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
2022-08-03 20:11: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书思维导图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物理性质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之最
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钛和钛合金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
熔点高、密度小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抗腐蚀性能好
金属的化学性质
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酸→盐+H₂↑
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₄= Cu + FeSO₄(“湿法治金”原理)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Ba)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铁的冶炼
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₂O₃=高温=2Fe + 3CO₂
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₃O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₂O₃)
铁的锈蚀
铁生锈的条件
铁与O₂、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₂O₃)
铜生铜绿
铜与O₂、水、CO₂接触
铜绿:Cu₂(OH)CO₃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表面涂保护膜
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合理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点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
CuSO₄为蓝色
FeSO₄为浅绿色
Fe₂(SO₄)₃为黄色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液体
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某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液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一般情况下)
分支主题
注意点
Ca(OH)₂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加溶剂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吸热
NH₄NO₃溶解
放热
NaOH、浓H₂SO₄溶解
没有明显热现象
NaCl
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溶剂
状态:达到饱和
质量:单位:克
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
在20℃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
在20℃时,NaCl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g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隨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₃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₂
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₃)
溶质的质量分数
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粉数C%=S/(100+S)×100%(C<S)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硫酸H₂SO₄
盐酸HCl
硝酸HNO₃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₂
氨水NH₃·H₂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₂CO₃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
浓盐酸
外观
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铁离子)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具有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
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浓硫酸
外观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无
特性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浓硫酸作干燥剂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酸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
离解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不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碱+酸→盐+水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碱
氢氧化钠NaOH
外观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制法
Ca(OH)₂+Na₂CO₃=CaCO₃↓+2NaOH
用途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
氢氧化钙Ca(OH)₂
外观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₂O=Ca(OH)₂
用途
工业:制漂白粉
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建筑:制作碳酸钙(重要的建筑材料)
碱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
离解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离子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酸+碱→盐+水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反应物均可溶
中和反应
定义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实质
氢氧离子与氢离子生成水
应用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处理工厂的废水
用于医药
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图示
测定: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读取pH,不是pH值
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关系表
酸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₂);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蛋白质
功能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
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被水解为氨基酸
氧化→尿素+CO₂+H₂O,放出热量
合成→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几种蛋白质
血红蛋白
由血红素(含Fe²⁺)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₂和CO₂的载体
血红蛋白+O₂→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₂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酶
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
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困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²⁺、Hg²⁺、Cu²⁺,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C₆H₁₀O₅)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淀粉被酶水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C₆H₁₂O₆: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蔗糖C₁₂H₂₂O₁₁: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油脂
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功能
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夜盲症
缺Vc:坏血症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₁₀(PO₄)₆(OH)₂晶体的形式存在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过多和过少
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钙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作用
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₄(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C₂H₅OH(乙醇,俗名:酒精)
CH₃COOH(乙酸,俗名:醋酸)
C₆H₁₂O₆(葡萄糖)
蔗糖
蛋白质
淀粉等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有机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小分子,如:CH₄、C₂H₅OH、CH₃COOH、C₆H₁₂O₆等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
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
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
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危害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途径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常见的盐
定义
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氯化钠NaCl
俗称
食盐
外观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用途
调味品
防腐剂
融雪剂
农业上选种
生理盐水
碳酸钠Na₂CO₃
俗称
纯碱(水溶液呈碱性)
苏打
外观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途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NaHCO₃
俗称
小苏打
外观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用途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精盐提纯
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步骤和仪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盐的化学性质
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
(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盐+酸→新盐+新酸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盐→两种新盐
(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
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₂SiO₃不溶)
碱
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盐
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₄难溶,Ag₂SO₄,CaSO₄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₄、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能改良土壤结构
化学肥料
氮肥
作用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
叶黄
常用氮肥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₄HCO₃
含N量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NH₄NO₃
含N量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₄)₂SO₄
含N量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₄Cl
含N量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₂)₂
含N量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₃·H₂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氨气
钾肥
作用
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
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
KCl
草木灰
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₂CO₃),呈碱性
K₂SO₄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磷肥
作用
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
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₃(PO₄)₂
钙镁磷肥
(钙和镁的磷酸盐)
复合肥
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₃
NH₄H₂PO₄
(NH₄)₂HPO₄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大气污染
N₂O,NH₃,H₂S,SO₂
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合理使用化肥
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农家肥和化肥合理搭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