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
2022-09-29 22:32:1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是本各种论著思想的大拼盘。前后两篇是割裂的。后篇好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壹 哲学篇:中国历史哲学纲要
一、作为中华民族之信仰的历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的哲史一家。道统与法统的纠缠,中国的哲学多半是政治哲学。
二、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过程
自我意识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合题。普遍性的追求实则是共同体的追求。
善恶的判断是因为人的自由选择。
三、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欧亚大陆东端各区域的各自发展与联动。
四、中国历史的时间结构
乱世治世,循环发展,自我超越。
宋以后的平民官僚帝国法统已远离道统。中国出现了精神危机,刚好有西方法权思想进入。
五、从奉天承运的天子到普遍均质的人民
天下不是个地理概念,而是个精神概念,道统天下。
共产主义是更广泛的天下。
六、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使命
贡献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主要民族。
七、历史运动的内生方向
人的自由解放。
贰 社会学篇:历史演化的动力机制
一、从欲望到信仰
所谓欲望,就是利己的本能所谓信仰就是利他的文化。人类是“自私的文化”的奴隶,来类比自私的基因,很有意思。
文化差异
制度差异
用以对制度正当性辩护或批判的观念系统差异
观念系统的物质载体形式差异
二、制度的演化
制度演化就是与外部环境各要素变化相适应的过程,外部要素有大变化的情况下,制度就要变化。
政府对国家组织的运行是必须的,但国家的运行不完全靠政府,也需要社会的自生秩序。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的关系。
文化的演化也是适者生存的淘汰机制。
制度的优化即寻找帕累托最优。一种制度很难自己改善更新,需要外部力量打破重建。
第一章 地理与历史
第一节 中原
大河中下游平原,海洋高山环绕,农业社会的发达,适合大共同体的制度,造成了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原汉文化。
第二节 草原
长城以北,降水减少,只能游牧。无法实行官僚社会的财政制度。
第三节 过渡地带
第四节 西域
西域是中亚文化的一部分
第五节 雪域
历史上很长时间,青藏高原上是独立的文化。
第六节 西南
云贵川有原住民文化,也有持续的汉移民。
第七节 海洋
原住民向东南亚迁移,以及中原向东南迁移。
第二章 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三轮大循环
人口、技术、经济、知识的积累传播、气候……,推动制度演化的动力。
第二节 脱于混沌,封建初成
殷周时期,中原文明开始集中。
青铜时代,有利于耕种和修建大型水利,人口增长。
第三节 封建的巅峰与瓦解
一、周厉王之败
王室食利越来越大,却无法给予更多的行政贡献,贵族就不愿意白花钱了。
所谓礼的时代,王室垄断知识,当贵族也有了同样的知识,王室的价值就弱了。
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初期人口少,土地多,后来人口多了,诸侯国之间就有矛盾了。
三、技术进步与封建社会的终结
铁时代带来人口的更大膨胀。各诸侯国开始探索新的制度模式。
刀刻的书写时代
第四节 思想的自由奔流
一、轴心文明思想的开启
殷只有武力的征服,周有文化的征服,对于天的共同信仰。
二、史学的勃兴
对于天意的把握,已从占卜到了历史经验总结的变化。
天命的总结,为了权力的正义解释。
第三章 第二轮历史大循环:豪族社会
第一节 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
一、天下定于一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均衡,开始了法儒的文化。
贵族知识分子开始了对知识的掌控权,儒生来解释天意,用以和中央武力平衡。
二、草原的兴起与中原的豪族化
草原部落的兴起,有汉文化的学习,以及气候的帮助。
草原与中原的大规模冲突,来源于气候变冷,以及草原人口的增长对于土地的需要。
三、从豪族崛起到中原陆沉
天下常常是打来的,和平时期武备松懈,以及财政入不敷出,无法长期储备大量军力,都是集权的隐患。
中央集权需要外部敌对的压力来创造内部凝聚力
中央集权一弱,外部势力就侵入,魏晋各势力一直争斗,致使外族壮大。
第二节 塞北的精悍气血与江南的衣冠礼乐
一、塞北的精悍气血
北朝第一次二元帝国制度。
二、江南的衣冠礼乐
南朝世族一直强大,中央集权始终未成。
国弱则文化自由兴盛。
三、孝文帝之败与宇文泰之成
草原中原第一次大融合,但未摸索出适合的制度。
第三节普遍帝国及其瓦解
一、关中与关东
新贵平衡旧贵
二、海上声教与西域胡风
儒法东传,西教广入中原
三、安史之乱与西域新命
大唐的包容存在于各势力的均衡,一旦一家壮大就对中央形成威胁。
四、吐蕃的聚与散
大唐靠和亲
五、技术进步与豪族社会的终结
江南土地精耕,两税法从实物到货币财政的转变
毛笔的书写时代
第四章 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精神的自我超越
一、普遍帝国与特殊认同的矛盾
多元帝国,也称普遍帝国,上升期各方得利,比较凝聚,停止增长,就会因缺乏共同体的想象而崩溃。
作者建议消灭小共同体,达到多元国家的不朽。
二、儒学的新谱系与自我超越
法儒在帝国统治实践中遇到挫折,便融合佛老。
宋儒整合儒释道,达到完整哲学体系。天理从玄妙莫测到万物理法。
知识阶层人口增多,未入仕者成为乡村士绅。乡间自治与宗族共同体。
第二节 特殊帝国及其蜕变
一、从“伦理世界”到“伦理官僚世界”
平民社会,要求政府有更高的行政能力。
官僚体系需要工具理性,但文人治世又需价值理性。政治的世俗化转型即政治伦理独立于价值伦理之外。
王安石变法,是皇权从官僚体系中集权,是荀孟之争,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碰撞。
二、二元帝国的精神自觉
官僚制度的财政军事制度在宋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
宋明的制度刚好可以对比着看,如何进一步中央集权的财政和军事。
辽恢复并优化了东晋的二元制度,来解决唐的问题。多元容易散。
金又恢复唐的一元制度,来解决辽的问题。一元容易反。
三、西域的历史伏笔
历史上战败的北方游牧民族回西迁到中亚。
回鹘突厥部族的喀喇汗王朝开始信奉伊斯兰教。
契丹征服了喀喇汗,建立西辽。
中亚契丹民族的自我认同,他们和波斯人一样,以自己民族性为主体来叙述历史,而不是伊斯兰教。
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
一、元:“大一统”抑或“大居正”?
蒙古帝国的统一是基于事功而非精神。
儒天下的理念是大一统,所以分裂时期要争正朔。蒙古帝国的视角挣脱了地域和文化的束缚。
蒙古帝国是个财经帝国。是小政府,官僚体系不完善,法令宽松。
二、明:大陆的专权与海洋的兴起
明朝开始了帝制的成熟与僵化。
明朝从元的外向型经济到内循环。
明的海禁与倭寇的因果循环。
明朝白银货币危机与经济危机导致覆灭。
地广人稀时,土地分散,雇佣制为主;地狭人稠时,土地集中,租佃制为主。明清都是通过税制改革来抑制土地兼并。
无论总经济性上,还是政治性上,在人口众多时,政府和民间都不愿提升耕种技术来节省人力。
蒙古与西藏的联系不断,佛教代替萨满成为蒙古的宗教。
三、清:大陆普遍帝国的绝唱
用宗教来链接藏蒙满,旗制和郡县制并行。克服了辽蒙的二元制度各自的短板,辽太近汉,对草原各族统治不够,蒙太远汉,对中原的管理不足。
在西藏实行与当地教权平等共治的方式,和蒙元类似。
每当帝国遇到困境,思想就开始向来路找出路。
第五章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第一节 世界市场背景下的诸多新要素
一、外生的技术进步与新经济要素
治乱兴替,帝国制度已经走到死胡同了。
参与全球化,虽然是西方推动,中国是被动的,但却是一个变革的机会。
白银通货紧缩,一直是影响帝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新的知识与新的人才
不打不相识,没有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没法互相理解。
应对平等外交事务和洋务工作,建立新的政府机构。
王朝的末期都强调礼仪人心,为了内部统治。但一个王朝的开始都会关心知识和技术,发展生产和军事。
制度已经是帝国的上下认同基础了,难以撼动。
留学生造成“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
三、大英帝国主导的新秩序
资本主义的前提确实是私有制,商人赚了钱还可以赚更多,而不是卖地和当官。
地理大发现通过掠夺造成了财富的快速积累。
通过经贸和先发优势来达到国际社会的领先地位。这是现代社会。通过军事占有土地是农业社会的事情。
第二节 帝国的中兴与终结
一、帝国均衡的起伏与变迁
因内外交困,财政危急,税收从土地税改为流通税为主。
地方货币发行,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都是商业社会的发展。
政府借款,这是政府金融现代化的新举措。
二、海洋与过渡地带
民间社团是一种自保组织,有宗教色彩。
因为长期战乱,租界内形成了国家条约之外的自治状态。
内地战乱,华人南洋移民在东南亚和欧洲并未获得公民地位,所以依旧心向祖国。
三、西域的命运与陆海大博弈
中亚当今的格局英属印度与俄罗斯南北对进的结果。
陆权国家(农业文明)是靠权力制度来统治的,中央集权;海权国家(工业文明)是靠经济优势来统治的,社会契约。
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是可以实现的。
四、印度洋的风与大西洋的风
西藏,地域和文化都是个必争之地。
五、西南的奇迹
石门坎的一个传教士带来的文明与发展。
六、东北的隐喻
一个移民地区,一个日俄争端的地区,一个帝国文明的边缘地区。
第三节 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
一、普遍主义的重新想象
不破不立,不是被打的很惨,大清是无法认清自己与世界的。
普遍帝国的想象是天下一家,只有核心和周边的关系,同心圆的结构。
中国这个国家想象是从晚期开始的,之前只有朝廷。目前国际上也如此,国家的认可不仅是内部的,也是外部的。
二、法权视野
中国的思想传统确实比较靠近自然法,
除了大清外交采用二元政策,西方对大清等国也是采用二元政策。
中西贸易的很多矛盾是法权的矛盾,民刑不分,刑讯逼供等等。
三、民族主义与革命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重新认识,要重新定义自己。
中华民族是当时现实的考量
第六章 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的正当性
一、政治经济学视角
全球贸易过程中存在不公平。如果无法用经济途径获得解决,就会用政治途径,对内是革命,对外是战争。
二、政治哲学视角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人的单向度异化也不一定就是人类最好的选择。这其中选择的矛盾也是内外部的矛盾。
三、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
内部实现民主,外部也要实现平等。
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
一、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威尔逊主义的理想主张,多边关系需要重复博弈,周期太长,不现实。
二、俄国的谋划
东正教的弥赛亚主义:帝国的正义,民族的自信,对土地的贪婪。
布尔什维克是要解放全人类的。
马克思是资本主义成熟之后是社会主义,列宁是资本主义未成熟时开始社会主义,毛泽东是直接社会主义。
三、日本的谋划
日本找不到民族主义,就开始找亚洲主义,东亚共荣圈。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一、民族主义与外部世界
法币改革是中国现代性的开端,是国民政府与北洋的断裂。
问题与主义,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发动群众。只谈主义容易犯错,只谈问题无法落地。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有着苏联的背景。分道扬镳是欧美与苏联的博弈。
日本的入侵,停止了军阀的内斗。
二、民族主义的内部困境
五族共和是一种现实主义。帝国制度下就是天下归一统的自然权力。宪政下的各族需有另一种解释。新的秩序需要新的历史观。
三、民族主义的格局欠缺
世界需要一个普世价值和完整秩序的想象。
第四节 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一、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国体建构
斯大林是以国定族,民族自决是为了无产阶级联合。
民族独立抵消了中亚的突厥主义和伊斯兰主义。
苏维埃是国际主义,不能搞民族主义,所以联盟是紧密统一的。共产党是一个组织,又是各政府唯一的党。
二、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
动员能力方面目前没问题,主要是超越汉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成为普世文化,任重而道远。
三、大陆帝国的自我超越
共产主义还是解药么?
第五节 从宪法制到宪法典
一、宪法的形式与质料
宪政与公民意识。
二、从《清帝逊位诏书》到无产阶级专政
从宪政到民主。
三、共产主义法理学分析
共产主义最终是无政府的。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就是为了消灭资产阶级,最终消灭国家。
第七章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失衡
第一节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
一、创新经济与土地财政的时间耦合
全球化分工,廉价劳动力红利
土地财政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供应链网络的规模效应
中美贸易战,全球供应链在阵痛后会有新的形式,这点作者在写作的时期太乐观了。
第二节 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失衡
一、从“中心边缘”结构到“双循环”结构
中国制造为核心的双循环,貌似没实现,还是原来的国际经济格局。
没想道互联网经济创新在中国也快戛然而止了。
二、世界秩序的失衡与金融危机
这种以美元为核心的经济,会以战争来打破格局么?
三、“不可能三角”与世界秩序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
全球化、民主制度、国家自主权
第三节 全球治理秩序之变迁
一、贸易过程的时间维度与国家政治的空间维度
GATT与WTO
二、从摩尼教秩序到奥古斯丁秩序
是二元对立,还是一元霸权,还是多元博弈?世界在做选择。
第四节 文明的冲突与普遍秩序的演化
一、伊斯兰世界的困境与反抗
不是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的冲突。先发打压后发,后发当然反抗。
二、奥古斯丁秩序的二阶属性
边缘地带进入全球化,一个游戏规则,要不就是经济,要不就是军力。
三、普遍秩序的演化过程
伊斯兰国家的世俗化进程
大国博弈与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八章 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
第一节 精神如何自觉?
一、哈耶克秩序与黑格尔秩序
哈耶克就是社会大于国家
二、施密特问题
宪法怎么保证不是一纸空文?
第二节 大国的自我超越
一、实力、理想、制度
世界主义,世界的领导者。
二、海洋秩序与陆地秩序
只有在博弈中才能看出哪种秩序是适合全球的,还是只能各玩各的?
三、海洋霸主的自我超越:从英国到美国
四、陆地霸主的自我超越:以德国为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的合题
一、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海陆枢纽
时代变迁,是否有智慧选择正确的道路
二、中国秩序作为世界秩序的全息缩影
这个类比不准确,中国秩序与世界秩序完全不一样。
三、生成中的世界与普遍宪制
全球化是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