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书笔记
2023-12-12 11:32:55 1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了凡四训》是明朝中后期人物袁了凡先生所著,其内容分为四部分:立命、改过、积善、谦德。是袁了凡先生晚年训诫子孙的一部家训。其中阐述袁了凡先生一生的真实经历,由自己现身说法,讲解改造命运的深刻道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书籍总概
作者信息
袁了凡(袁黄),明代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初号学海,后改了凡。
明代思想家,在历数、律吕、水利、兵事等方面,皆有造诣,一生著述颇丰。
内容概述
本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
全书围绕积善求福的要义,通过四个篇幅,从观念到方法,最后到效果,并列举了大量事例来导人向善。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算定终身
弃举从医
袁了凡童年丧父,听从母命,弃举从医。一则可以维持生计,二则可以救助他人,三则习得一技之长并以此成名是他父亲平素的心愿。
慈云遇孔
后于慈云寺遇见邵子皇极传人云南孔先生,先生告诉了凡本应为仕途中人。了凡遂起读书之念,并在表兄的帮助下,重新入学。
算定终身
孔先生为袁了凡算命,包括考试及第名次、仕途成就、寿终何时、命里无子。
屡屡应验
凡遇考校,不出孔先生预测,即使在出贡的时候有误差,后经过反复,结果也和孔先生的预测结果一致。
心灰意冷
被卜算的命数所捆缚,了凡无意进取,心如死灰,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云谷开示
豪杰凡夫
于栖霞山中,访云谷禅师,对坐三日不起妄念。因心如死灰,自觉妄无可妄。云谷原本以为他是豪杰,原来也只是个凡夫。
立命之学
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诗书明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佛家教典: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六祖慧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而得也。
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内外双失,无益。
追省反思
应得科第否?
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
应生子否?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以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喜欢铄精,宜无子者五;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世间因果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云谷开示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相,尽情改刷;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也;
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为疏发愿
了凡在佛前尽情忏悔,并写了一篇文章,先祈求登科及第。又发誓做三千件善事。云谷禅师出示功过格给他,并教了凡念诵《准提咒》。
沉静凝神
符箓(lù)家画符,不动念处,最是灵验。沉静凝神的状态最利于专注做事。
修身以俟(sì)
“修”,就是自身过失,都应当改正去除;
“俟”,就是有一丝非分之想,一毫迎合之心,都应当斩断隔绝。
改号了凡
袁了凡最初号“学海”,这天起便改号“了凡”,大概是悟了立命之说,不想落入凡夫俗子的老路中吧。
积善改命
改命检身
第二年的礼部科举考试中,孔先生推算该考第三名,了凡考了第一名,在乡试中也中举了,孔先生说的话开始不灵验了。
但是检点自身还是发现了很多过失: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
回向求子
因为过失抵消了功劳,虚度了很多日子,过了十多年,才做完三千件善事。做完善事,并请高僧做了回向。
并产生了求子的心愿,也许下了做三千件善事的诺言。第二年便生了儿子,取名 天启。
鹅管计善
了凡做善事,用笔记录下来,夫人不会写字,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印朱圈在日历上。这次过了三年,三千件善事就做完了。
登第治心
了凡又产生求取考中进士的心愿,许诺做一万件善事,过了三年果然登第,当了宝坻知县。
准备了一本空册子,叫做《治心篇》,放在桌上,所做过的善事恶事,每件都记录在案。夜里在庭院摆设桌案,效仿北宋的赵阅道,焚香向上帝禀告。
宝坻减粮
了凡在宝坻做知县,经过筹划安排,将宝坻田税由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减至一分四厘六毫,万民受惠。
夫人为万件善事难完成而发愁,夜间了凡梦见神人告知,只减粮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事了。
意外延寿
孔先生推算了凡五十三岁寿终,了凡并没有祈求长寿,这一年竟然安然无恙。到写书的这一年已经六十九岁了。
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了凡训子
六想六思
六想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jù)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六思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qiān);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知非改过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第二篇 改过之法
改过之因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耻畏勇”三心
羞耻心
改过的关键。有了羞耻之心,即便做错了事,也会产生愧疚羞赧而及时悔悟,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修为,否则便会朝着沦落的方向越陷越深。
畏惧心
改过的动力。无论何种过错,最后都会转化为痛苦降临到自己头上,恶有恶报的观念让人对命数产生敬畏并自我约束。
勇敢心
改过的恒心。人不改错大多是因为拖沓和退缩,从而让小过积累成大错。犯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如壮士断腕般当机立断。
“事理心”三法
事上改
这是下等改法。只是在行为上改正,根源仍在,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理上改
这是中等改法。杀生无益,好怒无用,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行为,从道理上说明了改过的重要性。
心上改
这是上等改法。言行举止都是内心的外化表现,只有从内心上改正才是最彻底最容易的方法。一心修正,则百过消弭。
改过之效
过消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chuáng)幡宝盖。
作孽之相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
第三篇 积善之方
十个事例
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十个事例,所做的事情不同,但都可归于善行。
善的区分
何谓真假?
利人者公,公则为真;根心者真,袭迹者假;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
何谓端曲?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何谓阴阳?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何谓是非?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何谓偏正?
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
何谓半满?
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心诚布施少,为满善;心不诚布施多,为半善。此又一说。
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
何谓大小?
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何谓难易?
舍弃难舍的东西去行善,难能可贵。
善行十纲
与人为善
勿以己技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爱敬存心
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
成人之美
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
劝人为善
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最惠最溥。
救人危急
患难颠沛,人所有时,偶一遇之,当如痌(tóng)瘝(guān)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
兴建大利
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舍财作福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护持正法
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
敬重尊长
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爱惜物命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第四篇 谦德之效
满招损,谦受益。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五个事例
丁敬宇
谦虚、包容。
冯开之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赵裕峰
谦虚、真诚、恭敬以及认真学习的态度。
夏建所
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张畏岩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