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读书笔记
2022-05-19 18:00:33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医妇科学》痛经辨证论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冲任与胞宫
病位
寒凝血瘀
气滞血瘀
湿热蕴结
气血虚弱
肝肾亏损
病因病机
加艾叶、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
寒者
加香附、枳壳、川楝子
气滞
加三七粉、血竭、莪术、失笑散
血瘀
加牡丹皮、黄芩
热者
适当选加相应的止痛药以加强止痛之功
调理胞宫、冲任气血
治疗原则
《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主治“小腹积块疼痛”或“经血见时,见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
散寒止痛
加艾叶、吴茱萸
小腹冷痛较甚
回阳散寒
加附子、细辛、巴戟天
寒凝气闭,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汗淋漓
健脾除湿
加苍术、茯苓、薏苡仁、羌活
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史,乃寒湿为患
少腹逐瘀汤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周期后延,经血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
寒凝血瘀证
和胃降逆
加吴茱萸、法半夏、陈皮
肝气夹冲气犯胃,痛而恶心呕吐者
行气升阳
加柴胡、升麻
小腹坠胀不适或前后阴坠胀不适
清热泻火
加栀子、郁金
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
膈下逐瘀汤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气滞血瘀证
清热调血汤:黄连 牡丹皮 生地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清热调血汤主治“经水将来,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
清热凉血
加槐花、地榆、马齿苋
若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
清热除湿
加黄柏、樗白皮
带下量多者
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经前加剧,月经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湿热蕴结证
圣愈汤:人参 黄芪 熟地黄 白芍 当归 川芎
圣愈汤主治“月经先期,虚甚者”
活血止痛
加蒲黄、五灵脂
月经夹有血块者
健脾止泻
去当归,加茯苓、炒白术
经行便溏,腹痛严重者
养心安神
加远志、合欢皮、夜交藤
失眠多梦,心脾虚者
加肉桂、小茴香、艾叶
伴畏寒肢冷,腰腹冷痛
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气血虚弱证
益肾调经汤:巴戟天 杜仲 续断 乌药 艾叶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益母草
益肾调经汤主治“经来色淡量少,经后少腹疼痛,两胁作胀,腰部酸软”
益肾调经汤
补养肝肾,调经止痛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伴腰骶酸痛,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失眠健忘,或伴潮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肝肾亏损证
分型论治
痛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