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治疗护理知识点框架笔记
2022-10-21 09:56:1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护理学治疗护理知识点框架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药物治疗与药物过敏试法验
一、给药基本知识
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妥善保存
1)容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应装密封瓶并盖紧。如乙醇、糖衣片、酵母片等。
2)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深色密盖瓶中,或放在有黑纸遮盖的纸盒中,并置于阴凉处。如盐酸肾上腺素、维生素 C、氨茶碱等。
3)易燃、易爆的药物:应单独存放,并密闭置于阴凉处,同时远离明火,以防意外。如乙醚、乙醇、环氧乙烷等。
4)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应按要求冷藏在 2~10℃的冰箱内,或置于阴凉干燥处(约 20℃)。如各种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
药物治疗原则
1.严格按医嘱给药
(1)医嘱必须明确、清楚;
(2)审慎执行口头医嘱;
(3)严格遵医嘱执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2)八对: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药物浓度、药物剂量、药物有效期、用药时间、用药方法。
(3)五准确:药物准确、剂量准确、方法准确、时间准确、患者准确。
给药的途径
吸入>舌下含化>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二、口服给药法
1、某些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剂、铁剂,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由饮水管吸入,服后再漱口。
2、刺激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
3、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或助消化药:宜在饭后服用
4、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5、磺胺类药物:服药后指导病人多饮水,以防因尿少而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
7、某些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不能同时或在短时间内服用
8、强心苷类药物:如洋地黄,应先测脉率、心率,并注意节律变化
三、雾化吸入法
(一)超声雾化吸入法
将电能转化成超声波雾化器的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晶体转换能器
1.目的
(1)湿化气道
(2)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3)改善通气状况 常用药物是氨茶碱。
(4)治疗肺癌 可间歇吸入抗癌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
2.操作方法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约250ml将稀释至 30~50ml的药液放入雾化罐内,盖紧。
(2)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调整定时器,再开雾化开关,根据需要调节雾量。
(3)每次使用时间为 15~20 分钟。
(4)治疗毕,将口含嘴或面罩取下;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以免损坏雾化器。
(5)雾化罐、口含嘴和螺纹管浸泡消毒 1小时,再清洗擦干备用。
3.注意事项
(1)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 50℃或水量不足,应先关机,再更换冷蒸馏水;
(2)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雾化器,中间应间歇 30 分钟。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连接氧气装置与雾化器,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调节氧流量达 6~8L/min。
四、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原则
应用无痛注射技术
(1)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松弛;
(2)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3)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并匀速;
(4)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黏稠油剂或混悬液,选用粗长型号针头(水机选用细长型号针头)且进针要深,防止形成硬结和疼痛。
(5)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先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以减轻轻疼痛。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现用现配注射药液
排尽空气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注药前检查回血
(二)常用注射法
1.皮内注射法(ID)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1)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1)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2)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注意事项
作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备 0.1%盐酸肾上腺素
2.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注意事项
1)刺激性强的药物不易做皮下注射。
2)注射少于 1ml 的药液,应用 1ml 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3.肌内注射法(IM/im)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①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画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 4 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 1/3 处,即为注射部位。
体位:侧卧位,要求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注意事项
2 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4.静脉注射法(IV/iv)
部位:上肢静脉、足部静脉、股静脉(穿刺部位股动脉内测,0.5处进针)、头皮静脉
注意事项
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有计划地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进行注射。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静脉壁,抽吸可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病人有疼痛感, 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2)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抽吸无回血。
3)针头刺入过浅,或因松解止血带,致针头未刺入静脉,抽吸无回血
五、药物过敏试验法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
(1)过敏性休克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喉头堵塞2)循环衰竭症状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血清病型反应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皮肤过敏反应;2)呼吸道过敏反应;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
(1)立即停药,去平卧或休克体位,保暖,建立静脉通路,报告医生。
(2)立即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 30 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 0.5ml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4)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 5~10mg 静脉注射
(5)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6)遵医嘱纠正酸中毒,首选碳酸氢钠。
(7)遵医嘱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苯海拉明。
(8)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9)注意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2.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3.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静脉输液法
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二)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1)葡萄糖溶液(2)等渗电解质溶液(3)碱性溶液(4)高渗溶液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①中分子右旋糖酐②低分子右旋糖酐
(2)代血浆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4)水解蛋白注射液
3.静脉高营养液 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原则:
①一般遵序: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宁少勿多、宁酸勿碱
②补钾应遵循“四不宜”: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少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密闭式输液法
首选部位手背静脉网;小儿常用头皮静脉
a.第一次排气:倒立茂菲滴管,挤压滴管,滴管内液面以1/3~2/3满,然后顺置滴管,排气至输液管与头皮针相交处;
b.止血带位置:穿刺点上方6cm处
c.二次排气:再次核对,取下针帽,排尽空气;
d.三松:静脉穿刺,见回血,针头再平行进入少许,然后松止血带、松调节器、松拳;
e.调节滴速:成人一般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四)输液速度的计算、调节
(五)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最常见,数分钟至 1 小时。 护理: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药液和输液器,便于检测。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表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护理:
a.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患者;
b.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c.高流量6~8L、20%~30%乙醇湿化给氧,高流量能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乙醇能降低肺泡内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d.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等药物;e.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阻断静脉血流,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要求每隔5~10min轮流放松一侧肢体。
3.静脉炎
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
原因: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药物,未严格无菌操作。
护理: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并制动,局部 95%乙醇或 50%硫酸镁湿敷,建立输液计划。
4.空气栓塞——最严重
表现:胸部不适,胸骨后疼痛,严重发绀,伴有濒死感,心前区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原因:
①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②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③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在旁看守,
④空气堵塞肺动脉入口。
处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液,保留输液通道,置患者于左侧卧位与头低足高卧位。此体位可使气泡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
②立即通知医生,紧急救护。
③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10L/min。
④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⑥做好心理护理。
二、静脉输血法
1.目的:补充血容量;补充血红蛋白,纠正贫血;补充白蛋白;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排除有害物质。
2.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新鲜血;库存血
(2)成分血:
①红细胞:a.浓缩红细胞b.洗涤红细胞c.红细胞悬液
②白细胞浓缩悬液:4℃保存,48小时内有效,适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感染者。
③血小板浓缩悬液:22℃保存,24小时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者。
④血浆a.新鲜血浆b.保存血浆c.冰冻血浆d.干燥血浆
3.输血前准备
①患者或患者家属签字。做血型鉴定和交叉相容配血试验。
②护士凭取血单到血库取血,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对血液制品的有效期、血液制品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的种类及剂量。
③血液取出后勿剧烈震荡,如为库存血,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不可加热。
④输血前须与另一护士再次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一般4h内输完。
4.间接输血法
①输血前应由两位护士“三查”、“八对”。
②如用库存血,必须认真检查库存血质量。正常库存血分为两层,上层血浆呈黄色,下层血细胞呈红色,两者之间界线清楚,无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线不清,有明显凝血块,提示可能溶血,不能使用。
③输血速度开始宜慢,应少于20滴/分。观察10~15分钟后,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儿童酌减。
④输血后记录:输血时间、种类、剂量、血型、血袋号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注意: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止血液变质;加压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防止血液走空,发生空气栓塞。
5.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最常见的输血反应。
原因:血液中含有致热物质;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抗体。
处理措施:症状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对症处理;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观察病情;保留余血及输血器,查找原因。
(2)过敏反应
原因:
a.患者本身为过敏体质;
b.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c.多次输血体内产生抗体
处理措施:
a.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
b.对症处理;
c.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等;
d.观察病情变化,保留余血及输血器,查找原因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a.原因:1)输入异型血2)输入变质血3)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
处理措施:
①停止输血,通知医生;
②给予氧气吸入,保持静脉输液通道;
③保留血标本和剩余血送检验室重新鉴定;
④碱化尿液;
⑤保护肾功能;
⑥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
⑦抗休克;
⑧必要时行换血疗法;
⑨心理护理
(4)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①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6.输血的注意事项
(1)根据医嘱及输血申请单采集血标本,每次只能为一名患者采集。输血时需两人核对无误后才可输入。
(2)若库存血血浆变质,不能使用。库存血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3)输血前后及输入两袋血液之间均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4)血液内禁止随意加入药物防止血液变质,出现凝集或溶血现象。
(5)避免血液剧烈震荡。
6)冷藏血制品不能加热,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再输入,一般在4小时内输完。
(7)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输血反应。
(8)全血和成分血同时输入,应首先输入成分血,其次是新鲜血,最后为库存血。
9)输血后血袋保留24小时
排泄护理
饮食与营养
冷热疗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