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生病知识科普方案
2022-10-20 18:15: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发热生病知识科普方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生理状态下
正常成人相对恒定
波动
昼夜不超1℃
清晨(2:00-6:00)最低
午后(1:00-6:00)最高
成年女性平均高于男性0.3℃
腋下温度,36.0~37.4℃
口腔温度,36.7~37.7℃
直肠温度,36.9~37.9℃
发热概念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所致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0.5℃)
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
内生致热原信号进入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
经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
经迷走神经
经血-脑屏障
发热中枢调节机制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PGE
环磷腺苷,cAMP
Na+/Ca2+比值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一氧化氮,CO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VP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膜联蛋白A1
发热的发生机制及基本环节
防御功能改变
抗感染能力改变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急性期反应加强
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体温上升期
高温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原因与机制
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
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外致热原
细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分枝杆菌
病毒
真菌
其他
体内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淋巴因子
内生致热原,EP
种类及性质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6,IL-6
干扰素,IFN或IN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物质代谢变化
糖代谢
脂肪代谢
蛋白质代谢
水、盐代谢
酸碱平衡变化
维生素代谢变化
生理功能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循环系统功能改变
呼吸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防治的病生基础
防治
病因治疗
一般处理
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解热措施
物理降温
应用药物解热
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患者的护理
发热的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寒战、畏寒、鸡皮疙瘩
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面色潮红、口渴(体温高于正常值)
体温下降期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发热的病因
感热性发热(病原体):简述为“一毒二菌四体”
一毒:病毒
二菌:细菌、真菌
四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非感热性发热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手术热,烧伤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中暑
抗原--抗体反应:溶血反应(Rh阴性血)
皮肤的散热功能障碍: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性发热、排卵期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
发热的概念
体温调节中枢的位置: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概念:机体在致热源(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位置)紊乱,产热>散热(关系),机体的温度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温度
腋温(36-37℃)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人体中,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