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022-06-10 11:49:42 0 举报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环境对生物作用
概念:环境中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影响生物生育率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改变
两对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形成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态的适应性特征
猞猁发展了敏锐视觉,灵活躯体,锐利爪子有力犬牙,有利于捕捉和啃食猎物,猎物野兔发展又大又长外耳,善于奔跑的四肢,有利于逃避捕食者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交互作用)
例如:水温是影响鱼类繁殖的首要因素,生活在欧洲的淡水鱼欧鳊,随着气温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它的繁殖方式也由在南方一年连续产卵,变成一年产一次卵,以适应环境温度,并且形成遗传固定特征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荒漠地带物种稀少,主要受干旱影响。
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形成的,协同进化表现
蓍草是一种菊科植物,分布范围广,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的高山。从不同海拔收集的蓍草种子,种在一个花园相同条件下,生长出的植株 有明显差异,高海拔植株比低海拔植株矮小,蓍草的这种差异来自与对各自环境气候的适应
温度恶劣变化时,导致生物死亡或者停止生殖。随着自然季节变化,导致生物迁徙脱毛脱羽,动植物的休眠
生物对环境反作用
表现
荒地培育树木,树木吸收大量太阳辐射,保持水分,降低风速,形成新的小气候环境,树木的凋零物化作绝热层,防止土壤冻结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动物活动改变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动植物残体分解加入土壤,使土壤养分发生变化
影响
生物能积极利用某些生态因子周期性变化,作为确定时间,调节生命节律和生活史中各种节律的线索
概念: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生态变异,生物不是消极被动的对待环境变化,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整,适应环境中的生态因子的变化,减小其限制作用
高山低氧是哺乳类生存的限制因子,美洲鹿鼠从海平面至海拔4000m连续分布形成十个亚种,他们的血液氧结合能力随海拔升高增加,即对低氧环境产生适应性的遗传变异
改变生态因子的状况
人类技术发展对土地运用方式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是有机体影响环境最突出的例子
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和行为。
例如热带动植物不可在北半球的北方生活,主要受低温的限制,
光照周期变化作为季节周期变化信号,对生物体的生物钟起扳机作用,引起一系列生理,形态和行为变化
某些生态因子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
草场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捕食者与猎物,寄生者与宿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