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点时间框架图
2022-10-21 10:24:04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旧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点时间框架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起因
一,是为了民扩张
二,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三,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
1841年
5月,三元里抗斗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林则除编成(四洲志)一书
1842年8月
[中英《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年
1月,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爽”的思想
10月.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7月,中美《望厦条约》
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
洪秀全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原因
一、清政府加重了最税的征收科深,衣民的负担更为严家
二、西方货本主义的入侵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853年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太平天国政权正式建立
颁布《天朝田面制度》
1856年
爆发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表的分水岭
1859年
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兴起
1864年七月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动了请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勢力,太平天国的领模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学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过后,洋务派经营多年的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失败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阶级局限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历史作用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
严复写了《教亡决论》一文。喊出“教亡“”口号:此后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起“公年上书”
1898年3月
张之润《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8年6月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
维新派和守旧派展开论战
1898年9月
守旧势力发动政变, “戊戌六君子”被杀,维新运动失败
意义
第一,戊成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成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原因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惧怕人民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 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弱小。
教训: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竞失败得这么快, 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打不通的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上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4月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1903年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写了《革命军》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
1905年
8月,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其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民生主义”
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06年
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6年12月
同盟会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醒起义
1905年-1907年
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论战,论战焦点是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
1908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共进社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行动)
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呈
3月
2月13日,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呈
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913年
3月,袁世凯暗杀宋教仁
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7-9月,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1914年5月
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5月
为了让日本支持复辟帝制,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开始
1915年12月
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1916年3月
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1917年1月
蔡培元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1917年6月
前清官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为帝。12天后,在人民的声讨中破产
1917年10月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年
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的阐述了十月革命
11月,12月,相继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