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2022-08-02 12:14:1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分享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全书知识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家天下”开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特点:具有神秘色彩
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分封制
背景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
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
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
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衰落
现象
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
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具体表现
诸侯争霸
宗法制
含义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大小宗相对
评价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影响
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特点
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备注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帝国的建立
秦的统一
过程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军事上的巩固
措施
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
开灵渠,平定岭南
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意义
加强了北方的边防
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评价
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巩固统治
地方制度:实行分封制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评价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
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弊端
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官制
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
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军事
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特点
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评价
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地方:郡县制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朝议制度
概念
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
意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影响
政治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经济
有利于封建经济化发展
民族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局限性
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泰朝短命而亡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朝:地方管理由削弱到加强
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隋唐的道州县
隋文帝废郡,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
唐太宗时
在隋朝州县两级制的基础上,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
道演变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唐朝:中央集权削弱
设立节度使
戍守边境
拥有政权、军权、财权
中央的重用与边镇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剧变,唐高宗以后,边镇军队不断增加
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兵变,安史之乱
唐朝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北宋:进一步加强
措施
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评价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元朝:完善并发展
措施
建立行省制度
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郡县制已无法解除管理问题
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现状
蒙古族较汉族落后,人数少,需要地方发挥作用
省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评价
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朝: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重用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伺中等,削弱相权
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沿革
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掌政令的审议
尚书省:执行命令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评价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宋朝
措施
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
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
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朝:设中书省,强化相权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
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与金尚书省制同
右在左上,与汉制不同
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至元七年定制)
监察制度
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使
汉朝
地方:刺史
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唐朝
御史台
宋朝
提点刑狱司
元朝
御史台
评价
积极
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
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
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世袭
汉朝:察举制
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
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途径:征召、举荐等
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
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特点:世袭,等级森严
隋唐:首创并完善科举制
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依据:文学才能
评价
进步性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
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
提高了行政效率
形成了重学风气
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
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宰相制度的废除
过程
明初承袭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丞相管辖六部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废行省, 设三司——中央集权加强 , 宰相职权扩大
三司
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
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事,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按察司:分管地方监察
废中书省和宰相
影响: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特点:官员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最后都听命于皇帝
内阁制度的形成
内阁创立、发展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结果: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
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创立
明太祖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务
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入主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评价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原因
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
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康熙帝:设南书房
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 拟写 、 传达皇帝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 一人裁决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实质: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评价
积极影响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消极影响
政治上,容易出现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
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进步
外交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密折制
设立:雍正时
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文字狱
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形成的历史条件
地理环境
三多一少的地理环境
经济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政治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政治;公民政治
人文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意识
客观
靠近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
主管
思想家、政治家的改革和推进
演变过程
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
背景
贵族和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努力主崛起
措施
颁布“解负令”,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颁布财产等级制度,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
新设“四百人会议”
设立陪审法庭
特点
“公平"、“中庸”
意义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
地域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意义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黄金时代”)
内容
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
全体公民参政
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公职津贴
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基本特点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评价
进步性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雅典的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在雅典民主政治下,形成了自由宽松的学术条件,使雅典的科学文化空前繁荣
民主制度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公民表现出极大爱国主义热情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性
范围狭隘
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有限民主
性质原始
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参政随意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历史事实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演变为“多数暴政”,沦落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容易造成政局的混乱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习惯法到成文法
早期习惯法
含义
未经政府明确承认,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
局限性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成文法诞生
原因
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力要求
标志
前44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十二铜表法》
主要内容
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评价
进步性
第一部成文法
限制贵族专横,保护平民利益
局限性
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时间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概念
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十二统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内容
侧重国家事务,偏轻司法规范
形式
注重形式、缺乏灵活
万民法
时间
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
背景
对外扩张导致疆域扩大,人口增多
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
概念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内容
更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形式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结果
万民法逐步取代公民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罗马法的成熟
自然法
代表
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概念
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意义
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法的价值
罗马法实质(根本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维护奴隶制度)
作用
共和国晚期(公民法)
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帝国时期(万民法)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
影响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前提:“光荣革命”
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限制王权),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政局动荡不安,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封建统治
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实质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产阶级的发展
确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
作用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由此开始确立,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标志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运行机制
内阁成员与首相共同进退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要么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影响
国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内容
降低财产资格限制
调整选区,重新分配议席
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宪法
背景
邦联制的困境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容
联邦制度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共和改体
三权分立
国会(立法)
总统(行政)
最高法院(司法)
原则
分权制衡、联邦制、民主原则、共和制
影响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评价
进步性
加强国家权力,有利于巩固政权
突出“分权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精神
局限性
保留了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未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两党制
形成
19世纪50年代中期
特点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评价
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背景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标志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实质
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整体之争
原因
根本:法国封建势力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干涉
特点
艰难性
曲折性
反复性
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立法权归议会
行政权归总统
意义
确立了议会制总统共和制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前提:德国的统一
原因
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方式
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
标志: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规定联邦制度
评价
性质
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进步性
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局限性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
清政府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939年
意义:中国人民敬仰斗争的伟大胜利,现实里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结果
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中英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年)
英获得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原则)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租界)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
政治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
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瓦解,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化
逐渐形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利益
战争经过
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1856-1858)
广州城战役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十口通商口岸
赔款: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允许外国人得以入内地游历、通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1858-1860)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英法进犯京师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沙俄侵略
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矛盾)
组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经过
兴起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发展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
北伐至津、西征进赣
转折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失败
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力量过于强大
评价
积极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
最早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局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团结统一的领导集团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
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积极
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消极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特点
革命性(反封建)
落后性(小农经济)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
目的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化: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年
经过
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条约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1900年
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4.5亿两白银,设使馆界,拆炮驻兵、严禁反帝、设外务部
影响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 辛亥革命
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兴起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发展
中国同盟会
建立:1905年
宗旨:三民主义
同盟会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武装起义
最著名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中华民国”
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民国
建立:1912年1月1,五色旗为国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1912年3月
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各民族一律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
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意义
近代中国第一不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权中占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原因
同盟会涣散,人们寄希望于袁
立宪派和旧官僚希望袁主持大局
帝国主义的支持
袁掌握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标志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在经济上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文化思想上
尊孔复古思想猖獗一时
失败原因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方面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和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历史意义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
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文化运动
定义
由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基本信息
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
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倡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代表人物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背景
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
阶级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过程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进行帝制复辟活动,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原《青年杂志》)上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
1918年1月,《新青年》改用白话文,采用标点符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中国革命,新文化运动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内容
前期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进步性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对中国古典文学一味批判和对西学全面肯定具有片面性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五四运动
基本信息
定义
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4日
性质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
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背景
北洋军阀独裁统治,镇压革命
十月革命的鼓舞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
中心:背景
主力:学生
方式:罢课
第二阶段
中心:上海
主力:无产阶级
方式:罢工、罢课、罢市
结果
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完全胜利
罢免卖国贼,拒签凡尔赛条约
意义
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内容
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和党的领导机构
意义
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
时间
1922年7月
内容
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评价
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工运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工运高潮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1924~1927
合作原因
必要性:革命敌人势力强大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民主革命任务的要求
孙中山的转变,共产国际的帮助
合作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主要任务
反帝反封建→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
经过
兴起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发展:1926年北伐战争
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初步结果:1926年底革命势力由珠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结果:失败
失败标志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主观
中共缺乏经验与革命实践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限制工农运动
放弃革命领导权
客观
中外联合,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经验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意义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背景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共产党掌握一部分武装力量
南昌附近敌人兵力薄弱
经过
1927.8.1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内容
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意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经过
长沙受挫→文家市决策→(城市转向农村)→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军井冈山
意义
进攻地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土地革命(核心)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根据土地建设
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政权建设
1931年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标志着国共对峙正式形成
武装斗争
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三次大规模战役
红军长征
原因
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主张
直接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
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
召开
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6课 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危机造成的压力
国共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国际社会的绥靖政策
经过
局部侵华阶段1931~1937
1931~1932
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
东北沦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1935
日本策动华北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全面侵华阶段1937~1945
1937-7-7
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开始
全民族抗战开始
防御阶段
1938~1944
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建立汪伪政府
相持阶段
1944~1945
日本逐步失败直至无条件投降
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反攻阶段
全民族的抗战
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方针制定
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奠定基础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正式建立
1937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经过
国民党
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
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相持阶段开始后逐渐上升为主战场(发动百团大战)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进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抗战胜利的原因
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根本原因
反法西斯联盟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 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
原因
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迫于国内外和平的压力
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争取政治主动
结果
1945年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1946年,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解放战争
防御阶段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军采用运动战的方式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反攻阶段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转折点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
关门打狗,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月
以徐州为中心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月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胜利阶段:北平和谈(破裂)
1949年4月21日开始,渡江战役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条件
社会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理论基础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法、德)
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社会发展动力说
阶级斗争
社会发展规律说
无产阶级物产暴力革命说
联合斗争说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改革很不彻底
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的落后与腐朽暴露无遗,进一步激化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过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
出现苏维埃政府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
《四月提纲》(1917年4月)
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起义
起义胜利,并推向全国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政治
掌握政权(最核心)
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人民当家作主
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实现人民民主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消灭剥削
外交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俄国
成功的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对世界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对人类历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以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俄国革命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建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外交
1949~1956
过渡时期
1956~1966
十年社会建设的探索时期
1966~1976
十年文革动乱时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8
改革开放新时期
新中国建设初期最紧迫的任务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初建时期,构建了基本框架
文革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民主和法制遭践踏
新时期:民主法制
新中国的成立
背景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政府覆灭
成立标志
1949.10.1北京——开国大典
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
中国人民新政协的召开
任务
筹建新中国
内容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国家各方面的政策和方针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作用
代行全国人大职能,为新中国成立作充分准备
初步建立起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及发展过程
初步建立: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
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新阶段: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完善: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性质及职能
性质
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特点
以坚持中共领导为前提,不存在轮流执政
意义
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家园的局面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依据
《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及发展过程
初步确立: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
背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机构
意义
结束新政代行权和“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之职,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规定国家性质(国体)
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意义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总结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和自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原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民族存在较大差别,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建立和发展过程
初步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
正式确认:1954年宪法正式规定
完善: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定
作用
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基本政治制度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毛泽东对形式的错误估计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
人们缺乏民主和法制观念
法律制度的破坏
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的践踏
刘少奇冤案——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
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的破坏
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文革的后果
经济
全国经济损失达5千亿元,我国错失快速发展良机,拉大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政治
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
文革的教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历史条件
“文革”的深刻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法制健全的政治基础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措施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全面立法工作
1979年全面立法~1982修订宪法
意义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
措施
重开“两会”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向前进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内涵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
国共内战造成的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内政问题
香港问题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香港岛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
澳门问题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家主权
提出过程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背景
国际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缓和
国内
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意义
中国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世界
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借鉴
“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实践
过程
1982年中英首次谈判
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
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为澳门及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澳门回归
过程
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成功原因
根本前提: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提高
关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能为三方接受
中英葡三国的谅解和努力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过程
海峡两岸隔绝敌对的状态结束
1979年,大陆提倡停火,倡议“三通”
1987年,台湾允许探亲、交流
海协会和海基会对话
1990和1991年成立,是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
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连战“和平之旅”
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有利
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
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不利
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中央政府的对台方针
比港、澳更宽松,可保留军队
和平统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特别行政区
在港澳台设立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实现资本主义制度
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民族自治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
有一定的自治权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另起炉灶
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作用: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
作用: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含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联合国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
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关系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恢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70年代外交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原因: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改善过程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中美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原因: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
标志: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表现: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
意义: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
建立时间:2001年中国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参加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
目的: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性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
原因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表现在指导思想上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解体
1991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联合体,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直接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表现
1989年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
1990年10月德国统一
对国际格局的主要影响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特点的世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原因
“冷战”结束后,新矛盾新冲突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
表现
1999年,美国轰炸南斯拉夫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的表现
1993年欧盟的建立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从近期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
从长远看
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从盟友到对手
原因
雅尔塔体系确立
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基础:美苏均势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冷战开始
信号:丘吉尔的“铁慕演说”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政治表现)
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美苏“冷战”
美国的表现
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
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目的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成立北约(军事表现)
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性质
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集团
影响
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苏联的表现
经互会的成立
时间、国家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目的
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华约
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对各国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德国分裂
背景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苏、法四国分区占领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朝鲜分裂
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分裂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侵越战争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
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时间
1961,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结果
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结果
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冷战”的影响
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个部分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客观上使得近半个纪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世界总体和平
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造成局部紧张与动荡,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
美苏争霸的影响
欧共体形成的过程
1951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后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成立的意义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经济发展
原因
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大力扶植(外因)
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影响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目的)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意义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
原因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表现在指导思想上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解体
1991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联合体,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直接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表现
1989年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
1990年10月德国统一
对国际格局的主要影响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特点的世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原因
“冷战”结束后,新矛盾新冲突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
表现
1999年,美国轰炸南斯拉夫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的表现
1993年欧盟的建立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从近期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
从长远看
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