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读书笔记
2022-04-26 15:51:2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西方哲学讲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导论
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想内在于现实
经济理性人
人是自立的
人是理性的
利益不是物质性的
利益是对你而言重要的东西
但重要是需要解释和判断的,必须依据一个思想观念的框架,你才能确定什么是重要的
回家过年,性价比低,但是满足精神需要
利益与理性?
什么是现代和现代性
循环历史观
在古代世界,人们能 感知到的时间是不断在循环的,许多自然经验和人们的这种感受相吻合,如太阳升起又落下
当下的时代
在文艺复兴之后,人们认为当下的时代不再是以往的延续和重复,而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因此时间不再循环往复,而是线性展开的
如果生活不是循环往复的,而是日新月异的,那么过去积累的经验就很可能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传统习俗来引导生活,现代代表着一种对传统的否定甚至决裂的态度
时间观念的转变推动我们从厚古薄今转向厚今薄古,认为当下以及未来要比过去重要,在这种时间坐标中,社会是从低到高,从野蛮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发展的,具有不断进步的可能性,这就是“线性进步的历史观”
现代意味着对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肯定
古今之变,现在和古代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如果我们喜欢一本书、一首乐曲一个演员,总要说出些理由来,现在只要我喜欢就够了
我喜欢变得重要包含了对个人的尊重,而对个人的尊重则是个人解放的前提,是打破旧有等级体系的力量,是民主化的基础
但这种现象又让我们感到困惑:无论多么伟大、崇高、优美的东西,现在只要一句“我不在乎”,好像就能否定它的价值
这种轻率的傲慢在过去式不可想象的
人们观念中的自然秩序被理性给打破了
回家过年这种新传统的出现是因为现代化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自然的秩序被打破了,我们建立了理性的新秩序
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个人中心主义的转变
把个人和群体分离开来,个人从传统的、非常牢靠的社群关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个体
现代思想的成年
韦伯与现代思想的成年
韦伯的人生
百年前德国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看清理性化的世界
韦伯以理性化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理论,看清现代,反思现代
过去的不幸都是由由于蒙昧和无知,如果用理性清除掉蒙昧和无知,我们就会走向真理,越来越幸福
反思理性化的后果
韦伯真正的贡献不在于阐明了现代的理性化特征,而是揭示了理性化的各种复杂后果,打破了启蒙时代对于科学理性的乐观主义错觉
在个体生活领域,理性化让现代人的心灵生活失去了对传统信仰的可靠依傍甚至会陷入精神危机;在公共生活层面,理性化倾向于将社会政治秩序蜕变成“现代的铁笼”,隐含着多重困境
为什么说祛魅是人类的梦醒时分
世界的祛魅
以前人对自然的认识中有一种神秘性,后来被祛除了
理性化与祛魅
宗教的理性化
驱逐宗教中的各种巫术,用哲学理论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
在这个决断,祛魅并没有瓦解宗教,而是让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清澈之后的荒凉
现代的诸神之争是怎么发生的
对事实判断,我们很如意达成一致,客观显示摆在那里,而价值判断不是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前存在一个鸿沟:他们的判断标准不一样
价值多元的困境
我喜欢变成了最重要的标准,有些问题我们自己也给不出确定无疑的回答,最后只能说我喜欢
建立在我喜欢上的选择是脆弱的,个人意愿是一种善变的事
糟糕的是,我选了但永远不知道选的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几乎是一种时代的病症
科学与意义五官,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给不了任何答案
价值真空
工具理性会带来什么问题
人类的理性可以区分成两种不同类型
工具理性
找到做事的手段,就是一件事这么做才是最有效的
工具理性的关键在于计算: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找到最优化的手段
价值理性
考虑目的,决定是否去做这件事
工具理性塑造的社会制度
工具理性扩张塑造了我们高度重视理性计算、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效率
社会制度官僚化
官僚制最典型体现是行政管理系统
非个人化,实现效率最大化
片面的理性化
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手段压倒目的
现代的铁笼是怎么铸成的
铁笼是禁锢也是庇护
假冒伪劣产品罚款:用功利的失来解决道德问题
片面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韦伯思想的启示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终极关怀
关切生命的根本意义
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死亡与贪欲
每个生命都会面对的困扰,也是终极关怀的两大难题
信仰是心灵的故乡,让生命的意义有了寄托
信仰危机
信仰需要理由吗?
信仰是因为其真实可靠才会被人信奉,还是因为人们信奉才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
传统社会中,宗教在观念和社会实践中都被广泛接受,宗教代表着神圣和正道。大部分人都信奉宗教,成为社会的主流
古今之变以后,宗教信仰遭到了理性注意的挑战
现代人在接受信仰之前,往往需要确认这个信仰是真实。可靠可信的
“上帝死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在这个意义上,是人杀死了上帝
虚假的形而上学
相信在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更真实的本质世界
相信这个混乱的世界实际上是有目的性的
相信这个纷乱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种统一性
我们之所以会编造这些东西,是因为人的心灵很脆弱,我们需要安慰
人为了生命的欲望奋力拼搏是一种生命的本能,但在奋斗中人总会遭受挫折和痛苦,感到无力和卑微。为了缓解痛苦与自卑,基督教就造出了禁欲主义
宣称禁欲是高尚的,这样,人就可以通过否定生命欲望来逃避拼搏,继而逃避哪些负面的感受
尼采认为生命欲望是真实的,也是正当的,即便因为挫折而痛苦,我们也应当直面他们
如果我们相信虚假思想,就是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事物上面
哪些看上去高尚典雅、充满确定感的形而上学才是虚无主义的真正根源
”超人”究竟是什么人
陷入虚无主义困境,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就是他的超人学说
掌握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是人唯一拥有的真是的东西也是人战胜虚无的武器
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者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幻觉,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去探索,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消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虚无的真相,陷入悲观和绝望
积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
虚无不会让你沮丧或绝望,反倒会给到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
加缪: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
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
奴隶道德
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吧人生价值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中
主人道德
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尼采极端的否定精神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如果所有的价值都是人创造的,那价值和价值之间还有好坏对错之分吗
我们凭借什么创造
自我创造是否有一个评判标准
怎么判断我们的创造是好是坏
我们还有共同的真相吗
后真相的时代
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
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
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视角决定事实
传统认知模式
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真相或真理,我们去认知他,就是努力的去理解这个真相,再把它表达出来,只要不断向前推进,就可以越来越接近这个真相,最终完全认识和掌握着真相
视角主义
外部世界虽然是存在的,但在人出现之前,他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属性,只是一团混沌而已,是人把概念和意义赋予到它上面,才让他变成了事物
木头:人登场之前只是一团混沌,甚至连木头这个名字也没有,人出现后,要取暖的人把它看做是燃料,要造房子的人把它看做建筑材料……燃料、建筑材料、食物都是人创造出的真相。我们以为我们在认知真相,其实我们是在制造真相
还存在客观性吗
很多事实证明就是客观的,不受主观视角影响,视角主义如何解释
“客观性”不过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到一致的解释,才造成了这种错觉。其实客观事实也会变,他会随着共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视角主义认为事实没有所谓的客观性,其实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有没有共同视角
很多事情并不存在于一个普遍的共同视角,我们也就找不到一个共同的真相了
人和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深,甚至会出现整个社会的意见分列
恰恰是因为明白了每个人的视角都是视角之一,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眼中的真相并不是绝对的真相。了解到不同视角中有着不同的真相,不是要让我妈们去和他人划清界限,而是邀请我们对更多的视角保持开放的角度,去倾听、理解和学习他们
我们越是运用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去观察同一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的概念就越完整,我们也能越客观
视角主义教给我们的,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
弗洛伊德:为什么说他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
勘探精神结构的黑暗区域
精神意义上,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正常和不支持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无意识暗含着巨大的能量,是人的欲望本能
性欲本能和攻击本能
人内在最基本的冲动,是生命的驱动力
潜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本能往往比表层意识中的理性思考更有力量
以科学的名义
人格结构三元说
本我
最根本的我,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
自我
我们能意识到的那个自己
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
超我
超越自我的那一部分,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化人格
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
我们的实际行动达不到理想的标准,超我就会通过内疚感和罪恶感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动
精神分析学真的是科学吗
弗洛伊德的原创性
精神分析法不可证伪
欲望不再令人羞耻
对人的理解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
欲望被解放了
如果我们接受了欲望的正当行,欲望本身不再是卑微可耻的,也就用不着去“超越欲望了”
萨特:为什么如此特立独行
存在主义
自由选择
积极行动
为什么可以从虚无推出自由
存在就是虚无是什么意思
有意识的人和无意识的物,究竟不同在哪里
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空空淡淡的容器,需要被填充之后才能成为什么,如同一个杯子,倒进了什么东西,我们才能说它是一杯水或其他
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虚无,他的本质就是有带形成的
人的存在就是意识,而意识本身就是虚无,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
物:被决定不能改变的存在,“自在的存在”
人: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做自为的存在
徒劳的激情
人要如何去获取一个本质
模仿物
占有物的 时候我们好像的到的不仅仅只是物品的功能或效用,通过占有这些东西,我们还获得了一种存在感。通过占有无得存在,我们可以得到确定的本质
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
人是自为的存在,不断为自己寻找本质,不断变化
任由无限的潜在可能性,人想通过占有物去获得确定性,但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
人被判定为自由
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把我们固定住,束缚住,意味着我们永远可以超越“过去的本质”,“现在的本质”去追求未来
人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在成为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自由的
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自由就是人的命运,人唯一的不自由就是不能摆脱自由,不论你多么渺小,不论你收到多少外在的限制,在根本上你都是自由的
为什么自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自由选择是很沉重的负担
选择必定带来后果
做出选择只能独自承担这人
任何信条、任何主义、或者别人的建议,都不能成为你的借口,这些说辞都只是自欺欺人,是用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责任
他人即地狱
人能自由掌握自己的说明,当两个人在一起时,人总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时,都想要把他人变成客体,一次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绝望和希望
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也是希望的哲学,但最重要的是她是行动的哲学
人生无意义,人仍然可以成为强者
看清真相,继续战斗
20世纪的教训
20世纪的灾难为什么不可思议
资源匮乏
人性自利
这两种情况导致公共秩序无法形成,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威建立和维护
政治合法性:政治权威实施统治的根本依据
古代统治依赖于自然等级结构
现代,社会契约论:主张先存在自然社会,然后才建立政府,政治权威的统治合法性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相反
文明时代的野蛮
大屠杀是因为疯狂吗
两种流行的解释
例外化
一群丧心病狂的变态疯子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
仇恨论
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有种特殊而沉重的仇恨
现代性与大屠杀
机器般理性造成了大屠杀
官僚制损害个人自由,导致道德冷漠、逃避责任,每个人作为一个零件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现代科学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理念支持
园艺文化: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的干干净净、整齐划一,清晰优美
犹太人成为了秩序中的杂质
犹太人没有祖国,无法分类的义务,黏性物质
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的心理
很多人认为自己能活下来,特殊人才留下来
犹太人委员会,招募犹太人警察
考虑人的理性计算心理,就可以给受害者提供选项,调整其中的收益去引导受害者合作
想要打开一扇窗提议打开门
要防范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坚守哦一种不可让步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别忘了你面前的是一个人
大屠杀真的是“平庸之恶”吗
平庸之恶
大屠杀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现代罪恶
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
完全不可理解的独特、前所未有的特征
纳粹大屠杀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纳粹不仅没有把犹太人看成是目的,甚至没有把他们当做工具。当做手段
纳粹的动机不是出于欲望,而是纯粹将犹太人看做是多余的东西,这不仅仅否定了人的尊严,而是连他们可利用的工具性的价值都否定了
纳粹彻底否定了人类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价值,他们断定只有某些人才是人,否定了人类存在的多样性,等于是要根除人的概念根本
理解不可理解的恶
“平庸之恶”英文为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平庸之恶
我们通常讨论道德一定免不了要涉及动机,论迹/论心,平庸之恶不是从自身的邪恶动机出发,而是因为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
怎么才能不变成坏人
思考的含义:独立判断
积极思考,获得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依靠这种思维品质才能摆脱套路和陈词滥调,对是非对错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现代社会中,只是服从主流规则,已经不再能够防止人们作恶
传统的道德学说着眼于习俗、习惯和规则,道德教化就是让人循规蹈矩,能遵守道德规则就是有道德的人,而在纳粹德国出现了这种新的现象:人们依法作恶
独立判断的艰巨性
保持独立判断,反对盲从
盲从是危险的,独立判断无法保证正确
如果你循规蹈矩,做对了当然好,做错了也能很方便为自己辩护,大家都是这样的,规矩就是这样定的
多元价值观的相互割裂
如果坚持独立判断,你就是面目清晰的个体,你无法将判断的责任推诿给众人,也无法诉诸通用法则,以内你的责任是清晰可辨识的,也是可追究的,你必须为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忠实于自己
保持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的倾向
他们选择不作恶不是为了服从与纳粹之外的某个戒律,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作为杀人犯的自己,他们不愿意与这样一个自己共存
始终自我反思,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就各种特殊情况做出判断而言,没有什么恒常的标准,也不存在什么确定五一的规则,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处境中冒着风险,真诚的去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
科学是怎么被重新定义的
什么是证伪主义
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是错的
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
一个理论算不算科学理论,首先不是看它的对错,而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接受事实的检测,是否可以被证伪
科学发现的逻辑
证实和证伪是不对称的的
一个理论被证实无数次也不能证明他绝对正确,但只要被证伪了一次,他就被推翻了
科学发现是靠归纳
观察事实-归纳理论-证实理论
应该提出问题-理论猜想-事实证据
如果检测和猜想相符,保留这个猜想
如果一直没有反面证据,就一直维持这个猜想的暂时有效性
如果出现了反面的证据,我们就放弃这个猜想,构想新的理论,进入下一轮检测
科学理论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一些尚未被证伪的假设
为什么人类不能创造出完美社会
批判理性主义
理性及其可错性
理性体现在我们能够遭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错性体现在人类的办法总是不完美的,总会出现新的问题
乌托邦社会工程和历史决定论
乌托邦社会工程
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按照某种预定的蓝图企业改造世界,创造出完美的社会
这种社会工程的理念付诸实践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反对整体主义
一种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全方面规划
在空间中覆盖所有社会领域
在时间上由近到远设计长久的规划
历史决定论
历史是被一套规律所决定,向某个确定的目标发展,最终会实现这个确定的目标
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只能促进或拖延这个历史进程,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种规律并且预测历史发展的未来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我们并不能发现那个历史发展的铁律
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历史进程无法被决定
零星社会工程(渐进式社会工程)
对传统做出渐进温和的改良,防止激进的革命,通过不断尝试和纠错机制来实现社会发展
着眼于克服最紧迫的恶
寻求改善人们命运的合理方法
从历史上看,渐进式改良基本能够成功
卓越而速朽的思想家
没有设计规划,能够形成秩序吗
自发秩序
除了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外,自然生成的规则、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
乡间小路
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但他是许多个体分辨选择然后自然叠加形成的,这条小路在许多个体选择中慢慢浮现出来,是一种自然演化的结果
最近的一条道,通过目标引导
即使没有任何全面组织,理性规划,没有任何权利和政府的强制接入,也能自发产生出秩序
语言
语言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其中存在规则,但如果要问究竟是谁创造了语法规则,你几乎想不到有哪种通用语言被人专门设计出来
法律
法律在能够成文表达出来之前,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成文的规定,而立法者的工作首先就是把已经自发形成的规则表达为规范而明确的法律文本
司法时间会对原有的规则做出加工、改造和完散,但不会重新去系统性地设计整个法律规则
继承苏格兰启蒙传统
反对那种好像人类的理性可以扮演新的上帝,去改造和规划时间的一切
苏格兰启蒙运动倾向于吧理性看出一种怀疑,反省和批评的能力,而不是掌控一切的能力
理性的自负为什么很危险
理性的自负
在经济领域中推行计划经济,在社会规划中以来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
德国纳粹并不是疯狂的产物,在他的思想和实践中都包含这高度理性的部分,试图用理性的现代化来铲除所有非理性的东西
德国纳粹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都来自于所谓科学理性,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人类的中级知识,想要无限度地追求卓越
要承认某些极权主义的设计者具有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又有非常明智敏锐的理论洞擦力,但确实因为陷入了一种乌托邦的幻想,才造成了灾难
人类的必然无知
理论的自负之所以致命,因为我们很难逃脱一种有货,就是想用理性去做整体设计,因为这给了我们一种期望,用整体规划能够摆脱和征服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必然无知
理性的作用
理性并不能穷尽所有的知识
认识到理性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对此保持审慎和怀疑
哈耶克的思想影响
哈耶克有深刻的洞见,但是不应该被当做教条
他是那种想要阻止一切计划的计划主义者
人类真正的成熟,是在勇敢运用理性的同事,直面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无知,勇敢地与不确定性共存
是“狐狸”还是“刺猬”
思想家的两种类型
有人兴趣广泛研究很多问题属于狐狸型
有人专注研究有一个大问题,提出一个思想体系,就是刺猬型
俄罗斯思想家有一个共同信念,就是相信对于人类的困境存在一个确定的答案,存在一种真理,只有找到了真理,去推动激烈的社会变革,就可以终结人间的苦难
柏林的疑问
为什么有许多政治时间,原本处于非常美好的愿望,却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造出了灾难性的后果
价值一元论错在了哪里
冷战自由派
活跃在冷战时期,格外重视观念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一些貌似很深刻、很正确、很有魅力的思想理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险
伯林研究的而主题
价值多元论
两种自由理论
价值一元论的吸引力
价值多元论;人们追求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价值一元论:世界上表面有丰富多样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虽然价值多种多样,但他们可以用用一个评判尺度来比较,排除高低上下。价值虽然很多,但尺子只有一把,有了这把尺子,就能给价值排序-低级的价值就应当服从高级价值,我们最终能找到一个最高价值,所有其他价值都是从最高价值派生出来的
比如我们假设最高的价值是幸福,那么你追求的所有其他价值,原则上都可以用幸福来衡量,面对重大选择是,衡量一下哪种选择获得的幸福更多
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能让你做出最好的选择
伯林的反驳
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消除的,如果执着于价值一元论,就会很容易去压制其他的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会面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宅男
多元价值而不可公度性
无法找到一把能够通用地衡量多种不同的价值,把他们排出上下高低的尺子
我们要在同等终极的目的、同等绝对的要求之间做出选择,且某些目的的实现必然无可避免地导致其他目的之牺牲,所以我们需要选择,需要为了一些终极价值牺牲另一些终极价值,这就是人类困境的永久特征
价值是主观和相对的吗
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随意构造
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的
人类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共通性,即使双方价值不同,但你我都可以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追求这种价值
你想要的是哪种自由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
摆脱障碍的自由
维持一个不受干扰的领域
积极自由
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
实现目标的自由
理性的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
自律给我自由:克服自己非理性的一面,实现积极自由
揭穿扭曲自由的概念魔术
在特定情况下,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可能需要向其他价值让步,甚至是牺牲
积极自由本身是重要的价值,但它很容易被扭曲和操作
奴役他人的做法许多都是借助积极自由来为自己正名
积极自由更容易被滥用,因为与消极自由相比,积极自由离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更遥远
我们对自由的渴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强制的不满、对奴役的反抗
“舒适的”不自由是怎么一回事
新左派运动的教父
新型的极权主义
非恐怖的极权主义
新型的控制方式
社会贿赂人民大众
资本主义让你享受舒适的生活,特别是满足你的消费欲望,用这种方式收买了你,换取你的服从
虚假的需求
资本主义生产处五光十色的产品和服务,它们不只是功能产品,而且还自带了一款规定好的态度、习惯、思想和情感,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的同时,也就接受了这些习惯和思想,愉快地把自己和生产者、进而和整个社会系统绑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消费社会
整个消费社会是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它能无限度地刺激人的无知需求和享受欲望,让人无止境地追逐不断更新换代的虚假需求。整个系统循环往复地预装,把每个人都卷进去,最终使“商品拜物教”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普通信仰
我们是单面人吗
普遍的异化
单面人
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
如何赚钱然后新消费
表面上看,人好像也有自由,自由选择工作和视频,但说到底这些自由没有超出这个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
变革的必要性
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去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
实质性的变革是有可能的吗
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丧失
当今社会,工人阶级已经很难被称作“无产阶级”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再一无所有
工人阶级已经被整合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之内,这种整合甚至深入心里层面,他们曾经是革命的主题,但现在已经不再具有革命性,陈伟维护资本主义的保守力量
对异端的驯化
曾经摇滚乐 激进的反叛性
资本主义体制将摇滚商业化
在这种新的控制模式中,违背或超越主流的另类观念、愿望和目标,只有两种命运
被排斥消灭掉
按照主流世界的原则被转化,转化为现存体制能接受的方法存活
解放的幽灵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自由主义为什么会不断遭到挑战
自由主义在现代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
从“特权”到普遍的自由
特权:最初的含义是个人特有的权利,私人享有的法律权利
自由与平等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古典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限制国家干预
现代自由主义
在坚持自由的同时重视平等的价值
平等的范围一直扩张,自由主义就需要不断的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做出新的回应
自由权利的内涵也在发展演化
自由主义的家族特征
一个界限
自由主义倡导一种特定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特别重视保障个人权利,视其为优先甚至首要的价值
两个维度
从空间上看地域差别的类型
英美自由主义
强烈的经验主义去向,强调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
欧洲大陆自由主义
很强的理性主义去向,强调自我主导的积极自由
时间上看代际差别
现代的三全其美
自由主义具有丰富的内在多样性
某种自由主义的没落甚至消失,不会牵连自由主义思想整体的命运
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无知之幕 遮蔽了什么
蛋糕怎么分
平均分
按需求分
按贡献分
无知之幕屏蔽个人特征,大家处于绝对平等的位置,每个人都是理性自利的人,而且是完全自由的,你可以用一切最有效的办法来争取自身的利益,一起 签订一份契约
如何理解正义二原则
平等的自由
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一系列基本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
在自由之幕后面,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签订了这个契约之后,解开了无知之幕,这个契约会不会让我活得很惨
你肯定不会同意奴隶制,要是无知之幕一揭开,你碰巧是个奴隶,那就惨了。同理,你不会选择任何等级制的社会,当然你也不会吧基督教定位国窖,因为无知之幕解开后,万一你是个伊斯兰椒图,那就对你很不利
你知道社会是多元的,但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元,所以要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自由权利,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分配
默认选项是完全平等分配,但我们能够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但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
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
差异原则:除非不平等的分配能使得最弱势群体的处境得到改善,否则,不平等的道德上就是不可接受的,是不公平的
最自由的国家是什么样子
对罗尔斯的挑战
在相亲市场中,我们只要有自愿交易就是正义,没有谁应该对谁做出补偿,在经济市场中也应当如此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
完全彻底的自由主义理论
无论暗示政治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问题上,都要吧个体权利放到最高位置
个体权利的绝对优先,对个体权利作出任何限制,都要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方可被接受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地坚持自由原则,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问题上,他对一种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出了 道德辩护
自由所有权的正当性
三项正义原则
获取正义:你所持有的财产在起点上,也就是最初获取的时候必须是正当的
转让正义:如果财产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整个过程中,诶呦巧取豪夺,是通过自有自愿的交换或者馈赠,那转让就是正义的
矫正正义:对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持有,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必须予以矫正
最小国家理论
这样大的国家行使的功能非常有限,只要保障个体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安全,UI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就不应当再有其他功能。对于个人之间自由自愿的交易活动,政府也无权干预
两种不同的正义理论
什么样的平等才是合理的
平等的难题
平均主义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也损害了平等
平等的尊重
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
对于各种不同的生活理想和方式,只要本人资源且不伤害他人,那国家就不能干涉,也不应当偏袒,应该一视同仁,保持中立
平等的关怀
为实现不同的生活理想提供平等的资源
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实现平等的关怀
首先识别哪些需求是自己不能选择的处境造成的,哪些是个人自愿选择的偏好造成的,对于前一种情况,应当弥补处境造成的差别,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应当接受选择造成的差异
当代人要为历史事件负责吗
当代人要承担前辈的历史罪责吗
道德个人主义:相信每个人作为道德主体都是自由而独立的个体
批评自由主义的个人观
共同体主义/社群主义
先有社群,社群造就了个体,而不是先有孤立的个人
意义无法仅仅从个人的自由意志中产生
批评自由主义的社会观
社群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合作团体中的情感以来,事实上社群有一种纽带关系,它在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与责任意识
团结的义务
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不是你选择的结果,而是被社群所赋予的义务,是一种给定的义务,它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自愿同意
在这个国家的共同体中,你继承了前辈的遗产,同事你也被施加了对于国家的特殊义务
原子化的个人是怎么诞生的
个人主义是虚构的吗
假设先有单独的个体,个体组成了社会,社会又造就了国家
相互矛盾的两种批评
自由主义的理论是虚假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无所牵绊的原子化个人
自由主义的时间是有害的,造成了自我中心,相互分裂的冷漠社会
高度流动中的“后社会的自我”
新型社会造就了孤立的个体
现代社会的转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流动性”
地理上的流动
迁移流动范围增大,也更方便
社会身份的流动
现代社会中,我们在很大成都上过着与父辈相当不同的生活,这以为着对社群的信仰与习俗的传承不再是确定的
婚姻关系的流动
分居、离异再婚比例增加,私人生活中最亲密的关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孩子们可能从属于不同的家庭,这种流动性必定具有反社群主义的后果
政治上的流动
随着居住地、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成员身份对形成个人认同所起的作用日益减少,人们对领导、组织等机构的忠诚似乎也在急剧下降
脆弱的自愿联合
现代社会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后社会的状况
个人主义源自古今之变
如何成为你自己
唯我论的诱惑
认为唯有我自己才了解我自己
现代性的两难困境
个人自由与带来的病症是真实的,打屎你威权式精英主义的解药可能是毒药
本真性的理想
本真性:人忠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盲从与外在的压力与影响
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意见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来衡量,这个背景框架定义了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并塑造了我们的道德与精神的直觉
如何成为你自己
看似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很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也是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形成的
自我无法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
为什么交谈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
韦伯难题
价值理性多样性瓦解了公共生活的客观性
在人间:主体间的交往行动
人不只是一个主体,我们生活在人间,通过和他人的交往,继而展开生活
人类是语言动物,所以人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在人间交往对话的存在
策略行动:言谈为了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
交往行动:沟通交谈
交往理性的作用与条件
讲道理达成共识
言谈的有效性
可理解
真实
正当
真诚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