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财政货币统计
2022-10-09 14:17:53 1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级经济师 财务、货币、统计部分, 2022年考点备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财政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含义
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哪类物品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定义是有美国经济学家 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的
帕累托准则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被使用后,增加一个人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的成本
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0
非竞争性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主要特征
非排他性
一旦被提速,要排除一个格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排除一个消费者成本过高)
非排他性支出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派生特征
是否有消费的竞争性 和 是否有排他性 可将物品分为四类
竞争性(是)排他性(是):私人物品
普通商品,如衣物、家用电器、汽车等等
竞争性(是)排他性(否):俱乐部物品
需要付费,但是你的使用不影响其他人使用
如:消防、有线电视、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竞争性(无)排他性(是):公共资源
不需要付费,但是你使用了别人就不能用
如:海洋中的鱼、环境、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竞争性(无)排他性(否):公共物品
不收费,你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别人
如:国防、天气预报、不拥堵的不收费道路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的需求是通过资源的市场交易实现的,而公共物品的需求是通过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常见的多数决策规则有
相对多数决策
两轮决选制
逆向排除法
博尔达计分法
赞同投票
孔多塞规则
孔多塞主张集体应当选择两两对决中已简单多数胜出议案
核心
三个选民 - 三个选项
两两表决
多数票获胜
唐斯“理性投票人假说”
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收益
公共物品的融资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由于搭便车问题,理性的人倾向于坐享其成。故此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公共物品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是指私人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在公共物品的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公共物品会被自愿提供
这种融资的主要缺点是
供给数量不足
结构不平衡
公共物品联合融资
公共融资和私人融资一起
政府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
通常政府会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手段,鼓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
政府生产
雇佣公共雇员(公务员)提供物品或服务
合同外包
签约外包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还有
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和结构
决策制度
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融资制度
生产制度
收益分配制度
2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市场的含义
市场系统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构成的
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
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生产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市场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
市场机制的最基本的规律是供求规律
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
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
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社长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平衡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范围
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矫正外部性
维持有效竞争
如禁止垄断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3 财政的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含义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遵旨效率的最优状态
范围
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运转、国防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医疗卫生、科技、公共工程等
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和支出,如矫正外部性、维护市场竞争
机制和手段
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担保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行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目标: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手段
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加强税收调节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支付
二次分配
发挥公共支出作用
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保证性住房等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重点
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四大目标是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机制和手段
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
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
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不等于财政要直接操纵经济运行,而是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和收入结构,发挥税收杠杆作用,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为经济和稳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结构
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增长
其他
公共选择理论
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科学,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石
个人主义方法论
经纪人假设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代表人物
詹姆斯.布坎南
戈登.塔洛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
经济市场
主体
消费者(需求者)
厂商(供给者)
市场过程中,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讲义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合宜的结果
政治市场
主体
选民
利益集团(需求者)
政治家
官员(供给者)
政治过程中,个人以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
政治交易,个人在特定的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
政治过程和市场过程均可以在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来选择能给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投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在两个不同市场上的决策出发点不一致,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绝不会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
部分结论
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的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总和为社会选择
研究了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
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做导致的政府失灵
政府职能
财政资源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由政府职能范围来确定,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转移支付
政府实现收入在分配的机制和手段之一就是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特点
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
例: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较慢的区域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
再分配
通过税收进行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强制性
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能够掌握和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内部配置比例
需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
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规模和结构,grief国家产业政策,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
可以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包括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
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机制改革
提高官僚机制效率方法
增强官僚部门的内部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部门通过业务参与强化竞争
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定产出品成本
通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
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了非生产性在分配,降低了经济效率,浪费了社会资源
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择格局
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 影响公共政策
财政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1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如果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看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看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占比
反应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做了什么事
反应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
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各类财政支出的具体构成
反映了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反应个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
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于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于收入分配,是长期结构调整还是短期宏观调控
财政支出的分类方式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
反应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被拿来做了什么事(如办教育、强加国防)
十大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险、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
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分类
按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
反应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办教育是发放工资还是购买设备)
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应
每个基于功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又可细分八类
雇员补偿、商品和服务的使用、固定资本消耗、利息、补贴、赠与、社会福利和其他开支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占比较大,表明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侠义的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进行日常行政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指出
即政府消费支出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占比较大,表明政府收入分配职能较强
财政无偿、单方面转移的指出
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中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
2007年改革前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支出分类
中国传统分类是一种“功能”与“性质”混合的分类
有很大不足
财政支出的分类标准不同意,部分支出按功能、部分支出按行政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007年始,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要求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
目标:体制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
2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政府支出规模可反映
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
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
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绝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所决定的
相对规模指标
反应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比重不断上升
反应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程度是: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比重相对稳定
人均财政支出
人均享受财政服务的水平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反映了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如果大于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额 与 GDP增长额的关系
GDP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财政支出数据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
财政支出的结构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
财政支出的规模反应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财政支出的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瓦格纳法则
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引起的市场扩张,使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有次产生的冲突和毛对增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
为了纠正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增加了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需要,引起了财政支出的增加
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项目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也要求增加政府支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 匹考克和威斯曼
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 匹考克和威斯曼 对英国 1890~1955年公共支出数据研究得出
他们认为,公共课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当社会经历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
非均衡增长理论 - 鲍莫尔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对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的解释
在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
政府部门的生产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初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在中期阶段,私人投资开始上升,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
在成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生活,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又进一步提高
成熟阶段的要求
更舒适的环境
更发达的交通
更快捷的通讯
更良好的教育
公共选择学派解释
选民的“财政幻觉”- 只看到了公共支出带来了的好处,没有看到就税收负担的增长
选民为了使能够获得各自利益的方案通过,不同利益方会“互投赞成票”
政治家为了获得支持和选票,更倾向于偏大的支出项目
在公共事务上,官僚机构掌握更为精准的成本信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提出较高的预算方案,已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利与利益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
社会因素
3 财政支出收益分析
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政府支出必须重视效益
财政支出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
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择优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 - 自身所费最少,所得最多 即为最优
财政分配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 - 效益分析法
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难点:直接成本和直接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和效益测算困难
需要考虑
实际成本与效益、金融成本与效益
直接成本与效益、间接成本与效益
有形成本与效益,无形成本与效益
最低费用选择法
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不计算无形成本与效益,故此比成本-效益法简单
公共劳务收费法
就是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主要采用的政策包括
免费政策
如义务教育、疫苗
促进社会成员最大限度的使用这些公共服务,以便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低价政策
如医疗保障
平价政策
如公园、邮电、公路铁路
高价政策
如CBD的停车费
公共定价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给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
不仅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还要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
公共定价法主要包括
平均成本定价法
二部定价法
负荷定价法
支出绩效评价
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分类管理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
相关性
选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与部门绩效目标要有直接联系
可比性
具有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重要性
对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
经济性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财政支出评价“3E”原则
经济性(Economy)
效率性(Efficiency)
效果性(Effectiveness)
4 购买性支出
政府消费性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教育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
政府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
特点
非营利性
长期性
外部性
5 转移性支出
政府单方面将资金无偿地支付出去,没有商品和劳务流入政府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财政补贴
为了实现特定才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在分配方式
分类
按项目和形式分类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外贸补贴
房租补贴
职工生活补贴
财政贴息
按补贴的环节分类
生产环节补贴
流动环节补贴
再分配环节补贴
消费环节补贴
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
生产补贴
生活补贴
按补贴的内容分类
现金补贴
生活补贴
按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伤害程度,财政补贴可分为
禁止性补贴
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
6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功能的比较
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
购买性支出直接对市场,会扩大和增加社会需求,直接刺激社会生产规模,对社会生产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转移性支付知识资金使用权的转移,经管也会增加社会需求,但他对社会生产与就业只能产生间接影响
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
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
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体现财政的职能不同
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
直接通过政府配置的资源规模也较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比重较大
表示财政活动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较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大多数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直接参与较少,转移性支出较大;发展中国家相反
其他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低于 4%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可以采取的措施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占比,逐步将一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
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各类专项转移支付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立,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加快修订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对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进行完善
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的措施主要有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支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财政 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
1 财政收入与财政集中度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财政收入的含义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综合
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政府收入的分类
IMF 2001《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分类
税收
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
社会缴纳
赠与收入
其他收入
《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为
税收收入
非税收收入
专项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捐赠收入
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
其他收入
转移性收入
债务收入
财政收入统计口径
最小口径
税收收入
较大一些(小口径)(最常用的口径)
收税收入
纳入财政预算(一般预算)的非税收收入
中口径
财政预算(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大口径(最大口径)
全部的政府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财政集中度(宏观赋税)
财政集中度及其度量
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手指环流中截取并运用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衡量宏观赋税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
税收收入占GDP比重
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合计占GDP比重
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其和理性评估
判断宏观赋税水平的合理性需要结合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来判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并不高
2019年占GDP比重为 16%
税收+非税收 + 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总,则占 28%,不低
2 税收
税收的基本含义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参与法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无偿的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内涵包括
税收的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或个人
税收的征收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智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利,而不是财产权利
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获得了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分配关系的强制性:凭借政治权利
征收过程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无偿性
产品所有权、支配权单方面的转移关系,不是等价交换
固定性
通过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等要素。征纳双方必须遵守,双方均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
税收的职能
税收职能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税收这种分配关系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内在固有的基本功能,他是税收本质的具体表现
包括
财政职能
首要和基本职能
即收入职能,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功能
经济职能
即调节职能,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通过税收分配,对资源配置、国民经济的区域分配格局、产业结构、社会财富分配和居民消费结构等进行调节的功能
监督职能
通过税收征收管理可以整理出有关经济动态,为国民经济管理提供信息,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起到制约、监督和管理的功能
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
保持适度的宏观赋税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 赋税转嫁
赋税转嫁的方式
前转(顺转) - 提高销售价格
后转(逆转) - 压低进价
消转 -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旁转(侧转)- 不是上游供货商也不是下游消费者的其他人负担
比如转嫁给物流运输方
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即税收可折入 资本,冲抵资本价格的一部分
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上是由卖方承担。
表面上由买家支付的税款通过压低购入价格而转由卖家负担
税收资本化和税收后转方式上不同
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
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和一次性转嫁
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混转
影响赋税转嫁的因素
应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
谁生产、谁供给 谁承担
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
谁购买 谁承担
课税商品的性质
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小, 可转嫁
非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大,不容易转嫁
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与经济交易无关的直接税,不容易转嫁
在交易过程中的间接税,容易转嫁
课税范围的大小
课税范围越广,越不容易转嫁
不易转嫁
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
非生活必需品
消费基础较窄(课税范围狭窄)
容易转嫁
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
生活必需品
消费基础广泛(课税范围大)
4 国债
国债的基本含义
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
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作为一个财政范畴,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比税收要晚一些
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在经济方面,商品货币经济要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存在比较充裕的闲置资金和比较健全的信用制度
在财政方面,国家财力不充裕,存在财政困难,有资金和经济上的需要
国债的特点
自愿性
有偿性
灵活性
国债收入稳定、风险极低因此有“金边债券”之称
国债的种类
内债与外债
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1年以内的政府债券,是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
中期是1到10年内的政府债务
长期的是10年以上的政府债务
根据国债债务本质不通划分
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
是否在证券市场流通划分
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流通)国债
利率变动情况划分
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
国家的政策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
宕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筹集建设资金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
公债与调控
公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经济资源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生产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通过调整国债的发行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可以对经济运行生产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调控宏观经济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国债是以主权国家政府为主体所借的债务,存在负担问题
认购者负担
债务人负担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代际负担是指由于在发行国债时,并没有经过下一代人同意,而在还本付息时,部分未偿还的国债通过征收税收的方式由下一代人承担,即由下一代纳税人承担上一代的债务,从而给下一代人带来一定的负担
考察一国国债的限度,通过两种方式
国债绝对规模
国债余额
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国债相对规模
国债负担率(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国债累计余额占GDP的比例
指标关注国债存量,反应国债累计债务总规模和整体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
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
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
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
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15~20%。
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 当年债务收入 / 全国财政总支出
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 当年债务收入 / 中央财政支出
李嘉图等价定理
国债有害论
李嘉图提出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不论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相同或等价的
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里。 因此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
政府任何债券的发行都体现着将来偿还义务,而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
国债制度
国债的发行制度
发行条件
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发行数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利息率、利息支付方式以及国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等规定
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发行方式
直接发售方式
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
缺点是发行单位工作量大
承购包销方式
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点
发行人和承销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承销合同确立的,在确定发行条件方面,发行人和承销人具有平等的关系
承销人想投资人分销不出去的部分,由承销人自己认购,因此一旦签订了承销合同,发行过程就算结束
公募招标方式
通过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
债券发行对象是多数的投资者,而非少数的几个投资者
“随买”方式
国债偿还制度
国债的偿还方式
抽签分词偿还法
到期一次偿还法
转期偿还法
提前偿还法
市场购销法
政府在市场上按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偿付方法
国债兑付方式主要考虑的因素
能否减少财政支出
是否有利于调控货币供给量
是否有利于稳定国债行市
是否能保障持卷人的投资利益
国债市场制度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期限划分,可分为
现货交易
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回购交易
期货交易
国债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就将某一特定时刻、按照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所做的承诺
四项基本要素
期限、价格、数量和标的国债
具有如下特点
期货合约交易与标的国债的交割在时间上不一致
国债期货合约到期结算时按合约中的成交价格与标的国债到期时的现货价格之间的差价估算
合约中的标的国债是一种约定的“标准”标的国债,不一定是现实中的国债
期货合约的交易与标的国债的交易在空间上可以分离
期货合约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具有杠杆作用,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好
期权交易
国债市场的功能
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我国政府性债务的分类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政府可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不具有法律偿还责任,但是必须要是应给予救助
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
中央国债余额跟进累计赤字和应对当年短收需发行的债务等因素合理确定,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批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性债务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包括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报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
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
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
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分类
一般债务
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专项债务
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财政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1 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
基本要素
纳税人
税收主体
直接富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计税金额和计税数量
课税对象是不通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税目及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具体划分,反应具体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税率
含义
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标准
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高低能体现出征税的深度
分类
比例税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制。
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瞌睡对象数量变动而变动
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瞌睡对象数量变动而变动
定额税
定额税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同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
累进(退)税率
非基本要素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减税和免税
违章处理
纳税地点等
税收分类
课税对象
货物和劳务税
所得税
财产税
资源税
如城镇土地使用税
行为税
如印花税
计税标准
按课税对象标准不同分类
从价税
从量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价内税
价外税
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
直接税
所得税、财产税
纳税人直接负担,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
间接税
流转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中的主体税种,站税收收入的60%以上
流转税是一种不考虑纳税人经营能力和经营状况,只考虑经营行为的税收
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
主要包括
增值税
消费税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率,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率复合计税的办法
对卷烟白酒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
关税等
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划分
中央税
消费税、关税
地方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生产维护建设税(不含金融机构集中缴纳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卷)、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所得税
我国税收先行法律制度
层次
1 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法
2 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授权立法
条例
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法规
4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
5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规章
6 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地方规章
2 货物和劳务税类
增值税
含义
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
不重复征收
逐环节征收
税基广泛
优点
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便于出口商品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
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
在税收征管上可以相互制约,交叉审计
类型
消费型 增值税
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含税的税款
全部生产资料都不课税,课税对象只限于消费资料
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收入型 增值税
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税款
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
生产型 增值税
不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
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
除了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基本税率
13%、9%、6% 和 0
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
扣税法
小规模纳税人
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应当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征收率
价税分离计算应纳税额
税率x , 含税销售额P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组成计税价格 * 税率
征收管理
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发票类型
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
机动社销售统一发票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征税范围包括
生产
批发
零售
进口
消费税
含义
对特产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以消费品为课税对象,属于间接税
征收范围
采取列举征税办法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税目和税率
按产品列举税目、我国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有烟、酒等15类消费品
烟酒、化妆品、首饰珠宝、鞭炮、成品油、小汽车、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
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计税方法
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符合计税
征收管理
消费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由海关代征
我国现行消费税特点
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
部分物品征收
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主要在生产销售换进口环节上征收
平均税率水平比较高且赋税差异较大
计税方法具有灵活性
消费税
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研究将消费税由目前主要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改为主要在零售或批发环节征收,弱化政府对生产环节税收的依赖,增强对消费环境的关注,促进扩大内需和优化经济结构
关税
征税对象
准许进出境的货物或物品
货物知识贸易性商品
物品是指旅客携带、个人邮递的自用物品
纳税人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进出口物品的所有人
征税范围
税率
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
9%税率包括
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液化气、天然气、煤气、沼气、二甲醚民用煤炭制品
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
农机、饲料、农药、化肥、农膜
关税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成交价格不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
征收管理
3 所得税类
特点
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
中国境内一切企业和其他区的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税率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税率是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20%税率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适用20%税率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当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征收管理
自公历1月1日起 至 12月31日止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课税对象
共9项,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使用费用所得
经营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计税方法
个人所税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以收入减除 20% 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
经营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 4000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不予减除
税收优惠
免征个人所得税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解放军军级以上单位,及国外组织办法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方面的奖金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保险赔款
军人转业费、复原费、退役金
公职人员(干部、老干部)各种 ... 你懂
...
减征个税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自然灾害收到重大损失的
征收管理
自行申报纳税
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申报
取得综合做的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取得应税做的,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的
取得境外所得
因一句境外注销中国国籍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事2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形式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
其他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当前个税制度改革重点是适当合并相关税目,形成合理税率,完善税前基本扣除,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
4 财产税
含义
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优点
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课税对象是财产价值,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不易受到经济变动因素的影响
征税原则是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中不纳税,财产多多纳税,财产少少纳税,因此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功能,征收财产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 社会收入分配不均
财产税所有者一般不与他人发生经济关系,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
缺点
有一定不公平性,因为纳税人的财富主要评价标准是收入,而不仅仅是财产,尤其是财产中的动产,常常成为隐匿的对象
税收弹性较小
不动产评估一般也比较难,征收管理不易掌握
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房产税
房产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引导住房合理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可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纳税人
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范围
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工矿区的房屋
税率
从价计征,税率为1.2%
从租计征,税率为12%
计税依据
房产的计税价值
房产租金收入
征收管理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
契税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范围
中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
包括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转账
房屋买卖
房屋赠与
房屋互换
税率
3% ~ 5%的幅度税率
2010年10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90平米以下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房,减按1%征收
计税依据
不含增值税
征收管理
车船税
纳税人
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计税依据
乘用车按排气量征收
客车按载客人数征收
摩托车按量征收
游艇按挺身长度
机动船舶按净吨位
税目
乘用车、商用车、挂车、其他车辆、摩托车和船舶
税率
定额税率
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算
征收管理
5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为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积极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向导,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制
水花税收征管改开目标
2022年
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
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深化征收改革的主要内容
全面推进税收征收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
稳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
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
不断完善税务执法制度和机制
健全税费法律制度
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
不断提升税务执法精度
加强税务执法区域协同
强化税务执法内部控制和监督
大力推行优质高效只能税费服务
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切实减轻办税缴费负担
全面改进办税缴费方式
持续压减纳税缴费次数和时间
积极推行智能型个性化服务
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
精准实施税务监管
建立健全“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监管
依法严厉打击涉税违反犯罪行为
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
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社会协同
强化税收司法保障
强化国际税收合作
强化税务组织保障
优化征管责任和力量
加强征管能力建设
改进提升绩效考评
其他
优化税制结构包括
促进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调整,进一步提高所得税、持有环节不动产的收入比重
健全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加自主性
明确和规范税制要素,税制设计尽可能简单透明,降低税收成本,减少自由裁量权,规范征管秩序
科学划分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税收收入归属权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功能
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加快推进房产税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和改进税收优惠政策设定
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税收优惠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统一由专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
区域发展规划应当与税收优惠政策脱钩,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
1 政府预算的职能和原则
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知识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技术方面
形式上:反应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
内容上: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和安排
政治方面
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的选择
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
本质方面
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
其他
最早出现在英国
政府预算体现了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作出的选择
政府预算的职能
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
活动的范围、方向和重点
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
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
是由各级人大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上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政府预算的原则
完整性原则
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活动
所有法律准许的政府财政活动,都要在预算中清楚列出,不应另设其他的财政收支账目
政府所有的财政活动都不能脱离预算管理,非政府交易活动必须排除在外
统一性原则
预算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制
可靠性原则
支出预算安排要真实、可靠,既不能不切实际,也不能留下缺口
合法性原则
政府预算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必须根据法定程序进行,政府预算的成立、预算执行的调整和预算执行结果都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
公开性原则
年度性原则
历年制 - 自然年
中国、德、法、意、韩国、巴西等
跨年制
10月1日开始
美国、泰国
4月1日开始
英国、日本、印度、加拿大、新加坡
7月1日开始
澳大利亚、瑞典
政府预算的分类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
单式预算
特点
简单明了,整体性强
便于制作,易于操作
复式预算
经常预算
税收为主要来源
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
资本预算
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已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
特点
由于区分了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便于政府科学安排预算收支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
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缺点
编制和实施比较复杂
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为
增量(基数)预算
增基预算保持了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
零基预算
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支出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为
年度预算
多年预算
多年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包括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中央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增列赤字,并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平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发债平衡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出现超收,用于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地方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实现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应收预算出出现超收、转接下年安排
短收,通过消减支出实现平衡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
平衡预算
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
差额预算
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
按预算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
投入预算
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
绩效预算
政府部门确定要履行职能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指定绩效目标,并量化指标衡量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规划预算
根据国家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当前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利用系统分析及成本-收益分析等工具评估各项公共计划的成本效益,协助政府拟定最优决策,以利于国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预算制度
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
中央预算
包括
中央各部门预算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
地方预算
包括
本级别各部门预算
上级对下级政府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下级部门向上级政府上解收入
2 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立法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本机总预算的执行,审批和批准本级预算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决定和命令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比准政府预算,实质上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组织本级预算执行,提出预算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调整方案,定期报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
审计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监督
3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一般公共性预算
能够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统一纳入一般公共预算
资金来源
主要是税收和非税收收入
用途
按功能: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传媒、社保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金融、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
按性质划分
工资福利支出
商品服务支出
对个人、家庭补助
对企事业单位补贴
转移性支出
赠与
债务利息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
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
其他支出
每年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的数字,都是针对“一般公共性预算”而言
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
政府性基金预算
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具有指定用途,专款专用的特征
资金来源
向社会征收基金
收费
出让土地
发行彩票
政府性基金项目由财政部审批,中央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原则
以收定支
专款专用
结余结转次年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统筹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核心是: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是实现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手段
编制三原则
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相对独立、相互衔接
分级编制、逐步落实
社保基金预算
通过一般性税收、社会保障费(税)及其他渠道筹集和安排的,专门用于社会保障的各项收支,纳入社会保障预算
遵循的原则有
依法建立、规范统一
统筹编制,明确责任
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相对独立,有机衔接
收支平衡, 留有结余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由人社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社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
4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是财政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总要组成部分
政府预算制度,是通过“预算法”的形式确定的
预算编制制度
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
编制
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编程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由基层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
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基本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预算
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
纳入项目库
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
结合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紧急可行的项目
政府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
意义
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
有利于推动部门和行业发展
1 实行综合预算,统一预算分配权,实现预算编制统一性,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分配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2 加强了结余资金管理,引入绩效评价,提高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权力部门作为部门预算的主体地位,承担预算管理责任,部门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各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的能力
4 预算从基层编起,经过审核、审定、审批,有效规范了政府财政行为
其他
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2011年1月1日起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意义
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
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有利于完善预算分配制度
预算执行制度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建立财政部为主体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取消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过渡账户
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直接缴库制度
集中汇缴制度
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
由财政部根据不通支付主体,不同类型的支付分别采取
财政直接支付制度
财政授权支付制度
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
建立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制度
完善国库现金管理银行账户、资金清算及核算体系
健全完善国库现金管理投资容器运行机制
完善国库现金管理风险监控管理机制
意义
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
提高了预算执行的管理信息透明度
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为辅
公开招标和非公开招标相结合
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5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需要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规范政府收入预算管理
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
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
盘活各类存量资源
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
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
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三保(保基本民生、包工资、保运转)
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
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
改进政府预算编制
加强跨年预算平衡
加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
完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
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扩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隐患
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改进预决算公开
发挥多种监督方式协同相应
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信息贯通
推进部门间预算信息互联共享
政府资产报告
建立政府资产报告的意义
夯实政府资产管理基础
反映政府资产管理绩效
推进政府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政府资产报告通常包括
政府资产报表
政府资产分析报告
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是对政府各类资产进行计量、汇总、分类和上报等的制度性安排,是政府资产管理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财政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1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与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支出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基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狭义的财政管理地址知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受益原则
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效率原则
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区域原则
技术原则
根据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度来划分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集权原则
效率原则
恰当原则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特征
政府间财政收支分配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非对称性。
收入结构划分已中央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为主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财政联邦制模式
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
联邦(中央)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对独立、平等,互补从属;联邦和地方都直接对公民行使权力,每个公民都属于两级政府;联邦和地方在宪法规定的事物上相互协调
财政单一制模式
英法、日韩、意大利等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解放后,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80年到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85年到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88年到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94年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新的构建,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标志我国财政管理地址由放权让利,进入到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调节各级各地政府及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2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更好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的财政事权
国防、国家安全、国防工路
外交、过界河湖治理,出入境管理
全国性重大传染性疾病、全国性大通道、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
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
地方财政事权
社会治安
市政交通、农村公路
城乡社区事务等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信息较为复杂切主要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明确划分支出责任基础上,逐步做得到
属于地方政府的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属于中央委托事务的,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
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负担比例
收入划分
中央税
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为中央税
包括
消费税
关税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各银行总行,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
证卷交易印花税
车辆购置税
出口退税
船舶吨税
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
财政改革中划分原则
应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
地方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包括
契税
房产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包括
增值税
纳入共享单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中央占6成,地方占4成
资源税
划分标准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做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中央财政事权委托地方行使
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由有关职能部门委托地方行使,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
对中央委托地方行使的财政事权,受委托地方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名义行使职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
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的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
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目的
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为地方政府提供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最基本”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个地方政府之间因财政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
中央可通过专项拨款,对地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调节,体现中央的政策意图
庇古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1928年)
提出了庇古税(环境税)
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包括
完整性
转移支付的目标、种类、方法等都有完整的制度安排
对称性
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与能够满足下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科学性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法制性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一般都可以分为
均衡拨款
专项拨款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中央财政给地方财政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包括
均衡性转移支付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的事务进行补偿额设立的补偿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
主要用于
教育医疗
社会保障
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税收返还制度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括
增值税定额返还
消费税定额返还
所得税税基返还(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基数返还)
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返还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
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包括
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
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4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总体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划分原则
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兼顾财政职能和行政效率
实行权、责、利相统一
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主要内容
推进中央与地方政事权划分
适度增加中央的财政事权
保证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
地方的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
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
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规定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完善跨年预算平衡机制
建立责权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
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转移支付项目
完善责权发生制政府综合财政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现行的财政体制的问题主要包括
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规模过大、项目过多、资金分散、常有配套要求
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偏低
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过快
财政支出结构固话
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剧
财政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的含义
一国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组成: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
财政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
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整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协调功能
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某些失衡状况的调节和制约
控制功能
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控制
稳定功能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总供需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财政政策的目标
促进充分就业
物价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源泉
生产要素的增长
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
2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财政政策的工具
预算政策
税收政策
公债政策
公共支出政策
政府投资政策
政府补贴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政策的类型
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也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市值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干预就可以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财政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实现宏观调整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根据市场情况和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某种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需求管理,保证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的一种方式
汲水政策
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期进行公共投资,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汲水政策有4个特点
以市场经济做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是一种短期政策,经济恢复则这种政策就不再实行
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已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不同功能划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大幅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调整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向配合
双松
双扩张,自己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高通胀风险
双紧
可以有效抑制需求通胀与通货膨胀,但也会带来经济停滞
松紧
紧财政、宽货币
通知通胀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难易显著抑制通胀
宽财政,紧货币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会累计大量财政赤字
供需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政府预算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
总供给小于从需求
政府预算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
主要通过调整投资规模的手段影响社会供求总量
财政宏观调控方式
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转变
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由单一手段调控向综合运用工具调控转变
我国施行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包括
始终把握相机决策这个财政政策管理的基本要求
实现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
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注重国内外政策协调
3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Kt = △Y / △T (国民收入变动量/税收变动量)
又因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理论,税收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Kt = -b/(1-b)
b 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把消费支出看成投资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减量与可支配收入增减量之比
表示没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化情况。
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储蓄倾向 = 1
特点和作用
税收增加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所以税收乘数Kt为负数
税收乘数是负值,也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 b/(1-b)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表明政府购买性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1 / (1 - 边际消费倾向)
特点和作用
政府购买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
购买支出的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为正数
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量的1/(1-b)倍
通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也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同时等额增加政府支出,国民收入也会已支出增加的数量增加
意味着平衡预算政策,扔具有扩张效应
财政政策时滞
内在时滞
认知时滞
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行政时滞
在采取措施之前,进行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直接关系
外在时滞
决策时滞
财政部门将分析结果提交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做需要的时间
执行时滞
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需要的时间
效果时滞
政策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外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段时间
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
经济主体在既定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特点
有效需求
不单纯是心里的欲望
经济需求
货币需求能力
货币需求愿望
派生需求
派生于人们都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货币需求量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特定时间点上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传统货币数量说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1911年 美国经济学家 费雪提出
现金交易数量说方程
M 货币量; V 货币流动速度
P 物价水平; T 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量
货币流动速度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视为常数; T取决于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大体也是稳定的
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经济主动变动; 物价则是主要的被动因素,只要货币量发生变化,物价就会跟随变动
货币数量方程
货币流动速度
流速 = (物价 x 产量) / 货币量
V = (P*Y) / M
货币数量 x 货币流动速度 = 价格 x 产量
M * V = P * Y
当货币数量M增加时,至少会有一个情况发生
物价P 增加
产量 Y 增加
货币流速V 减少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庇古 1917提出
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建立的需求方程式
Y 表示总资源(总收入)
K 表示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
π 表示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
M 代表名义货币数量
K * Y 代表正真实货币需求
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主要观点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财产和收入的一部分用户货币形式持有,另一部分用于非货币形式持有
人们所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额实际上是人们在持有货币的利益、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及用于消费享受三者之间权衡的结果。而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愿意用同获行使保存的实物价值与货币数量的比例
人们使用同获行使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余额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量称为“现金余额”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流动性偏好理论
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
收入和支出不同是,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愿望
收入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预防动机
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收入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投资动机
由于利率不确定性,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无论任何方式投资,利率都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利率越低,任何一项投资的机会成本就越低,投资有利可图投资水平就会提高
利率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在剑桥学派的基础上,弗里德曼发展的货币数量说
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
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
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
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M/P = ....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
1 货币流动速度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2 由于货币流动速度稳定,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M)时,他就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
3 一国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劳动、资本、资源)和技术决定的,因此不受货币供给量改变的影响
4 当产量不变时,货币供给量(M)增加引起的产出价值(P*Y)增加必然反映在物价水平(P)上
5 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
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想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量的过程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应量划分
M0
流动中的货币
M1
M0 + 活期存款
M2
M1 + 单位定期存款 + 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社会融资规模
2010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2011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与传统的贷款指标不同,他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卷保险业获得的融资
统计指标主要由4部分构成
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实体经济利用规范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获得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货币供给机制
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中央银行创造信贷资金的来源
通过货币发行权
通过信贷管理权
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商业银行不能无限的创造派生存款
受三个因素的制约
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
提取现金的数量
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交付税款等
数字货币
背景
2008年之后一种尝试脱离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的新货币,数字货币开始全线
特点
匿名性
安全性
可编程性
高效率性
数字人民币发行里程
14年开始对数字人民币发行进行专项研究
16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完成第一代原型系统搭建
17年开始组织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试验
中央银行-商业机构 双层运营体系
设计特征
兼具招呼和价值特征
定位与M0,不计付利息
低成本,无兑换流动服务费
支付即结算
匿名性,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
安全性
可编程性
数字人民币和支付账户余额的区别
债权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央行负债,支付账户余额是支付机构负债
信用背书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支付账户是商业信用
法偿性不同。数字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性,支付账户余额不具有无限发偿性
货币供应量层次不同。数字人民币属于M0,支付账户余额属于M2
数字人民币与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3 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
货币均衡的特征
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态
货币失衡的含义
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两大类型
总量性货币失衡
信用货币(法定货币)供给不足没有出现过,供给过多经常出现。
如政府财政扩张政策失当,赤字过多,最终只能导致严重的通胀
结构型货币失衡
总量上基本均衡,但是出现短缺与滞留并存的情况
如货币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同时实体经济缺乏资金支持
结构型货币失衡的根源于经济结构
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社会总供给总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出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社会总需求则是以货币形态出现的,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实现社会购买力(MV)
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要求处理好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要保持国民经济物价稳定,就必须使流动中的货币数量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
当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就应当和GDP同步增长
货币增长数量
考虑物价自然上涨因素,则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增长应当略高于GDP增长
货币的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表示为
表示本期货币增量
Y’表示 GDP增长率
P’表示物价自然上涨率
表示上期货币存量
4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含义
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现象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物价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需求拉升型通胀
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
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
消费强劲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太高产品价格引发的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划分
公开型通货膨胀(开放性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自发波动
抑制性通货膨胀
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缺口不能由物价上涨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够使货币流动速度减慢,故又称隐蔽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
直接原因
过度的信贷供给,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主要原因
财政原因
发生财政赤字
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信贷原因
过热的经济增长
银行自身决策失误
其他原因
如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通货膨胀的治理
紧缩的需求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
削减购买性支出
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
削减转移性支出
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
增加税收
发行公债
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积极的供给政策
供给学派
通过增加总供给,消除通货膨胀
措施:减税,消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货币与金融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人行的主要职能
执行和执行货币政策
维护金融稳定
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源于
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经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执行干预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职务和业务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央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是央行的主要业务
人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
第二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分支库调拨人民币发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的调拨命令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
对银行业务
集中准备金
为保证商业银行清偿能力,防止破产存户受损,央行已法律形式规定了缴存存款准备金比率
存款准备政策的三个缺陷
当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力度很强,往往被当做一剂猛药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传导,生效较慢、时滞较长
最后贷款人
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不足时,可获得央行信用支持
接受商业银行提交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物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再抵押放款
为商业银行贴现商业票据的再贴现
再贷款
全国清算
各商业银行都想央行缴存准备金,并在央行开立往来账户
对政府业务
经理国库
代理发行国家债券
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指定并监管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想商业银行的贴现及放款
负债
储备货币是主要项目
存款准备金
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不同于金融政策,他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
是货币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包括
政策目标
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目标
包括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
四个目标之间具有矛盾性,难以同时达到
在一定时期内只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侧重点
第三条:货币政策目标是保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绝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缺陷
超额存款准备金不受央行控制,商业银行可用其对冲抵消
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大,作用力很强
传导过程较长,见效缓慢
因此往往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不将其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使用
再贴现
央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等活动
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整工具
局限: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需要配合存款准备金率)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金
直接信用控制
是央行已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包括
利率最高限
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信用配额
流动比率
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指导
央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超低政策利率
大规模再融资操作
资产购买计划
前瞻性指引
人行特点
人行退出的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中附带结构调整要求,包括
定向降准
结构性导向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基础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如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定向流动性投放为基础的借贷便利,包括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
发达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与
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与
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共同点
均以纠正市场失灵为根本出发点
都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和结构性特征
差异
政策目标不同
非常规货币政策是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结构型货币是为了优化经济结构
政策背景不同
发达国家提出非常规货币政策时,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由于零利率下线约束缺乏操作空间
央行退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时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仍有较大空间
操作手动不同
非常规货币政策目标是压低中长期利率,主要通过资产购买等手段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主要是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不同
非常规货币政策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结构性货币政策不涉及大规模资产购买,不会将央行暴露在严重的违约和市场风险中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含义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
结余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值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中介目标选择原则包括
可控性
可测性
相关性
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有
利率
通长是指短期利率(长期利率看经济,央行控制不了)
货币供应量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 - 货币市场 - 金融机构 - 企业居民 的传导机制
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 - 操作目标 - 中介目标 - 最终目标 的间接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传导机制的效率取决于
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做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
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
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11年到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确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12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特别是
小微企业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要有机结合
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加发展内生动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理念
包括
稳健货币政策更高效,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支持重点领域更精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快速发展,退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
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抑制
知道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等各项制度陆续落实
贷款基准利率改革
遵循步骤
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大额,后短息、小额
LPR 改革后特征
基于报价而非成交形成最终利率,已MLF操作利率为标杆,加点形成LPR报价
期限更加丰富,收益曲线更加完善
报价行范围更大,新增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民营互联网银行四类
降低报价频率,环节报价频繁调整带来的摩擦成本
LPR 独特优势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升
现实反应能力提升,可客观反映商业银行面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情况
稳定性提升,较好的隔绝市场噪音,抹平非理性波动
约束性增强,LPR在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等相关考核
货币与金融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
1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内涵
定义
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服务
性质
是最典型的银行, 已盈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
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的金融企业
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央银行则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国家政策为经营目标)
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业务包括
存贷款业务
证券投资
进出口信贷
国际结算等
职能与组织形式
职能
信用中介(基本职能)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聚沙成塔,化货币为资本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组织形式
按机构设置分类
单一制
只有一个单独的银行机构,不设分支机构
美国许多州立银行
总分行制
在总行之下设有多层分支机构
英国银行是典型代表
目前各国一般均采用
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
专业化银行
只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即吸收存款和发放短期工商贷款(含贴现商业票据)
综合化银行
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
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的股本以及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也称为权益资本
吸收外来资金
吸收存款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业务、同业存放等
借款业务
向央行借款、再贴现、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资产业务(收益主要业务)
票据贴现业务
形式上是票据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贷款业务
按期限债券可分为
短期债券 - 1年期以内
中期债券 - 1到10年
长期债券 - 10年以上
按贷款条件划分
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
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
按用途划分
资本贷款
商业贷款
消费贷款
投资业务
主要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法定准备金存款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无风险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适用自己的资金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也成为无风险业务)
主要包括
结算业务
信托业务
租赁业务
代理业务
咨询业务
经营管理原则
盈利性原则
与流动性负相关
与安全性负相关
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
商业银行取得现款的能力
安全性原则
放贷或投资中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要避免本金受损
存款保险制度
定义
存款保险由存款类金融机构跟进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保费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作用
保护存款人利益
维护银行信用
稳定金融秩序
组织形式
不同国家制度不同
由政府设立存款保险机构
英美、加拿大
有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日本、比利时
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会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德法、荷兰
偿付限额
50万人民币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
投保机构缴纳的保费
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资产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
其他合法收入
存款保险基金运用
存款保险基金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
投资政府债券、央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
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自己运用形式
偿付情形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担任投保机构的接管组织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实施被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请
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形式
2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以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综合
金融市场效率
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
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定义(法玛 1965)
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弱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程度)
证券的历史资料(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半强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中等程度)
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盈利报告等)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强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最高程度)
证券的价格充分、及时的反映了证券的所有信息
金融市场的结构
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
特点
期限短
流动性高
利率敏感
交易方便
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调剂头寸
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弥补票据清算差额
解决临时性资金短缺
央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
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
主要市场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主要市场
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短期以及融资性票据市场
债券市场
直接融资市场,不需要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直接进行融资的市场
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属性,又具有资本市场属性
既是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融资场所,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平台,是最重要的金融子市场之一
其中期限在1年内的短期政府债券,因为具有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强、面额小、收入免税等特点,其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
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
分为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
股票一级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市场
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活跃的流动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场内交易市场一般是指股票交易所
股票场外交易市场也称股票柜台市场
投资基金市场
金融期货(期权)市场
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
外汇市场
货币和金融 第二十一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基本特征
不确定性
影响因素事前难以完全把握
相关性
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高杠杆性
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
传染性
承担金融中介机构的职能,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我国金融风险特有特征
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在银行
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
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常见的金融风险有四类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因素的波动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次产价值变化的风险
信用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认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2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含义
一国或数国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特点
频繁性
广泛性
传染性
严重性
金融危机的类型
债务危机
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危机
特征
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
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货币危机
在实行固定汇率或待有固定汇率特征的盯住汇率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应为本币汇率高估
流动性危机
由于流动性不足引起的
分
国内流动性危机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借短放长’,会导致流动性不足已偿还债务
国际流动性危机
一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短期外汇履约义务超过短期可能的到外汇资产规模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越不足 则发生此类危机的可能越大
综合性金融危机
交叉影响
流动性危机爆发很可能引发货币危机
债务危机的爆发往往伴随着货币大幅贬值的货币危机
典型的危机发展过程
1 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增加了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刺激不谨慎信贷行为和信用扩展,导致资产和负债之间形成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
2 资本流向逆转,金融机构直面偿还困难的情况,并通过信贷紧缩和利率调整在世纪经济部门中产生联络反应,从而引发综合性危机
结果
严重损害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
甚至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
同事也暴露了存在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发生内部性金融危机的国家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导致整个经济
次贷危机
因次级贷款抵押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分为三个阶段
1 债务危机阶段
房地产价格下跌,利率上升,导致次级房贷的贷款人违约引起
2 流动性危机阶段
债务危机导致相关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及时应对债权人变现要求
3 信用危机阶段
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恐慌
3 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的含义
一国政府部门为了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也正常秩序的目的,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这些特性包括
期限转换职能
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即银行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为储蓄者提供短信资产和流动性,把储蓄集合起来,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期限相对较长的负债和资金,从而实现期限转换
支付清算职能
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镖局清算这,降低了交易的费用
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职能
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
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一直到60年代都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
认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
因为政府的参与能够解决市场的缺陷,所以政府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着来实施管制以克服市场缺陷,而由此带来的公共福利将大于管理成本
保护债权论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金融监管
债权人包括
存款人
证卷持有人
投保人
存款保险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
金融风险控制论
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导致系统内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的挑战
4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与分类
按监管主体和央行的作用划分
以央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
已央行为中心,其他机构参与分工的监管体制
如:美国,法国、印度、巴西
独立于央行的综合监管体制
在央行之外,同时设立几个部门对银行、证券和保险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央行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
如:德国、英国、日本、韩国
按监管的客体划分
综合监管体制
综合监管体制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
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金融市场体制从分业转向混合业务的需要
随着混合经营趋势的发展,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
如:英国、瑞士、日本、韩国等
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指对不通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通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因此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当前: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
1992年之前 - 人行作为全国唯一的监管机构
92年证监会、证券委员会成立,拉来开中国金融分业监管的序幕
95年确定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
98年 保监会成
00年 人行、证监会、保监会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三大监管机构间的协调
03年 银监会成立
03年后确认人行的作用
1 作为最后贷款人
2 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方式防范系统金融风险
3 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赋予人行金融监督管理方面拥有监督检察权,包括直接检查监督权、建议检查权和在特定情况下全面检查监督权
18年 成立 银保监
近年来我国对重点领域的监管进展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是指常规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种金融中介业务,通常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载体,对金融资产的信用、流动性和期限等风险因素进行转换,扮演者“类银行”的角色
我国影子银行特点
以银行为核心,表现为“银行的影子”
以监管套利为木碧,违法违规现象普遍
存在刚性兑付换货具有刚性兑付预期
收取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较为普遍
以类贷款为主,信用风险突出
方法:明确资产管理业务属性,同一产品标准,减少跨机构跨市场套利
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金融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5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75年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西方十国集团及瑞士、卢森堡12国中央银行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1988年巴塞尔报告
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资本组成
核心资本
又称作一级资本
包括
实收股本(普通股)
公开储蓄
核心资本不得少于总资本的50%
附属资本
又称二级资本
包括
未公开储蓄
资产重估储蓄
普通准备金
呆账准备金
混合资本工具
长期次级债券
风险投资权重
定义了风险权重
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
资本标准
银行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低于 8%,其中核心资产比率不低于 4%
过渡安排
从87年底到92年为实施的过度时期
2003年 新巴萨尔资本协议
巴萨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
最低资本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要求作为最重要的支柱
1 对风险的范畴的进一步拓展
除了信用风险外,委员会注意到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破坏力
2 计量方法的改进
3 鼓励使用内部模型
主张有条件的大银行提供自己的双峰县评估水平,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4 资本约束范围的扩大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
加快制度化进程
市场约束
要求银行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市场约束有效
2010年 巴萨尔协议三
总览
体现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思路
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
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
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
长期影响与短期效应统筹兼顾
主要内容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确定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普通股充足率为 4.5%
一级资本充足率 6%
总资本充足率 8%
建立了两个超额资本要求
建立预留超额资本,用于吸收严重经济、金融衰退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最低要求为 2.5%
由普通股组成
建立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的反周期超额资本,最低要求为 0%~2.5%
满足超额要求后的
普通股充足率为 7%
一级资本充足率 8.5%
总资本充足率 10.5%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2011年初按 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管要求
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
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
净稳定融资比率
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的能力,他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
过渡期为8年, 从2011到2018年
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
货币与金融第二十二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1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含义与划分
固定汇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制度
自发的固定汇率
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无单独法定货币
货币局安排
传统盯住安排
水平区间釘住
爬行釘住
爬行区间
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
独立浮动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规模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选择
固定汇率制度
经济开放程度越低
经济规模越小
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个国家
浮动汇率制度
经济开放程度高
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
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
资本流出较为可观和频繁
国内通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
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间报价机制
收盘价
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化
逆周期因子
2017年5月引入
2005
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15
进一步改进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强调中间报价参考前一日收盘价
2017
在中间报价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了 “收盘价 +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 逆周期因子”
逆周期因子是宏观审慎调控工具,有利于保持汇率弹性,更好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
操作
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在央行公布的市场交易中间价上下5%内浮动
欧元、日元、港币、英镑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浮动幅度为上下3%
美元现汇卖出买入价差不超过中间价1%
现钞卖出买入价差不超过中间价 4%
2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含义与类型
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和应付紧急支出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不骗接受的资产
类型
货币性黄金
作为金融资产而持有的黄金
由于黄金在执行储备职能时不能以实物黄金对外支付,所以黄金只能算成潜在的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
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 95%
IMF储备头寸
是指IMF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特别提款权
IMF根据成员方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供成员方用于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成员方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特别提款权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国际储备的作用
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是一个国家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国际储备的管理
外汇储备的总量管理
过低 - 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及经济往来的需要,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
过多 - 增加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占用较多的基础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带来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储备货币的比例安排
对外汇储备,收益不确定的风险表现为一国当局持有储备资产转化为其他资产进行使用时面临购买力下降的可能性
为减少汇率风险,要考虑弥补赤字和干预市场的需要
满足一定风险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获取高收益
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持有足够的一级储备用于满足交易性需求
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尽可能获取高收益
3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主要内容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确定汇率制度
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国际金本位制
第一次出现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
英国在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随金本位逐步流行,国际金本位制度随之建立
1880~1914是国际金本位制度的黄金时期
特点
自发的固定汇率
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特征
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国际收支的调节
短期失衡由IMF提供信贷资金解决
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内在缺陷
特里芬难题,即维持对美元的信息 和保证国际清偿力之间存在两难选择
牙买加体系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经常帐失衡调节
汇率机制
利率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融通
IMF调节
一方面想你查过提供贷款,帮助其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另一方面指导和监督逆差国和顺差国双方进行国际收支调节,以便双方对称地承担国际收支调节义务
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目标
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
促进汇率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序的汇率安排
主要工作
监督成员方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向成员方提供政策建议
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方提供贷款,以支持其结构调整和改革政策
向成员方政府和中央银行提供技术支持
I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分为四种
货币性黄金
由于不能直接进行实物黄金对外交割,所以黄金定义为“潜在的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是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
IMF的储备头寸
是指在IMF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包括
会员国向IMF缴纳份额中的25%可自由兑换货币(储备档头寸)
IMF用去的本币(超出备档头寸)
特别提款权
是指IMF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供会员国是用以归还基金组织带宽和成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特别提款权是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资金来源
认缴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
份额包括加入时认缴和增资份额
份额不仅决定成员应缴资金,还决定了成员在IMF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25% 以主要国际货币或特别提款权缴纳
75% 以本币缴纳
借款
IMF借款包括两个借款安排
一般借款总安排
新借款安排
超过5000亿美金
贷款
IMF最早设立贷款种类是:备用安排(普通贷款)
主要帮助成员方解决临时性国际收支问题
最高额度是成员份额的 125%
中期贷款
解决成员国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严重国际收支问题而设立的
减贫与增长贷款
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手指问题的最贫困的成员方设立的(低息贷款)
其他
补充储备贷款、应急信贷额度 、紧急援助
特点
主要帮助成员方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贷款是临时性的
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简称
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
协助成员方的经济复兴及生产和资源的开发
促进私人对外贷款和投资
鼓励国际投资
开发成员方的生产资源
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资金来源主要有
银行股份,即世行的成员国认缴的世行股份
借款,主要包括直接向成员国政府、政府机构或中央银行发行中短期债券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直接发行中长期债券
转账债券,即世行将待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给商业银行等自认投资者,回收一部分资金
业务净收益,世行近年来的业务净收益全部留作准备金
发放贷款的特点
贷款期限较长
贷款实行浮动利率,但一般低于市场利率
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
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长
被称为硬贷款
其他机构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优惠贷款利率称为软贷款
国际开发协会成立于1960年,主要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国际金融公司
通过对低收入国家企业提供无须政府担保的贷款和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支持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出私营企业的成长,促进成员方经济发展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等机构
国际清算银行
目标: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位国际金融活动提供额外的便利,并在国际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组织:股份公司形式,原始股份主要创建的中银行和美国银行集团认购持有
4 人民币跨境使用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概念
居民或非居民之间已人民币开展或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类型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境内机构在境外直接投资时,人民币汇出的各种申请、审批的制度和便利
事后原则
商业银行在开始业务时的义务
严格进行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检查
按照规定报送信息
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义务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境外企业来我投资,后续所得人民币资金汇出境外
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进口贸易
进口信用证
海外代付
进口押汇
出口贸易
打包贷款
出口信用证押汇
出口托收押汇
福费廷
出口信贷
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境外机构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称为“熊猫债”
境内机构境外发行的人民币债券
政策性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称为“点心债”
双边货币合作
货币互换
又称货币掉期,是交易双方依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在未来的确定期限内交换不同币种现金流的交易
货币互换在企业经营和金融市场运行中具有重要经济功能
规避汇率风险
价格发现
管理资产负债
降低融资成本
设计金融产品
中央银行间开展货币互换的目标主要有三类
作为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
如美联储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安排
作为金融危机的常设防御机制
如东盟和中日韩之间建立的“清迈倡议”
作为深化双方金融合作的措施
本币结算协议
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允许两国本币或知识人民币用于两国边境贸易结算
允许商业银行相互开立本地账户,为边境贸提供银行结算服务
允许商业银行在海关备案后跨境调运两国本币现钞
允许商业银行在边境地区设立两国货币兑换点
一般贸易双边本币结算
本币结算可以用于一般贸易商品和服务的结算与支付
依照两国法律规定,两国银行可以通过互开代理账户办理支付与结算,并可进行外汇买卖双方本币的相互拆借
进一步明确两国本币现钞的跨境调运事项
自由贸易账户
为使自由贸易区内自己和境外资金兑换便捷,有效监控资金流动和防范金融风险,2014年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推行了自由贸易帐户体系
特点
分账核算
本外币合一可兑换账户
一线开放,二线管住
境外及区内货物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出入境
货物从自由贸易区出入非自由贸易区要征收相应的税收
跨二线(境内)只能划转人民币
适用离岸汇率
从开户主题性质看,分为下列5类
自由贸易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
自由贸易区内个人自由贸易帐户
境外个人早有贸易帐号
境外机构自由贸易帐户
同业机构自由贸易帐户
对国内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
探索了版本外币合一账户管理体系,打破了本外币账户割裂的局面
探索了资本账户可兑换新路径
探索了金融风险管理新模式,有助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统计 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数据科学
1 统计学
定义
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
分支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
内容包括
如何获得所需要的数据
如何柴永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
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像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包括
参数估计
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假设检验
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2 变量和数据
变量
定义
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分类
定量变量(数量变量)
取值是数量时,称为定变量或数量变量
定性变量
分类变量
当变量取值是类别时,被称为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称为分类数据
顺序变量
当变量取值具有一定顺序时被称为顺序变量
数据
含义
对数据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分类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
3 数据的来源
收集方法的不同
观测数据
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认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
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
实验数据
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
如:新产品的使用寿命,新药的疗效
数据本身的来源
一手数据
二手数据
4 统计调查
分类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
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差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遗漏的调查
全面调查
普查
全面统计报表
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
经济性
最显著的优点
时效性强
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连续调查
观察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的数量变化(可能是一年)
连续调查的资料可以说明现象发生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像现在一段时期的总量
非连续调查
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
方式
统计报表
按法规规定,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一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送报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全面统计报表
非全面统计报表
普查
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
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普查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
普查的适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现象
抽样调查
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特点
经济性
显著优点
时效性
适应面广
精准性高
重点调查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的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是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典型调查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差
统计质量评价标准
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及时性
适用性
经济性
可比性
协调性
可获得性
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数据科学
研究对象:数据
大数据
大数据的‘4v’特征
数据量大 Volume
数据多样性 Variety
数据价值密度低 Value
数据生产和处理速度快 Velocity
数据挖掘
核心任务:对数据关系和特征进行探索
方法
监督学习
分类
回归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分位数回归
无监督学习
聚类
与分类不同,聚类要划分的累是未知的
降维 - 特征提取
成分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半监督学习
数据挖掘的含义
数据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有噪音的
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
发现的知识是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的
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统计 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
1 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考虑的程度,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点位置所在
均值
平均数
适用
适用于定变量
优点: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比较稳定
缺点: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
中位数
排序后队列正中数值
偶数队列可以取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适用
适用于顺序变量和定变量,不适用于分类变量,特点是分不对称uuju
优点: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缺点:没有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稳定性差于均值,优于众数
众数
众数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
在高斯分布中,众数位于峰值
适用
不适用于定变量,主要用于分类和顺序变量
优点:首部极端值影响, 尤其是分布明显偏态时,众数的代表性好
缺点: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缺乏稳定性,可能不唯一
2 离散程度的测度
方差
各个数值与其均值离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反应数据之间的差异度
标准差
离散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
描述与均值的平均距离,且单位一致
极端值敏感
钟形分布标准差经验法则
约有68%的数据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
原有95%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2个标准差之内
原有99%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3个标准差之内
离散系数
也称为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主要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离散度的比较
当需要比较的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时,如果两组数据测量尺度相差太大或量纲不同,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就不合宜,此时就应当消除测量尺度和量纲的影响
离散系数消除了各种数据的单位
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度的比较
优点
离散系数的优点是不需要参照数据的平均值
缺点
当平均数接近0时,微小的变化也会对离散系数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造成精度不足
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记错 C.V
离散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值
3 分布形态的测度
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用SK表示,测度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等于0
正值 - 分布右偏
负值 - 分布左偏
-0.5 到 0.5
轻度
-1 到 -0.5, 0.5 到 1
中度
小于 -1,大于1
严重倾斜
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标准分数
z分数,已标准差为单位,描述一个数据的相对位置
标准分数 = (观测数据- 平均数)/ 标准差
4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按相关的程度
完全相关
不相关
不完全相关
按相关的方向
正相关
负相关
按相关的形式
线性相关
非线性相关
散点图
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变相映的观测值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
Pearson相关系数
度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关系数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和相关性的方向(第一排),而不是相关性的斜率(中间),也不是各种非线性关系(第三排)
Pearson 相关系数就是 协方差的标准化, 其公式是
相关系数系数r = 协方差/(x标准差)*(y标准差)
协方差
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
方差是协方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变量是相同的情况
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两个变量的协方差为正
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两个变量的协方差为负
两个变量不相关 ,协方差为0
公式
Pearson 相关系数 取值范围
皮尔逊相关系数广泛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其值介于-1与1之间
系数的值为0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系数的值为1(正线性相关)意味着X和Y可以很好的由直线方程来描述,所有的数据点都很好的落在一条直线上,且Y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
系数的值为−1(负线性相关)意味着所有的数据点都落在直线上,且Y随着X的增加而减少。
统计 第二十五章 抽样统计
1 抽样调查基本概念
抽样调查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
总体
调查对象的全体
是唯一的,其指标是常数
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样本指标是随机的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
样本统计量
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样本量
样本量是调查经纬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
允许的调查误差越小,需要的样本量越大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增加同等样本量所增加的精度呈下降趋势(边际收益递减)
大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几乎没有影响
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相同的估计精度,样本量也要随之增大
总体方差越大(总体的标准差越大)需要的样本量越大
决定样本量(数量)的因素
调查的精度
总体的离散程度
总体的规模
无回答情况
经费制约
总体参数
所关心变量的数字特征,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数值计算的
抽样框
提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
例
北京市旅游部门调查19年北京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随机抽取3000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
总体 - 北京市常住居民
总体参数 - 所有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金额
样本 - 随机抽取的3000位常住居民
样本量 - 3000
入样单位 - 3000位常住居民中的每一位
样本统计量 - 随机抽取3000位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
抽样框 - 北京市全部常住居民的基本信息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
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计算出来的
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非概率抽样
判断抽样
调查人员依据调查目的和对调查对象的情况了解,人为选定样本单元
选择“平均型”单位作为样本,选的的样本可以代表研究对象的平均水平
方便抽样
目的:最大限度降低调查成本
自愿抽样
自愿接受调查的单元做组成的样本
典型的是网上调查问卷
配额抽样
将总体中各单元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将样本数额分配到个类型中,从个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则没有严格限制
抽样调查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问题
调查方案设计
实施调查过程
数据处理分析
撰写调查报告
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抽样框误差
无回答误差
随机因素造成的
如被调查对象不在家
非随机因素造成的
如不愿意告诉实情或拒绝回答
计量误差
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包括
调查人员作弊
记录答案错误
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
受访者记忆错误
2 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是最基本的随机抽样方式
总体的每个单位入样概率相同
不放回比放回抽样误差更低
条件限制
抽样框没有更多可利用的辅助信息
调查对象分布的范围不广泛
适用于个体差异不是很大的情况
随机抽样
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随机原则:排除主观上有意识的抽取调查单元
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计算的
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分层抽样
按某种规则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不同的层内独立、随机的抽取样本
优点
不仅可以估计整体参数,同时也可以估计各层参数
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
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
条件限制
抽样框中有足够的辅助信息,可以用来划分层级
同一层级内各单位差异尽可能的小
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
系统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单元
最简单的系统抽样是等距抽样
对总体排序,然后随机选一个初始位置,然后等距抽取其他样本单元
优点
操作简单
对抽样框的要求也比较简单
缺点 - 方差估计比较复杂,这就给计算抽样误差带来一定困难
整群抽样
将总体中的所有基本单位按一定规则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群调查其全部基本单位
优点
实施调查方便,节省费用和时间
抽样框编制得以简化
缺点 - 由于抽样的样本单位比较集中,群内各单位之间存在相似性,差异比较小,而群与群之间的差别往往比较大,是正群抽样的抽样误差比较大
多阶段抽样
两阶段抽样
经过两个阶段抽样
3 估计量和样本量
估计量的性质
无偏性
所有可能的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总是等于总体均值,这就是样本均值估计量的无偏性
有效性
有效性,在无偏估计的条件下,估计量方差越小估计也就越有效
一致性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如果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这个估计量就有一致性
抽样误差的估计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特点
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之间的差越大,即方差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
抽样误差与样本数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有关。 如分层抽样的估计量方差一般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样本量的计算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调查精度 - 调查精度要求越高,样本量就需要越大
总体离散程度 - 总体方差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大
总体规模
大规模总体时,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几乎没有影响
小规模的总体时,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精度,样本量也需要随之增大(但不是同比例的)
无回答情况
无回答减少了有效样本量
无回答较多时,样本量需要多一些,以消除无回答的影响
经费制约
样本量就是调查经费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
调查的限定时间,实施调查的人力资源也是影响样本量的客观因素
样本量的计算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增加同等样本量所增加的精度呈下降趋势(边际效用递减)
统计 第二十六章 回归分析
决定系数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决定系数取值在 0 到 1之间,大体说明了回归模型能够解释的因变量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
越接近于1,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
越接近于0 ,回归直线拟合效果越差
相关系数 r
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的正负号相同
回归系数 b
1 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的概念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计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需要决定因变量和自变量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
在具体应用时,两者常常必须互相补充
回归和相关分析的区别
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无法通过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不需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
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需要决定因变量和自变量
自变量
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
因变量
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为因变量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 表示 因变量
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
X 表示 自变量
用来预测和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ε 表示 误差项
除了X和Y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
是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公式
2 最小二乘法
是线性回归模型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
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数据,并使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离差(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最小二乘法是指使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的方法
3 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间,需要对摸金进行检验有
结合经济理论和经,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模型预测
二元回归模型案例
统计 第二十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几何平均法
数学特点
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小
如果变量值有负值,计算出的几何平均数就会成为负数或虚数
它仅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据
几何平均数的对数是各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用途
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复利下的平均年利率
连续作业的车间求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其中:样本数据非负,主要用于对数正态分布
其中:样本数据非负,主要用于对数正态分布
简单公式
相乘然后开根号
时间序列
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在绝对数时间序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绝对数
在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中,发展水平表现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计算特点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同一时间序列,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定基增长速度 = 报告期间累计增长量 / 基期水平
定级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间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两个相邻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环比发展速度
特点
存在周期变化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描述是合意的
时间序列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对时序数据进行预测
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来解决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分析指标
水平分析指标
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增长量
速度分析指标
包括
平均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
定期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定期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比值(常为初期水平)
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
时间序列的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被研究对象所属的时间
反映该现象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
增长量1%的绝对值
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增长1%的绝对值)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含义
分类
绝对数时间序列
时期序列
其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
时点序列
其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
例如:年末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
相对数时间序列
同类相对数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
如:城镇人口比重
平均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 - 按时限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
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为序时平均数
绝对数时间序列
时序平均
连续时点序列
采用“一次平均法”
间断时点序列
采用“两次平均法”
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不能就序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
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增长量
特点
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3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 前一期水平
定基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关系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期间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
增长速度 = 发展速度 - 100%
增长速度 =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 - 该指标基期数值 )/ 该指标基期数值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1
速度分析与应用
增长1%的绝对值 = 逐期增长量 / 环比增长速度
其他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成分
长期趋势(T)
季节变动(S)
循环波动(C)
不规则波动(I)
4 时间序列的分解和预测程序
时间序列的成分
时间序列的预测步骤
5 平滑预测法
目的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所引起的随机波动
适合于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机没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性波动的世界序列
简单易用,对数据要求低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越来测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基本方法。
通过计算逐项移动的序时平均数,依次计算包含一定期数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时间数列的方法
通过这种移动,他削弱或消除了短期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先现象发展的基本趋势
指数平滑法
一般而言,当时间序列有调查的随机波动时,宜选用较大的α(平滑系数),以便很快跟上近期的变化
当时间序列比较平稳时,宜选用较小的α。 α取值接近于0时,则各期数据的作用缓慢减弱,呈现比较平稳的状态
平滑系数α的取值为 0<α<1
指数平滑法是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指数平滑法是使用过去时间序列值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