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预防新冠方法总结
2022-10-21 17:06:4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校园预防新冠方法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返校后注意事项
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
家长和同学们要继续注意往返学校途中的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加强饮食营养,多喝开水。
家长可让孩子在书包里备一包杀菌卫生湿巾。
在学校里,要全程佩戴口罩,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勤 洗手、不要随地吐痰,保持教室通风。
如何戴口罩
1.戴口罩之前要洗净双手
2.拆开包装后将口罩左右对折,然后上下拉伸
3.戴上后用手指按压金属条,让其贴合鼻梁
4.用手往脸部两边挤压,让口罩尽可能贴合脸部
谨守“两点一线”,确保安全上下学。
开学后,要严格实行上下学家校“点对点”出行、接送,上下学途中不停留其他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建议合理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出行,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避免拥挤,家长接送孩子时即停即走,不提倡在校门聚集,不聊天、不接触。
家长接到孩子后迅速撤离,不逗留、不观望。
严格遵守制度,加强疫情防控。
开学后,须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进校时间,实行错峰上学,请同学们务必准时于期间内上学。
上学前,要在家自测体温并通过微信群向班主任报备,体温异常者或有咳嗽等症状者不能入校,应及时就诊。
进入校园时,应严格按照学校安排,自觉主动排队,间隔1米以上,接受校门口体温测量
如果发现有体温异常的,不要惊慌,按校门口老师的引导到留观区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进入校园后,应按班级路线图(沿路均有标识)行进,在教室门口需要再次测量体温。
下课期间,同学间避免在教室内、走廊等地方聚集。如需如厕,应以班级为单位错时进行如厕。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全体同学们要“动”起来,每日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运动时间
跳绳
俯卧撑
仰卧起坐
平板支撑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可适当开展室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外出运动期间,注意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合适距离。
消除地域偏见,善待周边同学。
不排挤和歧视来自重点疫区的同学,要以合适的方式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
复学防疫三字经
回学校,心情好。关键点,要记牢。
防疫情,最重要。守校纪,第一条。
健康况,如实报。晨午检,每天要。
小发烧,勤治疗。康复后,再回校。
讲卫生,留距离。勤洗手,戴口罩。
理学案,整笔记。调作息,备报到。
面对新冠如何正确洗手
什么时候必须洗手?
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手脏时
咳嗽或打喷嚏后
照护病人时
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之后
饭前便后
外出后
乘坐交通工具后
到单位
触碰电梯按钮后
经过电梯厅、餐厅回来后
接触鼻孔、眼睛后
用什么洗手
肥皂
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流动的清水
搓手时间不少于20秒
正确洗手法
第一步(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洗手注意事项
1. 记得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2. 双手每个地方都要洗干净,包括手心、手背、手腕、手指缝,指甲缝
3.如使用洗手液, 泡泡要彻底冲干净,防止长期残留伤害皮肤
4. 湿润的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因此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
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时如何处理
疑似患者应立即戴上口罩就医。
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
暂停举办全校(园)性的室内集会等活动。
学校由专人负责与离校(园)的学生进行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掌握病例学生每日增减情况。
学校要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教室、寝室及公共教室如电脑、视听、图书馆 等进行消毒与通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空气消毒机消毒
表面
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地面
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