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2022-08-26 15:11: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部文化史,内容有些泛泛,观点并无新创。但结构很好,可作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框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此节介绍了下地图,概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渔猎、畜牧、农耕,平原的文化,山地的文化,海洋的文化。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旧石器时代,黄河、长江、珠江、辽河等中下游流域,都有人类活动痕迹。
三、农业与聚落
人类文明的划分,有根据工具技术来划分的,有根据生产方式来划分的,两者相辅相成。
农耕开始,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变化,也有了对于时间、气候、水利等知识等积累。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苏秉琦划分考古文化为六个区系:以燕山南北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以洞庭湖和巴蜀为中心的西南;以鄱阳湖和珠三角为中轴的南方。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神话传说和考古的对应是一个课题,但太难。大致可推断黄帝代表红山文化,炎帝代表仰韶文化,蚩尤代表大汶口文化。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农耕带来人口增长,大的部落需要礼仪来聚合。占卜和祭拜,应该是最早的礼仪文化。部落的权威应该是可以带来大家农耕和战争的领袖。
财富的剩余和积累,开始有了文字和记录的需要。部落的领袖应该是最聪明的,能够观察和总结知识。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都从采集进入农耕文明,两河流域是麦子,中国是小米和水稻。
一、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和车轮是从中亚传入的技术。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商建立了发达的政治制度,王不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选举和继承,可以大规模的分工合作,生产和军事实力都十分强大。
这个时期原本独立发展的部落,通过战争产生了极大的交流,融合到一个商文化中。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西周灭商,要归化商地人民以及其它部落,需要一个统治合法性的理由,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第一次总结:天命。人法天的道德观念。
商代夏,周代商,是周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统治的需要。
周改商的人殉文化,也是为了统一各部,营造和平环境。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周礼和贵族教育,让原来各部族文化在贵族层面得到了部分统一。所谓东周礼崩乐坏,其实是中央政治权力的衰落导致原文化秩序解体,吸收当地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秩序。
封国内权力更迭,秩序重建,贵族也更新变动,没落贵族对于文化向下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孔子的仁,是从天命来的,是对周思想的概括。
孔子讲仁,墨子讲义,孟子讲仁义,荀子讲修行。
道家的道法自然,也是天命。五行阴阳家也研究天命。人要了解自然规律,并顺其而行。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长江流域的大国兴起,来源于商周部分北方部落南迁与当地部落联合。
长江流域在与北方的交流中,借用了相同的文字系统。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陆续开始设置郡县,帮助中央集权,更好的税收和军力扩张。
因为有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开始了编户齐民管理。
因为要打仗,富国强兵是每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所以国家治理的思想和制度层出不穷。法家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思想流派。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春秋以前,谷类豆类都是粒食,或蒸或煮,战国才开始磨粉。蔬菜水果作为辅食。狩猎应该是有规律的,也要按阶级进行分配。
富人着丝与裘,穷人着麻和葛。
建筑,北方夯土版筑,南方木结构。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文化绵延,和广大的土地和人口有关。其它地区的古文明都在狭小的土地上。
一、普世国家体制
为何战国最终要统一?因为只有统一,才没有了外部威胁。不是你灭了别人,就是别人灭了你,不可能和平共处。
中华帝国的文明从开始就是最强的,周围没有更强的存在,开始有了天下政权的思维。皇帝上承天命,治理四海。其它文明都是从弱小成长,战胜周围强大文明来更替的,所以不认为自己是唯一,早早有了主权的概念。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汉的休养生息,人口增长,农耕技术开始提升。
农舍手工业和城市作坊工业均衡发展。
道路的建设,对于货物的流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秦重法家,汉初黄老,之后尊儒。其实都是偏于一方,吸收各方。董仲舒算是一大集成。
四、民间的信仰
民间的信仰有官方的引导和教育,也有社会的口头相传。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主要是抢地盘的战争。谷类磨成粉来食用,是西域传到中原的。一般大的瘟疫都是从外部传入的。
六、走向南方
南方虽然不同族群,但都是农耕,所以汉人可移居,容易同化。另外,南方地形复杂,不容易形成和中原匹敌的政权。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打通丝绸之路,佛教开始传入。魏晋玄学盛行,促进佛学发展。
汉独尊儒术,其他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民间仍有一些受众。汉末社会动荡,这些受众被组织起来,或参与战争,或联合自保。吸收佛教的制度,形成道教。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较先秦有所融合,有所发展。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罗马的基督教具有排他性,中国的思想以儒为本,不断融合新的思想。
罗马的交通是网状的,秦汉的交通是树状的。帝国内部各地区的经济交流模式不同。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秦汉的崩解都是源于地方豪强。虽然郡县制和地方长官中央异地委派,但大族控制着武装。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五胡乱华的前提是匈奴的衰弱和东汉开始的人口下降
隋唐时期,汉民族已熟悉和接受与游牧民族和平共处。游牧民族各自发展,未一家独大。
北方连年战乱,大量流民向南迁移。尤其东晋政权南移。南方各民族杂处融合,也有矛盾对立。
三、佛教的影响
晋朝排儒,于是佛教兴。佛教中本土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
宗教的扩大影响,与时俱进,和民主化关系很大。禅宗就是佛教的民主化,和基督新教对天主教民主化一样。
四、文学与艺术
到了东汉,旧贵族多已失势,思想从儒家解放出来,更关注天地与人,精力也可以放在了庙堂之外,文艺空前发展。
骈文诗歌、绘画、歌舞,都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贵族知识分子掌管着政府的历法工农等部门事务,外部的知识交流,内部的知识总结都在这个时期有了新的高度。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麦粒不易消化,开始有面食,统称饼,有馅叫馒头。南方的茶流行到了北方。
木建筑可以建高楼了。室内有了高椅,不全部席地而坐。
除了丝麻葛,开始有了棉纺织品。
车已民用,军队不用车战了。有了大船。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地域更广,物产更丰,交通更通畅。工业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例如瓷器和造纸。
八、民族关系
这个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也是混合民族,每个部族也都在融合与分裂。北朝内部各民族相互通婚。
有些地区融合后以汉人汉文化为主,有些地区融合后以胡人胡文化为主,胡文化地区最后脱离中央。
九、中国对外关系
唐开始册封周边国家,也接受部落投靠加入中国,或者和亲交好。一个特点,开放包容。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伊斯兰帝国最初和蒙古帝国比较像,多个集团分散权力,后期四个哈里发集中到一个,完成中央集权。
都是从贵族军队到常备职业军队到转变。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这个时期的中国史不应该只是宋史,而应该是蒙辽金西夏南诏吐蕃列国史
列国在不断的战争中改变着之间的地位。每次改变带来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
唐原来的藩国都喘息在各大国之间。
宋对于夷夏之分十分执着,或许接受了唐包容带来乱世的后果。
纷争带来的后果是失败的游牧政权西迁,与阿拉伯世界接触融合。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都采取胡汉二元管理形式。
汉政权式微,传统儒家世族力量消失,开始出现了民间各种宗教社团力量。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列国时期是岁贡贸易和民间贸易。
蒙古帝国时期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壁垒,经贸大繁荣。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北方多战,南方偏安,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列国纷争,实现多边贸易,也开辟了更多的通商路径。
宋元的城市较唐已有更大的发展。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宋重视文官系统和科举,重视文化教育。
宋印刷技术提升,出版业空前发展。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儒家更向形而上发展,道释反而向平民化发展。
除宋地,其它列国已不是儒家的天下,其它外来以及本土的小教派林立。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宋元开始出现了珠算。
中国的传统数学和印度、伊斯兰的数学得以交流发展。
生逢乱世,很多读书人不再参与治国理政,而是专注实用之学,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
蒙古帝国重视工业生产,通过行政手段发展了工匠人才和技术。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马车已少,更多是骑行,显然是受到了游牧文化的影响。牛车开始盛行。
食材和制作方式都更加丰富。食疗与养生已成贵族文化。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贵族消退,官僚朋党兴起。
北方的基层都是军事共同体,对传统宗族社会对解散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为何到了明,开疆拓土,威震四方,已无能为力,只能采取守势?是否和文官政治有关?
长期的集权统治经验造成的是皇权对于内部统治的精力,远大于外部征服的精力。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保守的政策,带来了一定时期的稳定和繁荣。也带来了人口的增长。
番薯玉米等作物的引进,解决了人口激增的粮食难题。
三、大海波涛
元之后的海运发达,加上欧洲大航海,东南各岛因海运都发展了起来。明面临着东南岛国的经济摩擦,采取了错误的封禁政策,而不是强大海上实力。
四、第一波西潮
基督教的不断改革,世界观已经扩展到了全部世人。而中国依然固守着华夷之辨。
西方对于东方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东方对西方开始就抱着傲慢和轻视。
五、明代的工业
手工业的发达,以及劳动力丰富,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明的商业是发达的。但官僚社会阻碍了自由经济的发展。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到底北方和南方哪边佃户多?哪边自耕农多?或者不能单纯以南北方粗略划分,应该细分到不同区域。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中央进一步集权,知识分子从元开始就很多不再庙堂,已在民间。
非官学思想已有成就,民间文艺得以发展。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明的统治,在一个防字。防住了外寇,防住了贵族、军队、官僚,却开始了民变。
十、明朝时的台湾
郑成功到今天还是台湾的国姓爷。当年的海上霸主。
一、清帝国的性质
非汉人的政权除了对汉人的警惕,对待其它少数民族方面更开放一些。更容易笼络周边民族。
渔猎民族的文化和汉文化相容性要高于游牧民族,所以能形成独特的治理结构。
二、台湾的开发
大量沿海移民台湾,又因为中央管治力度不足,享受充分的自治自由。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文字狱和盛世气象已经打消了知识分子的华夷之辨。只是造反的时候拿来当个由头,把官民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
四、清代学术风气
文字狱的影响,以及对文人官僚的管控,文人偏于考据,是为朴学。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同乡会馆、宗教社团等,是新兴的社会组织,当世族、军阀、文人朋党等被打压消失时,就会产生新形式的社会力量。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俄罗斯的崛起,使得中俄的交流开始增加。
月满则亏,乾隆时期开始了轻慢外族的思想。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清早期一直在贸易上占据主动和优势,于是开始贸易摩擦,进而加剧,进而战争。
八、中国与西方
基督宗教与皇权的礼仪之争是一项重要难题。不像佛教本土化那么顺利。
九、通俗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了,读书人多了,民间文化就更兴盛了。
十、当时的欧洲
对外侵略和贸易扩张,商人势力强大,从而发生了资本主义思想和政治的发展。
军事和贸易都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一、内忧与外患
一个政权久了,官僚体系庞大,积弊多,内耗重,效率低,入不敷出。
当没有了汉人的反抗和外部的敌对势力侵扰,满人集团已不能居安思危,团结一致。
中国历来外患在北方,而东南沿海,过往除了海盗侵扰,并无大的政权敌对。在军事思想上和武力上都缺乏准备的应对。
外患不灭,就会带来内忧,因为人心思变,而利益集团保守。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世界性的白银短缺,造成清王朝后期的经济萎缩。
外部工业化产品进入中国,打击了落后的手工制造业。
鸦片对于军队和官僚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外边经济中挫败,没能供给侧改革,最后变成了内循环。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废除科举,发展现代教育。
官派留学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治事文化,乱世武化。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农业社会只有京城才可成为大都市。对外通商后,口岸成为了新的都市圈。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军事经济上的落后,带来了政治和思想上的改变。由学习科学技术到全面向西方学习。
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不断融合外部文化,改变中形成的。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俄国的农庄和中国的农村不同。俄国是完全破坏了农庄小共同体,建立大专制共同体。中国开始未破坏小共同体,直到新中国建立,土地改革才完成了大共同体专制。
西方现代社会基本是完成了农村城镇化,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如何完成城镇化?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明治维新,因为维新派所属的在野力量强大。
中国一致没有在野的维新派强大的力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维新派需要有军事力量的支撑才行。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主题
台湾人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权,开始是郑家的统治,然后是相当长的日剧时代,再就是败亡的国民政府统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