与黏合【显示的】
【2】不同文本背后的聚合段宽窄不一,有的文本聚合轴上选择面宽,属于宽幅;而有的文本中可提供的选择相对较少,则属于窄幅,宽幅可以使文本风格多样化。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