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全书笔记]
2022-06-15 23:21:0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普通心理学全书知识点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定义
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认知
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过程包含
感觉: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事物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感知觉获得的经验会储存在人脑中,需要时可以再现
思维:除了感知具体事物,还可以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
语言:利用语言把自己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传达自己的感情等
动机和情绪
动机
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
需要➡️动机➡️行为
情绪
人加工外界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客观属性,还能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各种主观体验
能力和人格
个性或心理特性是指为稳定的个体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心理特性包含能力和人格,他们使个体与个体区分开来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知)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情感过程(情)
对事物态度体验过程,如喜、怒、哀、乐、爱、恶、惧
意志过程(意)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心理状态
注意、激情、心境、信心等
个性心理
个体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团体心理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互动
团体内外的理解与互动
行为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意识
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
2个特点
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方法和手段
意识也叫觉察,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特点)
无意识
人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控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含
心理过程
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
心理与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普通心理学
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发展心理学
研究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
生命全程中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
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
包含
健康心理学
侧重对人类健康的维护,对矫正不良行为、缓解精神压力、减少身心疾病有重要作用
临床心理学
侧重对变态心理与变态行为的矫正与治疗
工业心理学
研究工业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
包含
管理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等
军事心理学
研究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军事的职业特点
军队中的人际关系和组织、人的因素和安全
人因工程和士气等
社会心理学
研究在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适用情境
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主要缺陷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自然条件下,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众因共果),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观察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心理测验法(详细参考心理测量学)
定义
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两个基本要求
信度
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
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相关法(看视频)
定义
相关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
实验法(详细参考实验心理学)
定义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优点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缺点
无法排除相关变量
对一些变量的分法受到人为因素影响
两种类型
实验室实验
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
也叫现场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
个案法
定义
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
全面系统深入了解
探索性,常用于理论或假设
收集丰富个人资料
缺点
结果缺乏代表性
缺乏可比较的个体或小组
材料粗略,属于描述性
心理学发展简史
现代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近代哲学思潮
唯理论
著名代表是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尔
笛卡尔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后人称他的哲学为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
经验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前者被认为是经验论的先驱,后者被认为是经验论的奠基人。
实验生理学
19世界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
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构造主义
奠基人
冯特
代表人物
铁钦纳
学派主张
研究内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人的经验分为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表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研究方法
重视内省,但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合起来
机能主义
创始人
詹姆士
代表人物
杜威、安吉尔
学派主张
研究内容
主张研究意识
不把意识堪称个别心理元素的结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与构造主义的差异
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以思维为例,构造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机能主义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
创始人
华生
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学派主张
研究内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个体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强调以客观的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构成行为的基础,而某种反应的形式与相关刺激有关。
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靠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起家)
学派主张
研究内容
研究意识
格式塔意为整体,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
弗洛伊德
理论来源
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学派主张
研究内容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与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突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临床技术
通过释梦与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潜在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贡献
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他们的贡献。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派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这些学派逐渐转变为一种思潮、一种范式、一种发展方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6个主要研究取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特点
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采用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如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和情绪等,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主要研究问题
脑与心理的关系。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脑区或神经网络来完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心理免疫学。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方法
临床方法
局部切除法
电刺激法
生物化学方法
脑成像方法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研究
主要特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出现了斯金纳,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
他们在传统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在刺激反应中间存在某些内在的心理过程,如认知地图、目标等
研究应用领域
程序学习
斯金纳基于动物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程序学习系统。目前程序学习的思想和计算机教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个体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行为治疗
帮助人们改变或消除不需要的行为或不适应的行为,代之以需要的或适应的行为。
生物反馈技术
推动了生物反馈技术的研究出现了各种生物反馈仪
借助这种仪器,可以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的身体过程,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如果一个人的血压,血压太高,他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让自己的血压一点点的降下来,最后达到控制血压,缓解和治疗高血压症的目的。
心理分析的研究
主要特点
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如克莱恩,艾里克森等,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后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种,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
把青年期看成力比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力比多在儿童时期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特点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这些理论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研究方法
除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学习训练与脑的可塑性、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特点
人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反对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分析。
主要观点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它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人。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赛力格曼,2000)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主张
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如积极人格,积极情感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等。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幸福,并预防问题的产生。
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接受了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也接受了实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前进了一步。
进化心理学研究
主要特点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
运用进化论思想对人类经理的起源和本质进行研究。强调自然选择对人类普遍行为倾向的塑造作用
主要观点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某一种行为请向鱼有助于个体的生存,那么这种行为请向就会被自然所选择。并且通过基因遗传保留下来。
现代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着重揭露心理和行为的客观规律,并进而预测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特别重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和社会行为的研究
广泛吸收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参与交叉学科的攻关研究。
人的信息加工
感觉
感觉的一般概念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作用
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
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性质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
感觉包含感受器和效应器的活动
感受器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达到中枢神经。
效应器不仅执行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产生某种应答性活动,而且参与信获得信息的过程。它加强信息的输入,使感觉过程更合理、更有效
分类
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
内部感觉
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而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近刺激与远刺激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为近刺激和远自己两种。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属于物体自身,不会有太大变化】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感觉器官直接接收到的刺激,时刻都在变化】
感觉的编码
定义
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声音等。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相关理论
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近年来,感觉编码的形成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
特异化理论
主张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模式理论
主张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结果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依赖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数量关系
对数定律
德国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数定律。
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
评价
费希纳定律提供了度量感觉大小的一个量表,对许多实践部门有重要意义。
但他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经被事实所否定。
费希纳定律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所以费希纳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幂定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心理量并不随物理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与物理量的幂成正比。
评价
理论上,它说明对刺激大小的主观尺度可以根据刺激的物理强度的乘方来标定。
实践上可以为某些工程计算提供依据。
但是,用数量估计法所得到的幂定律,依赖于被试正确使用数字来恰当标记其心理感觉量,因此可能受到背景效应和被试反应偏向的影响。
信号检测论
人对信号的检测不仅依赖于他的感受性,而且依赖于他所设定的反应标准。
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数学方法,用来评价个体的感受性和它的反应标准,对信号检测做出的不同贡献。
根据信号有无和观察者的反应信号检测论将被试的反应分为四种
击中(被试正确报告了信号的出现)
漏报(有信号,但被试没有报告)
虚报(没有信号,被试却报告有信号)
正确拒绝(没有信号,被试报告没有)
如果虚报率高,说明被试采用了较低的反应标准,容易将非信号报告成信号。如果漏报率高,说明被试采用了较高的反应标准,容易漏掉真正的信号。
视觉
定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视觉主要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
视觉刺激
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辐射,换算成波长是380-780nm
光源
宇宙中能够产生光线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和各种人造光源。最重要的光源是太阳。人眼的许多视觉特性主要是长期适应太阳光的特性产生的。
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产生由红到紫的各色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
单色光
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当我们讲到视觉刺激物——光的特性时,既包括光源的特性,也包括具有反射作用的物体的表面的特性。
视觉的生理机制
先略过
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
定义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明度的变化
视锥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所有波长的光,但它对光谱的中央部分最敏感。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相比,对较短的波长具有最大感受性。因此,当人们从视锥视觉(昼视觉)向视杆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变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见到这种现象现象。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兰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
这种现象叫普肯耶现象。它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颜色
定义
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另一种视觉经验。
3个基本特性
色调
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
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颜色的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
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等。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如绛紫,粉红,黄褐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
从光谱上任意选择三个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就可以产生一切彩色和非彩色。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最好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混合
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同他相混合而产生白色和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色觉缺陷
色弱
色弱患者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在刺激光较弱时,这些人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
色盲
全色盲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这种人一般缺乏视锥细胞。
局部色盲
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体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的多。
色觉理论
三色说
理论概述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1860年,赫尔姆霍茨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国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因此,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按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理论缺陷
他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红绿色盲的患者把光谱的过短波部分看成蓝色,长波部分看成黄色,因而没有红绿经验。按三色理论,这种患者应该缺乏感红和感绿的视锥细胞。由于三色理论,假定黄是由红、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装置的病人不应该具有黄色的经验,这和病人的实际色觉经验是不符的。
对立过程理论
理论概述
黑林提出了四色说,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例如在光刺激时,黑-白字视素异化,产生白色经验;在没有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同化,产生黑色经验。
理论支持
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黑林的观点。例如注视蓝色一段时间再注视黄色,这时会觉得黄色比平时更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拮抗过程。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视觉对比
定义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当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这种现象叫明度的对比效应。
例图:明暗对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的小正方形比放在黑色背景上的小正方形要暗的多,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例图:颜色对比(将灰色,正方形放在蓝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显黄色。放在黄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带蓝色。
边界突出马赫带
马赫带定义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产生原理
可以用侧抑制来解释。由于相邻细胞间存在侧抑制的现象,来自暗明交界处亮区一侧的抑制大于来自暗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暗区的边界显得更暗。同样,来自暗明交界处暗区一侧的抑制小于亮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亮区的边界显得更亮。
视敏度
定义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来表示。
所谓视角,即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当能看清一个物体或物体间的距离时,所对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视敏度分类
最小可见敏度
是指视觉系统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最小间隔敏度
指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游标敏度
是用游标来测定的,要求被试能够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
近视和远视
近视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因而导致视像模糊。
远视是指来自近处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因而导致视像模糊。
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适应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
暗适应是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后像
定义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两种类型
正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例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位于黑色背景之上
负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同上例,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
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如果你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
闪光融合
当我们看到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闪光时,得到的是明暗交替的闪烁感觉。当断续的闪光间歇频率增加,人们看到的将不再是闪烁的光,而是稳定的连续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听觉
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人耳能够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万赫兹。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声体振幅大小不一样,他们对空气形成的压力大小也不一样,振幅大压力大,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反之,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弱。
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声音的这些物理特性决定了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听觉的生理机制
先略过
听觉的基本现象
音调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音调理论
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886年,物理学家拉瑟福德提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震动次数也较少。【正比关系】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是不符合的。
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理论概述
由赫尔姆霍兹提出,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支持证据
老年人有很好的低频听觉,但高频听觉退化严重,这种对高频的听觉能力衰退是由基底膜前端附近的神经退化引起的。
反对证据
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范围为20~2万赫兹,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仅为10:1。
行波理论
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窝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震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理论评价
正确描述了500赫兹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当声音低于500赫兹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并对毛细胞施加了相等的影响。有人认为,声音频率低于500赫兹,频率理论是对的,声音高于500赫兹时,位置理论是对的。
神经齐射理论
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了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越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他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韦弗尔指出,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音响
音响是用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
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其他感觉
皮肤感觉
肤觉的概述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肤觉。
4种基本形态
触觉
冷觉
温觉
痛觉
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身体的部位不同,肤觉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的重要意义
(1)人们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离不开触觉的作用,人的触觉不仅能够使认识物体的软硬,粗细,轻重等特性,而且它和视觉与其他感觉的联合还能认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在视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肤觉起着重要的补偿作用。盲人用手指认字,聋人靠震动觉欣赏音乐,都利用了肤觉来补偿视觉和听觉的缺陷。
(3)肤觉对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有重要作用。如果人们丧失痛觉、温觉和冷觉,就不能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触压觉
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触压觉。
两种类型
触觉
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这种感觉叫触觉。
压觉
外界刺激使皮肤明显变形,叫压觉。
触压觉的感受器是分布于真皮内的几种神经末梢。皮肤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触觉感受性。面部是身体对压力最敏感的部位,其次是躯干,手指和上下肢。
两点辨别阈限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辨别阈。手指的阈限值最低,说明手指能感知两点间的很小距离。
对落在皮肤上的物体的定位也是触压觉的一种形式。由精细肌肉控制的身体部位触觉定位比较敏感。
温度觉
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是温度觉的适宜刺激。一种温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来决定的。
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
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
刺激温度等于生理温度,不产生温度觉。
影响因素
身体的部位不同,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因而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还取决于受刺激的皮肤面积的大小。
痛觉
引起痛觉的刺激物很多,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刺激等,任何一种刺激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痛觉传递了机体受到伤害的消息,因而具有保护机体的作用。
痛觉的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中的是自由神经末梢。
嗅觉和味觉
嗅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物质引起的。
感受器
嗅觉不是由少数嗅觉感受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的,而是由大量嗅觉感受器分别对不同的嗅觉刺激做出反应。
嗅觉的影响因素
首先,对不同性质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感受性。
其次,他和环境因素、机体状态有关。
再次,适应也会使嗅觉感受性明显下降
最后,长期的职业实践会提高嗅觉感受性。
味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感受器
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人的味觉有甜,苦,酸,咸四种,负责它们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舌两侧和舌根分别对咸,酸和苦最敏感。
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指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变化的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动觉
也叫运动感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感受器
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韧带和关节中,分别命名为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人具有高度精确的动觉,才能实现动作的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
在认识客观世界中也有重要意义,动觉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动觉和肤觉结合,给我们提供了物体形状、大小的信号。
平衡觉
也叫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引起的。
感受器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
半规管是反映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前庭是反映直线加速或减速的器官。
内脏感觉
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这些感受器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传入中枢,并产生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内脏感觉性质不稳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叫黑暗感觉。
知觉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定义
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这就是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性。
知觉的作用机制
觉察
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
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
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在知觉过程中,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在知觉过程中,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知觉的生理机制
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
感觉皮层的一级区实现着对外界信息的初步分析和综合。这些区域受到损伤将引起某种感觉的丧失。
感觉皮层的二级区主要负责整合的机能。他的损伤不是引起特定感觉的破坏,而是丧失对复合刺激物的整合能力。
感觉皮层的三级区是视觉,听觉,前庭觉,敷觉和动觉的皮层部位的“重叠区”,这个区域受到损伤,将引起复杂的空间综合能力的破坏。
除皮层感觉区外额叶在人的知觉活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额叶损伤的患者常常失去主动知觉的意图,不能对知觉客体做出合理的假设,并且不能对知觉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评定。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作出反应,也就是把不同的刺激模式。分解成他们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特征觉察的时候,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完成了“特征捆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知觉过程”。
知觉的种类
根据感官的特性分类
知觉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味知觉等。在这些知觉中,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感官以外,还有其他感觉成分参加。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
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补充:社会知觉【对个人、人际、自我知觉】、物体知觉)
根据知觉中意识参与的程度
知觉可分为阈上知觉和阈下知觉。阈下知觉也叫无觉察知觉,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觉。研究发现,当刺激没有被个体意识所觉察时,也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含义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含义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一方面,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在知觉活动中,人对整体的知觉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证明实验
内温的整体反应与局部反应实验。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理解性(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含义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用
(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2)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对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3)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恒常性
含义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种类
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
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是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是亮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影响恒常性的条件
视觉线索
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经验
人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
知觉学习
含义
知觉学习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知觉阈限的变化。
经验如何影响知觉
知觉定势
指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知觉的影响
知觉习惯
人们平日里都是按照正常的方向知觉人脸的整体特征,这种经验影响到对面孔细节的知觉。
种族效应
我们很容易分辨本民族的人脸儿不容易分辨异民族的人脸。
知觉学习的实验证明,知觉能力可以由学习和训练得到改善。
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知觉适应。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等。
形状知觉
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通过视觉,人们得到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通过触觉和动觉人们探索着物体的外形。它们的协同活动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息。
(1)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物体形状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2)轮廓与图形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
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临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这种现象叫轮廓掩蔽或图形掩蔽。说明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主观轮廓图
(3)图形的组成
图形组织的原则
(1)临近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2)相似性
视野中具有相似性的成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3)对称性
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
视野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
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或者具有共同命运时,就会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图形。
(6)封闭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朝向
线条方向对图形组合也有重要意义。
(8)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形状识别
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形状是什么,叫做形状(或模式)识别。
形状识别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主要包括物体识别、面孔识别和文字识别等。
物体识别
物体识别,基于对构成物体的诸成分的风险,这些成分互相结合起来,就形成众多物体的形状。
面孔识别
面孔识别常常被表征为一个整体,面孔识别主要依赖于眼睛、鼻子、嘴巴等的空间关系。
文字识别
文字识别依赖于对文字的特征分析。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文字识别可能存在专门的字形加工区,该区的激活不受意识的控制,也不受左右视野呈现方式的影响。
(5)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注意在形状知觉中有重要作用,当你的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的物体就可能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叫做“不注意盲视”(由于不注意刺激物而引起的盲视)
在特征整合中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6)眼动与形状知觉
眼动分为两类
一类是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如微跳,漂移,生理震颤。
微跳,对于维持视觉映像,避免视网膜因注视而产生的局部适应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类是随意的、较大的眼动,如眼跳和追踪等。
眼跳是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运动。眼跳保证了对新的信息的提取。
研究发现,再认图形的成绩依赖于观察时注视点的数量。注视点的数量越大,以后认出该图片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小知觉
我们知觉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以及知觉距离都有关系。物体大小=视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大小知觉的影响因素
首先,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有作用。
其次,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对大小知觉有影响
最后,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也有一定的关系。身体姿势与环境间的正常关系是维持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属于三维空间的知觉,就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宽和高,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
提供深度与距离的线索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调节
调节是指晶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辅合
辅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辅合是双眼的机能。
单眼线索
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借助单眼线索,人能在一定程度上知觉深度和距离。
种类
(1)对象重叠(遮挡)
物体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
(2)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越趋于接近,如铁轨
(3)空气透视
指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作用和它引起的光线的散射。结果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
(4)相对高度
是指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更远些。
(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
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一般来说,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的慢,方向相同,这就是运动视差。
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由于人类双眼之间有6cm左右的目间距,所以当观察近处物体时,左眼看到的物体左边多一些,右眼看到的物体右边多一些,两只眼睛视网膜成像的差异即为双眼视差
与单眼线索相比,双眼线索对判断深度和距离有更大的作用,它的作用范围可达1300m,当距离超过1300m时,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方位定向
方位定向,是指对空间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方位定向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同物种在方位定向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
人的方位定向
人有两只耳朵,他们分别长在头部的左右两侧,中间相隔27.5cm。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时间差
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
强度差
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强度差别,适合高频定位
位相差
声波同一相位,到达双耳的时间先后不同,适合低频定位。
时间知觉
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
3种
时序知觉
我们能够分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时距
空时距
指一个事件的起始时间
实时距
指在某个时间间隔内包含着一个持续的事件
时间点知觉
也叫对时间的确认,指知道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时间知觉的参照物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如心跳,脉搏。
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较长。
人回忆往事时则情况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长;经历越简单,就觉得时间短。
(3)人的情绪和兴趣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时间知觉的脑机制
时间知觉依赖于人脑对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分析和综合,它的发生与大脑的广大脑区有关。
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对动物和人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运动知觉的下阈
刚刚可以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角范围(角速度)
运动知觉的上阈
看到闪烁时的速度
运动知觉的阈限,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增加目标物的照明和刺激持续时间将降低运动阈限。
似动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中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自主运动
没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我们会误认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错觉
产生原因
人的知觉存在知觉恒常性,但也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
含义
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也叫箭形错觉。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内向的两条斜线,那么前者就显得比后者长的多。
潘佐错觉
也叫铁轨错觉。在两条符合线的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上面一条直线,看上去比下面一条直线长些
垂直-水平错觉
指两条等长的直线,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那么垂直线看上去比水平线要长一些。
贾斯特罗错觉
指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图中的一条比包含在上图中的一条,看上去更长一些
多尔波也夫错觉
指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一个在小圆的包围中,另一个在大圆的包围中,结果前者显大,后者显小
月亮错觉
指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指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
冯特错觉
指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是中间显得窄,而两端显得宽,直线好像是弯曲的。
爱因斯坦错觉
指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
波根多夫错觉
只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螺旋和运动错觉
螺旋错觉
运动错觉
明暗错觉
明暗错觉被称为赫尔曼格栅。可以在图上交叉处看到灰点,但仔细看并不存在。
错觉理论
眼动说
当人们知觉某些几何图形时,眼睛运动的方向和范围会发生变化,因而引起知觉的错误。
后来有人指出,在快速呈现某些错觉图形时,没有眼动发生,而错觉仍然出现,说明眼动说是不正确的。
移情说
观察者把自己认同于图形的某部分,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图形上面,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事实上,人的情绪体验千差万别,而错觉对所有人实际是一样的。
完形倾向说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某种完形的倾向,这种倾向夸大了似乎能分开的事物各特征间的距离,因而引起错觉。
许多情况下,完型请向能使许多不完满的图形趋于完善,但不一定会引起错觉。
透视说
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这种解释看上去有道理,但没有说明为什么透视上较远的物体,反而看上去大一些。
常性误用说
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颠倒。在日常生活中,当知觉条件改变,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像也相应改变时,由于环境提供了深度和距离的线索,因而保持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当深度知觉的线索改变,而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保持恒定时,就会引起物体大小的错觉。
意识和注意
意识的一般概念
意识
在觉醒状态下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自身内部状态,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水平
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
无意识
又称潜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常见的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
如骑车等自动化了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行为对他们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盲视
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是由脑损伤引起的,叫盲视。
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
局限性
意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或刺激,人是意识不到的。这是由感觉器官的特性决定的。
当人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会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能动性
人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还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的功能
(1)意识对人们所察觉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流量。
(2)意识完成信息存储(即记忆)。
(3)计划或执行控制功能(主观能动性)
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与梦
睡眠是一种与觉醒对立的意识状态
脑电研究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脑电中有很多beta波。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beta波由阿尔法波取代。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则主要是city波。
梦的研究
先略过
催眠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们会轻易的对暗示做出反应。
催眠步骤
首先,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让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
然后,催眠师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如想象中的风景表的滴答声,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和体验。这样被试就会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顺从和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或事情。
催眠时的脑电特征和个体在清醒状态时是相似的,但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催眠的应用
现在,催眠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白日梦和幻想
每个人都有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白日梦,程度较严重时称为幻想。
白日梦是人在清醒时的一种意识状态。注意力很明显的从当前的事件转移到另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去。
精神活性药物研发的意识状态改变
神经活性药物包括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三大类。
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的基本概念
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注意与意识
一方面,注意不等于意识
注意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或什么东西不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被动并且不易控
另一方面,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
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意识状态分别处在不同的水平上
睡眠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从睡眠进入觉醒以后,人开始能意识到外部的刺激和自己的活动,并且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注意状态时,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此时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紧张
注意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促进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
注意的种类
选择性注意
含义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证明实验
双耳分听实验
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
负启动(NP)
是指当探测刺激与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有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度下降。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
首先给被试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字母(启动刺激),要求被试识别其中一个字母(目标字母),而忽略另外一个字母(忽略字母)。紧接着呈现探测刺激,也就是两个不同颜色的字母。
实验条件
在目标重复启动条件中,启动刺激中的目标字母与探测刺激中的目标字母是一致的。
在忽略重复条件时,启动刺激中的忽略字母与探测刺激中的目标字母是一致的。
在控制条件中,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没有任何关系。
实验结果
在目标重复条件下,识别探测刺激的目标字母比在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快,而在忽略重复条件下,识别目标字母则比识别控制条件下的字母要慢。
前者是启动效应,后者是负启动效应
返回抑制(IOR)
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表现出的对目标刺激反应时变慢或正确率降低的现象。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
首先,呈现水平排列的三个方框,要求被试始终注释中间的方框;然后使外侧某一方框变亮,这一过程被称为线索化。最后目标刺激随机出现在某个方框内,要求被试尽快做出反应。
实验结果
如果被试对线索化的位置出现的目标刺激反应更快,那么就出现了易化效应。
如果在对线索化位置上的目标刺激的反应比非线索化位置慢,那么就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
对返回抑制的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返回抑制是注意再次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受到了抑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返回抑制是避免对线索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反应上的抑制。
注意瞬脱(AB)
在识别一系列刺激流时,对某个刺激的准确识别会影响到其后对特定时间间隔(一般为500毫秒以内)的刺激的识别,这种现象被称为注意瞬脱。
实验设计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
实验过程
通常给被试呈现一串由字母、数字、图片等组成的刺激流。要求被试识别刺激流中的目标刺激和探测刺激,通常与目标刺激相隔1~8个项目)嗯。。
实验结果
与未出现目标刺激的情况相比,当出现目标刺激时,被试对探测刺激的觉察正确率会降低
对注意瞬脱的解释
采用中枢干扰理论来解释,理论认为中枢处理机制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处理目标刺激的特征信息时,中枢处理机制被占用,探测刺激的特征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中枢处理,因此在目标刺激的掩蔽下迅速衰退。
持续性注意
含义
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各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注意动摇
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现象,注意内容并没有离开当前活动。
相对照的是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是指将注意从一项活动有目的的转移到另一项活动的现象,注意内容已经变成新的活动。
注意动摇的解释
一种意见认为,注意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的下降。
另一种意见认为,有机体的一系列机能活动都具有节律性,如呼吸的节律,血压的节律,神经元活动的节律等。注意的动摇是有机体的这种节律性活动引起的。
分配性注意
含义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常用研究方法
双作业操作
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
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注意的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
理论概述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消失了。
局限性
按全或无原则进行工作,无法解释人对材料的信息加工和记忆性注意现象。
衰减理论
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结果的研究,特瑞斯曼(1964年)提出了衰减理论。
理论概述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他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后期选择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
理论概述
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
前三个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可能发生。
理论评价
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由于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
试着比较一下这4种理论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认知资源理论
从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如何协调的角度来理解注意。他把注意看成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该理论还假设,在认知系统中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我们的控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习得或形成后,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注意的神经机制
先略过
记忆
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的含义
定义
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个阶段
编码
是人获得个体的经验,相当于记忆中的“记”的阶段。
在记忆的过程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存储
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存储是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细进行复述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指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提取
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
2种基本形式
再认
回忆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首先,人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能主动的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
其次,人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对人的生活具有意义的事物,才会有意识的进行记忆。
再次,记忆还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
记忆的作用
(1)记忆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在知觉中,人的过去经验有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的参与人就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事物。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由记忆提供的知识经验起着更大的作用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没有心理的发展。
(3)记忆连接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离开了记忆,个体什么都学不会,他们的行为只能有本能来决定。
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短时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正负2个组块。
编码方式与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编码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
保存时间长,从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人类记忆三级加工模型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类2类
情景记忆
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
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
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
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利用,这些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先略过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编码
包含
视觉编码(图像记忆)
听觉编码(声像记忆)
感觉记忆编码的特征
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作用时间短,视觉感觉记忆为0.25到1秒,听觉感觉记忆不长于4秒。
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
记忆痕迹容易消退,只有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能转化为短时记忆。
证明实验
斯伯林的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
局部报告法的成绩要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存在感觉记忆。
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视觉)的存在
莫瑞模仿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听觉系统中也存在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存储
存储时间的实验
实验过程
斯伯林变化了刺激项目吕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实验结果
即使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
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毫秒时,回忆率下降到75%,
信号延迟到300毫秒后,回忆成绩下降到55%。
当延迟超过0.5秒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就接近整体报告法的成绩了。
存储容量的实验
斯波林比较了局部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的成绩。
结果显示
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为6时,局部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的成绩差别不大。而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上升时,局部报告法明显优于整体报告法。
达文对声像记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要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钟。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其余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短,约为一分钟
记得容量有限,没7+/-2个组块。
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
经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编码
包含
视觉编码(图像记忆)
听觉编码(声像记忆)
证明实验
研究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明了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
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
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在上午11点~12点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效率最低。
加工深度
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主试让两组被试分别对一个词表进行特定字母检索和语义评定任务,实验前告诉每组中的一半被试,在任务结束后要有一个回忆测验(提示组);对另一半被试则不告诉有回忆测验(未提示组)。实际上,在任务结束后,都要求两组被试进行回忆测验。
实验结果
在特定字母检索任务中,提示组要比未提示组有更好的回忆成绩;而在语义评定任务组则没有差异。
结果分析
语义评定组对字词的加工深度比较大。因此,提示组和未提示组的被试都有很好的成绩,而特定字母检索组在加工水平上比较低,因此只显示出提示组的优势。
组块
对记忆的内容组块化或者扩大每一个组块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提高记忆的编码效果。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
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因此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容量来达到增加短时记忆容量的目的。
证明实验
默多克的实验证明了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实验过程
用听觉方式先向被试,分别呈现三组不同的材料
第一组是由三个辅音构成的三个字母组合,如PTK
第二组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如HAT
第三组是三个单词,如EAR-MAN-BED
然后让他们进行回忆
实验结果
3个字母组合与3个单词的回忆成绩差不多;而回忆3个字母单词比回忆不相关的3字母组合的成绩要好的多。
结果解释
一个单词是一个熟悉的单位——块,通过组块被试能大大的提高对一系列字母的记忆数量。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遗忘
复述
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分为两种
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
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
精细复述
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其中,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保持15~30秒。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皮特森等人在实验中要求被试记住以听觉形式呈现的3个字母,为了阻止被试进行复述,在呈现字母之后马上让被试对一个数字进行连减3的运算,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刚才呈现的3个字母。
实验结果
被试回忆的正确率是从字母呈现到开始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递减函数。
到时间间隔为三秒时,被试回忆的正确率达到80%,到时间间隔达到六秒时,正确率下降到55%,而延长到18秒时,正确率就只有10%。
结果解释
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如得不到复述,将会迅速遗忘。
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沃和诺尔曼利用一个巧妙的实验将消退和干扰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
让被试听由若干的数字组成的数字序列,在数字序列呈现后,伴随着一个声音信号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这个探测数字曾经在前面出现过一次。被试的任务就是回忆在探测数字后边是什么数字。从回忆数字到探测数字之间是间隔数字,呈现这些间隔数字所需要的时间为间隔时间。
实验变量
实验中采用了两种速度来呈现数字,一种是快速的,每秒4个;一种是慢速的,每秒1个。这样就可以在间隔数字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间隔时间,从而把信息保存时间和干扰信息这两种因素分离开来。
实验结果
在快慢两种呈现速度下,被试回忆正确率都随间隔数字的增加而减少,而不受间隔时间的影响。
结果解释
实验结果支持了干扰说,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斯腾伯格预测,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提取有三种方式
平行扫描
指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指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完全系列扫描
指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做出判断。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给被试呈现1~6个不等的数字系列,如5,2,9,4,6;之后再马上再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探测数字刚才是否出现过,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例如探测数字是9,就做肯定反应,如果是8,就做否定反应。用被试的反应时间做指标。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和预测的完全系列扫描的结果一致,说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
工作记忆(是对短时记忆概念的扩展)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巴德利认为,工作记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成分,而是由多个成分组成的加工系统。
包含
语音环路
用于处理与语音为基础的信息,例如阅读课文,听他人讲话的。
语音环路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语音存储保存语音的信息,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两秒之内就会消退。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使语音信息保持下来;也有终于把视觉性形式的信息转化为听觉形式的语音信息,从而使其进入语音存储。
语音环路的成分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康拉德等人发现语音类似的刺激,其回忆的效果差,证明了语音存储装置的存在
“词长效应”则证实了发音复述过程的存在。例如,当词长从1个音节增加到5个音节时,复述花费的时间也相应增长。
视觉-空间模板
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视觉空间模板,也可以以表象的方式进入空间模板。
干扰范式为视觉-空间模板的存在提供了实验的证据
在这种实验范式中,比较被试在不同类型的干扰条件下,执行主任务操纵成绩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当次任务为言语任务时,它选择性的干扰了言语记忆,不干扰空间记忆;而当次任务为空间任务时,它选择性的干扰了空间记忆,而不干扰言语记忆
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
中央执行系统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
主要功能有: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情景缓冲器是一个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成分。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用于整合来自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信息。情景缓冲器与长时记忆相连。
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
工作记忆容量的常用测定方法是阅读广度测验
实验设计
给被试呈现不同数量的句子,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并记住每个句子的尾词。句子呈现完毕后,要求被试按句子呈现顺序回忆尾词,并完成阅读理解的测验。根据回忆尾词的数量以及阅读理解的成绩,计算工作记忆的容量。
大量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问题解决、推理、阅读理解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作用
长时记忆中存储着我们过去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
长时记忆的编码
编码形式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影响因素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
研究发现,有意义编码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
加工深度
信息加工的深度越深,记忆的效果越好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存储阶段以保持的经验会发生变化。
在量的方面,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在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也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
(1)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
(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证实实验
卡密克尔用实验证实了上述变化的存在。
实验过程
给被试看12个刺激图形,然后将被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听到左边一行的物体的名称。另一组被试听到右边一行的物体的名称,然后要求被试回忆并画出图形。
实验结果
被试所画的图形与原来呈现的图形之间有很大的变化,大约有3/4的图形被歪曲了,而且歪曲的图形都与他们听过名称的事物的形状类似。
记忆存储内容的变化还表现为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
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
(1)复习要及时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的正确分配对识记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连续进行的复习成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复习。
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3)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看到成绩,增强信心,发现问题和错误,有利于及时纠正,抓住材料的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实验证明,这种复习方法比连续诵读的效果好。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复习时要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可以采用记笔记、记卡片、编提纲等方式进行辅助记忆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再认
含义
是指人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知觉中的形状识别(或模式识别),就是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方式。
再认的效果随再认的时间间隔而变化,从学习到再认的时间间隔越长,效果越差。
再认有时会出现错误,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或认错对象。引起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接收的信息不准确;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分化;情绪紧张等。脑损伤也会引起再认的错误。
回忆
含义
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这种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联想。
回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提取信息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干扰所引起的。这种明明知道而当时又回忆不起来的现象叫“舌尖现象”。
提取线索
情境和生理或者心理状态是长时记忆重要的提取线索
情境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情境,和编码时的情景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状态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生理或者心理状态,和编码时的状态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
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
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
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
遗忘的进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还将实验结果绘成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除时间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
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
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实际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
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
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3)实际材料的系列位置
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的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
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
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4)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转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分析
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有些实验已证明,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也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
干扰说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分析
实验证实,干扰是可能是遗忘的重要原因
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实际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实际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压抑说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
分析
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这是前两种理论所没有涉及的。因此,尽管它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也仍然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理论。
提取失败
该理论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特点是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的去提取他,但它却在特定的任务中表现了出来。
心理学家称之为内隐记忆,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内隐记忆效果,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中先将被试分成四组,被试都看同一张店单词词表,但分别完成四种不同的实验任务:
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不要求记忆。
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并记忆。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不要求记忆。
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并进行记忆。
其中,对单词喜好度的评定与字母索任务相比,要求被试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加工。
实验最后要求有识记任务的被试组,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再认出刚才学过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外显记忆;而对没有识记任务的被试则要求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写出第一个想到的词,目的在于测试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
实验结果
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外显记忆中,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那演技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点。
证明实验
图尔文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再认任务和词干补笔任务,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
实验结果
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词干补笔的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
结果分析
这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词干补笔任务是一种用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者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在测试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个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任务的成绩。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不适用于内隐记忆。
证明实验
罗德格通过实验发现,用再认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测量的内隐记忆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加考比研究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换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证明实验
马正平和杨治良的实验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感觉通道效应。
实验过程
给被试先后呈现两个字表,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表都以视觉方式呈现;另一种是两个字表分别以听觉和视觉的方式呈现。
实验结果
在填字组词测验中,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在不同通道呈现方式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而在线索回忆测验中,被试的外显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通道转换的影响。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不易受到干扰
证明实验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进行词对联想学习,同时利用干扰词对该词进行干扰。之后分别利用线索回忆任务来测量外显记忆的成绩,而利用词对补全任务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
实验结果
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
思维
思维的一般概念
思维
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活动中。
与感觉知觉记忆的区别
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的加工。
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与感觉知觉记忆的联系
思维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人们才能进行推理,做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思维的基本单位
表象和概念
思维的过程
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
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作用
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
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
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作用
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体现创造性)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的进行更新和改组。
思维不是简单的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重建的过程。
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例如,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经验思维。
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或曲解的结论。
理论思维
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结果是否经过明确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意识进行分类:
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分析思维
也就是逻辑思维,它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探索目标不同进行分类:
辅合思维
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
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但究竟哪种答案最好,则需要经过检验。
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根据创新程度不同进行分类
常规思维
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因而称之为常规思维或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辅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等。
表象
表象定义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可以看做是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
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
听觉表象,如想起某歌曲的旋律。
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的动作。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因而具有新颖性。
表象的特征
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些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例如,一棵树的表象不如树的知觉形象鲜明,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很清楚。而且表象的浮现常常不很完整,我们一会儿想到树干,一会儿想到树枝等。
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可见,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证明实验: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过程
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旋转角度不同的字母,而呈现的字母有时是正写的,有时是反写的。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字母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
实验结果
当呈现字母垂直时(0度或360度),反应时最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增加;当字母旋转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结果说明
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表象进行了心理操作,即他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做判断。
表象的脑机制
略过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
从直观上来看,它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来看,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
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决数的运算问题时,需要表象的参与;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要依赖表象的支持;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
概念
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人们掌握了概念,认识就能超越感知觉的范围,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更好的认识事物。
每一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方面
内涵
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
外延
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
脊椎动物概念的内涵是有生命和有脊椎,它的外延包括一切有脊柱的动物,如鸟,鱼,蛇,兔,狼、豹等。
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
概念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有上位概念,基本概念和下位概念等不同层次,由他们构成一个个概念家族。
“水果”这个概念家族为例,水果是上位概念,苹果、梨,香蕉等是基本层次的概念,红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鸭梨,雪花梨等则是下位概念。
基本层次的概念最容易在头脑中激活,然后再扩散到概念网络中的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
概念的种类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
合取概念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他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例如,“毛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
合取概念是最普遍的概念。如鸟类,水果,动物都属于这种概念。
析取概念
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例如,“好学生”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如“学习努力,成绩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礼貌“,如果只有其中两三种属性也是好学生,所以好学生是一个析取概念。
关系概念
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概念。
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进行分类:
自然概念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例如在自然科学中,声、光、电、分子、原子等概念;在社会科学中,国家、民族、文化等概念都属于自然概念。
人工概念
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的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的确定。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
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并对人工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赫尔的共同要素说
实验材料
首次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做概念,用无意义音节给他们命名。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配对学习的方法,将汉字与某一无意义音节配对呈现。实验程序是用12个汉字组成一个单元,代表一个概念,共12个单元,每次呈现一个单元的刺激,直到被试者自动将偏旁与无意义音节联系起来为止,说明被试抓住了这些汉字的共同特征,同时排除了无关的因素。
实验结果
当偏旁部首,与无意义音节建立起联系就说明形成了概念。
布鲁纳的假设检验说
实验材料
通过图片选取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设计了81张图片。
图片上的属性按性质分为四类
图形
有圆形,方形,十字形。
图数
每张图上的图形数目分别为1个、2个、3个
颜色
有绿、黑、红三种
边线
每张图片的边线数目分别为一条、两条、三条。
81张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概念。
实验过程
同时将81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都有哪些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
然后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我现在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张图片上看到。请你按自己的想法,每次指一张图片给我看。对与错,我随时告诉你,看看能否发现我所想的概念。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样例学习说
茹什对假设检验说提出了质疑,假设检验说建立在人工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而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有很大的区别。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样有准确的定义,其内涵和外延都很模糊。
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
例如,“鸟”这个概念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的样例的形象,如麻雀,燕子的形象。
人们通过把某一样例与原型进行匹配而形成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
概念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主要的两种理论有:
层次网络模型
由克林斯等人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
理论认为
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
每个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存储,即在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储在上一层的概念节点上。
层次网络模型认为,提取概念的意义就是对网络搜索的过程,搜索的距离越长,反应时间越长,搜索距离的长短通过连线的长短来表示。
示意图
评价
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如在科林斯等人的研究中,让被试阅读句子并判断句子意义的合理性,结果发现,判断“金丝雀是鸟”的时间比判断“金丝雀是动物”的时间要短,你这符合层次网络模型的预期。
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因此对说明概念关系还有不足的一面。同时,实验说明在人脑中,概念的组织方式并不是严格按照逻辑的上下位规则组织起来的。
激活扩散模型
科林斯等人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
理论认为
该模型放弃了概念按照逻辑上下位关系组织起来的框架。
各种概念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短。概念间的联系越紧密。
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到相关的概念。而且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评价
激活扩散模型不仅较好地说明了概念的组织结构,也成功的解释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语义启动效应。
推理
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或者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
前者叫演绎推理,后者叫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逻辑学侧重研究推理的形式,心理学侧重研究推理的心理过程,研究这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详细查看视频讲义部分
线性推理
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
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证明实验:四卡片选择作业
实验过程
沃森给被试看四张卡片,卡片的一面写有字母,另一面写有数字。同时主试给被试提出一个规则,“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
要求被试说出为证实这一规则的真伪,必须翻看哪些卡片。
实验结果
只有4%的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实验结论
在检验规则或假设的过程中,被试有一种强烈的对规则的证实倾向。这是一种偏离逻辑规则的倾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证实倾向呢?一种观点认为,卡片选择作业中的错误与实验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把卡片的内容换成被试熟悉的内容,被试正确选择的比例就会明显升高。另一项实验表明,采用这种与被试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有高达74.1%的被试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纽威尔和西蒙通过对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问题的种类
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划分:
界定清晰的问题
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含糊的问题
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
对抗性问题
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例如象棋,围棋等游戏。
非对抗性问题
是指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例如解决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等
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根据在问题解决时解题者具有的相关知识的多少:
语义丰富的问题
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如物理学家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
语义贫乏的问题
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如初学物理的人解决物理学的问题。
问题解决的脑机制
略过
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优点:
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缺点
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有时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
常用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
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基本步骤
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实现总目标。
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典型问题:河内塔问题
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
逆向搜索
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道路或方法。
例如,人们要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往往是先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然后查找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
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爬山法
是类似于手段—目的方法的一种解题策略。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后者包含这样一种情况即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以国际象棋大师与普通棋手的差异为例: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别
专家与新手相比,记忆存储的信息量大,存储的熟悉的棋局模式多。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别
新手往往根据问题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专家则根据问题的深层结构进行分类
(2)无关信息的影响
人们容易受到这种无关信息的影响,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
(3)问题表征的方式
问题的表征方式可以影响问题的解决,如九点连线图
(4)定势
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积极的作用表现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在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展和运用。
证明实验:陆钦斯的量水实验
(5)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的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儿童比成人较少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的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称之为功能变通。
提升功能变通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6)动机和情绪
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
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
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7)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与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创造性和想象
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属于问题解决的一个研究领域。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想象
创造性活动需要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想象的功能
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但是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进行调节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反馈的研究发现,想象对人的机体有调节控制作用。
想象的综合过程
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几以下几种独特的形式:
黏合
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如美人鱼,猪八戒,飞马等。
夸张
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千手观音,九头鸟,小人国等。
典型化
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进行分类:
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产生的想象。
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的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有意想象
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
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和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因此创造性更高。
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他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包含3个维度
流畅性
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创造性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数量较多的项目。
变通性
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创造力高的人,其思维的变通性较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独特性
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辅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必须把发散思维的结果与原有的思维任务将对照,并利用辅合思维,从各种不同的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远距离联想能力
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
与创造力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决策
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研究人们如何决策,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克服决策中的偏差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决策分类
确定性决策
就是在确定的条件下对备选的方案作出选择的过程
风险决策
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作出选择的过程。在风险决策中,决策者不仅对各种备选方案成功的概率不清楚。而且对存在哪些备选的方案也可能不清楚。
决策的理性观
决策过程中,人的理性观是决策理论与研究的基础。有以下两种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决策者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古典决策理论的理性观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人的认知等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行为决策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得到了很大发展,西蒙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问题,提出了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加之决策情景的复杂性,决策者不可能找到所有备选的方案;不可能准确预测所有方案的结果等。因此决策者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个体。
决策过程的研究
卡尼曼等人继续了西蒙的启发式研究,研究发现,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往往是非理性的,而且做出决策的偏差是有规律的,人更多的是根据几种启发式的方法进行判断和决策。
期望效用理论
在早期的决策理论中,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提出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实际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论的观点。
前景理论
卡尼曼等人提出前景理论,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
卡尼曼等人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
3种【考过】
代表性启发法
是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样本越与总体的原型相似,就越容易被归入该总体。
易得性启发法
是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
根据易得性启发法,你可能做出精确的判断,但也可能使你产生判断和决策的偏差。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锚定,以后的调整是在锚定基础上的微调。
以上三种启发法对决策是有帮助的,它使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快速决策,但是采用这些启发法也可能导致决策的偏差。
语言
语言的一般概念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语言的特征
创造性
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组合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
结构性
语言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只有符合一定规则的语言才是人们在交往中可以接受的语言。
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指代性
语言中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正是由于这种指代性,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
语言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与个体生存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的特点。
语言的结构
语言是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句子下面可分为短语、词、语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
层次结构
音位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词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人们自由使用的单位都是词。
句子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20世纪中叶,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取的书面形式。
而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
从深层次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是通过转换规则来实现的。
语言的形式
外部语言(进行交际)
口头语言
对话语言
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
独白语言
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如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书面语言
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
手势语
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内部语言(支持思维活动)
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研究语言的意义
理论意义
研究语言有助于深入了解认识语言活动规律,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使心理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实践意义
首先,对语言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儿童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规律,儿童自我意识、元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语言也日益成为人机交互的工具。资料检索,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都依赖于正确的理解与表达语言。
最后,语言研究也有助于区别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病人,指导病人的康复和手术治疗。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先略过
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主动、积极地建构意义的过程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是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语音)建构意义的过程。言语理解开始于语音知觉或言语知觉。
语音的物理性质
音调
指语音的高低。语音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
音强
音强是指语音的强弱,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
音长
音长是指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色
烟色是指语言的特色。语音的特色油声波的波形来决定。
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大致可分为两类,元音和辅音。
人对音位的感知可能依赖于人脑的某些特征觉察器,其中每种觉察器都对相应的一种区别性特征做出反应。
影响言语理解的各种因素
语音类似性
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语音强度
当语音强度为5分贝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但不能分辨;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当强度为20~30分贝时,清晰度为50%;当强度为40分贝时,清晰度达70%;当强度为70分贝时,清晰度达100%,强度超过130分贝时。则会引起不舒服。
噪音掩蔽
当语音比噪音的强度大100倍时,噪音对语音的可懂度没有影响;当语音与噪音强度相等时,可懂度为50%。
日常生活中因语境的作用,当语音低于噪音强度时,人仍可听懂语音。
语境
语境指语言交际的环境。
句法语义的作用
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可懂度有重要的作用。
韵律特征
是指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听者所能感知到的语流的轻重缓急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重读、韵律结构和语调等。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在视觉输入的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根据加工的水平,阅读理解可以分为词汇理解,句子理解和篇章理解。
词汇理解
词汇理解也叫词汇识别,是通过对词形的感知,通达词汇意义的过程。
心理词典是指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它储存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心理词典中的词语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词汇理解就是在词形识别的基础上,在心理词典中查找词条的过程。
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
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
在词的使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音位或者音节数越多,那么这个词的识别时间就越长,这就是所谓的词长效应。
单词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信息。
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正字法规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知识。字词识别不仅要依靠对笔画、部件或字母的检测,而且要检测这些成分的结合规则。
字词的使用频率与词汇习得年龄
单词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
语音的作用
语义特征的作用。
低频具体词的识别比低频抽象词的识别容易。
意义较多的词(多义词)比意义较少的词(单义词)更容易识别。
语境的作用
语境提供的信息促进或抑制了对单词的识别。
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
句子的类型
句子的类型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可能是由于不同类型的句子包含的语法和语义信息的复杂程度不同造成的。
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的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因此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章理解
篇章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篇章意义的过程。
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
推理
推理可以在篇章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篇章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它在篇章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境
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语境既包含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
图式和策略
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对图式的有效使用可以看作是阅读的一种策略,阅读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当前篇章的阅读,而且能够迁移到其他篇章的阅读理解中去。
文章标记
文章标记是指在文章不同位置出现,本身不给文章带来任何新内容,但有助于强调文章的结构或具体内容的词、短语和句子或特殊符号。
文章标记对文章阅读过程及信息保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阅读水平高的读者的促进效应大于对阅读水平低的读者的促进效应。
语言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因此,语言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
语言产生
言语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心理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产生和手势语三种形式。
语言产生的性质
语言产生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无论说话或书写,人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
语言产生活动又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它取决于说话者对情境分析和对听话者的正确了解。
言语产生
目前感觉不是重点,先略过,看视频后再补充
书写产生
目前感觉不是重点,先略过,看视频后再补充
手势语产生
目前感觉不是重点,先略过,看视频后再补充
行为调节和控制(内部动力)
动机
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动力。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动机与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在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暂时得到消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需要的特点
(1)需要都有对象。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
(2)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3)在需求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方式上,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区别。
需要的种类
按需要的起源
自然需要
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
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类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按需要满足对象的不同
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纸杂志和观看电视电影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是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
需要的结构
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结构图
详细解释
生理的需要
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在人类所有的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
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与爱的需要
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等
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其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每个人都有机会就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高级需要满足后,低级需求仍然需要,但对行为影响降低。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也出现的较晚。如婴儿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在成人之后才能出现。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稍作延迟,也叫生长需要。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因此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具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如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等。
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似本能在某种程度上由体质或遗传决定。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仅1%。
评价
较系统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发生,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生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不能证实。(现象学方法,描述或搜集名人资料,进行经验分析而放弃探索因果关系的科学证明)
否认社会作用,只强调个人需要,不考虑社会实践对人需要的制约以及人的需要的社会性。
没有充分认识高级对低级的调节控制作用
动机与目标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进而成为行为的动力,并推动行为。
目标的含义
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
目标的类型
明确的目标与模糊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指具有具体要求或成绩标准的目标。
模糊的目标是指那些评价指标不明确,要求比较含糊的目标。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那些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
短期目标则是指那些完成期限较短的目标。
短期目标可以给个体提供及时的要求,给人一种压力感和被控制感;长期目标无法对个人的努力和进步情况提供及时的要求,不利于维持个体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不同难度的目标
根据目标的难度水平,可以将目标分为难的,中等的和容易的。
面对同一活动情境,不同个体所设置的目标水平可能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目标的难度水平并非是绝对的;同一水平的目标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容易的,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
目标的动机机制
目标的动机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努力程度,坚持性水平和任务策略的运用。
动机与行为效率
动机与行为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
主导动机
个体最重要的,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主导动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从属动机
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对行为起辅助作用。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的结合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的解释其行为,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的控制和预测。
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
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图示
研究表明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工作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价值观影响个体对各种观念、事物和行为的判断,使个体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并按照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或目标去做。
价值观的动力作用
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在活动中发挥的力量就越大。
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的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个体会自觉不自觉的时时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的意义。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价值观不同,人对事物的认识会有很大差异。价值观也会影响人对事物的需要,进而影响对行为的调节。
动机与意志
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点
意志行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意志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是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詹姆斯的意志理论
詹姆斯认为意志过程是有意识观念的竞争。竞争的本质在于以较小冲动的观念与较强大冲动的观念进行斗争而最终取得胜利。
鉴别意志过程的四种标准
有意识的开展与某些观念相关的行动。
体验到实施意向的自我承诺
由意识导致的努力
感觉到身体不同部位的紧张。
库赫尔的意志理论
意志行动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它应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决定阶段和决定后阶段。
决定阶段是评估效能感和价值,进行决策和设置目标的阶段,是动机性的。
决定后阶段是保护已承诺的目标,使之得以贯彻实施的阶段,是意志性的。
行动控制(或意志控制)
在行动计划完成前,对当前的行动意向加以保护,避免被其他竞争性倾向所替代的过程就是行动控制。
意向是行动控制论的核心概念。
意向与动机倾向的区别在于它的承诺性质。意向是个体对目标的承诺,或者说是实施某种行为的决心。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起源分类
生理性动机
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须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
社会性动机
是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
人有权利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等。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根据动机的意识程度
有意识动机
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目的的动机。
无意识动机
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内外维度
内在动机
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在动机
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
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
近景动机
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远景动机
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兴趣
兴趣含义
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
兴趣分类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是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小说的兴趣。
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以引起的,如人在完成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兴趣,但对研究的结果有兴趣。
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
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
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了兴趣,他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
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广度
指兴趣的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一般来说,兴趣广泛有利于人们获得较广博的知识
兴趣的中心
指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它能推动人们较深入的认识客观世界。
兴趣的稳定性
指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
指兴趣能积极推动人的活动,提高活动的效能。
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成就动机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成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特点
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确定较明确的目标。
以主体的积极努力克服困难为标志。
形成原因
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就动机的测量
麦克兰德的成就动机TAT测验。
权力动机
含义
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愿望。
权力动机分类
从个体行为的目标上,分为
个人化权力动机
寻求权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
有的人表现为热心社会活动,有的人热衷于追求权力、地位,有的人表现为追求物质财富,这些都是为了达到影响他人和控制社会的目的。
社会化权力动机
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
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还有的人是以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的安全,解除人们的痛苦等。还有以服务为目的的群众团体的领袖,他们爱人民,爱社会,一心为大众的利益服务。
交往动机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和赞赏。
当这种动机促使人们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人们会感到安全、有依靠,增加了生活和活动的勇气;相反,人们会因孤独寂寞而产生焦虑和痛苦。
学习动机
含义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表现为对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知识价值观
反映人们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
学习兴趣
是人们对学习的一种特殊偏好,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能力感
也叫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影响着学习的坚持性,激发、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的的耐力。
成就归因
是指对人们学习成败原因的主观分析。
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
学习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一学习行为,对学习行为起着始动作用。
指向功能
学习动机能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对学习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调节功能
学习动机还能调节个体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背景
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有本能控制的。
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他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
核心观点
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
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有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影响领域
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
二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
评价
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和理性因素。
没有把握住人类行为的社会本质。
(二)驱力理论
背景
本能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产生了困难。20世纪20年代,伍德沃斯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代表人物
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
核心观点
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
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
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饿→吃(驱力)→吃什么,怎样吃(习惯)
公式:P(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
(三)唤醒理论
背景
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如努力探索新的环境。
代表人物
赫布和柏林,提出了唤醒理论
核心观点
人总处在唤醒状态,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
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
第一,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到U形曲线。
第二,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第三,个人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
经验也能帮助个体更好地组织刺激。
(四)诱因理论
背景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理论。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刺激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代表人物
赫尔在驱力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核心观点
公式:P(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K(诱因动机)
诱因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时装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或情境,如获得名誉,地位等。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能成为诱因。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如痛苦、贫穷、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
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背景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存储,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
这种观念在刺激和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
期待价值理论
是一种早期的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期待是重要的,它能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动机的归因理论
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
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
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
共变原则
在归因时人们经常使用共变原则,是指在不同情境下,某个特定的原因总是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当这个原因不存在时,某个结果也不会出现,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结为该原因。
韦纳的归因动机理论
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
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韦纳提出了两维的归因模型。
主要论点
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影响着他们的归因。
人对前次成就归因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的行为,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影响。
自我决定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提出。
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
自我决定行为
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
非自我决定行为
没有真正的选择受外在刺激的控制,因而是无动机的。
自我功效论
班杜拉的自我功效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
理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将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
结果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
效果期待
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成就目标理论
20世纪80年代,尼克尔斯和德韦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
成就目标是一种有组织的信念系统,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与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成就标准等有关。
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
掌握目标
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
成绩目标
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
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使用深层的加工策略等。而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
(六)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提出一个新的动机理论。
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种相反的元状态,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
目的——超越目的
顺从——逆反
控制——同情
自我中心——他人取向
逆转理论就是试图解释人类的动机状态是如何从一端向另一端转化的。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动机是组织行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用它来解释员工在组织中所有的行为及其相应的基本心理过程。
组织对人的管理要达到三方面的目的
首先,要吸引员工留在组织中
其次,员工必须以可靠的方式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最后,能在工作中进行某种创造性的行为
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的含义
工作动机是指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力量。
工作动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产生某种行为所需的内在力量。
为人的行动指引方向
使人持久的从事某一行为。
工作动机的结构
主流观点
内部动机
是指由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趣味性等使个体产生的工作欲望。
要素有:自我决定、胜任、任务卷入、好奇心和兴趣等
外部动机
是指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报酬,他人承认等所导致个体的工作愿望。
要素有:评价关注、承认关注、竞争关注,对金钱或其他物质的关注和对他人指令的关注等。
这二者是共存的关系,某些情况下内部动机对外部动机有促进作用。
其他观点:工作动机的多维结构
陆塞斯和科瑞斯认为,工作动机由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关系动机和贡献动机四个维度组成。
张剑和郭德瑞发现,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动机有五个因素:追求胜任取向,外在报酬取向,他人评价取消,自我决定取向与良好关系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主要研究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动机、满意度和生产率。
(一)动机的激发
组织行为学家首先要想办法激励员工的成就动机,具有高成就动机的人,成就更多。
(二)提高满意度
对工作的满意度可以促进对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工作的压力,有利于健康。
(三)良好的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充分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和提高满意度的根本。
效率高的领导
开发人力资源
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帮助员工估量和明确他们的才能,然后将任务和才能匹配起来。
即调整他们的工作角色以适合他们的才能;给员工去做他们擅长工作的自由,并使这些才能发挥到最大程度;要关心员工对工作的感受,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设定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
设定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这种目标能激发更高的成就,指导注意力,促进努力,激励坚持性,激发创造性策略。
当员工发现目标可达到时,可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为了鼓励员工对组织的成功作出更多承诺与奉献,不少组织运用了员工参与方案,其中包括参与管理工作场所的民主化,授权员工等方式。让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增加他们对工作生活的自主权和控制力,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率更高,对组织更忠诚,对工作也更为满意。
选择适当的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支配性,有授权给员工设定目标和策划的民主性。采取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取决于情境和领导人。
情绪
情绪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情绪的组合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起组成
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情绪体验的研究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外部表现
人的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存在着某种相应的关系,如愉快的体验必然伴随着欢快的面容或手舞足蹈的外显行为。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是传递具体情绪的鲜明标志,也是情绪情感的重要发生机制。
3种形式
面部表情
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姿态表情
是指面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
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者构成了人类非言语交流的形式,称之为体语。可用于表达思想,情感和态度。
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具有后天学习、模仿、受社会制约等特点。
生理唤醒
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生理唤起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
人们在情绪状态下能自我觉知,但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主控情绪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一般不受个人意志所控制。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功能相反。前者在情绪激动下发生作用,后者在情绪平静时发生作用。
情绪的功能
适应功能
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动机功能
情绪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组织功能
是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社会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情绪的维度
含义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情绪的动力性、机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极性,既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机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
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强度有强与弱两极
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紧张程度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
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比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不紧张,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情绪的维度理论
三维理论
19世纪末,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组成的。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20世纪70年代初,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椎体截面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水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
四维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
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
紧张度表示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等成分的激活水平。
激动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出现的突然性,即个体缺乏预料和缺乏准备的程度。
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
在认知水平上,个体能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能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境适宜的程度。
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情绪的分类
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又可分为
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
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
三个重要的适应功能,即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适度的消极情绪是有益的,但过于强烈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则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如果消极情绪长期存在,而个人的心理适应力又差,不能及时疏导缓解,还会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
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普拉切克的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分类
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三种。
3种情绪状态
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这种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指向性明显。
激情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应激
应激是指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境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对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适应性综合症,包含三个阶段
动员
动员阶段是指有机体在受到外界紧张刺激时,会通过自身的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
阻抗
阻抗阶段是通过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等变化,充分动员人体的潜能,以对付环境的突变。
衰竭
衰竭阶段是指引起紧张的刺激继续存在,阻抗持续下去,此时必需的适应能力已经用尽,机体会被其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结果导致适应性疾病。
情绪与脑
先略过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
内容重复,先略过
姿态表情
内容重复,先略过
语调表情
内容重复,先略过
感觉反馈
人们的情绪是通过面部肌肉、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来表达的,但通过身体的反馈活动也可以增强情绪的体验。
面部表情可能激活和放大某些情绪状态,表情通过大脑中产生的生理变化进而激活情绪体验。
表情中的身体姿势也能提供感觉反馈,并影响人的情绪。伸展体姿能振奋精神,收缩姿势会降低活力。
言语行为也同样影响人们的情绪,当人们大声地谈论与焦虑有关的事件时,被试会更焦虑;当人们用缓慢的,微弱的声调谈论于悲伤有关的事件时,被试会感觉更悲伤。
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他们认为,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主要观点
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评价
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中产生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
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
背景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疑问,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主要观点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刺激情景→丘脑
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主观体验
交感神经系统(内脏、骨骼肌、身体上的各种生理变化)
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之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背景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
主要观点
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理论模式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外界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
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又称认知-生理结合说)
背景
20世界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
主要观点
用实验证明了,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情绪唤醒模型
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500件信息。
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
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
这个工作系统包含三个亚系统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和基于对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代表人物
拉扎勒斯
主要观点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刺激的反应。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3个层次的评价
初评价
是指人们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次评价
是指人对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等。
在这种评价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评价
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
如果再评价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代表人物
伊扎德
主要观点
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6个子系统组成。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情绪是分化的
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
情绪过程与有机体的内部动态平衡、驱力系统、知觉与认知是相互影响的。
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制,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力量。
情绪系统的功能
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
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的含义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包含
具体情绪的调节
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调节。
唤醒水平的调节
包括个体对高、低唤醒水平的调节。
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
情绪成分的调节
情绪调节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
情绪调节的特征
情绪调节的恒常性
是指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情。
情绪调节要根据环境的要求,将情绪体验和表情的强度,持续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
恒常性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特性,只有情绪保持了恒定,才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情绪调节过程的等级组织
情绪调节有多种有效的调节反馈环路,他们按等级组织起来,下级环路镶嵌在上级环路中。
如一个人确定某种抽象的善意的目标,如要乐于助人,是上级环路。而采取行动计划给邻居的行人巷道铲雪等就是下级环路。
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情绪调节具有个体差异,一般是爱个体的愿望来调节的。
情绪调节还可能受到文化规范的影响。
情绪调节的类型
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
内部调节
来源于个体内部,如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
外部调节
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对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条件。
环境的刺激特征与个体内部状况的关系是影响外部调节的重要因素。
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分类
修正调节
主要指对消极情绪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狂怒的强度,使之恢复平静。
维持调节
主要指人们主动的维持对自己有益的积极情绪,如兴趣,快乐等。
增强调节
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在临床上常被采用,如对抑郁或淡漠进行增强调节,使其调整到积极的情绪状态。
根据情绪的原因和反应分类
原因调节
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的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
反应调节
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
根据情绪调节的效果分类
良好调节
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
不良调节
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的过程
格罗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情绪调节发生在两个阶段
情绪发生前-原因调节(关注前行环节的情绪调节)
情境选择
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
情境修正
指根据问题的特点,控制情境,并努力改变情境,使个体的情绪得到调节。
注意转换
指关注情境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包括将注意努力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离开原来的话题或任务。
情绪发生后-反应调节(关注反应的情绪调节)
认知改变
是指选择对事件意义的可能解释。这种解释对特定情境中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表情和生理反应具有很强的影响。
反应调整
是指情绪被引发后对各种情绪反应趋势施加影响(如心理体验、表情、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降低表情。
情绪调节的维度
生理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映的生理反应模式。
情绪体验调节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的进行调整。不同的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
日常中主要采取两种调节方式
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表情
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认知调节
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系统,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
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
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
也叫情境选择策略,通过选择有利情境,回避不利情境来实现。
控制和修正策略
通过改变情境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情绪调节者试图通过控制情境来控制情绪的过程或结果。
注意转换策略
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分心是将注意集中于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者将注意从目前的情境中转移开。专注是对情境中的某一个方面长时间的集中注意,这时个体可以创造一种自我维持的卓越状态。
认知重评策略
即认知改变,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而进行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消极情绪的事件。
表情抑制策略
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表情,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是反应调节的一种策略。
合理表情策略
也称情绪转换策略,在适当时刻采用恰当的表情是情绪调节的最为关键的策略,它有利于个体幸福和团体密切。
其他
一个成熟的个体还会选择更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改变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体育锻炼方式,倾诉方式的
探讨情绪调节过程与健康的关系,应该是研究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心理特性
能力
能力的一般概念
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能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形式
陈述性知识
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程序性知识
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
人一旦有了知识,就会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活动,是能力基本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技能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或动作系统。
技能的形式
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
心智技能(智力活动)
心智技能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
由于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的又一个组成要素,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区别与联系
区别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联系
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首先,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去简单的判定这个人能力的高低。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系他们的能力发展,并促使其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能力。
最后,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人们才有必要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对知识的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
能力、才能、天才
才能
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止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集合。这种为了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
天才
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
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平日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的综合。
特殊能力
只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
联系
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
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模仿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联系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动物能模仿,但不会创造。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力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与新途径。
人们往往是先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因此模仿也可以说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智力)
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
流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智力)
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
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
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
操作能力
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操作能力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成为顺利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
社交能力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沟通能力等。
这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重要作用。
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叫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智力。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心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4个方面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运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的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能力的结构
能力结构的传统理论
60~70年代以前的理论,这些理论往往以能力测验为工具,采用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索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二因素论
背景
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主要观点
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任务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
代表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任务时,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相关。
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是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或活动所必须的。
许多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
评价
为研究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制定测量这些能力的手段奠定了理论基础。
过于强调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因而是不科学的。
群因素论
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突破了过去的能力理论框架,认为个体的能力应该包括多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每一个人独特的能力整体。
主要观点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在统计了56个不同测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7种基本心理能力。他根据这7种能力编制了测验。分别测量这些因素。然而,测验结果与他的设想相反,各种基本能力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他修改了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二阶因素的概念。在彼此相关的第一阶因素的基础上,再度进行因素分析,提取高阶的共同因素,这样群因素论就与二因素论趋于融合了。
三维结构模型
背景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当包括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主要观点
智力活动的内容
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智力操作
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
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求最好,最适当,最普遍的答案)、评价(对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做出某种决定)
智力活动的产物
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也可以按类别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和应用。
评价
这个模型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结果,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能力结构的新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背景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一百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
主要观点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作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空间智力
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音乐智力
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
运动智力
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
人际智力
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
自知智力
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自然智力
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如敏锐地觉知周围环境的改变,向往自然,关心环境等
智力的三元理论
背景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
主要观点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
包括3种成分及相应的3种过程:
元成分
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成分
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
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与存储。
智力情境亚理论
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智力的经验亚理论
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包含了三个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
心理加工基础地位,使大脑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同时性加工和即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
处于中间层次,智力主要操作系统。
计划系统
处于最高层次。确定目标,制定策略,监控调节。
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能力的测量【对应测量中的能力测量一章,综合学习】
一般能力测量
比萘-西蒙智力量表
系统采用测验方法来测量人的智力,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提出来的。
斯坦福-比奈量表
背景
在比奈-西蒙量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标准测验之一。
介绍
是一种年龄量表,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志,规定某个年龄应该达到某一智力水平。
比率智商
智商=智龄/实龄*100
评价
人们实际年龄逐年在增加,但其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用比率智商来表达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背景
斯坦福比奈量表是对个体智力状况的综合测量,只能给人一个相当笼统的概念,但是智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智力,它包含着各种结构成分。在同一人身上智力的各个成分可能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为了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智力状况,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
包含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4~6.5岁儿童。
介绍
韦式量表包含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可以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言语分量表包含的项目有:词汇、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
操作分量表包含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事物组合、拼凑、译码等。
采用离差智商,依据是:人的智力水平符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其平均值等于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数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
评价
离差智商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病。
但也存在对智力的绝对水平的误解。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先略过
情绪智力
含义
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包括认识情绪意义和他们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理论
梅耶-萨洛维的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
形成于1990年,1997年将情绪智力发展为4个维度
4个维度分别是
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戈尔曼的情绪胜任力模型
略过
巴昂的情绪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
略过
情商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觉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联想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
戈尔曼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工作EQ的架构
自我察觉
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解读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的影响。
精确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自信:掌握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自我管理
情绪自制力:能够克制冲动及矛盾的情绪。
坦诚:展现出诚实及正直,值得信赖。
适应力: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动的环境或克服障碍。
成就动机:具备提升能力的强烈动机,追求卓越的表现。
冲劲: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社交察觉
同理心: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观点,积极关心他人。
团体意识:解读团体中的趋势、决策网络及政治运作。
服务:感知到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满足。
人际关系管理
领导能力:以独到的愿景来引导及激励他人
影响力: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发展其他人的能力:通过回馈及教导来提升别人的能力
引发改变:能激发新的做法
冲突管理:减少意见相左,协调出共识的能力。
建立联系:培养及维持人脉。
团队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懂得团队运作模式。
测量工作EQ,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量表是情绪胜任力问卷,共有110个题目。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的发展趋势如下: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认为到40岁),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研究的发展,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25~40岁间,人们常完成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影响因素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范围或限度
环境决定了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遗传潜势相同的人,环境不同,能力发展不同。
遗传、环境和主观努力,在能力发展的作用中是缺一不可的。
影响条件
遗传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产前环境的影响
早期经验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人格【延伸到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一般概念
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本质特征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人格的结构
(一)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也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二)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态度是个体的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的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三)自我调控系统
作用
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组成
自我认知
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恰当的认识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体验
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当一个人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做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
自我控制
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背景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主要观点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一类是共同特质
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另一类是个人特质
指个人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3种
首要特质
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例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等。
次要特质
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
主要观点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他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
环境特质,由后天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处于模型的最下层,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
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现代的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形成了五因素模型,又称大五模型。
五个因素
外倾性
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
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责任心
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1989年,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
大五模型已经成为一个西方心理学界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
(二)类型理论
背景
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单一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特征来确定的。
典型代表:T型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
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又将替型人格分成了T+型人格和T-型人格两种。
对立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A-B型人格
A型人格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他们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
B型人格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
在需要审慎思考的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格往往比A型人表现更好。B型人格的冠心病患病率,是A型人格的1/3。
内-外倾人格
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倾人格类型学说。
人格特质
内倾人格
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倾人格。
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外倾人格
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倾人格
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8种人格类型
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4种基本功能。结合两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8种人格类型。
外倾思维型
这种人尊重客观规律和伦理法则,不感情用事。
外倾感情型
这种人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感情用事,容易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
外倾感觉型
这种人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容易凭借感觉来估量生活的价值。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但善于应付现实。
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
内倾思维型
这种人不关心外部价值,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独断,偏执,易被人误解。
内倾感情型
这种人情绪稳定,不露声色。
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在自己与事物之间常插入自己的感觉。
内倾直觉型
这种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好幻想。
多元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
气质类型学说
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四种体液的配合比例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巴弗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
其余的先略过
现代气质学说
胆汁质
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
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
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
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粘液质
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交往适度,交情深厚。
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
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
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性格类型学说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
6种类型
经济型
这种人注重实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
理论型
这种人表现出具有探究世界的兴趣,能客观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力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视科学探究,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目的。
审美型
这种人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为人生的价值。
权力型
这种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力享受,支配性强,其全部的生活价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标就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得到某种权力和地位。
社会型
这种人能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你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宗教型
这种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奥尔波特依据这种划分,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阴阳五行说
先略过
(三)整合理论
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格的差异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
特质理论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类型理论描述了人格的质的差异。
特制差异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评定,类型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获得。
特质理论显示了下位层面的人格差异,类型理论显示了上位层面的人格差异。
整合理论则将以上两种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的描述了人格的结构。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四层次模型
模型最下层-特殊反应层
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偶然性与随机性较大,属误差因子。
上一层-习惯反应层
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常与某一情境下的行为有关,属特殊因子。
再上一层-特质层
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具有比较强的概括性,属群因子。
最上层-类型层
由特质形成,影响范围很大,属于一般因子。
人格层次模型
艾森克认为处于类型水平的一般因子有三个: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并编制了用来测量这三个因子的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
认知风格
人格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行为反应上,还表现在认知方式上。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主要有3种方式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冲动性-沉思性
冲动性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并不能全面细致的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
陈思静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
同时性-继时性
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
人格测验【对应测量中的人格测量一章,综合学习】
(一)自陈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二)投射测验
罗夏克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三)情境测验
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
性格教育测验
情境压力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形容词列表法
主试先准备一份描述人格特质的形容词表,如友善的,紧张的等。让被试从这些形容词中选择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词语。最后由主试分析判别被试对自己的评价情况。
由于形容词的意义,带有社会褒贬的性质,也就是具有社会期望性。被试为维护个人自尊,可能不真实作答。
Q分类法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逊创立的一种测验,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我概念,人格适应,身心健康等方面。
给被试看很多张描述人格词语的卡片(如100张),要求被试按卡片上词语所描述的人格特质与自己进行对照,并分成1~9个等级。根据所排列的描述与适合程度,可以测量自我概念。
WAI方法
即“我是谁”的首字母缩写
让被试对“我是谁”的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自由书写20种回答,因此也被称为“20个句子测验”。
不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又能得到被试自发的反应,因此在自我概念的研究中广为使用。
人格成因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早期童年经验
学校教育因素
自然物理因素
自我调控因素
活动与发展
学习
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个含义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学习是有机体,获得新的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无论是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是行为潜能的变化,只有行为改变的持续时间较长,才可以称为学习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机体,必须通过练习或经验才能使行为发生改变。
学习的分类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分类(由易到难)
系列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原理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
根据学习的结果分类
动作技能学习(如射击)
态度学习(如爱好看小说)
言语信息学习(如学习课堂教学经验)
认知策略学习(如怎样进行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智慧技能学习(如运用三段论推理,对问题做出结论。或从事实概括出原理或原则等)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
意义学习
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或建立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关系,而不是任意的、人为的关系。
机械学习
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
接受学习
讲述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发现学习
讲述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然后再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
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认知学习
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包括知觉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语言学习等。
动作技能学习
指以动作方式为对象的学习,包括简单的行为,如走路,也包括复杂的行为,如汽车驾驶等。
学习的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
强调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
(一)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略
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
习得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两刺激呈现的时间关系
同时性条件作用
在时间上完全同步出现
延迟性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先出现一段时间,在他还未消失时,无条件刺激开始出现,然后两种刺激同时消失。
痕迹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先出现,消失一段时间后,无条件刺激才开始出现。
在这三种不同的时间关系中,延迟性条件(条件刺激先出现0.5秒)最易形成条件反射;其次是同时性条件;再次是延迟时间增长的延迟条件和痕迹条件作用。如果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后才出现,即使有条件反射形成,其效果也是微弱的。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
泛化与分化
泛化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
与泛化作用互补的是分化过程,指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或消退。
二级条件作用
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果将条件刺激(如铃声)用作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一个中性刺激伴随出现,就能产生一种新的条件反射,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引发的,不由自主的反应。这些刺激来自环境,有机体不能预测,也不能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另一种现象,有机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主动的做出某种行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
桑代克设计了著名的“迷笼实验”
将饥饿的猫放入迷笼,笼外放有食物。猫进入迷笼,本能的做出许多反应,猫偶然触发了迷笼开关,把迷笼打开,得到了食物。如果将猫再次放入迷笼,猫在笼中的紊乱动作将逐渐减少。最后猫一放入迷笼,就立即触动开关获取食物。
桑代克由此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在尝试中,个体会犯很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的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联结,这就是学习。
在尝试-错误学习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如果行为得到了强化,证明尝试是正确的行为就能保留下来,否则就会作为错误尝试被放弃了。
正强化会促进行为,而负强化或惩罚会削弱行为,桑代克称之为“效果率”。桑代克认为效果率是学习的基本定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龙,设计了“斯金纳箱”,用来研究各种动物的行为。
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得到了食物,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为。
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
一类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斯金纳称之为应答性反应,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类似。
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
影响行为巩固或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强化。
两种强化
正强化
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时,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
负强化
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时,此种刺激就是负强化。
负强化通常是一种厌恶刺激,是有机体力图回避的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加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促进行为的发生。
强化的分类
强化安排
连续强化(每次反应之后都得到强化)
间隔强化
比率式
固定比率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成一定比例)
变化比率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间的比例可变化)
时间式
固定时间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变化时间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变化不定)
学习的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研究人类的复杂行为时,除了要关心个体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外,更要关心刺激-反应的中间过程,即刺激怎样引起反应和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
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的整体性,知觉不是个别感觉简单叠加的结果。同样,学习也是一种完形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对情境的重新组织来实现的。
苛勒深入研究了猩猩解决问题的行为,其中“取香蕉”的实验是最有名的。
通过这些研究苛勒发现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如何拿到香蕉的,而是突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苛勒认为,用“知觉重组”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猩猩突然发现了箱子与香蕉之间的关系,它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因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苛勒把这种学习叫做顿悟学习。
对顿悟的共识
顿悟依赖于情景,当答案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的关系较易觉察时,才容易出现顿悟。
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
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二)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托尔曼倡导的行为主义自称是“一种特殊的行为主义”。他也注重研究行为,但反对“刺激-反应”的理论框架而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因此人们将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称为“认知-行为”主义。
托尔曼认为
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三个方面
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所激发。
经过某些中介变量。
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
要分析一个完整的行为,就必须考虑个体的认知,认知就是行为的中介变量。
证明实验
位置学习
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
训练白鼠在迷津里游泳,这种迷津与心理学家用于训练白鼠的迷津大致相同,只是在迷津的通路中灌了水,白鼠必须在水中游泳才能达到目的箱。
将迷津中的水抽干,发现那些已经学会游到目的箱的白鼠,这时都能顺利的跑到目的箱,说明他们将游泳时学会的内容成功地迁移到了奔跑中。
托尔曼认为,白鼠学到的不是一系列动作,而是迷津本身的空间布局。托尔曼用“认知地图”来描述动物在迷津实验中所学到的东西,即关于迷津的位置信息。
托尔曼认为,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而位置学习就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当前情景与达到目的的手段、途径间建立起的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潜伏学习
白鼠实验
将实验白鼠分为三组,训练他们走一个复杂的迷津
A组白鼠在正常条件下训练,跑到目的箱之后总能得到食物。
A组的错误逐渐减少
B组白鼠始终没有得到食物。
B组成绩有变化,但没有显著提高。
C组白鼠开在开始十天中没有得到食物,到11天才得到食物。
C组成绩在没有食物强化的头10天理与B组一样差,然而一旦有的食物成绩骤然上升,错误次数与A组一样,甚至更少。
B组白鼠没有受到强化,但也在学习,只不过学习效果没有表现出来,托尔曼称这种学习为“潜伏学习”。
托尔曼认为,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学习就可能表现不出来,其结果不一定体现在外显的行为中。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
意义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和行为主义不同,建构主义更重视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交互作用。
主要观点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的得到改造。
(2)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3)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某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但问题一旦出现,它们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
认知学习
含义
认知学习是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通过认知学习,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
种类
初级认知学习
指以初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知觉学习
人的知觉能力会随着训练而逐渐改变,这种改变一旦获得,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高级认知学习
指以高级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如语言学习。
通过语言学习,可以提高理解语言符号和使用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特点(略)
认知学习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认知学习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认知学习的层次性与逆层次性
注意在认知学习中的调节作用
动作技能学习
含义
指通过练习而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动作方式。例如学习写字、游泳等都是复杂程度不同的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种类
连续技能与非连续技能
连续技能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如说话,唱歌。打字等。
非连续技能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短暂(少于5秒),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推动棋子的位置等。
封闭技能与开放技能
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如体操,游泳,跳远等。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因此掌握这种技能要通过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模式。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的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如打篮球,排球等。开放性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
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
精细动作技能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如打字,弹钢琴,写字等。
粗大动作技能运用大肌肉,而且经常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特点
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趋向自动化。
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逐渐增加。
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学习的规律
练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练习是指在反馈的参与下,反复多次的进行一种学习。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知识获得和技能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反馈的重复是机械重复,它只能引起疲劳,而不能带来学习效应。
(1)练习曲线
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来表示,所谓练习曲线是使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学习效率的变化。
(2)练习进程的特点
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渐提高。
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
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3)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确定练习的目标。
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
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首先,是人对活动的态度
其次,是人在练习时的情绪状态
最后,是人的意志品质在练习中的作用
学习的迁移
含义
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技能,这就叫迁移。
迁移的分类
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
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的积极影响。
负迁移
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消极影响。
近迁移与远迁移
近迁移
先前学习的情景(如学习的方式或者内容)与后来学习的情境虽有所区别,但非常相似时产生的迁移。
远迁移
先前学习的情境与后来学习的情景虽有联系但却有很大区别时产生的迁移。
远迁移更接近于独立于具体学习情境的一般知识或技能的迁移。先前学到的知识越通用、越概括,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可能性越大。
有意迁移与无意迁移
有意迁移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抽象概括和反思总结,寻找当前情境与新情境的联系和相似性,从而在新情境下产生的迁移。
无意迁移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有意识的进行总结和反思,而只是对学习情境的表面特征产生自动化反应,在新情境下原有的概念、技能产生自动化的迁移
学习与脑可塑性
略过
人生全程发展【延伸到发展心理学】
什么是个体发展
研究个体的发展,就是研究个体一生中在生理、认知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变化,各种变化发生的机制以及它们对生活的影响。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人生各时期的主要发展1
人生各时期的主要发展2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出生前(胎儿期)的发展
婴幼儿的发展
儿童期的发展
青春期的发展
语言与认知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依恋行为
道德发展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成年以后的发展
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成年后的生活适应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