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
2022-10-13 14:27:5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一章教育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教育达到的预期效果,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要求国家提出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教育的最高理想
地位意义
国家的教育目的
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层次结构
从普遍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
定向功能
激励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根本依据、标准)
功能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的依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确立依据
观点:个人需要、自然人
代表:
个人本位论
观点:社会需要、公民、国家
社会本位论
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
代表: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 (今生完美)
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活在当下)
生活本位论
文化本位论
理论
教育目的概述
“学会学习”教育目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联合教育目的
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要求)
2.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质量标准)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根本性质、根本所在)
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根本途径)
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根本性质、根本所在)
2.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标准)
3.培养独立个性
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精神表现
基本精神
全面发展教育
1.德育——动力方向、五育的灵魂——培养“三观”
2.智育——认知基础——发展智力
3.体育——物质保障——增强体质
4.美育——学校内容:形式教育、理想教育、艺术教育;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是最高层次任务
基本构成
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核心:创新教育
概念
1.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时代特征)
内涵
全体性(最本质、最根本)、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主体性、合作性、未来性
特点
素质教育
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最常见 、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公益性,不仅体现在公立学校,还体现在私立学校
地位:内核和灵魂、最高层次
办学宗旨,教育理念等
观念文化(精神文化)
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校规校纪、节日活动等
规范文化(制度文化)
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等
物质文化
构成
校舍建筑、活动仪式、场地布置等
物质环境
显性文化
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
无形的环境
隐性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校风
导向功能、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学校文化
学校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地位: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实质
内容: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狭义
客观性(不能随意制定或废除 )、规范性(入学条件)、历史性(随时代和文化背景而创新)、强制性(对个体有强制作用)
1.社会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产力水平、人口
2.个体性——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3.学制本身——本国学制历史和国外学制影响
学制的建立依据
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最早的学制,缺点:不利于教育普及
欧洲
双轨制
优点:有利于教育普及;缺点:高等教育参差不齐
美国
单轨制
又称“中间型/Y型”,有利于教育普及,但不灵活
苏联、中国
分支学制
学制类型
奴隶社会(注意:此时有学校,只是无制度)
实体化教育
前制度化
又称“正规教育”;我国制度化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制度化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
两个人物
非制度化
形式上的发展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年龄:6-7岁
强制性(本质)、免费性、普及性
起源于德国
多种学制并存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中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保罗·朗格朗,提出概念和体系《论终身教育》
最终形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教育制度
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
由清朝“废科举、兴学校”开始
地位:首次颁布的现代学制,但未实施(学日本);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地位: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标志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化、法制化(学日本)
《奏定学堂章程》;“中体西用”思想;男女不同校;修业年限长;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体育课等出现;班级授课制广泛实施。
癸卯学制
地位:我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学日本)
蔡元培;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学自然科学;将学堂改为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
地位:近代沿用最长的学制(美国)
“六三三学制”或“新学制”,首次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学阶段;兼顾生学与就业
壬戌学制
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小学
中等教育——初级:初中——高级:高中、中专、技校、职高
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研究生
包括 :学前+初等+中等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中专、技校、职高、大专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残障儿童
特殊教育
类型结构
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类型
结构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