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
2022-11-06 23:14:15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茅海建先生的大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天朝的崩溃
中国传统史学着重人物褒贬,缺乏从社会角度看问题。茅先生从当时环境出发,细究朝廷上下作为的因由。感叹人的局限。
概要
高官,有钱,传统官僚,对西方所知不多。
一 琦善其人
没有卖国动机,没有卖国证据。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为皇帝妥协政策背锅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脱开传统史学褒贬人物的方式,从社会角度来看历史规律。
重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转折非一人或数人之功过。
四 本书的主旨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枪炮、火药、战船、炮台均落后。
四夷皆服后,军备不再提升,故落后。
一 武器装备
帝国时期,军队兼具警察、内卫部队和国防军三种职能,分散布防。
无机动部队。
抽调整合10万兵力东南沿海布防,英军移动快,清军调动慢,无法集中优势兵力。
二 兵力与编制
清是募兵制,职业军人。
因粮饷低,普通士兵都有第二职业,或者说很多有职业的人,再想办法当兵做第二职业。
军官无论是科举还是行伍出身,军事理论都是冷兵器时代的。高级将领更是文官出身。
军队腐败,军纪废弛。
三 士兵与军官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最初一百年关于禁烟,只有对终端和渠道两种策略,整个大清朝竟然没有对源头的策略。
广州官员都是旧官场文化,对英冲突,能欺则欺,能压则压,居中调停,边衅隐患认识不足。并且还有贪腐渎职在内,屡禁不止是必然。
清政府对英国所知甚少,所以选择的策略和主事的官员也都是从内部管理来判断的,而没考虑外交。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清政府在战争前是不想打仗,一直低估英国实力,心里却不怕打仗。
林则徐终于选择外交手段,断绝通商经济制裁。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到省后查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向来恐开边衅,遂致养痈之患日记日深。”
林则徐一直以为英国人虚张声势,不敢来犯。并且以为对方仅仅是船坚炮利适合海战,陆战无优势。
林则徐有四名翻译,每天都翻译英文书报,所以对英国和西洋世界不是一无所知。却因为有了认知,却不深入,才判断失误。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正式开战前对几次小战斗,未分胜负。
清军海战方略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
英军避实击虚,直接北上。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2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无论怎么考证,都是清廷对英国的蔑视,没想道英国会派兵来犯,并且这么厉害。
一 初战
通讯速度缓慢对于解决边境军事行动大不利,尤其是战争初期一切都需圣裁。
因为传统制度,对方投书屡屡遭退,中央对来敌之意根本不曾了解。
当然,这时的英国也对中国的实力和想法搞不清。
清政府的皇帝独裁制度的弊端:只拥有权力,不承担责任;用人却无法信任人;只有罚却不奖励,干的好是应该的。
清英双方攻守地位也造成了态势差别,广大海岸线的防御对于清政府是十分的消耗。
英军同意谈判,是因为本身也未打算占领土地,二是冬季到来,北方结冻,不利于航行。
二 “剿”“抚”之变
伊里布明知不敌英军,又不能违上意,不敢直谏。拖等转机。
最后事态好转,谎言邀功,被责之前未尽其力。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琦善知其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谓谈判,双方代表并无决断之权。有决策权的领导又对对方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对方要什么,怕什么。
清政府尚未认识到英军实力,下面官员不敢直报。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虎门防御只针对军舰内驶,却不防登陆。看出清对英军陆战能力还不清楚。
双方炮战,实力悬殊首战败,再战亦败。
五 虎门大战
第3章 “剿”“抚”“剿”的回旋
杨芳是实力战将,但仍旧不敌英军
吃了败仗,也不敢具实上报。
一 杨芳的“果勇”
英军遇疟疾和台风,战事稍缓
奕山谎言称胜。
二 奕山的“靖逆”
从三元里抗英,可以看出当时民间武装:乡勇、会党组织等
三元里抗英,是源于侵略者侵犯了当地民众对利益。如果只是与官军战斗,民众常常是两不相帮,隔岸观火。
从英军侵犯民众利益可以看出,登陆作战对于英军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不那么顺利。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4章 广州的“战局”
璞鼎查从英国到澳门用了67天,从北京到广州,林则徐用了61天,琦善56天,奕山57天。
为避免担责,奕山继续捏谎,致使英方的真实意图和战况豆未及时上报。
清廷皇帝还以为战已结束,下令撤防,丝毫不知英军仍在进犯途中。
一 璞鼎查的东来
厦门防御工事,强过虎门。防炮击与登陆,准备已算充分。
除了军力确实差距较大外,清军的内部腐败等原因也使得一战立溃。
二 厦门的石壁
由于广州厦门等主将不敢直言英军实力,故裕谦等浙江守将对英军战力仍在想象之中,依旧轻敌。
官员的理学传统,也妨碍了军事战略。始终觉得制胜不在器物,在人心。
定海防御不及厦门,但军心力战,多日苦战仍不敌。
三 定海的土城
镇海防御和虎门一样,只防军舰内驶,不妨登陆。对英军陆战非常轻视。
裕谦自杀,清军立溃。
余步云未力战,被斩。
四 镇海的天险
奕经任扬威将军,南下剿寇。
有人提议“不区水陆,不合大队”“人自为战,战不择地”的“伏勇散战法”,未被采用
英军占香港、鼓浪屿、定海、镇海、宁波五地,兵力分散,进退两难。
奕经未急开战,打算谋定后动。待各地援军到达赴杭,共131天
军队和地方政府各级都在发战争财。
五 浙东的反攻
第5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刘韵珂代表了一部分东南官员由剿到抚的心路历程。
刘韵珂主抚有技巧,不直言抚,仅言剿之可虑。所谓能臣干吏,不但要有正气,也要有官场之谋。
上书“十可虑”其六:英军以小惠结民心,彼此相安。如官民对立,此种情形是必然。政府对民众力量的恐惧,也妨碍了团结民众。
林则徐后来建议“舰炮水军”是转守为攻的良策,但岂是一日之功?
一 “十可虑”
议和,心有不甘。战,又不能胜。剿抚两策左右摇摆。
乍浦小城之战,惨烈
从南至北,各地依次战败。淞沪守将牛鉴却仍信心满满,奇哉。
英军多次战斗,探明了清军实力,大增兵力,全力进攻。
镇江再败,清廷终认清现实。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在一直战败的过程中,朝廷虽严旨曰剿,但前线官员始终未放弃和谈,两边受气。
道光帝听闻英军欲北上京师,始同意求和。
谈判桌上所得都是来在前线战果。
道光旨曰“何至事机一至如此?”,是啊,怎么到了这番田地了呢?
三 求和的历程
第6章 “抚”议再起
割地赔款,确实丧权辱国。但开放通商,改革行商制度,也是外力推动了进步。
合约谈定后,清廷上下已深虑英人进而所求更多,他国效仿。虑也没用。
关税,新生事物,清廷无人知晓如何运作。
民夷如何相安,是清廷面对的新难题。长久以来帝制王朝没有法治观念的必然。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虎门条约另立,又丧失了四大权益:关税自主权、对英人司法审制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航进泊口岸权。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至美方索同等权利,前方外事官员已感到天朝旧制已不可行,一视同仁的条约关系已成必然。
美国代表带来礼物,都是先进科技产物,清官员却视为“奇技淫巧”,谢绝了。
清恐与美生战,既有之前余悸,也有对美国制度不了解。
皇帝不见非藩国之臣,为这个天朝规矩,付出了多少代价。天威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法国旁观后也加入索权,清廷好像从此发现了与夷相处之道,就是签条约。
之后,西方多国均来索权。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7章 平等与不平等
对于列强入侵,无力抵抗是正确的,明知注定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前者是道德层面,后者是政治层面。不能简单以“爱国”、“卖国”概括。
日本放弃抵抗,有政府积弱无力抵抗的原因,也是因为有了邻居的前车之鉴。
早早放弃抵抗的策略在清王朝是不现实的。这个假设只能让人看到另一种选择的价值。
琦善等人战时求和的所为,不是有先见,只是自保。
林则徐等人虽然对英有一定了解,但也没有更高超的看法,而不是懂而不言。
战后海防、武备依旧,整个国家日常依旧,无所反思,安详太平。
战后口岸区民夷矛盾激烈,清发现了似乎另一个制夷之道,发动群众。只看眼前,不虑长远。另外采取柔夷、阴制,上下苟安。
知识分子中有个别有了改革的思想了,但到了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清廷才付出行动。
历史的假设与推论的意义何在?
第8章 历史的诉说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