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太空探索道路上的动植物们
2022-06-21 16:26:0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讲述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陪伴人类走过艰难岁月的动植物们,本思维导图列出了知识点提纲,可以根据此来进行课程设计及科普课间制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动物
目的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探究进入太空后对人类的影响,为载人飞行做准备
人类进入太空前
美苏争霸
第一批超过卡门线到外太空的生物
1947
美
果蝇
第一个超过卡门线的灵长类生物
1948
美
阿尔伯特二世
一共有四世,均意外身亡
第一个超过卡门线的啮齿类生物
老鼠
1950
因降落伞故障身亡
第一个绕地球运行的生物莱卡
1957年
苏联
几小时后因高温身亡
系统故障
第一批成功返回地球的哺乳动物
恒河猴Able和松鼠猴Baker
美
1959年
中国闷声发大财
60年代送几只小白鼠和几只狗上天
粗心大意的法国人
1963年,送一只猫进入太空
迄今为止飞得最高的猫
原定的15只候选中
13只吃的太肥
1只溜走了
却被错误报道上了太空
人类进入太空后
截止到1969年人类登月时
光猴子就有32只上过太空,大型哺乳动物太空计划基本搁置
常规研究:兔子,乌龟,昆虫,蜘蛛,鱼,水母,变形虫(蛔虫)、水熊虫和各种藻类在内的各种小型动植物
与人类一起上太空的动物们
2014年
五只壁虎被俄罗斯发射进入太空观察其如何交配
返回后壁虎全部死亡
阿波罗17号哺乳动物与人同载
5只囊鼠与人类一起进入月球轨道
植物
植物供氧的问题
科幻题材
《太阳浩劫》
植物为太空舱提供需要的氧气
现实
一般采用电解水的方式制造氧气
携带植物上太空
目的
科学研究
培育特征性植物
高产、抗寒、抗病、耐寒、生长更快、口感更好等特征
原理
利用高辐射、宇宙射线、复杂磁场、失重条件等手段,提高植物基因突变的概率
历程
探索阶段
1946年7月9日
美国发射特别开发的种子菌株到134公里高空
最早前往宇宙的生物
未回收
1946年9月
玉米种子上天
成功回收
陆续黑麦和棉花种子上天
1957年
苏联开始让小球藻和其他种子进行太空遨游
1961年
加加林与小球藻作伴
1971年
阿波罗14号携带500颗种子并返回
并未发现与地球生长出的树木的明显区别
1977年
苏联在礼炮6号太空空间站建立太空温室
利用离心机创造重力
郁金香生长良好
洋葱长势喜人
1980年
带上礼炮六号空间站的已经开花的兰花纷纷凋落
但是植物长得很好,生出了叶子和根
礼炮6号的温室为水培
1982年
礼炮7号的太空温室有人造土壤
兰花开花
成熟阶段
总结经验后
芜菁、豌豆、大蒜、西葫芦、向日葵、百日草等均培育成功
2020年
空间站第一批白萝卜收获成功
2021年
太空青椒培育成功
美国宇航员直接做了墨西哥卷饼
中国探索
从神舟一号开始,就携带活性菌株和种子上天
2011年
神舟八号搭载番茄蓓蕾,成功开花结果
2016年
神舟十一号带有芒果的愈伤组织试管,回到地球后长出新组织
天宫二号开展高等植物栽培试验
2016-2019年,培育了6棵水稻,30棵拟南芥
2020年
嫦娥五号搭载水稻种子绕月飞行并返回
目前为止
我国通过太空育种,诞生了超过700多个新品种
月球种菜实验
2014年
我国模拟了月球生态系统,实验月球蔬菜大棚
2019年
嫦娥开展月球种植实验
棉花长出嫩芽
人类首个在月球上生长的植物
近年来,美国模拟月球与火星土壤种植实验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