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标准
2022-04-25 13:57:55 4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课程性质
劳动
概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
概念: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课程
作用: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概念: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课程理念
1.坚持育人导向
2.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3.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
4.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5.注重综合评价
6.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1.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
(二)总目标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三)学段目标
1.第一学段(1~2年级)
2.第二学段(3~4年级)
3.第三学段(5~6年级)
4.第四学段(7~9年级)
四、课程内容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任务群一:清洁与卫生
任务群二:整理与收纳
任务群三:烹饪与营养
任务群四:农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五:传统工艺制作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任务群一:清洁与卫生
任务群二:整理与收纳
任务群三:烹饪与营养
任务群四:家用器具使用与维修
任务群五:农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六:传统工艺制作
任务群七:现代服务业劳动
任务群八: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任务群一:整理与收纳
任务群二:烹饪与营养
任务群三:家用器具使用与维修
任务群四:农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五:传统工艺制作
任务群六:工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七: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任务群八:现代服务业劳动
任务群九: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四)第四学段(7~9年级)
任务群一:整理与收纳
任务群二:烹饪与营养
任务群三:家用器具使用与维修
任务群四:农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五:传统工艺制作
任务群六:工业生产劳动
任务群七: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任务群八:现代服务业劳动
任务群九: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五、劳动素养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六、课程实施
(一)劳动项目开发建议
1.项目设计
(1)制定项目目标
(2)选择项目内容
(3)确定劳动场域
(4)明确项目过程
(5)提炼项目操作方法
2.项目安排
原则: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3.项目开发注意事项
(1)强化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
(2)注重项目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
(3)关注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的有效拓展
(二)劳动过程指导建议
1.情境创设
2.准备阶段指导
3.实施阶段指导
4.反思阶段指导
(三)劳动周设置建议
概念
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
1.劳动周的设计
(1)主题选择
一是注重价值引领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实际为出发点
三是具有半开放性
四是体现劳动任务的持续性
五是注重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2)内容设计
一是要注重劳动任务序列化
二是要注重劳动任务综合化
三是要注重劳动任务科学化
四是要注意劳动任务形态多样化
(3)时间安排
每学年安排一次
(4)资源利用
一是统筹和利用好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现有资源
二是统筹和利用好各类活动资源
一区一案、一校一案、一家一案
三是统筹和利用好教师资源
四是多方优化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
2.劳动周的组织与实施
(1)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
(2)注重各方面衔接
(3)重视劳动实践的内化
(4)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四)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
1.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
(1)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观念
(2)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
(3)指导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2.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
(五)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
第二,发展性原则
第三、系统性原则
2.平时表现评价
(1)评价内容
(2)评价方法
3.阶段综合评价
(六)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
劳动课程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
学校场地、设施及环境
劳动实践实
加强机制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七)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1.教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建设劳动课程教研组
开展教研活动,存进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各级教研机构配备劳动课程教研员
确保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2.劳动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
一是努力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劳动实践体验
二是积极参加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培训
认识课程结构、课程中内容要求、各学段素养要求
三是不断提升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
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劳动课程整体规划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