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管理类联考
2022-06-22 14:28:3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初步整理,考研英语二核心必考词,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背诵。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数学
实数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两点之间的距离
逻辑
概念
现在基本不单独考,了解即可
种类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关系
定义
划分
判断
模态判断
必然判断
可能判断
非模态判断
简单命题
直言判断
关系判断
复合命题
联言判断
(A ^ B)
A并且B。
A但B。
A并且B。
A但B。
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
或者A,或者B。(A v B)
不相容选言
要么A,要么B。(A , B 两者只能选其一)
假言判断
除非p,否则不q。(q->p)
负判断
非A
(-A)
(-A)
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综合推理
直言三段论
正推
已知:所有的金属都导电
铜是金属
所以,铜导电
以上就是一个经典的三段论的推理。
三段论的推理就是,以两个简单命题为前提,一个简单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铜是金属
所以,铜导电
以上就是一个经典的三段论的推理。
三段论的推理就是,以两个简单命题为前提,一个简单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逆推(补前提)
已知:有A→B,B→C,则可得:有A→C。
若:有A→B,因此有A→C,则补充哪个条件可以使上述论证成立?
很明显,需要补充的条件就是B→C
若:有A→B,因此有A→C,则补充哪个条件可以使上述论证成立?
很明显,需要补充的条件就是B→C
逻辑错误
人是有理性的,猴子不是人,所以猴子没有理性。老虎是森林之王,狮子不是老虎,所以狮子不是森林之王。这两句话的内容虽然不一样的,但是结构是一样的,都是:A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因此这两句话犯的是同样的逻辑错误。
集合推理
有的
只可换位,不可逆否
只可换位,不可逆否
有的S是P
有的S=>P 等价 有的P=>S
有的S不是P
有的S=>-P 等价 有的-P=>S
所有
只可逆否,不可换位
只可逆否,不可换位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所有的S是P
S->Q 等价 -Q -> -S
所有的S不是P
S->-Q 等价 Q -> -S
假言和选言的转换
假言转选言
如果p,那么q。(p->q)
p和-p是一对矛盾关系,所以p v -p一定为真。
又p->q,所以把p换成q,上式转换成 -p v q。
所以:
p->q 等价于 -p v q 等价于 - ( p ^ q) 等价于 -q -> -p
p和-p是一对矛盾关系,所以p v -p一定为真。
又p->q,所以把p换成q,上式转换成 -p v q。
所以:
p->q 等价于 -p v q 等价于 - ( p ^ q) 等价于 -q -> -p
选言转假言
p或者q。(p v q)
p v q 为真,表示 p和q最少有一个为真,即如p不发生,p必发生。
又p和-p为矛盾关系,如果p不发生,则-p必然发生。
所以 p v q 等价于 -p -> q 等价于 -q -> p
(否一推一)
p v q 为真,表示 p和q最少有一个为真,即如p不发生,p必发生。
又p和-p为矛盾关系,如果p不发生,则-p必然发生。
所以 p v q 等价于 -p -> q 等价于 -q -> p
(否一推一)
归谬
A -> B -> -A, 所以-A为真
(2017.53)某民乐小组购买几种乐器,购买要求如下:
(1)二胡、箫至多购买—种;
(2)笛子、二胡和古筝至少购买一种;
(3)箫、古筝、唢呐至少购买两种;
(4)如果购买箫,则不购买笛子。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至多可以的买三种乐器,
B.箫、笛子至少购买一种,
C.至少要购买三种乐器;
D.古筝、二胡至少购买一种;
E.—定要购买唢呐。
(1)二胡、箫至多购买—种;
(2)笛子、二胡和古筝至少购买一种;
(3)箫、古筝、唢呐至少购买两种;
(4)如果购买箫,则不购买笛子。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至多可以的买三种乐器,
B.箫、笛子至少购买一种,
C.至少要购买三种乐器;
D.古筝、二胡至少购买一种;
E.—定要购买唢呐。
二难推理
已知:A→B,且非A→B。则,可得B为真。
如上,即是二难推理。
因此,若已知:考上→送车,非考上→送车,因此送车一定是真的。
二难推理变形形式:
变形1:
已知:A→B
非A→C
可得:B˅C为真。
变形2:
已知:A→B
C→D
可得:B˅D为真。
如上,即是二难推理。
因此,若已知:考上→送车,非考上→送车,因此送车一定是真的。
二难推理变形形式:
变形1:
已知:A→B
非A→C
可得:B˅C为真。
变形2:
已知:A→B
C→D
可得:B˅D为真。
【例1】太阳风中的一部分带电粒子可以到达M星表面,将足够的能量传递给M星表面粒子,使后者脱离M星表面,逃逸到M星大气中。为了判定这些逃逸的粒子,科学家们通过三个实验获得了如下信息:
试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
试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
试验三:如果不是Z粒子,就不是Y粒子。
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这种粒子是X粒子。
B.这种粒子是Y粒子。
C.这种粒子是Z粒子。
D.这种粒子不是X粒子。
E.这种粒子不是Z粒子。
【例2】关于财务混乱的错误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
如果以上的陈述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一项一定是正确的?
A.银行的声誉不会受到猛烈的广告宣传活动的影响。
B.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C.面对错误的谣言,银行经理的最佳对策是直接说出财务的真实情况。
D.关于财务混乱的正确的传言,对银行储户对该银行的信心的影响没有错误的流言大。
E.有利的口碑可以提高银行在财务能力方面的的声誉。
【例3】公司派张、王、李、赵4人到长沙参加某经济论坛,他们4人选了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4种各不相同的出行方式。已知:
(1)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
(2)如果明天刮风,那么张就选择火车出行;
(3)如果明天下雨。那么王就选择火车出行;
(4)如果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那么李、王也都不会选择飞机或者汽车出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赵选择汽车出行。B.赵不选择汽车出行。C.李选择轮船出行。
D.张选择飞机出行。E.王选择轮船出行。
试验一: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
试验二: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
试验三:如果不是Z粒子,就不是Y粒子。
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这种粒子是X粒子。
B.这种粒子是Y粒子。
C.这种粒子是Z粒子。
D.这种粒子不是X粒子。
E.这种粒子不是Z粒子。
【例2】关于财务混乱的错误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
如果以上的陈述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一项一定是正确的?
A.银行的声誉不会受到猛烈的广告宣传活动的影响。
B.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C.面对错误的谣言,银行经理的最佳对策是直接说出财务的真实情况。
D.关于财务混乱的正确的传言,对银行储户对该银行的信心的影响没有错误的流言大。
E.有利的口碑可以提高银行在财务能力方面的的声誉。
【例3】公司派张、王、李、赵4人到长沙参加某经济论坛,他们4人选了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4种各不相同的出行方式。已知:
(1)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
(2)如果明天刮风,那么张就选择火车出行;
(3)如果明天下雨。那么王就选择火车出行;
(4)如果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那么李、王也都不会选择飞机或者汽车出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赵选择汽车出行。B.赵不选择汽车出行。C.李选择轮船出行。
D.张选择飞机出行。E.王选择轮船出行。
1、【答案】A
【解析】题干推理:一:X或Y;二:非Y或者非Z=Z→非Y;三:非Z→非Y。根据二和三可得,非Y。在根据一,X或Y=非Y→X,可得这种粒子是X粒子。
2、【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①不试图反驳→摧毁顾客的信心,②试图反驳→是怀疑的程度增加。根据①和②可知,不管是否反驳,都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3、【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1)刮风或下雨;(2)刮风→张火车;(3)下雨→王火车。根据(1)(2)(3)可得,张或者王选择火车,因此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根据(4)可得,李和王都不选飞机也不选汽车,因此李选择轮船。
【解析】题干推理:一:X或Y;二:非Y或者非Z=Z→非Y;三:非Z→非Y。根据二和三可得,非Y。在根据一,X或Y=非Y→X,可得这种粒子是X粒子。
2、【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①不试图反驳→摧毁顾客的信心,②试图反驳→是怀疑的程度增加。根据①和②可知,不管是否反驳,都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3、【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1)刮风或下雨;(2)刮风→张火车;(3)下雨→王火车。根据(1)(2)(3)可得,张或者王选择火车,因此李、赵不选择火车出行,根据(4)可得,李和王都不选飞机也不选汽车,因此李选择轮船。
真假话判断
第一步,找矛盾
原命题 矛盾命题
A˄B 非A˅非B
A˅B 非A˄非B
A→B A˄非B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其他语句的真假
原命题 矛盾命题
A˄B 非A˅非B
A˅B 非A˄非B
A→B A˄非B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其他语句的真假
【例1】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人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例2】某矿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
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章。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
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C.乙的断定为真。
D.丙的断定为真。
E.丁的断定为真。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那么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例2】某矿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
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章。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
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C.乙的断定为真。
D.丙的断定为真。
E.丁的断定为真。
1、【答案】E
【解析】题干推理:张:余→方,李:没人考上,王:非余,赵:非方且余。
张和赵是矛盾关系。所以一定一真一假,那么李和王说的都是假话,所以有人能考上,余考上了。方是否考上不清楚
所以E选项,已知余考上了,如果方也考上了,那说明张老师说的是真话。
2、【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甲:设备故障→违反操作,乙:违反操作且非设备故障,丙:设备故障且非违反操作,丁:设备故障。甲和丙是矛盾关系,一定一真一假,所以乙和丁一定是假话。因此乙的矛盾是真的,即非违反操作或设备故障,丁的矛盾是真的,即非设备故障,两者联立可得,非违反操作且非设备故障,那么丙说的是假话,甲说的是真话,因此选B。
【解析】题干推理:张:余→方,李:没人考上,王:非余,赵:非方且余。
张和赵是矛盾关系。所以一定一真一假,那么李和王说的都是假话,所以有人能考上,余考上了。方是否考上不清楚
所以E选项,已知余考上了,如果方也考上了,那说明张老师说的是真话。
2、【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甲:设备故障→违反操作,乙:违反操作且非设备故障,丙:设备故障且非违反操作,丁:设备故障。甲和丙是矛盾关系,一定一真一假,所以乙和丁一定是假话。因此乙的矛盾是真的,即非违反操作或设备故障,丁的矛盾是真的,即非设备故障,两者联立可得,非违反操作且非设备故障,那么丙说的是假话,甲说的是真话,因此选B。
第二步,没矛盾找反对
1:假言变选言(A→B=非A˅B)
2:找推导关系,看谁真谁也真
推导关系:联言真→简单真→选言真
例:A˄B→A→A˅B
A˄B→B→A˅B
A˄B→A→A˅非B
1:假言变选言(A→B=非A˅B)
2:找推导关系,看谁真谁也真
推导关系:联言真→简单真→选言真
例:A˄B→A→A˅B
A˄B→B→A˅B
A˄B→A→A˅非B
【例1】经过多轮淘汰赛后,甲、乙、丙、丁四名选手争夺最后的排名,排名不设并列名次。分析家预测:
Ⅰ.第一名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Ⅱ.如果丙不是第一名,丁也不是第一名。
Ⅲ.甲不是第一名。
如果分析家的预测只有一句是对的,则第一名是谁?
A.甲。B.乙。C.丙。D.丁。E.推不出。
【例2】关于某案件的作案者有以下猜测:
①如果甲是作案者,则乙肯定是作案者。
②甲是作案者。
③甲或丙是作案者。
④丁是作案者。
已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或多人,同时知道上述四个猜测中只对了一个。则以下哪项正确?
A.甲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B.乙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C.丙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D.丁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E.可以确定四人中有两人作案,但无法确定具体是谁作案。
【例3】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被采纳。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符合董事会的研究决定?
A.发展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
C.发展智能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
D.发展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
E.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
【例4】临江市地处东部沿海,下辖临东、临西、江南、江北四个区。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该市一共吸引了全国数十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旅游。12月底,关于该市四个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长作了如下预测:
临东区旅游局长:如果临西区第三,那么江北区第四;
临西区旅游局长:只有临西区不是第一,江南区才第二;
江南区旅游局长:江南区不是第二;
江北区旅游局长:江北区第四。
最终的统计表明,只有一位局长的预测符合事实,则临东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A. 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E.在江北区之前
【例5】在某项目招标过程中,赵嘉、钱宜、孙斌、李汀、周武、吴纪6人作为各自公司代表参与投标,有且只有一人中标。关于究竟谁是中标者,招标小组中有3位成员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
(1)中标者不是赵嘉就是钱宜;
(2)中标者不是孙斌;
(3)周武和吴纪都没有中标。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上述3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中的3人都可以确定没有中标?
A.钱宜、孙斌、周武。
B.孙斌、周武、吴纪。
C.赵嘉、钱宜、李汀。
D.赵嘉、周武、吴纪。
E.赵嘉、孙斌、李汀。
Ⅰ.第一名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Ⅱ.如果丙不是第一名,丁也不是第一名。
Ⅲ.甲不是第一名。
如果分析家的预测只有一句是对的,则第一名是谁?
A.甲。B.乙。C.丙。D.丁。E.推不出。
【例2】关于某案件的作案者有以下猜测:
①如果甲是作案者,则乙肯定是作案者。
②甲是作案者。
③甲或丙是作案者。
④丁是作案者。
已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或多人,同时知道上述四个猜测中只对了一个。则以下哪项正确?
A.甲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B.乙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C.丙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D.丁是作案者,其他人不是。
E.可以确定四人中有两人作案,但无法确定具体是谁作案。
【例3】近日,某集团高层领导研究了发展方向问题。王总经理认为:既要发展纳米技术,也要发展生物医药技术;赵副总经理认为:只有发展智能技术,才能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李副总经理认为:如果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那么也要发展智能技术。最后经过董事会研究,只有其中一位的意见被采纳。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符合董事会的研究决定?
A.发展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B.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技术,但是不发展智能技术。
C.发展智能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
D.发展智能技术,但是不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
E.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
【例4】临江市地处东部沿海,下辖临东、临西、江南、江北四个区。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该市一共吸引了全国数十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旅游。12月底,关于该市四个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长作了如下预测:
临东区旅游局长:如果临西区第三,那么江北区第四;
临西区旅游局长:只有临西区不是第一,江南区才第二;
江南区旅游局长:江南区不是第二;
江北区旅游局长:江北区第四。
最终的统计表明,只有一位局长的预测符合事实,则临东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A. 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E.在江北区之前
【例5】在某项目招标过程中,赵嘉、钱宜、孙斌、李汀、周武、吴纪6人作为各自公司代表参与投标,有且只有一人中标。关于究竟谁是中标者,招标小组中有3位成员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
(1)中标者不是赵嘉就是钱宜;
(2)中标者不是孙斌;
(3)周武和吴纪都没有中标。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上述3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中的3人都可以确定没有中标?
A.钱宜、孙斌、周武。
B.孙斌、周武、吴纪。
C.赵嘉、钱宜、李汀。
D.赵嘉、周武、吴纪。
E.赵嘉、孙斌、李汀。
第三步,没反对找包含
论证
论证方式分析
论证评价
加强削弱题
加强型题:寻找支持题干中结论的选项
1、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
2、直接支持结论
1、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
2、直接支持结论
削弱这种类型的题目,是要找出适当的选项,指出论证中的漏洞,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减少。一般有了两种解题思路,一是指出论证中的逻辑漏洞,说明论据是退不出论点的;二是指出结论中的漏洞,说明结论未必能够成立。
假设题型
加非验证
假设:寻找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1、假设是隐含的前提,可以解释为什么论据可以得出论点
2、假设可以加强结论,是使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即没有这个选项,结论也不能成立)
1、假设是隐含的前提,可以解释为什么论据可以得出论点
2、假设可以加强结论,是使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即没有这个选项,结论也不能成立)
解释题型
解释现象:题干中给出貌似矛盾的现象,让找出产生矛盾现象的原因 (运用常识)。
谬误识别
混淆概念
转移论题
自相矛盾
模棱两可
不当类比
以偏概全
其他谬误
英语
主题记单词
经济主题
MONEY
subsidy
n.
补贴,津贴,补助金;<史>(议会发给王室的)特别津贴;(特殊场合征收的)税收
补贴,津贴,补助金;<史>(议会发给王室的)特别津贴;(特殊场合征收的)税收
earing
心理主题
PSYCHOLOGY
psychology
n. 心理学;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心理影响;心计,善解人意
psychologist
n. 心理学家
Radesky cites 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 devised b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Ed Tronick in the 1970s.
Radesky cites 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 devised b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Ed Tronick in the 1970s.
mental health
vs physical health
optimistic
adj. 乐观的,乐观主义的;(估计)过于乐观的,高估的 (optimistic -> optimistical)
optimism
n. 乐观;乐观主义
optimist
n. 乐观主义者,乐天派
pessimistic
adj. 悲观的,悲观主义的( pessimistic -> pessimistical)
pessimism
n. 悲观,悲观情绪;(哲)悲观主义
pessimist
n. 悲观主义者
thrilled
= excited
adj.
非常兴奋,极为激动
v.
使(某人)非常兴奋,非常激动;(情感,感觉)颤抖,振动;<文>颤动,跳动(thrill 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非常兴奋,极为激动
v.
使(某人)非常兴奋,非常激动;(情感,感觉)颤抖,振动;<文>颤动,跳动(thrill 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sympathy
n. 同情(心),理解;赞同,支持;(与某人的)同感,共鸣;和应
empathy
n. 共鸣,同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的能力)
jealousy
n. 嫉妒,羡慕;吃醋,醋意
skeptical
adj. 不相信的,持怀疑态度的;(哲)怀疑论的,不可知论的
despair
n. 绝望;令人绝望的人或事
v. 绝望,丧失信心
v. 绝望,丧失信心
desperate
adj. 不顾一切的,拼命的;极需要的,渴望的;极严重的,极危险的;绝望的,无望的;绝望的,无望的
agony
n. 剧痛,创痛;痛楚,苦难
overwhelm
v. (感情上)使受不了,使不知所措;使大吃一惊;压垮,使应接不暇;打败,击垮;<文> (水)漫过,淹没;压倒,制服
Need-hierarchy theory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self-realization
esteem
love and belongingness
safety needs
physiological needs
emotions
sadness
fear
anger
guilt
态度题
积极态度
positive
favorable
supportive
approval
optimistic
confident
消极态度
negative
critical
pessimistic
doubtful
disapproval
opposed
中立态度
neutral
objective
experiment
n.
实验,试验;尝试,实践
v.
进行实验,做试验;试,尝试
Still Face Experiment
面无表情试验
Radesky cites 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 devised b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Ed Tronick in the 1970s.
实验,试验;尝试,实践
v.
进行实验,做试验;试,尝试
Still Face Experiment
面无表情试验
Radesky cites the "still face experiment" devised b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Ed Tronick in the 1970s.
verbal interaction
言语互动
nonverbal interaction
非言语互动
observation
n.
观察,监视;观察力;观察资料,观察结果;言论,评论;遵守,奉行;测天
adj.
用于观察的
观察,监视;观察力;观察资料,观察结果;言论,评论;遵守,奉行;测天
adj.
用于观察的
During a separate observation, she saw that phones became a source of tension in the family.
在另外一个观察中,她发现手机成为家庭关系紧张的根源。
在另外一个观察中,她发现手机成为家庭关系紧张的根源。
disconcerting
adj. 令人不安的;打扰人的
语法(953)
成分(9)
主语
谓语
判断标准
不行! do
行! does
行! did (得注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一样的词,不要搞混了)
不行! done
不行! doing
行! 助动词 + 分词
不行! to do
引申
非谓语动词
指句子中不做谓语的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宾语补足语)
表语
同位语
插入语
一般句子中,两个逗号中间
基本句型(5)
主+谓(主谓)
主+谓+宾(主谓宾)
主+谓+宾+宾补(主谓宾补)
主+谓+间宾+直宾(主谓宾宾)
主+系+表(主系表)
句子结构(3)
简单句
判断标准:
1、一套主谓(不管句子多长)
1、一套主谓(不管句子多长)
We learn English.
并列句
判断标准:
1、大于一套主谓
2、有并列连词(可并列词,词组,甚至句子)
1、大于一套主谓
2、有并列连词(可并列词,词组,甚至句子)
并列复合句
判断标准:
1、大于一套主谓
2、有引导词 - 连接代词 - 连接副词
1、大于一套主谓
2、有引导词 - 连接代词 - 连接副词
切分方法:
(彭忆老师)
1、标点
2、从句信号词
3、第二个谓语动词前
(小麦老师)
1、标示所有谓语动词
2、标示所有连接词
3、两两搭配,剩下的就是主干的谓语动词
(彭忆老师)
1、标点
2、从句信号词
3、第二个谓语动词前
(小麦老师)
1、标示所有谓语动词
2、标示所有连接词
3、两两搭配,剩下的就是主干的谓语动词
从句
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充当句子主语成分
注意:It开头的形式主语句型
宾语从句
否定转移
表语从句
系动词后有从句必是表从
同位语从句
that没有成分,不能省略
形容词性从句
定语从句(五星)
判断
that有成分
有先行词
限制性定语从句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逗号
副词性从句
状语从句
阅读理解
完型填空
写作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