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书笔记
2022-05-19 22:17:04 5 举报
AI智能生成
读书笔记整理 一次图:更多的是删除口语化或重复性语句,提炼要点和结构梳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三章 20世纪的教训
18路标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出现了三种相互竞争的主要政体形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
它们彼此不同,但都具有突出的现代理性主义特征,都提出了相当完整的意识形态论述
但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却都出现了各自的困境与危机,成为值得重视的“20世纪的教训”
它们彼此不同,但都具有突出的现代理性主义特征,都提出了相当完整的意识形态论述
但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却都出现了各自的困境与危机,成为值得重视的“20世纪的教训”
20世纪为什么会出现许多灾难?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和现代思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完全出乎意料
在刚进入20世纪时,西方主流舆论普遍相信,人类已进入崭新的现代文明,古代野蛮一去不返,蒙昧落后会被逐渐消除,多数人对前景非常乐观
有人会说,也许只是运气较差,如德国不幸让希特勒掌权等
但后续几位思想家,都反对这种看法
他们认为20世纪的危机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内在于现代化思想中
三种不同政体的现代性规划,都有各自的危机或困境,但都与现代理性主义的社会构想密切相关
在刚进入20世纪时,西方主流舆论普遍相信,人类已进入崭新的现代文明,古代野蛮一去不返,蒙昧落后会被逐渐消除,多数人对前景非常乐观
有人会说,也许只是运气较差,如德国不幸让希特勒掌权等
但后续几位思想家,都反对这种看法
他们认为20世纪的危机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内在于现代化思想中
三种不同政体的现代性规划,都有各自的危机或困境,但都与现代理性主义的社会构想密切相关
为什么现代政治会成为难题?
前置概念
政治权威
这个权威通常就是“统治者”,在特定区域内实施统治
政治学的两个基本假设:资源匮乏、人性自利
基于这两假设的社会现状,公共秩序需要政治权威来进行建立与维护,无法自然形成
基于这两假设的社会现状,公共秩序需要政治权威来进行建立与维护,无法自然形成
现代政治权威的特殊性
社会契约论塑造现代政治的理性主义特征
将政治秩序视为理性建构的人造之物
将政治秩序视为理性建构的人造之物
统治者凭什么统治? 政治权威的统治在暴力或军事力量的强制性之外还有一个合法性
在政治合法性问题上,古今存在极大不同,这就是现代政治权威的特殊性
在政治合法性问题上,古今存在极大不同,这就是现代政治权威的特殊性
政治合法性(也译为政治正当性)是指政治权威实施统治的根本依据
现代人视自己为自由平等的个体,政治权威就必须解释其统治的根本依据
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等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契约论”,为现代政治权威提供依据,但都分享了两个基本特征
一都主张先存在自然社会,后建立政府;二都主张“同意理论”认为政治合法性来自被统治者的同
现代人视自己为自由平等的个体,政治权威就必须解释其统治的根本依据
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等提出了不同的“社会契约论”,为现代政治权威提供依据,但都分享了两个基本特征
一都主张先存在自然社会,后建立政府;二都主张“同意理论”认为政治合法性来自被统治者的同
19鲍曼
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提出大屠杀是现代性内部的理性和理性化,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
把大屠杀看作现代文明的反常例外(变态论或仇恨论都把大屠杀解释为特殊偶然的事件)
逃避了最需要反思的深刻问题,是自我安慰
第二是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鲍曼叫作“园艺文化”。用园艺文化看待社会,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干净整齐,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
从实践到理念,再到历史中的疑点,鲍曼完整而清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内藏于现代理性之中。
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
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
如何在这种特性中保持我们的道德感,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要面对的一个艰巨的挑战
把大屠杀看作现代文明的反常例外(变态论或仇恨论都把大屠杀解释为特殊偶然的事件)
逃避了最需要反思的深刻问题,是自我安慰
首先,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非理性的暴行,在集中营里,人人都只照章办事、分工合作。整个过程中,没有哪个人是杀人狂,都只承担自己手头的工作,完成流程中微小的步骤,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私人生活中正常甚至善良的人,也可能成为屠杀的实施者。
第二是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鲍曼叫作“园艺文化”。用园艺文化看待社会,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干净整齐,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
鲍曼叫作“园艺文化”。用园艺文化看待社会,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干净整齐,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
一方面,在当时普遍的民族国家诉求中,犹太人的位置很尴尬,根据所谓完美民族国家理想标准,犹太人不是本国人也不是外国人,他们很早就散居世界各地,没有自己祖国。他们是无法分类的“异物”。这使犹太人成为所谓内部的外部人,对所谓完美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
另一方面,当时德国流行所谓的“优生学”,把雅利安人看作高贵优秀的种族,把犹太人看作低劣病态的种族,种族歧视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照此要实现完美纯净的秩序,对犹太人就有了“种族清洗”的行动
另一方面,当时德国流行所谓的“优生学”,把雅利安人看作高贵优秀的种族,把犹太人看作低劣病态的种族,种族歧视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照此要实现完美纯净的秩序,对犹太人就有了“种族清洗”的行动
理性观念不仅在加害者一方起作用,在受害者一方也起作用。
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的参与
鲍曼,这是经由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而实现的。大屠杀不是公然宣布的清晰计划,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种族灭绝,到最后,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只要考虑到人的理性计算心理,在给受害者提供选项时,调整收益,引导受害者合作。在受害者看来,如能保存部分生命,总比全体被屠杀更好。
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的参与
鲍曼,这是经由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而实现的。大屠杀不是公然宣布的清晰计划,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种族灭绝,到最后,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只要考虑到人的理性计算心理,在给受害者提供选项时,调整收益,引导受害者合作。在受害者看来,如能保存部分生命,总比全体被屠杀更好。
从实践到理念,再到历史中的疑点,鲍曼完整而清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内藏于现代理性之中。
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
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
如何在这种特性中保持我们的道德感,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要面对的一个艰巨的挑战
20-21阿伦特
不赞同螺丝钉理论,反对集体罪责,主张应追究个人责任
螺丝钉理论是指人是官僚系统中的螺丝钉,是服从程序、执行命令,冷漠地成为杀人机器一部分
认为大屠杀是新颖独特的现代罪恶
用平庸和极端两个相反的词来描述大屠杀
罪行是极端的,而罪人是平庸的
用平庸和极端两个相反的词来描述大屠杀
罪行是极端的,而罪人是平庸的
极端,是性质上的,因为大屠杀“完全不可理解”
过去对道德传统的认识,康德有名言“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
如果把人仅当作实现利益的手段,那就践踏了人的尊严,是不道德的
大屠杀不仅没把犹太人看成是目的,甚至都没当作工具、手段
纳粹的动机不出自人性自私、贪婪、恐惧、复仇或施虐,纯粹是把犹太人看作是多余的东西
这不仅否定了人的尊严,连他们可利用的工具性都否定了
这种恶已超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框架,无法从“人能理解的动机”来解释
如果把人仅当作实现利益的手段,那就践踏了人的尊严,是不道德的
大屠杀不仅没把犹太人看成是目的,甚至都没当作工具、手段
纳粹的动机不出自人性自私、贪婪、恐惧、复仇或施虐,纯粹是把犹太人看作是多余的东西
这不仅否定了人的尊严,连他们可利用的工具性都否定了
这种恶已超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框架,无法从“人能理解的动机”来解释
平庸,是指作恶之人放弃或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而作恶
艾希曼是纳粹高级军官,负责实施屠杀犹太人,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他进行刑事审判
阿伦特旁听和报道了全过程,出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副标题是“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并不残暴,也不是恶魔,但他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浅薄”,不是愚蠢
而是匪夷所思地、非常真实地丧失了思考能力
这就是艾希曼身上的“平庸性”,实质上是一种“无思状态”,就是不思考
阿伦特旁听和报道了全过程,出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副标题是“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并不残暴,也不是恶魔,但他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浅薄”,不是愚蠢
而是匪夷所思地、非常真实地丧失了思考能力
这就是艾希曼身上的“平庸性”,实质上是一种“无思状态”,就是不思考
无思状态就是恶的平庸性
通常谈道德会涉及动机,论迹也论心
邪恶的人有作恶动机或主观故意,恶行越重意图越坏
但阿伦特分析,大屠杀不是从自身邪恶动机出发
而是因为放弃、丧失思考而作恶,是没有残暴动机的罪行
通常谈道德会涉及动机,论迹也论心
邪恶的人有作恶动机或主观故意,恶行越重意图越坏
但阿伦特分析,大屠杀不是从自身邪恶动机出发
而是因为放弃、丧失思考而作恶,是没有残暴动机的罪行
人怎么就丧失思考能力了?
丧失的是哪种思考能力?
丧失的是哪种思考能力?
是积极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依靠这种思维品质才能摆脱套话和陈词滥调,对是非对错做出自己的判断
阿伦特精神生活三部曲中,思考、意志后应是判断(去世)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独立判断”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独立判断”
为什么独立判断的能力很重要?
现代性的根本困境之一是它瓦解了传统的价值规范
却无法建立起新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标准
却无法建立起新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标准
在现代社会,只遵从主流规则,已不能防止人们作恶
纳粹建立新法则,重新定义道德:只要为了种族利益,杀人也是道德义务
所谓有文化教养的人竟很容易就接受和适应了这新法则
结果导致前所未有的道德灾难大屠杀表明旧有道德模式已失效,人们依法作恶
所谓有文化教养的人竟很容易就接受和适应了这新法则
结果导致前所未有的道德灾难大屠杀表明旧有道德模式已失效,人们依法作恶
在这种时期下,人处在道德困境中:守法可能犯罪作恶,而行善则可能违法
所以阿伦特主张有能力做出自己是非对错的判断
因为传统的道德教化已不能促成真正的道德思考,道德真正含义不是循规蹈矩
所以阿伦特主张有能力做出自己是非对错的判断
因为传统的道德教化已不能促成真正的道德思考,道德真正含义不是循规蹈矩
要保持独立判断,反对盲从
独立不等于正确,所以这很难,阿伦特没有给出完整方案
不盲从既定规则,自己确立标准,自己给自己立法
道德思考没有通则可循,独立的道德判断是责任风险极大的事
如果循规蹈矩,出错了也能指望“法不责众”来逃避责任
可如果独立判断,你就无法将责任推诿给众人,也无法诉诸通用法则
因此你的责任是可辨识的、可追究的
道德思考没有通则可循,独立的道德判断是责任风险极大的事
如果循规蹈矩,出错了也能指望“法不责众”来逃避责任
可如果独立判断,你就无法将责任推诿给众人,也无法诉诸通用法则
因此你的责任是可辨识的、可追究的
但应始终“忠实于自己”,坚持“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的倾向”
大屠杀中有些人选择不作恶,不是服从了纳粹之外的某个戒律,
而是他们无法接受作为杀人犯的自己,他们不愿与这样的自己共存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要求有高深的知识,聪明的头脑
只要求始终保有自我反思的生活,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这就是所谓“道德正直”,因为这样的人能坦然面对自己
不用规矩和套话来自我欺骗,保全了自己人格的完整
我们只能在具体处境中,冒风险真诚地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
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
而是他们无法接受作为杀人犯的自己,他们不愿与这样的自己共存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要求有高深的知识,聪明的头脑
只要求始终保有自我反思的生活,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这就是所谓“道德正直”,因为这样的人能坦然面对自己
不用规矩和套话来自我欺骗,保全了自己人格的完整
我们只能在具体处境中,冒风险真诚地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
这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
22-23波普尔
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的思想出发
在科学领域提出证伪主义理论,用“问题—猜想—反驳”的机制解释科学知识成长的逻辑,并批判科学至上论
到了社会政治领域,则拒绝所谓乌托邦社会工程的理念,支持渐进社会工程
波普尔推动了启蒙理性主义的改造升级,最终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
在这个意义上,他既是启蒙传统的批判者,又是继承者
在科学领域提出证伪主义理论,用“问题—猜想—反驳”的机制解释科学知识成长的逻辑,并批判科学至上论
到了社会政治领域,则拒绝所谓乌托邦社会工程的理念,支持渐进社会工程
波普尔推动了启蒙理性主义的改造升级,最终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
在这个意义上,他既是启蒙传统的批判者,又是继承者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是特定的认知方式,不是启蒙传统以为的能统一思想领域
有些传统虽不是科学,但本身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还是科学猜想的灵感来源
把这个思考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就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人类有理性,理性有局限”
有些传统虽不是科学,但本身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还是科学猜想的灵感来源
把这个思考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就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人类有理性,理性有局限”
理性体现在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错性体现在人类的办法总不完美,总会出现新的问题
所以人类总会一边进步,一边犯错,再从错误中学习
人类摆脱不了“可错性”,人永远可能会犯错
经过论辩试错和纠错等机制才成为常识的
可错性体现在人类的办法总不完美,总会出现新的问题
所以人类总会一边进步,一边犯错,再从错误中学习
人类摆脱不了“可错性”,人永远可能会犯错
经过论辩试错和纠错等机制才成为常识的
首先对科学理性发起了冲击,直指科学理性本身(在科学活动中理性就没局限吗?)
他的思想成果改写了启蒙传统下的科学观和真理观,影响极其深远
他的思想成果改写了启蒙传统下的科学观和真理观,影响极其深远
他追问科学中的“正确”究竟是什么?
他说科学永远是“不彻底的正确”
他最著名的理论是证伪主义
他说科学永远是“不彻底的正确”
他最著名的理论是证伪主义
理论的科学性不是它能被证明是对的
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即可证伪性
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即可证伪性
理论的证实和证伪不对称,一旦被证伪就会被推翻
广义相对论刚提出时还只是理论猜想,爱因斯坦提出推论来验证,验证前爱因斯坦表示,如观察结果和预测不符,那猜想就错了;但即使观察结果符合预测,也不意味着猜想就绝对正确。爱因斯坦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理论被否定,但他没回避检测,还提出被证伪的可能,且他不称自己的理论是真理。
如果归纳法不可靠,那科学知识的成长机制怎么解释?
科学发展就是一个猜想与反驳的不断试错的过程:
先提问题,后针对问题提出理论猜想,用事实证据检测猜想
如一直没反面证据,就一直维持猜想的暂时有效性
一旦出现反面证据,就放弃这个猜想,构想新理论,进入下一轮检测
先提问题,后针对问题提出理论猜想,用事实证据检测猜想
如一直没反面证据,就一直维持猜想的暂时有效性
一旦出现反面证据,就放弃这个猜想,构想新理论,进入下一轮检测
这也意味着,科学无法达到绝对真理
就算某理论猜想碰巧是永恒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认
因为待检验的案例是无限的
这就是“不彻底的正确”的深层含义
就算某理论猜想碰巧是永恒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认
因为待检验的案例是无限的
这就是“不彻底的正确”的深层含义
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被某规律决定,向某确定目标发展,最终会实现这个目标
有人信奉这个观点,所以才会做这种不切实际的规划工程,甚至付诸实践
但波普尔认为一是我们并不能找到历史发展的绝对规律
二是人类知识的增长本身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历史决定论在根本上就是无法成立的
有人信奉这个观点,所以才会做这种不切实际的规划工程,甚至付诸实践
但波普尔认为一是我们并不能找到历史发展的绝对规律
二是人类知识的增长本身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历史决定论在根本上就是无法成立的
他批判乌托邦社会工程,具有全面久远的整体性特征,有时候也称为整体主义社会工程
空间上涵盖所有领域(国家制度-家庭形态),时间上则有长久规划,延伸到人类社会最终的理想状态
整体主义社会工程有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低估了可错性
空间上涵盖所有领域(国家制度-家庭形态),时间上则有长久规划,延伸到人类社会最终的理想状态
整体主义社会工程有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低估了可错性
他支持的渐进社会工程和反对的乌托邦社会工程有三个重要区别:
一,前者着眼于克服最紧迫的恶,而后者要追求最终极的善
二,前者要寻求改善命运的合理方法,而后者也许有极崇高的意愿,但实践中却可能加重现实苦难
三,从历史上看,渐进式的改良基本能成功,而试图整体性创造乌托邦的规划,基本都引发悲剧,最终背离当初的目标
一,前者着眼于克服最紧迫的恶,而后者要追求最终极的善
二,前者要寻求改善命运的合理方法,而后者也许有极崇高的意愿,但实践中却可能加重现实苦难
三,从历史上看,渐进式的改良基本能成功,而试图整体性创造乌托邦的规划,基本都引发悲剧,最终背离当初的目标
24-25哈耶克
自发秩序
哈耶克提出自发秩序的概念,认为除了人为设计的秩序外,还存在自然演化的更优越的秩序
比如乡间小路、语言和不成文的律法规定的形成,都存在着自然生成演化的秩序
比如乡间小路、语言和不成文的律法规定的形成,都存在着自然生成演化的秩序
理性的自负
特别是要批判认为理性能认识、规划一切的独断论,这种独断也被哈耶克称为“理性的自负”
西方思想史里谈启蒙运动,都会想到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他们代表启蒙思想的主流:
相信人类理性优越性,相信人类能发现和掌握自然与社会的真理,绘制出发展蓝图,实现不断的进步
但启蒙传统还存在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分支:
他们承认理性重要作用的同时,反对理性万能论,反对人类的理性能改造和规划世间的一切的观点
他们倾向于把理性看成怀疑、反省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掌控一切的能力
哈耶克和波普尔继承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用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去质疑主流的启蒙理性主义
相信人类理性优越性,相信人类能发现和掌握自然与社会的真理,绘制出发展蓝图,实现不断的进步
但启蒙传统还存在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分支:
他们承认理性重要作用的同时,反对理性万能论,反对人类的理性能改造和规划世间的一切的观点
他们倾向于把理性看成怀疑、反省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掌控一切的能力
哈耶克和波普尔继承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用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去质疑主流的启蒙理性主义
哈耶克认为20世纪的很多灾难,正是理性的自负所造成的
二战后期西方主流观点认为,纳粹和苏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模式,苏联超理性,而纳粹非理性,两者相距甚远
但哈耶克认为两种模式都源于“理性的自负”,表现在推行计划经济,依赖高度理性化的社会系统设计
但哈耶克认为两种模式都源于“理性的自负”,表现在推行计划经济,依赖高度理性化的社会系统设计
哈耶克强调这种规划表明纳粹并不是疯狂的,在它思想和实践中都包含高度理性的部分,试图用理性的现代化来铲除所有非理性的东西
在对犹太人的迫害中,纳粹的口号首先不是仇恨,而是用伪科学来证明犹太人是不符合秩序的存在,因此要被铲除
纳粹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都来自所谓科学理性,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人类的终极知识,要无限追求卓越
在对犹太人的迫害中,纳粹的口号首先不是仇恨,而是用伪科学来证明犹太人是不符合秩序的存在,因此要被铲除
纳粹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都来自所谓科学理性,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人类的终极知识,要无限追求卓越
哈耶克和当时主流观点不同,他对纳粹的批判首先不是道德,而是它在认知上的错乱:
纳粹的灾难不是一群疯子或恶魔造成的,其根源是对“理性”的错误认知,被“理性的自负”所诱惑
纳粹的灾难不是一群疯子或恶魔造成的,其根源是对“理性”的错误认知,被“理性的自负”所诱惑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提到因为当我们用理性进行整体规划时
期望能摆脱和征服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及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但这只是虚幻的期望,所以理性的自负很致命
期望能摆脱和征服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及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但这只是虚幻的期望,所以理性的自负很致命
哈耶克认为理性有两个作用
一是追求知识,但理性并不能穷尽所有知识,想用理性穷尽知识,就是理性的自负,是幻想
理性第二个作用是认识理性本身的局限性并对此保持审慎和怀疑
一是追求知识,但理性并不能穷尽所有知识,想用理性穷尽知识,就是理性的自负,是幻想
理性第二个作用是认识理性本身的局限性并对此保持审慎和怀疑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是自负地认为能够获得充分知识,设计完美的秩序,可这行不通
哈耶克指出,即使没有人为设计,秩序也能自然生成、自发演化,还有最经典的自发秩序例子是市场中的价格机制
而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定价,理论上似乎可通过定价来规划和调节整个经济体系,让社会资源完美的配置。但哈耶克说这种完美的合理性实际上无法实现,因为这要求计划经济的指挥者对整个社会的需求充分了解到近乎全知全能的状态,掌握所有瞬息万变的信息和认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整体计划来定价、决定资源配置的方案总是片面或武断的,最后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哈耶克指出,即使没有人为设计,秩序也能自然生成、自发演化,还有最经典的自发秩序例子是市场中的价格机制
而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定价,理论上似乎可通过定价来规划和调节整个经济体系,让社会资源完美的配置。但哈耶克说这种完美的合理性实际上无法实现,因为这要求计划经济的指挥者对整个社会的需求充分了解到近乎全知全能的状态,掌握所有瞬息万变的信息和认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整体计划来定价、决定资源配置的方案总是片面或武断的,最后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康德曾说:人类的不成熟状态就是不敢公开大胆地运用理性
哈耶克说:如妄想用理性彻底征服无知,消除所有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的另一种不成熟;人类真正的成熟,是勇敢运用理性的同时,直面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无知的无奈,勇敢地与不确定性共存
哈耶克说:如妄想用理性彻底征服无知,消除所有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的另一种不成熟;人类真正的成熟,是勇敢运用理性的同时,直面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无知的无奈,勇敢地与不确定性共存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在1944年出版时,他的观点在思想界位于边缘的位置。和凯恩斯的论辩中,也是凯恩斯占上风,因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刚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更受欢迎。直到七九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发现计划经济清晰地暴露了它的弊端。到80年代以里根和撒切尔执政为标志,放任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开始盛行,哈耶克的声誉才随之提升。到九一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哈耶克声名如日中天,他被看作是理论先知,在几十年前就预言苏联的末路,曾经边缘的哈耶克思想变成了新的主流。然而随着近三十年西方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又开始反思和批评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
26-28柏林
有学者把包括柏林的一些人归入冷战自由派,这不是内部一致、边界清晰的学派,各自专业不同,但都属广义自由主义
最重要的是他们重视思想观念的威力,认为一些貌似很深刻、很正确、很有魅力的思想理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险
最重要的是他们重视思想观念的威力,认为一些貌似很深刻、很正确、很有魅力的思想理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险
伯林关切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出于美好愿望的政治实践,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伯林的思想最终体现在了
价值多元论
和剖析
两种自由
价值多元论
和剖析
两种自由
价值多元论
价值一元论
不是说世上只有一种价值或只能追求一种价值
它主张表面上有许多价值,但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虽然价值多样,但有某一尺度能用来排出高低
低级的要服从高级的,最高价值派生出所有其它价值
不是说世上只有一种价值或只能追求一种价值
它主张表面上有许多价值,但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虽然价值多样,但有某一尺度能用来排出高低
低级的要服从高级的,最高价值派生出所有其它价值
当能用一特定价值去统领一切,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就解决了生活的不确定性
价值一元论很好解决了为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的问题提供了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的确定性
价值一元论在方法论的的范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质疑一切直观的经验现象,试图借助理性在表象之后找到本质,价值一元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价值一元论很好解决了为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的问题提供了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的确定性
价值一元论在方法论的的范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质疑一切直观的经验现象,试图借助理性在表象之后找到本质,价值一元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就是主张人们追求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理性无法给出什么是美好生活的唯一正确答案
伯林认为价值一元论让人有深刻的满足,但执着于价值一元论,
很容易会压制其它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毁灭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灾难
很容易会压制其它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毁灭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灾难
他提出多元价值不可公度性的概念
即世上找不到一把能够将多种不同的价值,公允地衡量并排出上下高低的尺子
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不能相互换算,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某一价值并不是其它价值的派生物
因多元价值不可公度,我们往往无法同时实现多种价值,这个时候价值间的冲突就无法避免
即便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一群人间,甚至人与自己,都会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这是价值冲突最深刻的困境
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不能相互换算,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某一价值并不是其它价值的派生物
因多元价值不可公度,我们往往无法同时实现多种价值,这个时候价值间的冲突就无法避免
即便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一群人间,甚至人与自己,都会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这是价值冲突最深刻的困境
每个人信奉的价值都不一样,那价值是主观或相对的吗?
价值主观或相对的意思是人类重视和珍惜的价值并不客观存在,它们只是个人或特定文化的主观偏好,都只对特定个人或文化才有效
伯林反对价值主观和相对主义,他强调价值虽多元,但仍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构造的
首先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人类信奉的价值可能有几十或上百种,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70亿人就有70亿种不同的价值
其次伯林认为人类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共通性”。即使双方价值追求不同,甚至因此开战,但仍然能想象和理解对方为何会追求这种价值
首先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人类信奉的价值可能有几十或上百种,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70亿人就有70亿种不同的价值
其次伯林认为人类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共通性”。即使双方价值追求不同,甚至因此开战,但仍然能想象和理解对方为何会追求这种价值
总结
伯林认为,人类世界存在多种客观真实的终极价值,它们间无法公度,不能兼容,甚至引发严重冲突,这是深刻的人类困境
价值一元论试图克服这种困境,因其本质错误,在试图对道德与政治生活提供解决方案,但不仅无法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反而引发更严重的人类悲剧
伯林认为,人类世界存在多种客观真实的终极价值,它们间无法公度,不能兼容,甚至引发严重冲突,这是深刻的人类困境
价值一元论试图克服这种困境,因其本质错误,在试图对道德与政治生活提供解决方案,但不仅无法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反而引发更严重的人类悲剧
两种自由
积极自由
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是实现目标的自由
在积极自由的概念里,行动主体会分为“真正的”“高级的”“理性的”自我和“虚假的”“低级的”“非理性的”自我
积极自由的目标往往是指,那个理性的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
在积极自由的概念里,行动主体会分为“真正的”“高级的”“理性的”自我和“虚假的”“低级的”“非理性的”自我
积极自由的目标往往是指,那个理性的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
消极自由
我不想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是摆脱障碍的自由
强调的是维持不受干涉的领域,就像是一种机会,保留了这个机会,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保有了这个自由
强调的是维持不受干涉的领域,就像是一种机会,保留了这个机会,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保有了这个自由
柏林说要警惕某一种权威利用积极自由的理论,把“强制”变成了“真正的自由”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正当的终极价值,不分高下
但相对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离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更遥远,对它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欺骗性,要对其保持警惕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正当的终极价值,不分高下
但相对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离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更遥远,对它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欺骗性,要对其保持警惕
伯林承认在特定情况下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可能需要向其它价值让步甚至做出牺牲
但是,牺牲就是牺牲。我们就该说“这是牺牲了自由”换来的安全、秩序或别的什么
而不应把牺牲改头换面变成“更高的自由”。
但是,牺牲就是牺牲。我们就该说“这是牺牲了自由”换来的安全、秩序或别的什么
而不应把牺牲改头换面变成“更高的自由”。
伯林说
人们都有一种普遍、深刻、强烈而朴素的体验就是强制,而强制的极端就是奴役
这种苦难的体验与自由有最根本、切近、直接的关联
人们对自由的渴望,直接来源就是对强制的不满、对奴役的反抗,所以会大声喊“不要强迫我!”
这是否定性的愿望,它和强制、奴役伴生,跨越文化和历史,是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一
自由的根本意义是摆脱枷锁、囚禁、被奴役的自由,其余都是这个意义的延伸或隐喻
最有资格被称自由的是“不受强制”,所以两种自由中,消极自由更接近最原初的含义
人们都有一种普遍、深刻、强烈而朴素的体验就是强制,而强制的极端就是奴役
这种苦难的体验与自由有最根本、切近、直接的关联
人们对自由的渴望,直接来源就是对强制的不满、对奴役的反抗,所以会大声喊“不要强迫我!”
这是否定性的愿望,它和强制、奴役伴生,跨越文化和历史,是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一
自由的根本意义是摆脱枷锁、囚禁、被奴役的自由,其余都是这个意义的延伸或隐喻
最有资格被称自由的是“不受强制”,所以两种自由中,消极自由更接近最原初的含义
总结
伯林揭示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别,但伯林并没有否认积极自由的价值。他强调两种自由都可能被歪曲和滥用,但相比之下,积极自由的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需要提高警觉性。在伯林看来,20世纪政治历史中最为触目惊心的一幕,就是以自由的名义来实施强制,并宣称强制的结果是“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这是伯林深恶痛绝的概念魔术。
伯林揭示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别,但伯林并没有否认积极自由的价值。他强调两种自由都可能被歪曲和滥用,但相比之下,积极自由的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需要提高警觉性。在伯林看来,20世纪政治历史中最为触目惊心的一幕,就是以自由的名义来实施强制,并宣称强制的结果是“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这是伯林深恶痛绝的概念魔术。
29-31马尔库塞
新型的非恐怖的极权主义
他说美国发达工业社会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
在西方思想界,极权主义原指如纳粹的恐怖统治。
马尔库塞作为纳粹受害者,应了解美国与纳粹的区别;
他知道这样说会触犯禁忌,但他认为这禁忌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限制。
他要打破这禁忌,向人们揭示极权主义不只纳粹一种形态,还有叫“非恐怖的极权主义”
马尔库塞作为纳粹受害者,应了解美国与纳粹的区别;
他知道这样说会触犯禁忌,但他认为这禁忌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限制。
他要打破这禁忌,向人们揭示极权主义不只纳粹一种形态,还有叫“非恐怖的极权主义”
马尔库塞说这种新型控制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很隐秘,不需暴力强制,你就不觉得恐怖。
第二,它能有效应对敌人,能排斥、化解甚至“招安”反叛者,让总体性控制延续下去。
第一,它很隐秘,不需暴力强制,你就不觉得恐怖。
第二,它能有效应对敌人,能排斥、化解甚至“招安”反叛者,让总体性控制延续下去。
这种强大控制是怎么做到的?马尔库塞分析关键是贿赂。
不是人去贿赂人,是社会去贿赂大众。
资本主义通过让人们享受舒适生活、满足消费欲望来收买、换取人们的服从。
而人们甚至不知道已被收买,就甘愿被它支配和操纵。
不是人去贿赂人,是社会去贿赂大众。
资本主义通过让人们享受舒适生活、满足消费欲望来收买、换取人们的服从。
而人们甚至不知道已被收买,就甘愿被它支配和操纵。
虚假需求
马尔库塞提出“虚假的需求”的概念,它不源自生活需要,是被市场营销制造出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止功能产品,还自带一套规定的态度、习惯、思想和情感。
大众购买和消费的同时,就接受了这些习惯和思想
自愿把自己和生产者、整个社会系统捆绑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止功能产品,还自带一套规定的态度、习惯、思想和情感。
大众购买和消费的同时,就接受了这些习惯和思想
自愿把自己和生产者、整个社会系统捆绑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
有如广告把产品和“生活方式”或“自我形象”捆绑后,用媒体深植大众潜意识中。
于是大众消费时,大多不为功能付费,是为某“生活方式”或“自我形象”的想象付费,甚至为此付出极高价格。
于是大众消费时,大多不为功能付费,是为某“生活方式”或“自我形象”的想象付费,甚至为此付出极高价格。
这消费社会是自我强化的系统。
它无限刺激人的物欲,让人不停追逐更新换代的“虚假需求”。
它循环往复运转,把人人都卷进去,最终使让大众普遍信仰“商品拜物教”,这就是“非恐怖的极权主义”的奥秘。
它无限刺激人的物欲,让人不停追逐更新换代的“虚假需求”。
它循环往复运转,把人人都卷进去,最终使让大众普遍信仰“商品拜物教”,这就是“非恐怖的极权主义”的奥秘。
都情愿又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接受?有必要质疑和批判?
马尔库塞回答:很有必要,不能屈服资本主义的控制,这生活使我们丧失真正的自由,我们不仅要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控制,且要发动实质性的社会变革。
普遍的异化
这交易不公平!
富裕生活和舒适享受没有错,但代价太高,是无法承受的。
代价是我们作为“人”的身份。接受交易,我们就被“物化”,或说几乎沦为动物,不再是完整意义的人。
马尔库塞看来,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解放的理想,就是要克服人的异化,这是人道主义的理想。
富裕生活和舒适享受没有错,但代价太高,是无法承受的。
代价是我们作为“人”的身份。接受交易,我们就被“物化”,或说几乎沦为动物,不再是完整意义的人。
马尔库塞看来,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解放的理想,就是要克服人的异化,这是人道主义的理想。
异化原是黑格尔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自身发展中,分裂出了一个反对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
26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突出的主题就是人的“异化”。
手稿中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状况,发现“劳动异化”的现象。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话很反常识,谁喜欢劳动?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感到劳动是与自己对立的苦役,完全是异己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只要强制停止,人们就会逃避劳动。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一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于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现代世界已发生巨大改变和进步,还有“劳动异化”问题吗?
在今天,又有多少人把劳动看作第一需要?
26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突出的主题就是人的“异化”。
手稿中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状况,发现“劳动异化”的现象。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话很反常识,谁喜欢劳动?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感到劳动是与自己对立的苦役,完全是异己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只要强制停止,人们就会逃避劳动。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一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于是,“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现代世界已发生巨大改变和进步,还有“劳动异化”问题吗?
在今天,又有多少人把劳动看作第一需要?
异化为单向度的人和社会
现代普通工人也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享受消费的快乐。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工作仍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消费和享受才是目的。
工作中感到累的不成人样,而吃、喝、性爱等活动中才感到自己像个人。
这就带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工作仍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消费和享受才是目的。
工作中感到累的不成人样,而吃、喝、性爱等活动中才感到自己像个人。
这就带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
如一白领女,常加班熬夜伤皮肤,所以要买护肤品。优质护肤品很贵,所以她要升职加薪。这就要加更多班,熬更多夜,皮肤伤害更严重;接着又要更优质、更贵的护肤品和护理服务……
在这个循环中每个环节的决定,她都觉得是自由自愿在选择,最终却陷入被支配奴役的处境,这就是马尔库塞说的“自由的奴役”。
在这个循环中每个环节的决定,她都觉得是自由自愿在选择,最终却陷入被支配奴役的处境,这就是马尔库塞说的“自由的奴役”。
在这样一个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
人陷入了单一生活模式——如何赚钱然后如何消费——人的思维也变单一化了。
这是工具理性追求最低成本最大收益的计算模式,主要关注如何赚更多的钱,然后如何享受更优越的消费。
看起来好像有自由,自己在选择工作,自由选择买商品,但这些“自由”都没超出这单一生活和思维模式,人只在这循环中打转而已。
人陷入了单一生活模式——如何赚钱然后如何消费——人的思维也变单一化了。
这是工具理性追求最低成本最大收益的计算模式,主要关注如何赚更多的钱,然后如何享受更优越的消费。
看起来好像有自由,自己在选择工作,自由选择买商品,但这些“自由”都没超出这单一生活和思维模式,人只在这循环中打转而已。
所以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
而是单面(单向度)社会,人生活在这体制中,不是立体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是丧失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而是单面(单向度)社会,人生活在这体制中,不是立体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是丧失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变革的必要性
马尔库塞认为社会变革,只在物质和技术进步是不够的,需要的是质变不是量变。
社会进步只是更富裕,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因为人的异化没有消失,反而更深入更广泛地渗透在生活的所有领域。
这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的社会,一种平庸而单面的世界。
他认为如果社会进步只是变得富裕或财产转变,那就不是“人的解放”,是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想的背弃。
马尔库塞呼吁社会变革,摆脱异化,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
而变革前需要在理论上揭示资本主义这场贿赂的真面目,论证这是不可接受的欺诈交易。
社会进步只是更富裕,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因为人的异化没有消失,反而更深入更广泛地渗透在生活的所有领域。
这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的社会,一种平庸而单面的世界。
他认为如果社会进步只是变得富裕或财产转变,那就不是“人的解放”,是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想的背弃。
马尔库塞呼吁社会变革,摆脱异化,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
而变革前需要在理论上揭示资本主义这场贿赂的真面目,论证这是不可接受的欺诈交易。
即使大家承认变革是必要的,但多数人愿意接受欺诈
愿意付出自由换得享受,呼吁又有什么用?
马尔库塞期望的实质性变革,有可能发生甚至成功吗?
如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生活更富裕和舒适,变革又怎么可能发生?
愿意付出自由换得享受,呼吁又有什么用?
马尔库塞期望的实质性变革,有可能发生甚至成功吗?
如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生活更富裕和舒适,变革又怎么可能发生?
在马克思时代,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制度也没被颠覆。
半个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社会并没产生本质变化。
半个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社会并没产生本质变化。
马尔库塞说答案不容乐观
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丧失
革命需要主体
马克思理论中最有潜力的主体是工人阶级,如今革命主体似乎已消失。
现在新控制方式有效压制了社会革命的思想理念,也消解了革命所需的动力。
革命主体似乎消失得难以辨识。
当今工人阶级很难被称“无产阶级”,他们不再一无所有。
现在新控制方式有效压制了社会革命的思想理念,也消解了革命所需的动力。
革命主体似乎消失得难以辨识。
当今工人阶级很难被称“无产阶级”,他们不再一无所有。
如发动革命,工人阶级会感到失去很多,而不只是锁链。
《共产党宣言》结尾:“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但现在?
《共产党宣言》结尾:“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但现在?
马尔库塞《单面人》:“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那意味着原本激烈对立的阶级之间出现了同化。
马尔库塞认为工人阶级已被整合到资本主义体系内,这整合甚至深入心理。工人阶级曾因饱受压迫能爆发巨大能量,现在他们更关心如何进入体制中,获得更多收益。他们曾是革命主体,现在已不具有革命性,变成维护资本主义的保守力量。
对异端的驯服
但发达资本主义“标配”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主制,这种制度下不是有批判和反抗空间吗?
我们常听到各种质疑、辩论、批判和抗议活动。体制的控制和整合难道那么充分有效?
它似乎并没完全消除异端思想和反抗力量啊?
我们常听到各种质疑、辩论、批判和抗议活动。体制的控制和整合难道那么充分有效?
它似乎并没完全消除异端思想和反抗力量啊?
马尔库塞也承认民主政治给异端留了空间。
但所有这些质疑、批评、辩论、竞争、投票,甚至社会抗议运动,都是在体制内起作用,只能带来量变,无法突破体制本身,导致社会质变。
马尔库塞甚至认为,这些批评、抗议的存在本身就是控制的一部分。
这些 “异端”并不能改变社会,反而造成假象,让这单面社会披上自由多元的外衣罢了。
但所有这些质疑、批评、辩论、竞争、投票,甚至社会抗议运动,都是在体制内起作用,只能带来量变,无法突破体制本身,导致社会质变。
马尔库塞甚至认为,这些批评、抗议的存在本身就是控制的一部分。
这些 “异端”并不能改变社会,反而造成假象,让这单面社会披上自由多元的外衣罢了。
资本主义体制的控制力如此强大,它能灵活应对任何反抗和挑战,极有效地“收编”反抗力量,把异端改造成主流,整合成体制一部分。
在这控制中,违背或超越主流的观念、愿望和目标,要么被排斥消灭;要么就按照主流原则被转化为现存体制能接受的方式继续存活。
在这控制中,违背或超越主流的观念、愿望和目标,要么被排斥消灭;要么就按照主流原则被转化为现存体制能接受的方式继续存活。
作者指出了一个摇滚乐的例子
美国曾经的摇滚乐有激进的反叛性。
他们抵抗传统,追求个性解放,鲜明针对政治,积极介入政治运动,如民权、女权运动和反战抗议等。
但资本主义把摇滚乐商业化了。乐手成大明星,获得财富,进入上流社会,被体制吸纳。而商业化失败的乐手则被边缘化,有的陷入颓废和绝望,甚至自杀。
美国曾经的摇滚乐有激进的反叛性。
他们抵抗传统,追求个性解放,鲜明针对政治,积极介入政治运动,如民权、女权运动和反战抗议等。
但资本主义把摇滚乐商业化了。乐手成大明星,获得财富,进入上流社会,被体制吸纳。而商业化失败的乐手则被边缘化,有的陷入颓废和绝望,甚至自杀。
曾经的革命主体消失了,而异端分子被体制“收编”。
要实现“质变”的希望虽渺茫但仍有。
要实现“质变”的希望虽渺茫但仍有。
解放的幽灵
马尔库塞表示解放的幽灵正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徘徊。他看到资本主义仍存在巨大的内在矛盾。
如在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扩张造成的全球冲突,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安全的威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阶级、种族和性别间持续的不平等,不断加剧的人的异化……这些危机显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没有消失,它维护的表面和谐统不过是幻觉。
解放的幽灵就潜伏在幻觉的裂痕中。
马尔库塞剖析这个社会,致力于揭穿这种欺骗性的统一,要把裂痕撬开,将幽灵释放出来,在思想层面上为变革创造条件。
如在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扩张造成的全球冲突,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安全的威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阶级、种族和性别间持续的不平等,不断加剧的人的异化……这些危机显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没有消失,它维护的表面和谐统不过是幻觉。
解放的幽灵就潜伏在幻觉的裂痕中。
马尔库塞剖析这个社会,致力于揭穿这种欺骗性的统一,要把裂痕撬开,将幽灵释放出来,在思想层面上为变革创造条件。
变革主体在哪?
体制的边缘人群,包括青年学生、失业者、流浪汉及被压迫的社会底层。
他们不是体制既得利益者,还没被收编。他们的抗争虽缺乏自觉意识,但这些被压迫者的抗争,最可能撕开体制伪善。
他希望这些自发的反抗和斗争。能从他的批判理论中产生自觉政治意识,再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
他呼吁一种“大拒绝”,去否定现状,不再沉湎于消费和享受,用“变革的主体性”取代“消费的主体性”,让抗议和反抗演变为真正改变世界的解放运动。
他们不是体制既得利益者,还没被收编。他们的抗争虽缺乏自觉意识,但这些被压迫者的抗争,最可能撕开体制伪善。
他希望这些自发的反抗和斗争。能从他的批判理论中产生自觉政治意识,再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
他呼吁一种“大拒绝”,去否定现状,不再沉湎于消费和享受,用“变革的主体性”取代“消费的主体性”,让抗议和反抗演变为真正改变世界的解放运动。
马尔库塞展开了全面批判,一直说变革,却没规划变革后的蓝图,没给出具体建设性目标,也没提出任何可实现的制度性方案。
马尔库塞的思想对20世纪60、70年代的青年抗议运动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自己只是辨析和阐明运动本身所蕴含的想法、目标和意义。今天我们回看那场抗议运动,它没在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后来还引发保守主义的强劲反弹,尤其体现在里根撒切尔时代的经济政策上。
不过这场运动仍带来了重要文化变革,在种族、民权、社会正义与平等、女权及性别和性取向这些身份认同领域,几乎全面改写了传统主流观点。这场运动造就了一代“进步主义”知识分子,此后数十年持续在校园和公共领域中发出批判性的声音。
不过这场运动仍带来了重要文化变革,在种族、民权、社会正义与平等、女权及性别和性取向这些身份认同领域,几乎全面改写了传统主流观点。这场运动造就了一代“进步主义”知识分子,此后数十年持续在校园和公共领域中发出批判性的声音。
第四章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32路标
自由主义不断被宣告死亡
一种思想不能继续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才是真正的死亡
原因主要来自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挑战
有学者发现存在近30种自由主义的定义
他们相似又不太一样,可通过一界限和两维度来简要阐述
有学者发现存在近30种自由主义的定义
他们相似又不太一样,可通过一界限和两维度来简要阐述
一界限:指自由主义和其它思想的差别
自由的概念本有不同含义,倡导自由只是区分是否为自由主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自由主义倡导的是个人的自由及权利,视为首要价值,这是各种自由主义的共通特点
自由主义倡导的是个人的自由及权利,视为首要价值,这是各种自由主义的共通特点
两维度:各种自由主义内部差异通过时空来划分大类
空间上分地区差别
英美自由主义是休谟和洛克为代表,有很强的经验主义取向,强调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
欧洲大陆自由主义是卢梭和康德为代表,有很强的理性主义取向,强调自我主导的积极自由
英美自由主义是休谟和洛克为代表,有很强的经验主义取向,强调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
欧洲大陆自由主义是卢梭和康德为代表,有很强的理性主义取向,强调自我主导的积极自由
时间上代际差别
最早是17世纪洛克的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主张国家少干预,提倡宪政自由
后是19世纪约翰•密尔一代的现代自由主义,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价值,强调政治民主
最早是17世纪洛克的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主张国家少干预,提倡宪政自由
后是19世纪约翰•密尔一代的现代自由主义,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价值,强调政治民主
代际转变最重要的是大革命摧毁了等级制度
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
从此自由就是个人的自由,权利就是平等的权利
现代如不顾及平等问题,就变成少数精英理论,失去主导地位
所以现代自由主义必须认真对待平等问题
平等的自由权利带来多样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
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
从此自由就是个人的自由,权利就是平等的权利
现代如不顾及平等问题,就变成少数精英理论,失去主导地位
所以现代自由主义必须认真对待平等问题
平等的自由权利带来多样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
自由主义的内在多样性,造成了某具体自由主义没落不牵连整体的命运
同一人可能批评一种又赞同另一种
同一人可能批评一种又赞同另一种
如20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的自由主义衰败了
但同时倡导法治宪政、自由市场和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却开始活跃了
但同时倡导法治宪政、自由市场和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却开始活跃了
更重要是西方社会很难找到另一方案去替换它
因为在追求普遍自由平等的现代,定会衍生出多元化
自由、平等、多元,就成为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
放弃任一种,世界都会不同,要兼顾又复杂困难
因为在追求普遍自由平等的现代,定会衍生出多元化
自由、平等、多元,就成为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
放弃任一种,世界都会不同,要兼顾又复杂困难
如激进主义更注重平等和多元,但忽视权利的自由
保守主义强调自由,但忽视平等就压制了多元
相比之下现代自由主义或许有潜力同时兼顾三种价值
保守主义强调自由,但忽视平等就压制了多元
相比之下现代自由主义或许有潜力同时兼顾三种价值
所以虽一直被宣告死亡,但整体生命力依然强大
本章介绍的七位思想家都倾向于建立规范性的理论
就是致力于论证该如何安排社会政治才是好的
就是致力于论证该如何安排社会政治才是好的
33罗尔斯
罗尔斯的《正义论》通过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推理论证了正义的社会契约中最关键的两条原则
一是要保障平等的基本自由(这是可以推论的)
二是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分配,须满足公平的机会平等和差异原则(这就充满主观思想了)
一是要保障平等的基本自由(这是可以推论的)
二是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分配,须满足公平的机会平等和差异原则(这就充满主观思想了)
想让社会公平正义的进行权益分配,而大家都甘愿遵守的准则,因每个人情况都不同,分歧难以协调兼顾
罗尔斯提出无知之幕的构想(最小公约),人在无知之幕后会忘记自己的个人特征,如种族性别年龄智力家庭职业财产宗教等,但保留理性和自由,此时所有人是绝对平等的(原初位置),然后一起签订一份确立分配原则的契约,来决定如何分配收益和责任。签订契约之后不反悔也不修改,拉开无知之幕后,所有人恢复自己的特征。
罗尔斯提出无知之幕的构想(最小公约),人在无知之幕后会忘记自己的个人特征,如种族性别年龄智力家庭职业财产宗教等,但保留理性和自由,此时所有人是绝对平等的(原初位置),然后一起签订一份确立分配原则的契约,来决定如何分配收益和责任。签订契约之后不反悔也不修改,拉开无知之幕后,所有人恢复自己的特征。
一是平等自由
每个人都平等享有一系列基本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
在无知之幕下,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身份,为确保离开无知之幕后,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方式不会低人一等,所以都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每个人都平等享有一系列基本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
在无知之幕下,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身份,为确保离开无知之幕后,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方式不会低人一等,所以都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二是分配时默认完全平等,但满足两条件后能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
第一是相关的职位和工作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这要比一般的机会平等更严格,不仅机会要一视同仁,竞争起跑线也得尽可能向前拉平。
他认为造成社会不平等最深刻的原因是天赋、背景和地位的差异。罗尔斯把这些与生俱来或无法掌控的因素称作道德上任意武断的因素。
第二叫差异原则,就是这种不平等分配,能让处境糟糕的人改善状况,否则,不平等在道德上就是不可接受的,是不公平的
第一是相关的职位和工作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这要比一般的机会平等更严格,不仅机会要一视同仁,竞争起跑线也得尽可能向前拉平。
他认为造成社会不平等最深刻的原因是天赋、背景和地位的差异。罗尔斯把这些与生俱来或无法掌控的因素称作道德上任意武断的因素。
第二叫差异原则,就是这种不平等分配,能让处境糟糕的人改善状况,否则,不平等在道德上就是不可接受的,是不公平的
34诺齐克
诺齐克评价罗尔斯《正义论》说此后的政治哲学家,要么在罗尔斯的理论框架内工作,要么就须解释为什么不这样做
但诺齐克自却是罗尔斯理最著名的反对者,他反对罗尔斯的差异原则,说让处境差的人获得改善,这是把个人天赋当成公共资源来分配了,是侵犯个人自由权的,不可接受
诺齐克认为罗尔斯没有充分尊重个体权利,理论不够自洽,只算“半个自由主义者”
在西方自由主义内部,罗尔斯和诺齐克形成对立的两极,构成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边界。如北欧更接近罗尔斯,美国更偏向诺齐克,欧美国家都在其间不会越过他们的边界。
在诺齐克看来罗尔斯被称为“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在政治和文化上坚持自由主义,但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采取平等主义,这是不自洽的理论,所以是半个自由主义者。
诺齐克主张完全彻底的自由主义理论,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问题上都要把个体权利放到最高位置,被称为自由至上论(也译放任自由主义)。
但诺齐克自却是罗尔斯理最著名的反对者,他反对罗尔斯的差异原则,说让处境差的人获得改善,这是把个人天赋当成公共资源来分配了,是侵犯个人自由权的,不可接受
诺齐克认为罗尔斯没有充分尊重个体权利,理论不够自洽,只算“半个自由主义者”
在西方自由主义内部,罗尔斯和诺齐克形成对立的两极,构成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选择边界。如北欧更接近罗尔斯,美国更偏向诺齐克,欧美国家都在其间不会越过他们的边界。
在诺齐克看来罗尔斯被称为“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在政治和文化上坚持自由主义,但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采取平等主义,这是不自洽的理论,所以是半个自由主义者。
诺齐克主张完全彻底的自由主义理论,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问题上都要把个体权利放到最高位置,被称为自由至上论(也译放任自由主义)。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的论证有两个关键要点
一是个体权利绝对优先,对其做任何限制都要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方可被接受。
二是要在全方位领域坚持自由原则。尤其社会经济,他对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出道德辩护。他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出于道德的理由:因为它最充分地尊重和保障个人基本权利,所以能造就最正义的社会。
一是个体权利绝对优先,对其做任何限制都要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方可被接受。
二是要在全方位领域坚持自由原则。尤其社会经济,他对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出道德辩护。他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出于道德的理由:因为它最充分地尊重和保障个人基本权利,所以能造就最正义的社会。
诺齐克讲的正义不是“分配的正义”而是“持有的正义”,持有的东西在道德上是正当的:
首先要考虑自我所有权的前提,它是人最初理所应当正义拥有的,是不可被剥夺且免于一切外部的侵犯和干涉的权利
然后是获得的资源和财产,这里诺齐克提出三项原则
一是“获取正义”,最初获取的时候必须是正当的。
二是“转让正义”,财产转移的整个过程是自由自愿的交换或馈赠,那就是正当的。
三是“矫正正义”。 如整个社会的财产分布满足这两项原则,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但这不可能,所以对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持有,不管经历多少变化,都须矫正。
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注重持有的历史来路,而不是看结果。
首先要考虑自我所有权的前提,它是人最初理所应当正义拥有的,是不可被剥夺且免于一切外部的侵犯和干涉的权利
然后是获得的资源和财产,这里诺齐克提出三项原则
一是“获取正义”,最初获取的时候必须是正当的。
二是“转让正义”,财产转移的整个过程是自由自愿的交换或馈赠,那就是正当的。
三是“矫正正义”。 如整个社会的财产分布满足这两项原则,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但这不可能,所以对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持有,不管经历多少变化,都须矫正。
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注重持有的历史来路,而不是看结果。
最小国家
对弱势群体诺齐克认为只能依靠慈善救助,因为慈善出于自愿,满足转让正义。但不能要求国家提供福利救济,因为国家本身不拥有财富,国家提供的救济福利大多通过征税来实现,但征税是强制的,转移支付不满足转让正义。诺齐克认为这实际是迫使其他公民做出不自愿的转让,等于盗窃或强制劳动,在道德上不可接受”
诺齐克他同意最低限度的征税,只用于国家的安全,而不是财富分配。这就要提及他的国家理论。
诺齐克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形态,是行使的功能非常有限的最小国家:保障公民基本自由和安全,以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外,不应有其它功能。对个人间自由自愿的活动,政府无权干预。“最小国家”根本不管社会经济的分配模式是什么,只保障人们的持有正义。
对弱势群体诺齐克认为只能依靠慈善救助,因为慈善出于自愿,满足转让正义。但不能要求国家提供福利救济,因为国家本身不拥有财富,国家提供的救济福利大多通过征税来实现,但征税是强制的,转移支付不满足转让正义。诺齐克认为这实际是迫使其他公民做出不自愿的转让,等于盗窃或强制劳动,在道德上不可接受”
诺齐克他同意最低限度的征税,只用于国家的安全,而不是财富分配。这就要提及他的国家理论。
诺齐克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形态,是行使的功能非常有限的最小国家:保障公民基本自由和安全,以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外,不应有其它功能。对个人间自由自愿的活动,政府无权干预。“最小国家”根本不管社会经济的分配模式是什么,只保障人们的持有正义。
两种不同的正义理论
总的来说,诺齐克的是“历史正义”理论,关注财产是怎么获得和转移的,只要来路清白,无论多寡都正义,最后社会形成的财富分布都是正当。
相比之下,罗尔斯的是“模式正义”理论,社会经济的分配必须满足某种结构模式。
诺齐克反对任何“模式正义”。他认为只要你允许人们自由交易,那任何既定模式都无法维系,须通过强制再分配才能回到既定模式中。在道德上不接受模式正义,因为这样就把部分人当作其他人福祉的工具,违背康德“人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的道德理想。
诺齐克和哈耶克的思想共同成为“里根-撒切尔”时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受右翼保守派偏爱,也因此备受争议。
总的来说,诺齐克的是“历史正义”理论,关注财产是怎么获得和转移的,只要来路清白,无论多寡都正义,最后社会形成的财富分布都是正当。
相比之下,罗尔斯的是“模式正义”理论,社会经济的分配必须满足某种结构模式。
诺齐克反对任何“模式正义”。他认为只要你允许人们自由交易,那任何既定模式都无法维系,须通过强制再分配才能回到既定模式中。在道德上不接受模式正义,因为这样就把部分人当作其他人福祉的工具,违背康德“人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的道德理想。
诺齐克和哈耶克的思想共同成为“里根-撒切尔”时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受右翼保守派偏爱,也因此备受争议。
有意思的是,罗尔斯出生在典型的美国富裕家庭,但他的理论却特别注重平等,为弱势群体说话。而诺齐克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是第二代俄罗斯移民,家境不富裕,学生时代曾是激进左派,还参与社会主义团体。直到在普林斯顿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时,他才深入接触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观点,被深深吸引。但诺齐克在感情上却十分抵触,他说“那些观点是不错,资本主义是最好的体制,但只有坏人才这么想”。最终他的情感向理智让步,从激进左翼青年变为自由至上论的哲学家。
35德沃金
如今公民法律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已普遍实现,而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很难实现,理论上都还没找到较理想的规范原则
有的每个分配模式都有明显缺陷。实现一种平等,往往会损害另一种平等
究竟要哪一种平等?德沃金是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这里只谈他对平等问题的见解
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很难实现,理论上都还没找到较理想的规范原则
有的每个分配模式都有明显缺陷。实现一种平等,往往会损害另一种平等
究竟要哪一种平等?德沃金是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这里只谈他对平等问题的见解
我们为了什么追求平等?
德沃金说要一视同仁地对每个人好
德沃金提出了两个原则: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关怀
德沃金说要一视同仁地对每个人好
德沃金提出了两个原则: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关怀
平等的尊重
把每个人当人,尊重个人自主性,平等尊重人选择的生活目标和方式
对不同理想和生活,只要是自愿且不伤害他人
那国家就不能干涉、偏袒,应一视同仁,保持中立
这就是德沃金说的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性原则”
把每个人当人,尊重个人自主性,平等尊重人选择的生活目标和方式
对不同理想和生活,只要是自愿且不伤害他人
那国家就不能干涉、偏袒,应一视同仁,保持中立
这就是德沃金说的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性原则”
平等的关怀
只消极不干涉的尊重还不够,还应有积极方式
实现不同生活理想都需要资源,公平的做法是提供平等的资源
不是平等的待遇,是要把每个人“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
要考虑处境不同造成的不同需求,不因需求的差别给予待遇的差异
德沃金说要甄别出于个人偏好的还是出于环境所迫的两种需求
环境所迫的应当弥补环境造成的差别,而出于个人偏好的需求,其差异就让个人为选择负责
只消极不干涉的尊重还不够,还应有积极方式
实现不同生活理想都需要资源,公平的做法是提供平等的资源
不是平等的待遇,是要把每个人“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
要考虑处境不同造成的不同需求,不因需求的差别给予待遇的差异
德沃金说要甄别出于个人偏好的还是出于环境所迫的两种需求
环境所迫的应当弥补环境造成的差别,而出于个人偏好的需求,其差异就让个人为选择负责
罗尔斯也提差异原则,关注处境差的群体
但没问他们处境何以变差,他没区分导致处境差的原因是什么
但没问他们处境何以变差,他没区分导致处境差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在现代西方社会公民基本自由权受宪法保障是社会共识
自由主义要处理的最突出问题是确立一恰当的平等观
德沃金提出平等的尊重和关怀原则
他相信这能同时兼顾自由、平等和多元价值
在现代西方社会公民基本自由权受宪法保障是社会共识
自由主义要处理的最突出问题是确立一恰当的平等观
德沃金提出平等的尊重和关怀原则
他相信这能同时兼顾自由、平等和多元价值
36桑德尔
《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对罗尔斯的理论提出批判
哈佛公开课《正义》的讲师
哈佛公开课《正义》的讲师
当代人要承担前辈的历史罪责吗?
道德个人主义相信个人是道德主体,是自由而独立的
个人道德责任要由自由选择的个人承担
和其所属群体、习俗、传统、历史等都没关系
“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
如认同这个理论,那个人就没“集体责任”
就无须为历史事件承担责任
个人道德责任要由自由选择的个人承担
和其所属群体、习俗、传统、历史等都没关系
“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
如认同这个理论,那个人就没“集体责任”
就无须为历史事件承担责任
自由主义的个人观说先有个人,后群体
群体里的个人共同签订(约定)一套道德及社会制度的契约
群体里的个人共同签订(约定)一套道德及社会制度的契约
桑德尔认为道德个人主义是错误理论
因为它对“何为个人”的理解有误
或说它依据的“个人主义”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它对“何为个人”的理解有误
或说它依据的“个人主义”观念是错误的
桑德尔说自由主义把个人看作是孤立的原子
那些全凭自由意志行动的是“无所牵绊的个人”
这是对个人的错误理解,这也导致对社会的错误理解
当无知之幕后的人失去自己的个性后,是抽象的个人
所有人都一样那就是一个人,就不是在商议社会契约
那些全凭自由意志行动的是“无所牵绊的个人”
这是对个人的错误理解,这也导致对社会的错误理解
当无知之幕后的人失去自己的个性后,是抽象的个人
所有人都一样那就是一个人,就不是在商议社会契约
他采取社群主义(共同体主义)的视角说,个人是社会构成的
先有社群,社群造就个体,而不是先有孤立的个人,再组成社群
他认为个体的自我不凭空产生,是在社会关系中被生活的共同体塑造而形成
先有社群,社群造就个体,而不是先有孤立的个人,再组成社群
他认为个体的自我不凭空产生,是在社会关系中被生活的共同体塑造而形成
构成性社群观
工具性的社群观:
在诺齐克自由主义理论倾向于此,认为社群只有工具性意义
认为国家的功能就是保障个人权利,是个人追求自身福祉的工具
如果只是工具,那个人对国家就谈不上什么情感与忠诚
在诺齐克自由主义理论倾向于此,认为社群只有工具性意义
认为国家的功能就是保障个人权利,是个人追求自身福祉的工具
如果只是工具,那个人对国家就谈不上什么情感与忠诚
情感性社群观:
罗尔斯比诺齐克温和一些,认为社会是合作互惠的体系
人们在合作中会产生善意和情感,建立共同价值
罗尔斯比诺齐克温和一些,认为社会是合作互惠的体系
人们在合作中会产生善意和情感,建立共同价值
构成性的社群观:社群构成了个人
桑德尔认为他们说的的社群没有真正的相互依赖,无法形成真正的团结
他认为社群不只工具也不只合作团体的情感依赖,而是有种纽带关系
它从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与责任意识
桑德尔认为他们说的的社群没有真正的相互依赖,无法形成真正的团结
他认为社群不只工具也不只合作团体的情感依赖,而是有种纽带关系
它从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与责任意识
个人做出选择时并不是随意的,是与社群紧密联系的
个人就有团结的义务或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
道德个人主义的义务是自愿同意签订契约而形成的义务,没自愿同意就没义务
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则不是个人选择的,是被社群赋予的,是给定的义务,它不取决于个人的自愿同意
个人就有团结的义务或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
道德个人主义的义务是自愿同意签订契约而形成的义务,没自愿同意就没义务
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则不是个人选择的,是被社群赋予的,是给定的义务,它不取决于个人的自愿同意
没有自愿选择也能带来责任和义务
在国家这个共同体中,你继承前辈的遗产,你就被施加了对国家的特殊义务,这就是“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
它的道德约束性源于社群主义的道德认知:
个人生而有历史,个人的故事是更宏大的社会故事的一部分,也蕴含于无数他人故事中,包括历史上前人的故事
隔断这种联系就割裂了个人的存在
在国家这个共同体中,你继承前辈的遗产,你就被施加了对国家的特殊义务,这就是“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
它的道德约束性源于社群主义的道德认知:
个人生而有历史,个人的故事是更宏大的社会故事的一部分,也蕴含于无数他人故事中,包括历史上前人的故事
隔断这种联系就割裂了个人的存在
所人们应当为自己祖辈的行为担负责任
37沃尔泽
原子化的个人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现实是:人一出生就在家庭、邻里、社区及更大的共同体中,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个体前已存在,个人也是在社会关系中成长的,社群主义更符合实际
如今现实是:个人主义从霍布斯、洛克、康德延续到罗尔斯,形成在现代社会理解自我的主导思想模式,常人也觉得个人是社会首要的、最基本的单位
如按社群主义说,原子化的个人观是虚构的,还是自由主义的基础,那自由主义的宏伟理论是不是随时可能崩塌?
历史现实是:人一出生就在家庭、邻里、社区及更大的共同体中,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个体前已存在,个人也是在社会关系中成长的,社群主义更符合实际
如今现实是:个人主义从霍布斯、洛克、康德延续到罗尔斯,形成在现代社会理解自我的主导思想模式,常人也觉得个人是社会首要的、最基本的单位
如按社群主义说,原子化的个人观是虚构的,还是自由主义的基础,那自由主义的宏伟理论是不是随时可能崩塌?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分别针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批判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是虚构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无所牵绊的个人;
二,自由主义的实践是有害的,造成自我中心相互分裂的冷漠社会。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是虚构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无所牵绊的个人;
二,自由主义的实践是有害的,造成自我中心相互分裂的冷漠社会。
理论的批判:自由主义把人当作脱离社会义务的存在,认为人是自己生活唯一的创造者,全无共同标准来指导这创造活动。社群主义批判它们歪曲了现实、虚构了个人,实际是不存在无所牵绊的个体
实践的批判:信奉自由主义,将创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是非社会性的社会,是一群孤立自我的聚集地。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也因各自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分裂。这就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现实:到处是相互疏远的孤独个人,对公共和政治事务十分冷漠
沃尔泽指出这两种批判是相互矛盾的,无法同时成立
相信自由主义虚构了不存在的个人,那就无法谈论虚构之人的任何实践后果。
如同意自由主义的实践是有害的,就须先承认它的个人理论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你不能既批评原子化个人是虚构的,又批评虚构的个人实际造成了有害影响。
如同意自由主义的实践是有害的,就须先承认它的个人理论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你不能既批评原子化个人是虚构的,又批评虚构的个人实际造成了有害影响。
沃尔泽自己的观点是
自由主义真实反映了现实,孤立的自我确实存在。
他们不是脱离社会的存在,是被这个社会塑造的结果。
社群主义的观点没有错,现代社会已经改变,正是新型社会造就了孤立的个体
自由主义真实反映了现实,孤立的自我确实存在。
他们不是脱离社会的存在,是被这个社会塑造的结果。
社群主义的观点没有错,现代社会已经改变,正是新型社会造就了孤立的个体
现代社会转变,突出的特点是高度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地理上的流动,使得社群感的重要性似乎下降了
其次是社会身份的流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过着与父辈不同的生活,将不再确信会对传统社群信仰与习俗进行传承
再次是婚姻关系的流动,孩子可能从属不同家庭,就难以从一起生活的成年人那,听到连续或同样的故事。家庭是个人的第一社群,也是种族认同与宗教信仰的第一所学校,所以这种流动性必定具有反社群主义的后果
|人们政治信仰会有更多的变动,对特定党派的忠诚也不再稳定,对领导、组织、党派及城市机构的忠诚也在急剧下降
首先是地理上的流动,使得社群感的重要性似乎下降了
其次是社会身份的流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过着与父辈不同的生活,将不再确信会对传统社群信仰与习俗进行传承
再次是婚姻关系的流动,孩子可能从属不同家庭,就难以从一起生活的成年人那,听到连续或同样的故事。家庭是个人的第一社群,也是种族认同与宗教信仰的第一所学校,所以这种流动性必定具有反社群主义的后果
|人们政治信仰会有更多的变动,对特定党派的忠诚也不再稳定,对领导、组织、党派及城市机构的忠诚也在急剧下降
社群存在的类型改变了,沃尔泽把它叫自愿型的社群,自愿的身份认同或归属关系让我们我们很容易获得不同的身份或归属
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自由总有代价。越容易获得和改变的关系就越不稳定
原因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在高度流动
现代社会永处运动中,沃尔泽称作后社会的状况
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自由总有代价。越容易获得和改变的关系就越不稳定
原因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在高度流动
现代社会永处运动中,沃尔泽称作后社会的状况
从这个角度分析,那孤立的、近乎原子化的自我,并不是自由主义虚构的先于社会的自我观念,而是后社会状况造就的。沃尔泽称为后社会的自我观念
这种观念反映了自由流动社会的现实,它从根本上失去了确定性和统一性,个人不得不随时重新创造自己
这种观念反映了自由流动社会的现实,它从根本上失去了确定性和统一性,个人不得不随时重新创造自己
除非在根本上改变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否则我们无法限制自由的流动:移居自由、社会阶层流动的自由、婚姻自由以及政治认同的自由。
所以社群主义不可能战胜自由主义,但同时自由流动的社会造成的忧伤、失落和孤独,及政治冷漠等后果也会如影随形。所以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不会消失,它注定会周期性地出现。
所以社群主义不可能战胜自由主义,但同时自由流动的社会造成的忧伤、失落和孤独,及政治冷漠等后果也会如影随形。所以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不会消失,它注定会周期性地出现。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剧,人要先把自己看作独立个体,才讲的通自己的故事。
个体的重要性和优先性突显后,个体性在文化中的意义才得以彰显。
个体的重要性和优先性突显后,个体性在文化中的意义才得以彰显。
38泰勒
泰勒是桑德尔的老师,也被看作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或是因为受自己老师伯林的影响,他却对自由主义有很深的同情理解。
不过,泰勒不完全认同老师的观点,对“坚持消极自由,警惕积极自由的滥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不过,泰勒不完全认同老师的观点,对“坚持消极自由,警惕积极自由的滥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现代性的两难困境
享受个人自由须背负沉重的负担
但威权式精英主义的解药却可能有毒
现代人不能放弃自由,却还没找到解决困扰的办法
但威权式精英主义的解药却可能有毒
现代人不能放弃自由,却还没找到解决困扰的办法
唯我论的诱惑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唯我论,即认为没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唯我论常和个人自主性联系在一起
认同唯我论的人面对他人说:“我才理解你根本利益,只你现在还不知道而已”的这种骗局,可能会就不太会被迷惑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唯我论,即认为没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唯我论常和个人自主性联系在一起
认同唯我论的人面对他人说:“我才理解你根本利益,只你现在还不知道而已”的这种骗局,可能会就不太会被迷惑
泰勒认为仅从消极自由来理解个人自主性,会陷入唯我”的盲区,进而带来糟糕的后果
自主性意味着能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但你选择,你负责,没标准的选择可能会错
结果可能会让自己不满甚至痛苦,自由就变成一个沉重的个人负担,这样的精神困境在现代相当普遍
自主性意味着能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但你选择,你负责,没标准的选择可能会错
结果可能会让自己不满甚至痛苦,自由就变成一个沉重的个人负担,这样的精神困境在现代相当普遍
这时有人呼吁自由主义的自主性理想是有害的,现代社会已沦为放任的社会,人们无顾忌标榜自我中心的理想。现代文化陷入了相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恋主义的歧途。这是自由的滥用,文化的堕落,会损害民主政治。这是许多保守派人士的看法。所以他们主张,必须限制自由、平等和多元化倾向,要由政治权威、宗教领袖或文化精英重新确立真善美标准,用教育和传媒等方式引导教育大众,拯救现代人的道德迷失,防止文化堕落和民主政治失败。但20世纪留下太多惨痛的教训,让人对威权主义天然抱有戒心,从而抵制道德和文化的家长制方案。人们无法放弃个人的自主性,哪怕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真性的理想
泰勒《本真性的伦理》里回应自由派和保守派的观点,试图突破两难困境
提出了两个主张
首先,他不完全认可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须坚持个人自主性,相信伯林的消极自由不可忽视。
其次,泰勒想找到除坚持消极自由、主张个人自主性之外,还要做什么来应对自由产生的问题,更好实现自主性的理想。
提出了两个主张
首先,他不完全认可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须坚持个人自主性,相信伯林的消极自由不可忽视。
其次,泰勒想找到除坚持消极自由、主张个人自主性之外,还要做什么来应对自由产生的问题,更好实现自主性的理想。
没自主性,我们的生活就像是赝品,失去了“本真性”。
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特定含义:就是人忠实于自己内心,不盲从外在压力与影响,是我们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且是一种道德理想。泰勒研究发现,西方在道德思考中发展出“内在化”的要求:道德不只是迫于外压力去做正确的事情,更是要和自己内心的良知相契合。泰勒支持本真性原本是一种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它伴随着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后来本真性成为伦理世界的重心,是我们作为真正的、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现代文化中,本真性的理想是要忠实于自己。否则,就不能领会“成为人”是什么意思,就不能获得真实存在的感受。所以,本真性和现代人的自主性有密切关系,特别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
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特定含义:就是人忠实于自己内心,不盲从外在压力与影响,是我们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且是一种道德理想。泰勒研究发现,西方在道德思考中发展出“内在化”的要求:道德不只是迫于外压力去做正确的事情,更是要和自己内心的良知相契合。泰勒支持本真性原本是一种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它伴随着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后来本真性成为伦理世界的重心,是我们作为真正的、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现代文化中,本真性的理想是要忠实于自己。否则,就不能领会“成为人”是什么意思,就不能获得真实存在的感受。所以,本真性和现代人的自主性有密切关系,特别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
泰勒认为,保守派指出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这只是“本真性的扭曲”形态。
泰勒相信,本真性并不注定要体现为一种低级扭曲的样子。
所以,我们不能抛弃,而是要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泰勒相信,本真性并不注定要体现为一种低级扭曲的样子。
所以,我们不能抛弃,而是要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针对自由主义展开批评是他比伯林走得更远的地方。
泰勒认为本真性不等于消极自由,消极自由只是本真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他批判自由主义把本真性强调的忠于自己等同于唯我论的主张,导致这观念里的外部世界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自我实现”的障碍或敌人。但这是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把这种唯我论叫作“独白式的幻觉”。他说:“内在生成这种事情,如果理解为独白式的,则是子虚乌有。我对自我同一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我独自创造了它。”
泰勒认为本真性不等于消极自由,消极自由只是本真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他批判自由主义把本真性强调的忠于自己等同于唯我论的主张,导致这观念里的外部世界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自我实现”的障碍或敌人。但这是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把这种唯我论叫作“独白式的幻觉”。他说:“内在生成这种事情,如果理解为独白式的,则是子虚乌有。我对自我同一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我独自创造了它。”
那我们的“自我”是从哪里来?道德和价值标准又来自何处?
泰勒认为是来自和他人的对话,及对话中的反思。我们无法单靠自己来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的理想是在对话关系和反思中塑造的。
这里,泰勒提出了认知转变:要把本真性和唯我论间虚假的联系区别开。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不需接受唯我论,且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
泰勒认为是来自和他人的对话,及对话中的反思。我们无法单靠自己来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的理想是在对话关系和反思中塑造的。
这里,泰勒提出了认知转变:要把本真性和唯我论间虚假的联系区别开。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不需接受唯我论,且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
接着,泰勒展现出他的社群主义视野
|拥有几根头发及拥有乐器演奏才华的两种“独特性”会让人感到极大的差别
泰勒说,一件事是否重要、有意义,要依据背景框架来衡量。这背景框架定义了: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并塑造了“道德与精神的直觉”。
你觉得待人友善是好品质,这不是你内心凭空产生的衡量标准,是来自你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知到的背景框架。这框架是给定的,是共享的“无可逃离的地平线”。我们做的选择,在根本意义上,要依据这个背景框架。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共同的生活,这个背景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前提。如离开这个框架,个人的感觉、选择和决定会变得完全不可理喻。
|拥有几根头发及拥有乐器演奏才华的两种“独特性”会让人感到极大的差别
泰勒说,一件事是否重要、有意义,要依据背景框架来衡量。这背景框架定义了: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并塑造了“道德与精神的直觉”。
你觉得待人友善是好品质,这不是你内心凭空产生的衡量标准,是来自你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知到的背景框架。这框架是给定的,是共享的“无可逃离的地平线”。我们做的选择,在根本意义上,要依据这个背景框架。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共同的生活,这个背景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前提。如离开这个框架,个人的感觉、选择和决定会变得完全不可理喻。
“成为你自己”
口号听起来肯定了独特个性的优越性,显示了特立独行,但也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我的独特性只从自我的内部才能获得。现代社会很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事物的价值是主观的,是自我赋予的。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来自我的珍视,而不是因它内在固有的普遍的价值或意义。比如有个人认为他的钢笔对他而言拥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但如果去追问,那个单独的“自我”并没独自赋予或创造价值。其价值实际上定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或是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形成的。
泰勒认为,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自由选择和价值判断需要依据价值尺度,而价值尺度不可能由“自我”发明创造,我们只能“选用”和“改造”。这是泰勒的社群主义观点带来的启发:个人自主性的来源不可能是“唯我论”的独白,而只能来自关系性的对话。
在祛魅后的现代世界,我们好像失去了标准,但泰勒告诉我们,意义和价值标准依然存在,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共同背景中。现代和古代不一样,共同背景不是一套清晰固定的规则或公式化教条,而是一种资源。它有丰富的多样性,为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标准提供了资源;它没有机械地决定我们具体生活的理想和选择。因此,个人的选择仍然必要,对话和反思才有意义。
本真性的理想,一方面让我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方面要求我们不要陷入唯我论的独白,积极地介入对话和反思,这是自我通向共同背景的通道,把我们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最终,向对话和反思开放,让自我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39哈贝马斯
韦伯难题
现代性理性化后,工具理性提升了现代化的速度,造就了非凡成就,但价值理性却严重衰退,已无统一标准让人在价值问题上达成共识,所以韦伯说接受工具理性成就的同时也承受价值理性衰败的后果。
哈贝马斯认同如果多样性瓦解了在人生信仰和生活理想中公共生活的客观性原则,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政治就失去共同规范,那将威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但他相信理性的潜力还可再进一步,能够找到公共生活的规范性原则。
主体间性
公共生活的规范性原则为什么难以确立?
因为人是主体,人人都有主体性,只讲人的主体性,就难免变得主观。
因为人是主体,人人都有主体性,只讲人的主体性,就难免变得主观。
但现实生活我们都是靠自己的主体性面对世界的吗?
哈贝马斯发现,人不只是一个主体,我们通过和他人交往,继而展开社会生活。
如果人类所有活动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主体与主体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关系
哈贝马斯称之为“主体间性”,指人们生活的社会,但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生活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哈贝马斯发现,人不只是一个主体,我们通过和他人交往,继而展开社会生活。
如果人类所有活动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主体与主体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关系
哈贝马斯称之为“主体间性”,指人们生活的社会,但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生活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人不是独白的存在,是与人交往对话的存在。语言交流、交往是我们行动的共同基础。
哈贝马斯区分了主要的两种言谈行动:
一是策略行动,言谈只为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这时人的交流语言只是策略工具,使用的是工具理性。
一是交往行动,为彼此理解而展开的言谈。(商谈行动或沟通行动)
哈贝马斯区分了主要的两种言谈行动:
一是策略行动,言谈只为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这时人的交流语言只是策略工具,使用的是工具理性。
一是交往行动,为彼此理解而展开的言谈。(商谈行动或沟通行动)
交往理性
人是主体间性的存在,不管是策略行动还是交往行动,好好说话都变得很重要
哈贝马斯认为好好说话这本身有很深的道理。是解决矛盾的调解机制,此时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也不是主体性的价值理性,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理性,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理性”。
这种理性不是杜撰,哈贝马斯借助大量的语言学、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并且论证交往理性的客观存在。
哈贝马斯认为好好说话这本身有很深的道理。是解决矛盾的调解机制,此时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也不是主体性的价值理性,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理性,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理性”。
这种理性不是杜撰,哈贝马斯借助大量的语言学、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并且论证交往理性的客观存在。
哈贝马斯发现,“交往理性”,即好好说话这事,是我们生活中规范性共识的源头。
我们能合作,能建立良性的公共生活,不是因为消除了主体性的主观分歧,而是通过运用交往理性达成的。交往理性从不是一个人的道理,是大家一起把道理讲通。这样达成的规范共识有真正的约束力,这种共识有真正的理由,能够让彼此心悦诚服。
我们能合作,能建立良性的公共生活,不是因为消除了主体性的主观分歧,而是通过运用交往理性达成的。交往理性从不是一个人的道理,是大家一起把道理讲通。这样达成的规范共识有真正的约束力,这种共识有真正的理由,能够让彼此心悦诚服。
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的运用条件(人与人之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谈得好,才能达成心悦诚服的共识)
一是“言谈的有效性”(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
二是“理想言谈情景”(保证参与者平等自由理性的讨论)。
一是“言谈的有效性”(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
二是“理想言谈情景”(保证参与者平等自由理性的讨论)。
但这样理想的交往行动在现实中非常罕见,不过哈贝马斯确立标准后,我们能清晰分辨谁在好好说话、谁更讲道理,在日常交往中如何改进自己的言谈行为。
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有其适用“系统”领域,在技术、经济活动和官僚体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人类活动还有精神、道德和政治生活的领域,哈贝马斯称为“生活世界”。
韦伯担忧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哈贝马斯也重视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生活世界”的规范原则屈从于工具理性,那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而交往理性为生活世界确立了理性规范的原则基础,以此抵御“系统的殖民”。这关乎我们的自由、尊严、爱和正义。
某种意义上,哈贝马斯的理性交往理论,让人类的现代生活,不会因为价值判断的多元化而注定陷入“诸神之争”的命运。
韦伯担忧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哈贝马斯也重视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生活世界”的规范原则屈从于工具理性,那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而交往理性为生活世界确立了理性规范的原则基础,以此抵御“系统的殖民”。这关乎我们的自由、尊严、爱和正义。
某种意义上,哈贝马斯的理性交往理论,让人类的现代生活,不会因为价值判断的多元化而注定陷入“诸神之争”的命运。
尾声
40路标
后冷战时代
91苏联解体至今称为后冷战时代,弗朗西斯·福山和塞缪尔·亨廷顿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来理解新的世界秩序,他们是师生关系,但理论却是相互冲突,对应着后冷战时代的两种世界趋势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随冷战结束,分裂的世界重新融合,开始全球化,这是后冷战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全球化不仅是宏观趋势,它还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细节。
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之间总存在差异,随着相互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原本彼此包容,或至少可以漠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甚至爆发冲突。最初的反全球化力量,大多来自国际秩序中的弱势国家或群体,它们认为要抵御西方的冲击。但近几年,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强劲的反全球化势力,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崛起,体现为排外、反移民和脱欧等现象。
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之间总存在差异,随着相互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原本彼此包容,或至少可以漠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甚至爆发冲突。最初的反全球化力量,大多来自国际秩序中的弱势国家或群体,它们认为要抵御西方的冲击。但近几年,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强劲的反全球化势力,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崛起,体现为排外、反移民和脱欧等现象。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福山在冷战末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历史发展到此即终点,之后不管发生什么,意识形态的竞争已结束。他文章发表两年后,苏联解体,西方赢得冷战。历史终结论成为这种胜利的理论解释,福山被视为先知般的思想人物。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则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世上有七种主要的文明类型,西方只是一种,还有中华、印度、伊斯兰等。亨廷顿认为在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之后,文明间的冲突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态。
制度与文化
福山与亨廷顿的争论,重启了政治学的经典议题,就是制度和文化间尺度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文化?是文化决定制度,还是制度改变文化?
福山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制和经济上的市场资本主义是现代政治经济制度,不专属任何特定文化。因为起源于西方,就被误认是西方特有的制度。其实这种制度选择,虽受到文化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福山相信这种制度在本质上是现代化的结果,而现代化是全人类发展的普遍逻辑。福山承认文化会对制度产生影响,但强调文化是可变化的,制度也可影响文化,也许转变的过程漫长曲折,但不同民族国家终会在制度选择上越来越相似,同时仍能保留自己文化特色。
亨廷顿认为福山低估了制度对文化和宗教的依赖。他认为自由民主政治和市场资本主义都高度依赖西方文明,尤其是民主政治,它是基督教文化的特定产物。所以非西方文明很难接受这种制度,日本只是个例外。
如果制度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那它就只适用于特定文化。
如果制度可以塑造和改变文化,那文化不同的国家也可用大致相似的现代制度。
如果制度可以塑造和改变文化,那文化不同的国家也可用大致相似的现代制度。
后冷战的世界福山与亨廷顿都同意那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了
分歧在:
福山认为世界各国的制度会趋同,变得大同小异。
亨廷顿主张冲突不会结束,只是换了类型,变为文明间的冲突。
分歧在:
福山认为世界各国的制度会趋同,变得大同小异。
亨廷顿主张冲突不会结束,只是换了类型,变为文明间的冲突。
41福山
历史终结论
主张历史发展有方向和终点,福山说的终点是自由主义民主
因为历史已抵达目的地,不再往前了,所以它终结了。
福山通过两方面来论证:
因为历史已抵达目的地,不再往前了,所以它终结了。
福山通过两方面来论证:
1.历史哲学的角度
关于“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是阶级斗争,而福山认为是“为承认而斗争”。
而福山认为人生有“获得承认”的根本需求,要别人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斗争比阶级斗争更根本。只要获得的承认不对等,历史就有矛盾冲突,就有了发展的动力。直到普遍而平等的相互承认来临,历史发展动力就被耗尽了,历史就不再前进了。福山说自由民主制在原则上实现了这种平等的相互承认,所以他宣告“历史终结了”。
关于“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是阶级斗争,而福山认为是“为承认而斗争”。
而福山认为人生有“获得承认”的根本需求,要别人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斗争比阶级斗争更根本。只要获得的承认不对等,历史就有矛盾冲突,就有了发展的动力。直到普遍而平等的相互承认来临,历史发展动力就被耗尽了,历史就不再前进了。福山说自由民主制在原则上实现了这种平等的相互承认,所以他宣告“历史终结了”。
这个观点借鉴至早期学者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研究阐释。在某种对黑格尔思想的阐释中,为了“获得承认”的斗争从奴隶社会开始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奴隶承认奴隶主,满足了奴隶主的承认需求。奴隶没获得承认,就反抗奴隶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有不同阶层和身份的群体加入这场斗争。
2.政治科学的角度
援用了普遍化的现代化理论,就是说一个国家不论有何文化,只要进行现代化,最后都趋近普遍的共同模式。现代化的国家各有特色,但制度上大同小异。
福山为此理论进程做了三阶段的推论:
援用了普遍化的现代化理论,就是说一个国家不论有何文化,只要进行现代化,最后都趋近普遍的共同模式。现代化的国家各有特色,但制度上大同小异。
福山为此理论进程做了三阶段的推论:
一、只要追求现代化,就会发展科学技术:任何现代化发展都必然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模式必定会普遍化,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动力和共同平台(大家都认同)。
二、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福山认为科学技术成果要实现效益最优化,就会引导符合需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虽然这一阶段的逻辑递进关联不是决定性的,但联系相当紧密。
三、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
这个推论复杂些,需要中间环节。虽然经济与政治间存在强关联,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福山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向好变化(如城市化、工人阶级的扩大、教育普及的提高、信息传播渠道的丰富、专业阶层的兴起、财产的积累和产权意识增强、市民社会的丰富等)。
福山说这些社会发展会促使人们追求“获得承认”,而参与重要公共问题的决策,能强烈感受到生活自主权,获得尊严和价值感。且自由民主在各类政体中能最大程度让所有人平等而自主地参与政治生活,因此经济发展会引向自由民主政治。
二、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福山认为科学技术成果要实现效益最优化,就会引导符合需求的市场经济进行发展,虽然这一阶段的逻辑递进关联不是决定性的,但联系相当紧密。
三、发展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
这个推论复杂些,需要中间环节。虽然经济与政治间存在强关联,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福山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向好变化(如城市化、工人阶级的扩大、教育普及的提高、信息传播渠道的丰富、专业阶层的兴起、财产的积累和产权意识增强、市民社会的丰富等)。
福山说这些社会发展会促使人们追求“获得承认”,而参与重要公共问题的决策,能强烈感受到生活自主权,获得尊严和价值感。且自由民主在各类政体中能最大程度让所有人平等而自主地参与政治生活,因此经济发展会引向自由民主政治。
争议和批评
历史的终结不是说世界上不再发生新事件,现实的冲突和斗争还会持续,但就意识形态而言,他认为自由主义是最优的选项,但福山强调,这不是实践的胜利,是理念的胜利。许多对西方社会现状的不满,就是因为实践没达到理念的标准。这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理念有竞争对手。
当今世界明明还有其它的意识形态存在”
他说其它政治模式,都说是其民族文化或特殊国情的产物,还没有自称是普遍的政治正当原则的。因此普遍历史的终点,只有自由主义民主。
他说其它政治模式,都说是其民族文化或特殊国情的产物,还没有自称是普遍的政治正当原则的。因此普遍历史的终点,只有自由主义民主。
漏洞
历史终结论是哲学理论还是政治科学理论?
如果是哲学主张,只要逻辑自洽就可以坚持己见。
但如果是社会科学理论,那就要接受检测且须是可证伪的。
目前政治发展现实对历史终结论的检测有利有弊:
如果是哲学主张,只要逻辑自洽就可以坚持己见。
但如果是社会科学理论,那就要接受检测且须是可证伪的。
目前政治发展现实对历史终结论的检测有利有弊:
如70年代后,许多东亚地区在威权政体下获得了高速经济发展,似乎可脱离民主化的普遍进程。所以曾流行过“东亚例外论”。但后来韩国等东亚地区开始民主化转型,就打破例外论。
如“9·11”、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红色风暴”的反例都有较大冲击,但它们后来似乎被平息或反转了。
真正对福山理论有挑战力的经验证据来自中国。福山认真对待中国的发展经验,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基本观点。福山承认民主化的进程可能会出现回潮和逆转,也承认这个进程比他最初预想的艰难和漫长。但他至今仍没放弃他的核心观点: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之外的现代化模式,迟早会遭遇巨大挑战而难以维系。“就长远来说”自由民主政体具有难以抗拒的优势,仍会在曲折发展中更盛行。
42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
冷战结束后需要按文明重新绘制认知地图
亨廷顿的画法是用“文明”作将世界分为七个主要“文明圈”: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另外非洲有可能成为第八文明),然后把不同国家置于文明框架之中。每个文明圈像是同心圆,有的可能有一个核心国家,如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国,西方文明的核心是美国。但有的还没核心国家,如伊斯兰文明和非洲文明。而日本文明只有日本。而“文明”这个概念,主要依据宗教、语言、文化传统和习俗界定,本身也有很大弹性和模糊。亨廷顿认为用“文明”作分界,是因为它既合适又重要。他相信文化和宗教具有持久性,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如何看待世界秩序
首先,亨廷顿怀疑西方文明优越论,他认为所有文明没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但都更重视自己的价值。
接着,亨廷顿坚持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如西方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主等,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不是普遍性的价值。他认同科技会普遍化,甚至经济方式也可能变得相似。但他不同意福山的经济发展会导致文化和政治制度趋同的推论。如果认为这些人人都喜欢,非要推广到其它文明,改变其核心价值,就会激起反感和抵抗。
子主题
亨廷顿强调文明间有客观存在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不可消除,所以是“文明的断层线”,冲突的危险就在此间,而且持久存在。
那还有可能建立世界秩序吗?
亨廷顿认为要重建世界秩序,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个文明圈内部的核心国家来主导“圈内秩序”。然后在文明圈间,展开平等对话、协商,以此控制冲突,防止激化走向战争。冲突虽不可避免,但势态不能任其升级。
总的来说亨廷顿是政治现实主义者,他认为文明差异不可消除,冲突不可根除,只能管控;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多种文明共存的基础上。
911后他回应记者问是否感觉文明冲突论被证实时断然回答:“不,我感到愤怒和惊恐!恐怖分子并不代表伊斯兰文明,这不是一场真正的文明的冲突”。但他补充说这可能导致真正的文明冲突。
批评与争议
1.人类的冲突的原因中,因宗教或文化的差异而引发的未必最为重要。如文明冲突论解释不了冷战,冷战两大阵营不按文明的断层线展开,是根据意识形态来划界。亨廷顿针对的是后冷战时代的问题,但他理论的依据是更大尺度的人类历史。
2.文明圈内也发生冲突,且常比文明间的冲突要激烈。如基督教文明内部就有过血腥的宗教战争,而伊斯兰文明内部也发生过“两伊战争”,还有逊尼派与什叶派间的长期争斗。说文化和宗教隔阂是冲突最重要的因素,那如何解释同一文化内竟比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要激烈?
3.亨廷顿相信文的核心价值难以改变,但却又不少反例,最有力的就来自亨廷顿自己。04年亨廷顿新书《我们是谁?》,阐述了他心中的美国文化核心,主要是英国新教徒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人主义、英国的语言、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和习俗等。但书中表示担忧外来移民的涌入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盛行,使美国出现了文化分裂,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美国都可能丧失自身文化传统,文明怎么就是牢固不变?再如韩国被亨廷顿划入儒家文明圈,但韩国的基督教徒不断增多,已占人口三分之一。
文化真的不可改变吗?
在刘擎看来,文化会相互接触,就会互相影响和改变。
印度曾经有殉夫陪葬的风俗,被英国殖民统治者强加干预而停止了,但因为是“当地传统”就不可评判其是非对错吗?当部落首领声称“这是我们的风俗”时的“我们”究竟是谁?包括被送葬的寡妇们吗?她们是不是“被代表了”?后来印度独立该风俗不仅早已被废除,今天印度法律还明确禁止殉夫陪葬。
印度曾经有殉夫陪葬的风俗,被英国殖民统治者强加干预而停止了,但因为是“当地传统”就不可评判其是非对错吗?当部落首领声称“这是我们的风俗”时的“我们”究竟是谁?包括被送葬的寡妇们吗?她们是不是“被代表了”?后来印度独立该风俗不仅早已被废除,今天印度法律还明确禁止殉夫陪葬。
他们之间的分歧:福山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亨廷顿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两位理论家谁更有道理?现实世界文化一直在变迁,有些文化价值如此根深蒂固,在特定时间内很难改变。
在我看来,他们两人分别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固化的一面。你倾向谁就选择相应的视野。对于“9·11”事件,相信福山的会认为这是通向历史终点的一段弯路;认同亨廷顿的就会觉得这种悲剧才呈现了世界的本质。
但很可能,世界的真相在两者间。
两位理论家谁更有道理?现实世界文化一直在变迁,有些文化价值如此根深蒂固,在特定时间内很难改变。
在我看来,他们两人分别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固化的一面。你倾向谁就选择相应的视野。对于“9·11”事件,相信福山的会认为这是通向历史终点的一段弯路;认同亨廷顿的就会觉得这种悲剧才呈现了世界的本质。
但很可能,世界的真相在两者间。
43结语
国家内部:“精神内战”?
西方现代思想在今天面临的来自现实世界的挑战
人类的故事要怎么讲
人类的故事要怎么讲
思想的重要作用在于深刻理解现实,“讲通”现实世界的故事。但现在人类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说:1938年,人类有三种全球性的故事可以选择;1968年只剩下两个;1998年,似乎只有一个故事胜出;2018年,这个数字降到了0。赫拉利的意思是,30年代世界上有三种故事: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二战后剩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和欧美的自由主义。冷战后就只剩西方的自由主义。今天,自由主义这个故事似乎也讲不下去了。
国家内部:“精神内战”?
福山和亨廷顿当时都没料到全球化后,当今重要的激烈冲突竟来自国家内部。
国家内面对大问题,存在两极对立。我把它叫“精神内战”。
为什么全球化会出现普遍的“精神内战”?这有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原因。
经济上,新一轮全球化让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缩小了,但国家内的阶层不平等加剧了(研究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奇的发现)。
文化上,全球化带来大量的人口、资本、信息和物资的跨国流动,这导致各国传统价值、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都遭到了全球主义的强烈冲击。而主流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主义,却没能提出有效方案来回应这冲击。
新一轮全球化造成了一条深刻的断层线。这条断层线出现在每个国家内部,出现在全球化的受益和受挫的人群间。断层线让两侧群体形成了“精神内战”,政治上两极对立。自由主义民主鼓励多元化的立场和观点,但也需要最低限度的政治共识。而极端分裂的民意会让自由民主政治陷入严重困境。政治学家近几年发现欧美国家出现“民主衰退”,在过去这是在那些刚完成民主转型的国家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哪怕在西方国家内部,自由主义的故事也越来越难讲通了。
国家内面对大问题,存在两极对立。我把它叫“精神内战”。
为什么全球化会出现普遍的“精神内战”?这有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原因。
经济上,新一轮全球化让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缩小了,但国家内的阶层不平等加剧了(研究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奇的发现)。
文化上,全球化带来大量的人口、资本、信息和物资的跨国流动,这导致各国传统价值、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都遭到了全球主义的强烈冲击。而主流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主义,却没能提出有效方案来回应这冲击。
新一轮全球化造成了一条深刻的断层线。这条断层线出现在每个国家内部,出现在全球化的受益和受挫的人群间。断层线让两侧群体形成了“精神内战”,政治上两极对立。自由主义民主鼓励多元化的立场和观点,但也需要最低限度的政治共识。而极端分裂的民意会让自由民主政治陷入严重困境。政治学家近几年发现欧美国家出现“民主衰退”,在过去这是在那些刚完成民主转型的国家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哪怕在西方国家内部,自由主义的故事也越来越难讲通了。
国际领域:秩序的衰落?”
现在还没世界政府,但并非没有秩序。西方主流曾相信存在“自由国际秩序”的机制。现在有不少学者指出这只是区域秩序。它是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的 “大西洋秩序”。
按照“大西洋秩序”,这些国家都采取自由主义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相似制度。有些历史事件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及“第三波民主化”的成就,还有苏联解体的冷战结局,都鼓舞了西方主流的信心,以为自由秩序很容易“普遍化”,这个秩序可以不断扩展,最终覆盖整个世界。许多西方思想家过高估计自由秩序的普遍有效性,认为这是全球适用的国际秩序,却忽视了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实际上依赖于许多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
近二十几年来这个秩序的扩张在带动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与冲突。
亨廷顿看到,这个“自由秩序”其实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原则。它向外扩展时,会深度介入非西方国家的内部秩序。不少非西方国家在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抵制西方化”的各种反弹。
全球化造就了高度耦合的世界,任何国家都要和其它国家打交道;要打交道就要有规则和秩序。没国际基本秩序,就步履维艰、险象环生。但一个不够好的秩序可能胜过完全没秩序。
而今天,美国“退守”,英国脱欧,WTO失灵,贸易争端加剧,分离主义、反移民和排外的浪潮汹涌而起……人类进入了新时代,曾经“历史的目标”和“宏大历史故事”似乎消失了,人们现在都在讲述各自不同的小故事。当下似乎只有中国仍在积极推进全球化,畅想人类的共同命运。
按照“大西洋秩序”,这些国家都采取自由主义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相似制度。有些历史事件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及“第三波民主化”的成就,还有苏联解体的冷战结局,都鼓舞了西方主流的信心,以为自由秩序很容易“普遍化”,这个秩序可以不断扩展,最终覆盖整个世界。许多西方思想家过高估计自由秩序的普遍有效性,认为这是全球适用的国际秩序,却忽视了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实际上依赖于许多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
近二十几年来这个秩序的扩张在带动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与冲突。
亨廷顿看到,这个“自由秩序”其实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原则。它向外扩展时,会深度介入非西方国家的内部秩序。不少非西方国家在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抵制西方化”的各种反弹。
全球化造就了高度耦合的世界,任何国家都要和其它国家打交道;要打交道就要有规则和秩序。没国际基本秩序,就步履维艰、险象环生。但一个不够好的秩序可能胜过完全没秩序。
而今天,美国“退守”,英国脱欧,WTO失灵,贸易争端加剧,分离主义、反移民和排外的浪潮汹涌而起……人类进入了新时代,曾经“历史的目标”和“宏大历史故事”似乎消失了,人们现在都在讲述各自不同的小故事。当下似乎只有中国仍在积极推进全球化,畅想人类的共同命运。
是分是合
分不是合的根本反转,是合的不良应急,是靠的太近而产生的阵痛与焦虑。
我们通常认为人们是因冲突才分裂,是因有共通才走到一起。但把视角拉远会看到,人类历史是 “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故事,是经冲突、到共通、终汇聚的。如美国从建国到南北战争,再到战后重建;如欧洲经历的世界大战、战后的和平进程,再走向欧盟。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有时不是彼此喜欢,而是我们面临共同威胁和挑战: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极端主义对安全的威胁,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全球疫情传播的冲击,还有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
在负面的意义上,所有不是一个国家单独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命运。面对共同问题,各国需在竞争中保持对话与合作。
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我们通常认为人们是因冲突才分裂,是因有共通才走到一起。但把视角拉远会看到,人类历史是 “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故事,是经冲突、到共通、终汇聚的。如美国从建国到南北战争,再到战后重建;如欧洲经历的世界大战、战后的和平进程,再走向欧盟。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有时不是彼此喜欢,而是我们面临共同威胁和挑战: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极端主义对安全的威胁,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全球疫情传播的冲击,还有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
在负面的意义上,所有不是一个国家单独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人类分享着共同的命运。面对共同问题,各国需在竞争中保持对话与合作。
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前言
本书以现代性问题做切入点,具体以人物思想为线索,关注现代思想中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特征
作者称著述目的是让读者学习怎么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明白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反思性的思维
作者称著述目的是让读者学习怎么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明白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反思性的思维
导论
01 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想内在于现实,是社会实践的驱动要素】
人们常把现实利益和思想观念分开,虽方便但有很大局限性
因人对利益的认知有丰富的层次,很多利益是非物质性的(如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等)
那些非物质性利益的需求,产生自一些思想观念的内在影响
所以人们进行社会实践,追求并权衡非物质利益时,会受到思想影响甚至是指引而做出抉择的
人们常把现实利益和思想观念分开,虽方便但有很大局限性
因人对利益的认知有丰富的层次,很多利益是非物质性的(如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等)
那些非物质性利益的需求,产生自一些思想观念的内在影响
所以人们进行社会实践,追求并权衡非物质利益时,会受到思想影响甚至是指引而做出抉择的
02 什么是现代和现代性
现代是新的时间意识,告别过去、开创未来是它最鲜明的特点
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历史变革的过程,启蒙理性主义是推动变革产生的关键思想因素
现代性就是指在现代世界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许多特征的总称
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历史变革的过程,启蒙理性主义是推动变革产生的关键思想因素
现代性就是指在现代世界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许多特征的总称
古代人是“循环历史观”,现代人是“线性进步的历史观”
文艺复兴后出现了明显的现代化趋势,到18世纪中达到高峰,现代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后续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
等重要事件都具有的变革特征,推动其出现的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社会现实与思想观念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代化”
在这些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人们【理性的观念】开始觉醒,【启蒙理性主义】成为激发现代变革的主要思想动力
后续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
等重要事件都具有的变革特征,推动其出现的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社会现实与思想观念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代化”
在这些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人们【理性的观念】开始觉醒,【启蒙理性主义】成为激发现代变革的主要思想动力
时代变革的现实使得一些新的思绪开始出现:
1.如不是循环往复而是日新月异的生活,那过去的经验就未必就可靠,“现代”代表着【对传统的否定甚至决裂的态度】
2.从厚古薄今转向厚今薄古,认为【当下及未来比过去重要】
3.人类从循环历史宿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有目的的创造者,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得到肯定与解放】
1.如不是循环往复而是日新月异的生活,那过去的经验就未必就可靠,“现代”代表着【对传统的否定甚至决裂的态度】
2.从厚古薄今转向厚今薄古,认为【当下及未来比过去重要】
3.人类从循环历史宿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有目的的创造者,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得到肯定与解放】
现代化的变革过程涵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些突出特点:
在经济上,是现代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崛起;
在政治上,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民主与宪政的发展;
在社会层面上,是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包括地域的流动和阶层的流动;
在思想文化方面,是理性主义获得主导地位,还有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兴盛。
在经济上,是现代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崛起;
在政治上,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民主与宪政的发展;
在社会层面上,是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包括地域的流动和阶层的流动;
在思想文化方面,是理性主义获得主导地位,还有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兴盛。
“现代主义”指现代化的美学含义,其后的文学艺术等作品出现了新颖的形式和风格
03 古代和现代哪里不一样
对待理性
古代人认为的理性与人类其他能力平衡互联,现代人则理性之上,“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尊敬”,理性甚至取代了神的位置
古今之变后的两个观念转变
【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看待世界的观念)
古代人认为人是时间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现代人将人类与自然分离开来,
【用现代科学的视角来看世界,人类是考察者】
【人类开始探索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改造利用自然,最后征服自然】
【用现代科学的视角来看世界,人类是考察者】
【人类开始探索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改造利用自然,最后征服自然】
【个人主义】的转变(看待自己的观念)
古代人看自己是群体性的,个人与全体不可分割
现代人看【自己是高度自主性的个体】
人不再与某特定社群捆绑,【个人开始解放、自由、丰富起来】
现代人看【自己是高度自主性的个体】
人不再与某特定社群捆绑,【个人开始解放、自由、丰富起来】
这两观念也带来了挑战和困境
1.与个人生活的意义有关【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人们不再相信神、传统、天道,那么该信仰什么呢?
如果用理性去回答,可能困难无力,所以我们时常感到焦虑和空虚,那该怎么面对这精神困境?
当人们不再相信神、传统、天道,那么该信仰什么呢?
如果用理性去回答,可能困难无力,所以我们时常感到焦虑和空虚,那该怎么面对这精神困境?
2.是社会生活的秩序【人人自由平等,那谁来统治谁?】
以理性为基础的新秩序中,自然等级已被瓦解,统治和服从都需要理由,它经得起理性的质疑和讨论吗?
社会秩序就建立在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之中
以理性为基础的新秩序中,自然等级已被瓦解,统治和服从都需要理由,它经得起理性的质疑和讨论吗?
社会秩序就建立在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之中
第一章 现代思想的成年
04路标
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指出“现代性问题”根植于现代化本身(理性),不随社会进步发展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理性主义未必能带领人们走向真理和幸福,对于有些极其重要的问题科学无能为力
打破了启蒙时代以来对于科学理性的乐观主义错觉
指出“现代性问题”根植于现代化本身(理性),不随社会进步发展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理性主义未必能带领人们走向真理和幸福,对于有些极其重要的问题科学无能为力
打破了启蒙时代以来对于科学理性的乐观主义错觉
05-08韦伯
古代世界万物有灵的信仰或迷信,让人和世界建立联系,构成宇宙秩序,获得生存意义
理性化祛魅分两步,先针对迷信,再针对宗教
“宗教的理性化”,并未瓦解宗教,用哲学理性论证宗教的合理性和救赎意义,反而使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理性科学得来的结论,是可观察、可检验、可质疑、可反驳、可修正的,它根本上抵制一切神秘和超验之物
很快理性就挑战宗教的精神主导地位,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这个挑战就基本完成了
世界的祛魅并不是说宗教消亡了,而是说它不再是一种共同的默认的信仰,古代信仰宗教不用解释,现代不信宗教则无须解释
理性科学得来的结论,是可观察、可检验、可质疑、可反驳、可修正的,它根本上抵制一切神秘和超验之物
很快理性就挑战宗教的精神主导地位,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这个挑战就基本完成了
世界的祛魅并不是说宗教消亡了,而是说它不再是一种共同的默认的信仰,古代信仰宗教不用解释,现代不信宗教则无须解释
人脱离蒙昧后,也从自然世界的“母体”中剥离出来,从此孤独地活在世界上
现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冲突中,科学理性未能从中评判胜负,因为科学理性在事实判断领域才有作用
事实判断容易达成一致,有客观标准
价值判断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间的逻辑裂痕,原创是大卫休谟)
价值判断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间的逻辑裂痕,原创是大卫休谟)
如传统观念中的真善美是和谐整体,但现在我们知道他们是三种不同的人类理想
真有唯一确定性,美则不,真或善的事物不一定美
真有唯一确定性,美则不,真或善的事物不一定美
面对价值冲突,科学理性失去作用,我们进入了价值多元化的困境
是否可以寻求共识、弥合分歧呢?韦伯认为根本原因如此深刻,许多冲突是无法化解的(半个世纪后,哈贝马斯提出了不同看法)
个人层面
有些问题最后只能说我喜欢,但这个选择很脆弱,个人意愿是善变的,我们永远不知道选的对不对
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
科学理性打破了旧的价值规范,却没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因为这是价值问题
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
科学理性打破了旧的价值规范,却没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因为这是价值问题
社会层面
如:社会的安全和秩序重要,还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重要?这些也都是价值问题
是否可以寻求共识、弥合分歧呢?韦伯认为根本原因如此深刻,许多冲突是无法化解的(半个世纪后,哈贝马斯提出了不同看法)
现在我们理解了价值冲突的根源后,当面对激烈争论时就可以平和从容
不简单指责别人不可理喻,沟通总是有益,但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和无法化解的分歧
坦然面对这种困境,求同存异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不简单指责别人不可理喻,沟通总是有益,但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和无法化解的分歧
坦然面对这种困境,求同存异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依据
韦伯认为人类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韦伯认为人类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是基于事实判断进行的计算,不关心目但想找到最效率的方案,它有客观公认的标准,可以普遍化,成为一种通用逻辑
价值理性是基于价值判断,是想找到值不值得的答案,虽是理性思考,但很主观没标准,是多元化,无法普遍
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对金钱的态度又很一致,因为按工具理性的逻辑,金钱就是最通用的工具
当社会高度重视理性计算、不断追求高效率,结果是社会制度官僚化
理想的官僚系统规则合理,纪律严明,人尽其责,照章办事;系统运转精确、稳定,可预测,效率高,执行力强
官僚化同时“非个人化”,人被简化成指标,和任务无关的个人因素忽略不计,复杂的人变成可计算的数据
反过来,系统充分考虑个人因素,就需投入极大资源,甚至无法运转陷入瘫痪
理想的官僚系统规则合理,纪律严明,人尽其责,照章办事;系统运转精确、稳定,可预测,效率高,执行力强
官僚化同时“非个人化”,人被简化成指标,和任务无关的个人因素忽略不计,复杂的人变成可计算的数据
反过来,系统充分考虑个人因素,就需投入极大资源,甚至无法运转陷入瘫痪
“非个人化”排斥任人唯亲,倾向任人唯贤,因此倡导绩效制,人才能够快速有效地选出,普及扩展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人才利用率,推动了公平竞争
“非个人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
“非个人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
真实实践中,追求效率压倒追求价值,片面的理性化导致“现代的铁笼”出现
“非个人化”赋予组织强大执行力和效率,也让组织变得机械坚硬、冷酷无情,宛若机器
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
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
社会关系变成了“供求关系”
虽然现代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可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发展自由丰富的精神与人格
因为我们迫切的要成为满足社会机器要求的人,我们要在竞争中成为合格、优质的零件
而即使是“专家”也只不过是高级零件罢了
虽然现代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可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发展自由丰富的精神与人格
因为我们迫切的要成为满足社会机器要求的人,我们要在竞争中成为合格、优质的零件
而即使是“专家”也只不过是高级零件罢了
另外如解决假冒伪劣的问题
用罚款实际有效,背后逻辑是“用功利得失解决道德问题”
照这个逻辑,找办法规避惩罚、提高收益,人还是会违背道德,所以有可能会让问题更严重
用罚款实际有效,背后逻辑是“用功利得失解决道德问题”
照这个逻辑,找办法规避惩罚、提高收益,人还是会违背道德,所以有可能会让问题更严重
但铁笼也保护了我们
没有铁笼,就没有现代物质条件及上层文明
它虽冷酷无情,但却在大范围内解决了那些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贫困、匮乏、奴役、疾病等
没有铁笼,就没有现代物质条件及上层文明
它虽冷酷无情,但却在大范围内解决了那些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贫困、匮乏、奴役、疾病等
它束缚和庇护我们的是同一个东西——“非个人化”,找不到可行的替代方案,打碎铁笼只会让我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韦伯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是要破除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是盲目乐观主义造成的
在对现代化和理性化的盲目乐观之时,被现实打碎之后引发的极度悲观才是要警惕的
搞明白这些机制和弊端,不是要陷入悲观,而是为了“了解真相”
现代世界或许荒凉,但韦伯要让我们在清醒中保持坚强,因为清醒才能获得真正坚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对现代化和理性化的盲目乐观之时,被现实打碎之后引发的极度悲观才是要警惕的
搞明白这些机制和弊端,不是要陷入悲观,而是为了“了解真相”
现代世界或许荒凉,但韦伯要让我们在清醒中保持坚强,因为清醒才能获得真正坚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09路标
我们可以暂时回避,但总会面对终极关怀(生命的根本意义)
因为我们必须面对死亡和欲望,所以我们需要信仰来生活
因为我们必须面对死亡和欲望,所以我们需要信仰来生活
死亡
人是有意识的,我们具有关于死亡的意识
死亡非常严峻,它终结一切可能性性的生活
但人的意识中又存在“永恒”这个概念,这会让人对于死亡感到深刻的悲凉和无可弥补的缺憾
人是有意识的,我们具有关于死亡的意识
死亡非常严峻,它终结一切可能性性的生活
但人的意识中又存在“永恒”这个概念,这会让人对于死亡感到深刻的悲凉和无可弥补的缺憾
贪欲
人具有类似动物的欲望,又有所谓良知和道德感
我们意识中有“崇高”这个概念,但我们时而会被欲望左右,难以自拔
在道德的视角下,人对自己的欲望会产生羞耻感,鄙视自己,感到自己生命的卑微
人具有类似动物的欲望,又有所谓良知和道德感
我们意识中有“崇高”这个概念,但我们时而会被欲望左右,难以自拔
在道德的视角下,人对自己的欲望会产生羞耻感,鄙视自己,感到自己生命的卑微
应对难题依靠信仰,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
信仰可以实现生命的超越,达到永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崇高,战胜欲望的羞耻
如能确立一坚定的人生信念,就能回答终极关怀的困扰,心灵就有了根基
信仰可以实现生命的超越,达到永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崇高,战胜欲望的羞耻
如能确立一坚定的人生信念,就能回答终极关怀的困扰,心灵就有了根基
可信仰是因真实可靠才被信奉,还是因信奉才被认为真实可靠?
它对人生的意义越重大,论证它是真理的要求就越强烈,只有真实的信仰才能让人真诚与坚定地信奉
所以人们把信与真关联捆绑起来,可信与真之间存在逻辑裂痕,信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接受信仰需要做出价值判断
它对人生的意义越重大,论证它是真理的要求就越强烈,只有真实的信仰才能让人真诚与坚定地信奉
所以人们把信与真关联捆绑起来,可信与真之间存在逻辑裂痕,信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接受信仰需要做出价值判断
经过理性主义的洗礼,接受宗教信仰不再是理所当然
现代人倾向于依靠理性来求证信仰的可靠性,这样才不是盲从
但信仰与理性之间,靠理性来论证,本就难以弥合,确立信仰在现代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许多达不到信仰的人来说,就陷入“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现代人倾向于依靠理性来求证信仰的可靠性,这样才不是盲从
但信仰与理性之间,靠理性来论证,本就难以弥合,确立信仰在现代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许多达不到信仰的人来说,就陷入“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10-12尼采
孙周兴老师概况尼采的三大命题:人生虚无,理论虚假,生命强健
尼采首先认为在表象世界背后根本不存在更真实的、有目的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
所以人生根本就无意义,有都是人为制造赋予的,是编造出来安慰自己的,根本上是虚无的
如带着幻觉去探索生命的意义注定会幻灭,然后会感到悲观,最后写入到虚无中
所以人生根本就无意义,有都是人为制造赋予的,是编造出来安慰自己的,根本上是虚无的
如带着幻觉去探索生命的意义注定会幻灭,然后会感到悲观,最后写入到虚无中
大家说虚无主义源于现代思想,但尼采认为古老而典雅的形而上学才是虚无主义真正的根源
尼采批判的正是认为有本质世界的形而上学
尼采的语言有很大解释弹性,他的思想很容易被不同立场利用,但他思想本身是有危险性的
“上帝死了”是指控人类杀死的上帝,他清楚宗教信仰是西方世界的道德基础和人生意义的寄托,意义重大
对当时的西方人而言,否定上帝,信仰将倒塌,生命找不到意义,人会陷入虚无主义中
虽然尼采反基督教,但他对耶稣没有敌意。他认为耶稣门徒通过歪曲搞出一套复杂高深的教义理论
这不是耶稣原意,而是一套虚假的思想
对当时的西方人而言,否定上帝,信仰将倒塌,生命找不到意义,人会陷入虚无主义中
虽然尼采反基督教,但他对耶稣没有敌意。他认为耶稣门徒通过歪曲搞出一套复杂高深的教义理论
这不是耶稣原意,而是一套虚假的思想
尼采认为如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积极的创造力量
人生价值不是现成在哪里等你“发现”,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生命,立足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生命,立足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人生有两种选择,分别是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
奴隶道德就是放弃生命的激情,用虚假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主人道德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成为自己的主人”
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这就是超人
奴隶道德就是放弃生命的激情,用虚假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主人道德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成为自己的主人”
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这就是超人
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在他最后的惩罚中
可以选择沮丧绝望,充满怨恨和悲哀,让这件事变成最痛苦的折磨
还可以选择勇敢无畏地推动这块巨石,这样就不再无意义
西西弗斯用自己的选择创造出了意义,用无尽的斗争精神去对抗虚无
可以选择沮丧绝望,充满怨恨和悲哀,让这件事变成最痛苦的折磨
还可以选择勇敢无畏地推动这块巨石,这样就不再无意义
西西弗斯用自己的选择创造出了意义,用无尽的斗争精神去对抗虚无
但是尼采的学说会不会也是一种虚假的观念?如果你相信尼采,那就不该盲从尼采
因为如果你真的理解他的思想,就不应该相信任何人包括尼采本人写下的教条,而是自己去探索生命
如果你屈从了这种教条,变成了盲从的信徒,那么你的信仰就毫无价值
因为如果你真的理解他的思想,就不应该相信任何人包括尼采本人写下的教条,而是自己去探索生命
如果你屈从了这种教条,变成了盲从的信徒,那么你的信仰就毫无价值
尼采极端的否定精神带来的问题:
如果所有价值都是人创造的,那价值与价值之间还有好坏对错之分吗?
尼采积极的虚无主义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凭借什么创造,自我创造是否有一个评判标准,怎么判断我们的创造是好是坏?
我们还有共同的真相吗?
如果所有价值都是人创造的,那价值与价值之间还有好坏对错之分吗?
尼采积极的虚无主义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凭借什么创造,自我创造是否有一个评判标准,怎么判断我们的创造是好是坏?
我们还有共同的真相吗?
传统认知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真相或真理。我们去认知它,就是努力地去理解这个真相,再把它表达出来,只要不断向前推进,就可以越来越接近这个真相,最终完全认识和掌握真相
尼采说“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没有事实,只有阐释”挑战了事实真相的客观性,这种视角决定事实的观点被称为“视角主义”
尼采认为没有任何人能确定是否存在这个所谓的“客观真相”,如果有那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但上帝已经“死了”,而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制造”的真相
很多在公共舆论中产生激烈的争论,双方往往不是对同样的事实真相抱有不同观点,而是看到的真相本身就不同
而那些公认的客观真相或真理不过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出了一致的解释,才造成了这种错觉
其实客观事实也会变,它会随着“共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古代对于自然现象的迷信解释,到了现代早已改变
“客观”只是一种错觉,但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稳定的事实认知,很多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常展开
尼采认为没有任何人能确定是否存在这个所谓的“客观真相”,如果有那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但上帝已经“死了”,而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制造”的真相
很多在公共舆论中产生激烈的争论,双方往往不是对同样的事实真相抱有不同观点,而是看到的真相本身就不同
而那些公认的客观真相或真理不过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出了一致的解释,才造成了这种错觉
其实客观事实也会变,它会随着“共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古代对于自然现象的迷信解释,到了现代早已改变
“客观”只是一种错觉,但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稳定的事实认知,很多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常展开
外部世界虽存在,但人出现之前,它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属性,只是一团混沌而已
是人把概念和意义赋予给它,才让它变成了“事物”
是人把概念和意义赋予给它,才让它变成了“事物”
按照这个观点,现在我们却发现,真相不止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深,甚至会出现整个社会的意见分裂,这就是“后真相”现象
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难道社会注定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分裂和争执吗?
刘擎认为视角主义教给我们的,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
对更多的视角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倾听、理解和学习它们
寻找让不同视角互相理解、融合出共同视角的可能性
刘擎认为视角主义教给我们的,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
对更多的视角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倾听、理解和学习它们
寻找让不同视角互相理解、融合出共同视角的可能性
13-14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提出,在精神上没有人绝对健康,正不正常不是泾渭分明,精神病人和正常人的心理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对精神病患则的分析诊断治疗具有普遍意义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结构中存在一个叫“无意识”的黑暗地带,它巨大且隐秘如冰山,人能意识到的精神区域只有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下“无意识”人无法察觉,而且它非常强大,是人的欲望本能,主要是性欲本能和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三元说: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最底层,是“无意识”,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本能欲望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满足了就会快乐
自我:能意识到的自己。在成长和适应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理性,会正视现实、常识和规则。能够感受本我的欲望,但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
超我:是超越自我的理想化人格。是在与道德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认识到的所有道德权威内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的理想人格
自我:能意识到的自己。在成长和适应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理性,会正视现实、常识和规则。能够感受本我的欲望,但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
超我:是超越自我的理想化人格。是在与道德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认识到的所有道德权威内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的理想人格
弗洛伊德强调本能欲望是生命的驱动力,本我和自我永远对立冲突,理性的自我无法完全控制非理性的欲望,只能不断应对,失败时人就陷入了精神疾病状态
根据这个发现,理性的力量根本没那么强大,最强的是人的原始欲望,理性只是不断想办法应对而已
于是启蒙后认为理性是人精神本质的观念被这个发现颠覆了
学术界对这套理论是否科学有过热烈的争论,主流观点是明确否定的
于是启蒙后认为理性是人精神本质的观念被这个发现颠覆了
学术界对这套理论是否科学有过热烈的争论,主流观点是明确否定的
它以科学的名义广泛流行,当发现它其实不具备科学性的时候,这个理论已经大众化了
弗洛伊德将一种新的人性观念广泛传播到社会大众之中,从此,对于人的理解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至少也是欲望与理性的不断冲突。这个变革已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欲望被解放了
欲望被解放了
首先体现在艺术领域,本能欲望成为一个突出的作品主题
欲望被看作是不可否认、不可抹杀的生命驱动力
欲望不再可耻的,它正当,甚至值得赞美,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人性
在欲望和理性、道德的冲突中,压抑欲望的理性好像很残忍,而道德内疚感可能是虚伪或愚昧的
欲望被看作是不可否认、不可抹杀的生命驱动力
欲望不再可耻的,它正当,甚至值得赞美,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人性
在欲望和理性、道德的冲突中,压抑欲望的理性好像很残忍,而道德内疚感可能是虚伪或愚昧的
面对人生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是现代精神危机中的重要问题
弗洛伊德的影响不是解决而是取消了这个问题:如果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不卑微可耻,就不用超越欲望了
弗洛伊德的影响不是解决而是取消了这个问题:如果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不卑微可耻,就不用超越欲望了
15-17萨特
存在就是虚无
“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意识有对象性
所以萨特认为【意识本身什么都不是,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如同有待被具体填入的容器】
而【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意识本身又是虚无,那人的存在就是虚无】
所以人没有固定本质,人的本质可以改变、是有待形成的
所以萨特认为【意识本身什么都不是,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如同有待被具体填入的容器】
而【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意识本身又是虚无,那人的存在就是虚无】
所以人没有固定本质,人的本质可以改变、是有待形成的
他把物的被决定不能改变的存在叫“自在”的存在
把人的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自为”的存在,是自己“为自己”而存在
自在的存在固定不变;而自为的存在本质可以变化
把人的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自为”的存在,是自己“为自己”而存在
自在的存在固定不变;而自为的存在本质可以变化
人的自由选择
人总需要填满自己的虚无,获得某种本质
萨特认为自为存在的人有无限潜在可能性
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
人直到死去才能获得固定的、填满的、不变的本质
总有一种激情推动我们去占有、去追求,但我们渴求的永远无法实现
萨特认为自为存在的人有无限潜在可能性
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
人直到死去才能获得固定的、填满的、不变的本质
总有一种激情推动我们去占有、去追求,但我们渴求的永远无法实现
占有“物的存在”得到确定的本质,如“我是收藏家,游戏高手等”
萨特把这种欲望叫作“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是与对象合二为一来解决虚无状况
可这种做法只是局部地、暂时地满足对确定性的渴求,根本上的虚无无法改变
萨特把这种欲望叫作“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是与对象合二为一来解决虚无状况
可这种做法只是局部地、暂时地满足对确定性的渴求,根本上的虚无无法改变
没有预先的本质,所以人能够自由行动,永远可以超越过去的、现在的本质,去追求“未来”
人不会“是”什么,而在“成为”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甚至人就是自由本身
萨特说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总能改变的自由
【如果本质决定命运,那先于本质存在的人就不被命运所限,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
人不会“是”什么,而在“成为”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甚至人就是自由本身
萨特说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总能改变的自由
【如果本质决定命运,那先于本质存在的人就不被命运所限,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
自由是独自承担的重负
人总是可以有所选择,而且必须做出选择,自由选择是很沉重的负担
就个人而言,当面对选择,都会有自己的依据做衡量标准来判断选择好坏对错
但就是没有普遍有效的标准,你就是你自己的标准,做选择的同时就确立了选择的标准
人要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承担绝对的责任
你必须独自承担你所有的选择,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你是自己“生命的孤证”,这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但就是没有普遍有效的标准,你就是你自己的标准,做选择的同时就确立了选择的标准
人要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承担绝对的责任
你必须独自承担你所有的选择,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你是自己“生命的孤证”,这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人能自由掌握自己的生命,哲学上叫人的主体性,我是主体,就意味着我有主导权
你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谁是主体谁有主导权?
你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谁是主体谁有主导权?
萨特认为人总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人与人必然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
每个人和他人相处时,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每个人和他人相处时,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他还认为即使是在爱情当中也不例外,爱情同样充满了为争夺主体性而展开的冲突和斗争
到最后要么是受虐,在羞耻中享受快乐;要么是施虐,在内疚中感到愉悦
到最后要么是受虐,在羞耻中享受快乐;要么是施虐,在内疚中感到愉悦
他说憎恨其实就是你承认了别人的自由
在他人作为主体的行动中,你沦为了客体沦为了物,你的主体性被否定了,所以你会憎恨,因为你不甘于被当成物品
他认为在一个与其他同样自由的人共存的世里,人们不可能实现理想中的共同自由,人与人只有永恒的斗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是悲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自由主义向往的主体与主体间相互承认,平等尊重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是悲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自由主义向往的主体与主体间相互承认,平等尊重的关系
萨特的存在主义继承了尼采的思想传统,强调人只能自己创造自己,在自由的选择中不断塑造自己,并且承担选择的责任
他和尼采一样,否认普遍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他似乎放弃了尼采的超人学说,强调人只能孤独地面对自己的选择
他和尼采一样,否认普遍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他似乎放弃了尼采的超人学说,强调人只能孤独地面对自己的选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