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产生》读书笔记
2022-10-27 22:41:4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产生》阅读心得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关于日本社会阶层调查报告;对只有工作的社畜而言,看完会更有动力安心上班挣钱,对追求自我的自由职业者而言,则是本焦虑制造书。感受到作者对日本青年阶层的鞭策和催婚= =
总结
1、对女性而言,年轻时与父母亲一同生活,婚后与丈夫共度二人世界,待怀孕生子后再与父母居住到一起,这是一种最最不易产生下流阶层意识的生活方式(其实除了在经济收入上的绝对划分,所谓的下流阶层意识,更像一种自信度选择,可能个人生活选择不同于传统主流生活,所以在调查时选择了下流阶层)
2、人们首先应该对个人被社会榨取这一事实有所觉悟
书中有意思的观点
所谓下流社会的定义,怎么看都只不过是因为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不大罢了(不生娃),但有点过于灭杀人的自我价值。看到后半部分会有点不爽,下流阶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变缓、阶层日益固化导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解决个人温饱不难,但从中下阶层往中上阶层的提升难度远远大于之前。最后一个章节提出的解决措施,除了大学教育互联化之外,其他都不痛不痒,难以解决痛点
存疑的观点
📕感想及总结
《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作者:三浦展
类别:社会学类
阅读时间:2021.2.3-2.14
📘基本信息
欲望低下,能力低下者即下流
团块世代:1946-1950年出生的人群(二战前后)
团块次代:1971-1975年出生
真性团块次代:1973-1980年出生(团块世代的下一代)
新人类世代:1961-1965年出生的人群,日本经济发展最为迅猛时期,昭和初年世代的下一代
昭和初年世代:昭和元年至九年(1926-1934年)出生的人群,1955年-1973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正值20-40岁,见证日本经济腾飞
本书关于世代用于的界定
前言
在中流化发展趋势中,日本的家电、汽车和服饰等行业销售额都得到惊人的增长。日本的企业擅长生产制造面向中流社会的商品,确拙于生产制造面向上流阶层的商品。但由于整个社会的中流化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故针对中流阶层的中流化模式势必将不再是唯一和有效的了。
第一章 从“中流化”转向“下流化”
阶层化社会的价值观
1、专职家庭主妇型(高收入男性越来越少,专职家庭主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高学历、高职历、高收入(一千万日元,相当于62万人民币)
2、富婆型
专科学历,美容师、宠物训练师、糕点师、设计师、音乐制作人;没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阶层上升志向,只是追求适合自己、能展示自己性格的工作(自由职业者)
3、自然派女性
4、太妹型
5、普通的职业女性型
现在的时代倒不是男女差别、女性与男性之间的阶层差别在扩大,而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正在不断扩大,再引申开来,则是由于女性父母所属的阶层性造成的差别正在不断扩大
女性的分化
以高职位高收入为奋斗目标,贸易商社、金融、IT
1、白领精英族
慢生活
2、乐活族
介于中流与下流阶层
3、SPA族
渴望生活的个性化
4、自由打工族
男性的分化
第二章 阶层分化导致消费人群的分化
现在30岁上下的一代人由于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了,踏上社会之后,唯一感觉得到的只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时间在不断减少。今后他们还将结婚、生育,对未来的消费生活仍能保持不变甚至不断提高根本没有信心,因而其阶层意识一味跌落
现在这个时代敢于结婚的人,或者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或者便是对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希望和规划、一不小心而奉子成婚的人。收入平平的普通人,已经不可能一面心平气和地期待今后收入稳步提高,一面循序渐进地结婚、生育,为自己描绘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了。
普通人群的不安
第三章 团块次代的下流化方兴未艾
高收入的男性与已婚女性其阶层都明显趋高
对女性来说,结婚本身就足以使她们提升自己的阶层意识,而对男性来说,只有当用自己的工资收入来养活妻儿时,方有自己是上流阶层的感觉
结婚是成为中流的先决条件吗
从家庭形态与阶层意识之间微妙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女性年轻时与父母亲一同生活,婚后与丈夫共度二人世界,待怀孕生子后再与父母居住到一起,这是一种最最不易产生下流阶层意识的生活方式。
女性把握住幸福的模式
年入400万日元是女性脱离下流的必需条件
然而并非说不结婚的女性其阶层意识就一定低下,未婚且独身一人生活的女性,在28岁之后阶层意识呈“下流”的人数反而有所减少
“啃老”女性年龄愈大愈“下流”
配偶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者职务的女性中阶层意识为“上流”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从事行政事务的女性阶层意识为“上流”的也较多
企业高管的妻子最幸福吗?
对于从事企业综合事务工作的已婚女性来说,使其能够继续工作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女性的母亲帮忙替其照看孩子
派遣雇员、自由打工者不利于结婚和生育
女性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了,由此也带来了由夫妇二人所组成的核心小家庭的增多等家庭形态多样化,但是,家庭形态的多样化却未必同时带来幸福模式的多样化
阶层意识最高、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家庭是那些由高收入的丈夫与专职家庭主妇以及孩子所组成的物质上无忧无虑的家庭,其次是由夫妇二人组成的富裕的“丁克族”家庭
晚婚化的理由在于阶层化
结婚是最能够连结相同阶层的人的行为,什么个人权利啦、恋爱自由啦,等等,不同阶层的人之间邂逅的机会本来就很少,即使邂逅,一般也较难发展成为恋爱和结婚的对象
在阶层化的时代恋爱结婚势必遭遇阶层这一无法轻易逾越的壁障
家庭形态多样化了幸福却未必多样化
第四章 年收入300万日元的人结不了婚?
用具有象征性的话来表述,那就是年轻人读了村上龙的《13岁的Hello Work[插图]》,就信以为真地觉得确实应该去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工作,于是开始寻找自我,结果始终不愿进入企业正规就业,即使到了30岁依旧满足于自由打工族的低收入生活,故此造成低收入阶层逐渐固定化的危险性日益增加
团块世代与团块次代的差异
看来,所谓像朋友一般的亲子关系,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样式,从团块世代的上流阶层蔓延到团块次代的下流阶层了
“尊重个性的家庭”也是下流阶层居多
自我主张泛滥整个社会却造成了一个逆反现象:年轻一代越是“下流”阶层其追求个性的志向越强烈,而越是“上流”阶层其追求个性的愿望反而显得薄弱
越是低阶层的年轻人自我感觉越强
沟通能力的高低,对于年轻人的成功与失败意识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沟通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比较容易获得高收入,也更容易拥有美好的婚姻,其结果就是进入较高阶层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比较大。相反的,过于拘泥于自我主张、逃避与他人沟通、拒绝适应社会的年轻人,最终沦为低阶层的可能性更高。
“所谓的社会规则,全部是由那些头脑聪明的家伙为了保护自己而制定的,而对自己不利的地方都被他们遮遮掩掩地糊弄过去了。也就是说,假如你们不肯动脑筋去学习,样样事情都嫌麻烦的话,一生都会被人骗。你们如果不想被骗,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就得好好读书。”——当年看到龙樱高中这段话时,感觉超级热血= =
上流阶层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下流阶层不同。生活态度、谈吐、学习方法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将他们塑造成了上流的样子。但是,“中流”和“下流”的年轻人在学校或家庭当中,每个人都接受着平等无二的教育。他们经过初中、高中、大学,进而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才逐渐认识到原来这个社会是士分三流、人分九等的,经过各种各样的磨砺和打击,弄不好就会渐渐跟社会脱节。
过于追求自我主张带来的问题
第五章 追求自己的个性是下流?
在“上流”男性当中,选择电脑、互联网的占75%,选择旅行、休闲和音乐欣赏的各占58.3%,选择阅读和在家看碟片的也各占41.7%。
然而从不同阶层的差异来看,阶层越往“上”的人,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越大,比如旅游、休闲、滑雪、骑车旅行等,还有少数人喜欢打高尔夫球
电脑已经成为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因而深得低阶层男性的青睐
所谓“3P”,即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手机(Pager)和掌上游戏机(Play Station),这三样东西称得上是团块次代下流阶层的神器。也可以再加上两个“P”:瓶装饮料(PET Bottle)和薯片(Potato Chips),凑成“5P”也蛮不错
◆ “下流”男性自我封闭,“下流”女性自我展现
如果按不同的阶层意识来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阶层越往“上”,选择阅读、园艺、音乐欣赏、烹饪等的人越多,这些女性选择的大多是比较传统的专职家庭主妇的选项
阶层越往“下”,越是在亚文化的兴趣方面有“自我主张”
◆ “下流”女性唱唱跳跳
大众一方面沉浸于因瞬间的激动而产生的内在幸福状态(“嘉年华会式”的狂欢),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又存在着“被榨取、最后被抛弃”的危险性,将又唱又跳当成展现自我来享受的下流阶层,可以说正是这种“嘉年华会式”社会的象征
人们首先应该对个人被社会榨取这一事实有所觉悟
内在不幸的人自己没有消除不幸的能力,只能依赖于各种大型娱乐活动,使自己越来越陷入被动状态
◆ “嘉年华会式”的现代社会
男性在被问及“今后想花钱或时间去做的事情”时,上流阶层人群大多选择理财或投资、家具及家庭装饰等,健康、运动或健美得到了从中流阶层到上流阶层的普遍支持。相反,娱乐及体育竞技则广受下流阶层人群的支持
女性在被问及“今后想花钱或时间去做的事情”时,上流阶层的大部分人选择了旅行或休闲、家具及家庭装饰、健康、美容、理财和投资等(见表6-14)。上流阶层的一大特征是:不论男女,选择家具及家庭装饰以及理财和投资的人相对其他阶层较多。
◆ 喜欢购物的“下流”与无暇购物的“上流”
第六章 下流男性自我封闭,下流女性自我展现
阶层越是“上流”的女性,越不屑“颠覆传统”,且越具有传统的男女观念。换句话说,不怎么重视传统的男女观念以及自身形象的女性,往往有着更强烈的反传统志向,阶层意识也更低
◆ “上流”女性味十足,“下流”喜欢颠覆
下流”女性对于饮食生活的关心程度较低。她们觉得烧菜或吃饭是件麻烦的事情,经常不吃早餐,常常食用便利店里的盒饭或方便面,不太关心食品中的添加剂以及营养成分,饮食缺少规律,导致过量进食或拒食的危险性也很高
◆ 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
郊外下流阶层女性”在价值观方面没有突出的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她们本来就是一群没有鲜明的价值观的人
◆ “郊外下流阶层女性”的生活
第七章 下流阶层的性格、饮食与教育观
东京的地形就如同将左手五指张开、指尖向右放置的形状,手指的部分是山丘(台地),手指和手指之间则是谷地
◆ 东京的地形——山手圈和下只角
保持着上流阶层或中流阶层住在西侧、普通平民百姓住在东侧的格局。西侧是山手圈,东侧便是所谓的“下只角
◆ 住在山手圈内的中流阶层
从东京市中心迁往郊外居住的时代已经结束,眼下正进入人口在各个县内流动的时代,也即是“郊外定居时代”的开始
◆ 回归都市中心与“郊外定居时代”的开始
所以,春日部的人想继续居住在春日部,厚木的人想继续居住在厚木,柏那个地方的人也愿意继续住在当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不过是一部分“胜组”的人士为了独自一人生活,或者过“丁克”生活,才搬到都市中心去住
◆ 郊外社区化、“当地一族”与互联网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原本就已狭小,如今则面临着进一步缩小的危险。
互联网本是人们面向世界的一扇窗(Windows),但有时却也会形成一道“傻瓜的围墙”,因为只一味地相信世界由此真的变小了,而想不到它渐渐将人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岂不是傻瓜么?倘若人们只同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来往,以为大家同属中流阶层,都是平等的,而将他人拒之门外,这样即便是在同一阶层中,也会不知不觉间进一步扩大阶层差距
◆ 在“缩小的世界”里不经意间筑起“傻瓜的围墙”
上流阶层或许已经不再向往下流阶层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是否定那种自甘堕落、毫无责任感的生活方式
◆ 结束语 防止下流社会化的“机会恶平等”
(1)穿靴式入学考试
(3)东京大学实行学费免除
(3)大学教育互联网化
(3)从地方到东京求学的资金援助
(3)上流阶层要尽高贵者的义务
◆ 为了防止阶层的固定化?
第八章 阶层分化导致了居住地的固定化?
📗读书笔记
《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产生》阅读心得总结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