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
2023-02-13 15:57:19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一章1.1内容概括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
立项(系统规划)
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运维
消亡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
确定信息系统的 发展战略
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进行详细调查
描述业务流程
指出局限性和不足
确定逻辑模型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系统实施(编码、测试)
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
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人员培训
数据文件转换
系统调试与转换
运行维护
记录系统运行情况
进行必要的修改
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信息化
主体
全体社会成员
政府
企业
事业
团体
个人
时域
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域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产力工具
手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
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改革
目标
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
政务内网
政务外网
一站
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
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
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金宏)
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
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和产业(物资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保障)
对信息系统而言,以下特性会表现的比较突出
开放性
脆弱性
健壮性
信息质量属性
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准确程度
完整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
可靠性
对信息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信任的,符合预期的
及时性
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经济性
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可验证性
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
安全性
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是有价值的一种客观存在。
信息技术主要是为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运输、计算、转换、表现等问题而不断繁荣发展。
信息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信息的传输技术(通常指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源
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由这个实体向外传播
信宿
信息的归宿或接受者。
信道
传输信息的通道, 如TCP/IP网络
编码器
对编码信息进行加密再编码,如量化器、压缩解码器、调制器
译码器
把信道传输的信号(原始信息与噪声的叠加)转换成信宿能接受的信号
可包括 解调器、译码器、数模转换器
噪声
干扰
模型:
系统的特性
目的性
整体性
层次性
稳定性
突变性
自组织性
相似性
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了解)
信息化层次(从小到大)
产品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
产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社会生活信息化(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
项目的生命周期
启动
计划
执行
收尾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