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2022-09-05 16:48:3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马克思主义 自考 马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序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概括: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展的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包括的学说
自然、社会、思想的一般规律学说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无产阶级解决,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有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思想来源
3个基础组成部分(直接来源)
马克思哲学
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是德国人)
代表人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黑格尔
思考内容: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输出理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吸收与批判
辩证法(黑格尔)
吸收 : 辩证理论
批判 :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吸收 :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批判: 形而上学
政治经济学
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发源地是英国)阶段:自由经济,政府不进行监管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 李嘉图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输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吸收与批判
吸收: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经济分析、改造了劳动价值论
批判:自由经济发展后,资本之上对工人阶级的压榨
资本是不择手段,无底线的
科学社会主义
来源: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思考内容:理想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输出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吸收与批判
吸收:期望中的理想社会形态
批判:空想而不实践
间接来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世代的产物
客观条件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压迫工人阶级的基础上的。
2.周期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内部矛盾尖锐
阶级基础(支撑群体/可受影响群体)
工人阶级首次出现了独立政权,进行反抗斗争
标志
共产主义同盟组织建立,发布《共产党宣言》作者: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1.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的创立
2.列宁主义
3.毛泽东思想
分界点
4.邓小平理论
5.“三个代表”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科学发展观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鲜明特征
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根本理论特性是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
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辩证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性
人民至上性
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人民利益无小事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构建社会主义。而解放全人类,构建社会主义不光是我党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
个人解读:构建社会主义不光的党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并且党也是以人民至上为基础的
革命性
革命性具有 彻底的批判精神与鲜明的政治立场
个人解读:革命其实包含很多含义,革命性个人解读是运单的升华,也包括了事物发展运动,也包括了“向前”的运单是不可逆的。同时也告诉人民群众需要自己争取自身利益。
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
要从实践中来,要从实际中去
实践也是对空想主义的总结,空想不行动,就等于无
发展性
发展性的核心是:与时俱进。
适应当下
简答:科学性与革命新的关系
1. 不可分割性,科学性源于革命性,又通过革命性体出来
2.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做前提和基础,并考科学性来保证
3.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简答:与时俱进的含义
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要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
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让我们有宏伟视野
2.看穿事物变化的目光
3.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
2.行动的指南
1.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哲学思想,并不提供答案
3.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行动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触发,理论结合实际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内化与心,外化于行。理论结合实际
联系我国客观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解国家政策方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
辩证法:思维与意识相辅相成
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
形而上学
只有思维没有存在或只有存在没有思维
物质
物质的存在形态
客观存在的事物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不依赖意识又能为意识反应
如:书
各种理论
一元论与二元论
万事万物有几个共同的本质或本源?
一个: 一元论
多个:二元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
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经验、思想等)夸大到唯一
客观唯心
神创世界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是由几种物质组成(如:金木水火土、地水风火等)
近代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原子理论:一切都是原子构成的物质形态
详解:形而上学
特性
机械性
简单呆板的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事物是孤立并且不发送变化的
演变:辩证为主主义 - 事物不是孤立且相互关联并不断发送变化
直观性
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不彻底性
自然是物质的,而解释历史却说是上天注定的
演变:历史唯物主义 -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选择的,是人民群众创造实践的事物
物质的存在形态
运单!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着的都是物质,精神是无法运动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静中有动”)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既对立又统一的相关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时间与空间
时间具有一纬性
只能向前
空间具有三维性
长宽高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局部有限,整体无限
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人的寿命不可能无限与物质是会进行转换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物质构成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如:听到喜马拉雅山,你就会想起他是什么形象的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活动 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 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名称解析
主观能动
主动去实践,去改造世界
客观规律性
无法改变与克服
处理两者的关系方法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个人解析: 需要尊重客观条件,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实践的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而是要顺势而为,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1.要从实际出发
2.要进行实践
3.要依赖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体现
1.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也是物质行为
3.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第二季 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导论: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性
客观性
肯定事物之间是存在关联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腌想的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通其他事物又一定的联系(事物是多种事物的组合,自身又在更大事物中)
多样性
多种联系方式: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必然与偶然
条件性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扬长避短,利用有利条件,转化不利条件
2.事物的变化发展
新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可以理解为过时了,不符合当下的客观环境的事物)
区分:这个事务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举例:手机的发展 功能机对比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 大势不可违
关系:新事物必然是从旧事物中孕育的
去坏留好 - 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不好的内容,同时又保留了旧事物好的内容,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旧事物是新事物的基础,新事物只能从旧事物上诞生,没有没因之果。新事物也是对旧事物的优化升级。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 :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条件因素)
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方式方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示例: 做鱼
反作用:炒菜技术烂,再好的原材料也做不出好吃的饭
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形式适合内容 - 对内容起积极作用
形式不适合内容 - 对内容起消极作用
存在矛盾运动 : 内容可适用的形式有多种方向
先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求利用旧形式创造新形式
2.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实际):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表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准确辨别真相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现象是外在 / 本质是内在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 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 / 本质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本质不能脱离现象
2.现象不能脱离本质
简答: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能只看表名现象不看实际本质,要通过科学研究辨别真像与假像,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 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在表面现象上 -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
2. 通过大量的表名现象可以分析出实际本机 - 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3.科学的任务在于分辨真像与假象,把握本质,去伪存真。
3.原因与结果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
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结果
没有“无果之因" 有因才有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
4.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偶然: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必然:是主导支配地位,产生于内部矛盾的根本矛盾
偶尔:是从属地位,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辩证统一 :重点: 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转换
简答: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
相互关联: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是由大量偶然性所组成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条件
相互区别:偶然和必然产生的原因、地位、作用都不相同
相互转换: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换
简答:掌握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通过科学来研究分析必然性,按照必然规律做事情,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背后隐藏的必然
3.要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消灭不利的偶然因素。
5.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指包含在事物中 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相互区别 :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不等于可能
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是事物的当前状态
可能是事情潜在的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某个方向
相互转化:现实蕴藏着无数的可能,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一旦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换为现象。发展就是可能变为现实的过程。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同一性
矛盾双方 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换
相对的
斗争性
矛盾双方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绝对的
矛盾原因
内因 : 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 :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外部矛盾
论述:用内因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发的重要意义
1.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的重要基础理论
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强国。
3.我国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
个人论述:国际关系本质包括经济关系,也是大欺小的关系。我国历史发展真实事件已经告诉了我们依靠外部是无法真正富强的。只有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只要在发展,就会但是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每个矛盾都是特殊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论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互联结: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每个普遍的问题都是多个具体的特殊的小问题汇集而成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互相区别: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普遍不能代替特殊,特殊也不能代替普遍
相互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决定
次要矛盾:服从性
主要方面:主导
次要方面:被支配
关系: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换
事物的性质是由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论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坚持“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的统一,即看到重点与非重点,然后在抓住重点中的主要方面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4.量变质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
名词解析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 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和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相对柔和的发展变化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飞跃突破的
区别:物极必反,事物的变化是否出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质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如何量变积累的方向不正确,会引起不了预期的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负负得正: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
唯物辩证法
否定的内涵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发扬与摒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都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基本规律
事物的发展进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一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总的发展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带过)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1. 睢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 物质
2. 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 思维
3.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个人解读:这个方法是具体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是个方法模型并且提供了步骤。可以套用。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把握本质 遵循规律 推动工作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 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系统思维能力
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整个系统是由多个结构组成,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动态过程中把握事物,力求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战略思维能力
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千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
创新思维能力
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千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1.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物质的
实践的本质
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活动本质是 实践 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改造者) - 人
人:有一定主体能力的人 - 能力: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
实践客体(被改造的事物) - 事物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对象:包含一切对象
实践中介(工具媒介) - 工具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物质工具 与 语言符号工具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物质生成实践
如:汽车、牛奶、粮食
社会政治实践
如:政府选举、人大代表会议、政治局会议
科学文化实践
如:人造卫星、疫苗研究、量子力学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决定作用 (科学不进步就无法提高认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后的探月)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是 思维的
简答: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与二者的关系
主体: 人
客体:事物
关系
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是价值关系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分类
感性认识 :感觉器官直接感受
理性认识 :进行分析概括,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个人理解: 理性的对感性认识与事物相关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1. 感性认识是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的
2.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先接触,在分析
3.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基本条件
1.投身实践、升入调查,获取感性材料
2.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分析感性材料,去假留真
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必要性与重要性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 认识世界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认识一个物质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 过程
如:谈女朋友, 需要见面(实践),收集对方感官等多种信息(感性认识),回家再进行分析(理性认识),满意继续交互(实践)
更详细的是 实践 -> 感性认识 -> 理性认识 ->实践 的过程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感性 -> 理性 -> 实践
实践 -> 认识-> 再实践 -> 再认识 的循环
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主观要听客观,认识要听实践
统一: 指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重点是具体的,是实际的。
历史的统一: 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与人的无关)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绝对性 :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发展的无限性 - (抽象的)
一元性
滴水石穿是必然的
相对性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具体的)
滴水石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相对性补充:认识程度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是发展的深化而演进的。
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是发展的
真理与谬误
谬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性: 真相只有一个,并且是在一定限度(条件)范围内。
相对与相互转换: 真相被夸大就会变成谬误, 谬误也可能是被条件现在而无法实践证明的真理
2.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 :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 是否有别扭感
从实践的特点看: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特性
正确性 - 绝对性 (抽象的)
真理会随着不断发展的实践最终会被证实 - 实践绝对是可以证实或证伪的
不正确性 - 相对性 (具体的)
受条件约束,不能绝对的、永远的证实和真伪,当前的证伪可能是实践的发展不够深化和科学理论的发展,认识也可能被证实
简答: 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1. 逻辑证明是用逻辑规则推理证明或真伪的一种方式方法,是科学理论
2. 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中是必不可缺的。
3. 先通过逻证明可以有效避免直接进行实践检验的损失。
3.真理与价值 辩证统一
价值
价值: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个人理解: 事物对人具有好的方面,它就是有价值的
特性 : 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
自己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有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尺度 :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1.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要想达到实践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必须“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
只有在坚持事物都可以被解释的前提下(一元论),才会去实践,反之就没必要实践
2.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尺度:是科学发展程度 , 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现探索新的真理
3.真理与价值 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1. 认识世界是改造实际的前提。 - 有先认识世界才能去改造世界
2. 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 只有进行实践才能发现世界的更多特性,从而更加认识世界。
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 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 理论是需要被实际证实的,否则如何知道这个理论是否真确。
2.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实际有包括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物质
主观世界:思想
对立统一
对立: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统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也具有同一性
转换: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统一: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解读
一切 : 所有客观存在的事情
从实际出发: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2. 实事求是 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最大理论成果
思想路线: 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核心是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 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事物
事: 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及规律性
求:我们去研究
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
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 习近平提出: “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
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 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 行动指南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 良性互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历史观
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唯心历史观
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先有意思后有物质
2. 社会存在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
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范畴,是由人类社会的一切有生命的个人构成的总和
物质生产方式
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
物质生产活动决定这一切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等)
如: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封建主义的社会形态
工业经济生成方式: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决定这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更替发展
3.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两个群体
个体意识
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群体意识
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不同层次
社会心里
低层次
人们的感知 情绪、情感 心态 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如:今天心情好,吃什么,端午节等
社会意识形式
高层次
自觉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如:法律的构建
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应社会存在。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千我们树立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社会历史观 :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
文化建设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2.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械
道德的本质: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
道德是与经济基础挂钩的,并且正正比
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点
客观现实性
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复杂系统结构
劳动者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关关系(包括交换)、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是核心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适合的时候推动,不适合就会阻碍
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存在矛盾
1. 否定了“道德说教”,第一次科学地确认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 马克思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规律: 基本适合 - 基本不适合 - 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 (其实就是阶级中的主导阶级)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主导 - 国家政权是核心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辩证否定,是民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从民主的具体形式方面看,资产阶级民主已有几百年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弊端,也有可资借鉴的因素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当然也面临着长期发展的任务
简答: 党的十九大以来进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特点
注重 : 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系统性的全方面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既要解决当天突出矛盾和短板,又要关注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体制和框架建设。不光党政要改革,其他相关机构也要改革。既要推动中央层面,也要督促地方和基层改革。
全国各地都要改革,要有系统的改革。要协调发展,相互配合改革。
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时间维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第一阶段)
三种形态社会: 人的依赖性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物的依赖性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渔猎社会 - 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 - 信息社会
统一性
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多样性
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
3.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移的。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基本矛盾结构
经济结构
广义: 生产力与生成关系
狭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政治结构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上层结构)
观念结构
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
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为主导矛盾
没有生产,就不会有经济,更不会有上层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又依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解决。
2.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会朝着两个方面转化
1.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一定变化
2.矛盾地位发生变化,原来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从属地位的矛盾,而原来的某个非主要矛盾则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2.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 经济范畴 ,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主要还是经济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千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千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是生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使阶级产生的可能变成现实。
阶级首先是个 经济范畴 ,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经济标准 ,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维标准划分经济
经济利益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直接动力表现
1.社会形态的更替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结合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3.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广义和狭义
广义:指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
狭义的:指社会形态的变更,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 社会基本矛盾 的尖锐化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 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不同点
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
定义
人类革命的根本质变
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形式
暴力革命
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
目的
推翻当前阶级政权,建立新的阶级政权
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特点
由下而上
由上而下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脑力逐步提高,体力逐步降低
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计算机办公
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提生
2.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3.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人的本质
1. 劳动(使用工具)
2.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需要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 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 不是神
2.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入的历史作用
1.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
2. 习近平 - “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3.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1.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所产生的阶级也不同。
2.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
政党是由本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3.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没有领袖的组织领导,群众和阶级的活动就会处于涣散、无序的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成果
我党是“核心” 以谁为“核心”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 -- 自给自足
物物交换 (等价) -- 媒介:货币
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
2.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 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社会属性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 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
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社会属性
3.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
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简单劳动
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
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4.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货币
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起来,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在矛盾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商品经济的矛盾,即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
3.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存在竞争: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 消极后果
1.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 碍技术进步 - 垄断+技术壁垒
3.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3.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 (商品交互)
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物物交换 ,发展就是货币交互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2. 商品经济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好不好卖)
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3. 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 (能不能卖)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5. 资本流通过程
单个资本
1. 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本职能的资本,即每个企业的资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都能够独立的进行循环和周转,并实现价值增值。
2. 单个资本的循环
1. 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2. 与这三个阶段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
3. 产业资本一次经过三个阶段,采用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
4.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5.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两个因素
1.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成实际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2.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1.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
2.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促使奴隶制走向瓦解。主要在于奴隶主的压迫越来越大。压迫越大是趋势。
3. 封建社会:地主(封建领主、寺院主)占有土地和部分人民(农奴)通过地租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封建社会开始走向灭亡
4. 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本质还是,新(高效)的生产关系替代旧(低效)的生产关系。压榨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2. 资本生产关系的产生
1.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2.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小商品经济
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
单个资本发展
商人和高利贷
大商人成了包买商,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 。商人和高利贷者乘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
3. 资本的原始积累
1. 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2. 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3. 两个途径
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8 世纪 60 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得以形成。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2.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2. 三个部分
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4.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 资本主义所有制
1.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形式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变为雇佣劳动关系
2.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4.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1.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2. 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1.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 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4.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
不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 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5. 剥削程度公式
m'=m/v
m'为剩余价值率
M为剩余价值
V为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 资本积累
1.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
2.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1.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2.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3.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4.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 循环过程中要三个不同的阶段
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 - 资本得以增殖
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2. 社会总价值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两大部类
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5.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 工资的本质
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如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
6.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5.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
以服务千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
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
2. 分权制衡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立法权:国会(参、众两院)
行政权:政府 (总统)
司法权:法院 (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
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
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们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政治自由
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这对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局限性
1.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4. 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 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开始 - 17世纪
结束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重点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至今
2.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 生产集中
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大企业
2. 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3. 垄断的产生原因
1.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3.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3.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 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 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3. 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
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 韩国三星
参与制
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5.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超过平均利润 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 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垄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1. 只有私人垄断资本无法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
2. 公共基础建设收益少,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进入
3. 产能过剩的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无法解决
4.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家出面进行宏观调控
5. 利益分配可以经过国家层面相对合理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条件的任务、目标
总任务
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队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1. 调控方式: 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2.调控手段:主要以经济手段,还有法律手段和出来政策手段
五种方式
1.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2.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 宏观调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
5. 微观规制:
1.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2. 反托拉斯法
3. 公共事业规制
4. 社会经济规制
2. 社会经济规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国际货币。
3.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经济动因
1.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2.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
1. 借贷资本输出
存款利息变为贷款利息
2.生产资本输出
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
3. 商品资本输出
对外援助 - 商品控制政治
4.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手法,打着所谓 援助 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
五个基本特征:
1.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3.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生产全球化
2. 贸易全球化
3. 金融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4. 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负面影响
1.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2.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
1. 变化的主要表现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法人控股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生雇佣、职工持股
3.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劳动从体力变为脑力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弱化政府干预
5. 政治制度的变化
公民权益扩大
2. 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1.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万精油
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
1. 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 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成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1.经济发展“失调”
2.政治制度“失灵”
3.社会融合制度“失效”
3.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 资本主义将 科学技术 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 资本追求 剩余价值 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 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 战胜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局限性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没发展并且贫富两极化
3. 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没钱就得闹革命
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只有一个无产阶级
长期的历史过程
1.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2.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绝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成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尚需长期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从历史”
知识巩固
理论性质
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 物质与意识
品质
与时俱进
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精髓
实事求是
历史性
德国 黑哈
英国 亚当与李嘉图
空想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早期 莫尔 《乌托邦》
基本矛盾
生产商品的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体力和脑力)
商品经济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资本主义
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制度的矛盾
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直接:阶级斗争
基本:社会基本矛盾
量、质、度
事物相对静止
没有发生质变之前都是相对静止的
组织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核心
国家制度
共产主义
民主集中制 (人大代表)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包含
集体领导制 - 中央委员
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立宪制
君主权利大于议会
议会君主立宪制
权利在议会,君主无权只是象征
民主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政府。总理最大
总统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最大
马克思政党
关键字:国家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关键字:政党
正义者同盟
哲学问题
唯物主义
各个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特点: 人脑分泌精神就如 胆汁。 思维是生物分泌
朴素唯物主义
特点: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就是什么五行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
特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
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过程
1. 朴素唯物主义
2. 形而上学
3. 辩证唯物
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 世界的本质 是精神还是物质 - 思维与存在谁第一
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
物质第一性 :唯物主义
精神第一性: 唯心主义
简: 第一、世界的本质 : 唯物与唯心
第二 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可知和不可知
世界的存在 联系的普遍性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
二元论- 多个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统一和对立统一
区别
对立统一
矛盾
事物的两面性
辩证统一
联系和发展
事物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换
资本
垄断
垄断形式
协议垄断
作者 卡
法律垄断
作者 加
单种类商品垄断
作者 拖拉机
联合垄断
作者 康
资本输出
两种基本形式
借贷和生产
借贷资本: 高额利息
生产资本: 直接控股办厂
特殊输出
“援助”
资本主义管控手段
企业 : 法律手段
国民:经济手段
3个阶段
购买
生产
销售
货币
生产
商品
准备
实现
获取
社会再生产
核心: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价值
社会总价值
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C
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U
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M
物质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补偿
价值和物质
构成
有机构成 (技术 + 价值 )
技术构成 (劳动力 + 生产资料)
价值构成 (不变资产 + 可变资产)
不变资产:生产资料
可变资产: 劳动力
提高:生产资本增加
生产资料从资本周期划分为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