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框架知识点笔记分享
2022-10-28 18:24:3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育综合知识框架知识点笔记分享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概述
教育由来
由来
《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
概念
广义
狭义
基本要素
教育者
主导作用 教的主体
被教育者
学的主体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根本特征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2018上)
(说法一)永恒历史民族独立生产
(说法二)永恒历史社会目的独立
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对象:个体与社会
按作用方向:正向与负向(2018下)
正向功能
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负向功能
按呈现形式:显性与隐性
按性质: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心理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米丁斯基、凯洛夫)
社会实践起源说:毛礼锐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
原始社会
劳动低下无阶级
古代社会
总体特征:劳教脱离有阶级
夏商:庠、序、校
最早 奴隶社会
西周: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私学 稷下学宫
两汉:太学、郡国学
文翁兴学
隋唐:六学、二馆、科举制
宋:国子学、书院
清:学堂
补充知识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西方
古印度:宗教教育
婆罗门、佛教
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尚武、雅典崇文(和谐)
中世纪:教会、骑士
近代社会
特点:公立、义务教育、世俗化、依法治教
现代教育
特点:全民多现身
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提出
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定义
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任务:教育规律
教学现象: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萌芽阶段
中国
儒墨教育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仁”、六艺、学思行并重
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
荀子:性恶论、尊师、化性起伪
墨子:兼爱、非攻、文史逻辑实用 “三表法”,亲知、闻知、说知、“人性素丝说”
道家:绝学、愚民、辩证法
法家、性恶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记》
地位:我国乃至世界最早
思想
教育与政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启发式:道而弗牵
循序渐进
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尊师重道
西方
古希腊罗马
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
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柏拉图:《理想国》、男女平等、寄学于乐
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遵循自然、分阶段、和谐全面发展
昆体良:西方最早教育问题、教学法 《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 班级授课萌芽
创立阶段
培根首提出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纽斯来实现
夸美纽斯
1632年《大教学论》,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育学之父
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最早,学年制度、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教学方法: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
康德首教授
巴特来规范
赫尔巴特
1806年《普通教育学》,规范独立学科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育思想
传统“三中心”:课堂、教师、教材中心
教学四段论
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教育性教学原则
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来改变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之一
《民主主义与教育》
新三中心论
儿童、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教育无目的论
从做中学
五步教学法
卢梭的爱弥儿很自然
最早发现了儿童,1762年《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
绅士的洛克在白板画漫话
斯宾塞教育预备、实科教育 《教育论》
发展阶段
现代教育学派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美国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最早)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马卡连柯、杨贤江(我国最早)
深化阶段
姆有掌握目标,纳来发现结构,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巴班最优化,全面和谐好斯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发现学习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高难度、高速度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赞可夫、布鲁纳、瓦根舍因:三大流派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尚自然,展个性,教育独立思想
黄炎培: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敬业乐群
晏阳初: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四大问题与四大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学前儿童教育,活教育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017上)
生产力与教育(直接、决定因素)
制约作用
规模和速度
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内(人)结手(真)规速
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再生产劳动力
1.潜在-现实 2.质量和素质 3.简单-复杂 4.全面发展
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性质、方向、为谁服务)
制约作用
领导权
受教育权
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教育管理体制
政治功能(2018下)
培养人才
促进民主
舆论力量
人口与教育
制约
教育规模、质量、结构
人口功能
控制增长、改善结构、提高质量
文化与教育(2015下)
制约
价值取向、目的确立、内容选择、方法使用
文化功能
传递保存
传播交流
选择提升
更新创造
科学技术和教育
制约
教育者观念、受教育者数量和教学质量,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技功能
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研究的功能
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概念
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
人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
循序渐进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阶段性
针对性 不能“一刀切”
不平衡性
关键期
互补性
扬长避短 长善救失
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整体性
和谐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内发论
遗梦俘获高威哥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是最基本的本能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优生学
威尔逊:“基因复制”决定一切
格赛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外铄论
外出寻找落花生
荀子:性恶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一打婴儿培养成领袖到小偷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生理前提,提供可能
环境
客观条件,现实条件
主观能动性
内在动力,决定作用
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2016上)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2.专业的教师
3.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各因素
4.影响全面、系统和深刻
主导作用的表现
社会性规范
加速个体发展
开发特殊和发展个性才能
即时和延时价值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概述
概念
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质量规格
方向,出发点与归宿,主导地位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质量规格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总方向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基本类型
价值性和功用性、终极性和发展性、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内在和外在
作用
1.导向 2.激励 3.选择 4.调控 5.评价
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
学校的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与教育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目标
确立依据
主观依据:制定者教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出发点和落脚点)
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主要理论
社会本位论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潜能和个性需要无关
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纳托普
主要观点
1.一切发展赖与社会
2.除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别无目的
3.结果靠其社会功能发挥程度衡量
个人本位论
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与社会要求无关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马斯洛、康德、裴斯泰洛齐
主要观点
1.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制定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人生来就有本能,教育是使其不受影响发展
生活本位论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
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文化本位论:李特、斯普拉格
我国的教育目的
概述
基本精神
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建设和发展培养人才
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求
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全面发展教育
基本构成:五育
体育(物质前提)
智育(认识基础)
德育(动力源泉)
美育(协调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础)
全面发展≠平均发展,全面发展≠忽视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
根本目的:全面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
教育制度
概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
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影响因素(建立依据)(2015上)
生产力、科技发展
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入学机会、学校规模和结构
政治经济制度
反映性质、为统治阶级服务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规模、结构、规划、经费
旧学制和国外学制
学制分类
国外
建立
双轨制:欧洲(最早学制)
单轨制:美国
分支制:苏联、中国
改革发展趋势
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终身教育体系
我国
近代
壬颁布,癸实施,子资本,633戌美国
最早清朝末年
建国后
基本教育制度,九年义务
当前
各级: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4个层次
各类:基础、职业、高等、成人、特殊
形态:分支制
义务教育
定义
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各界保障
特点
强制(最本质)、普及、免费、公共、基础
确立
资本主义,德国最早
我国相关法律政策
义务教育法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核心任务
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生,均衡分配义务教育资源
发展规划纲要
学生与教师
学生
本质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最高表现形式)、自我意识性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身体,心理,发展速度,发展广度、深度
地位
社会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权利
受教育权(最基本权利)
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人身权
人格权((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身份权(亲权、配偶权和亲属权等)
财产权
学生生活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
教师
职业基本特征
专业性职业
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需要持续专业化的职业
社会地位
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政治地位、职业声望(综合体现)
职业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
学习者和研究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学校的管理者
职业形象
道德形象(最基本形象)、文化形象(核心)、人格形象
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连续性和广延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职业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权利
教育教学权(核心、最基本的职业权利)、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权、指导和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和相关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知识拓展
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四个引路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个相统一(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
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类型
(说法一)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说法二)专断型、依赖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师生交往模式
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
理想的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影响因素
教师方面(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人格因素-最受欢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
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基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自身人格
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
由来
我国
最早:唐宋 朱熹《朱子全书·论学》
西方
斯宾塞 专门术语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博比特 研究领域 《课程》
概念
广义: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典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的类型
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
优点
系统传授,知识涵盖量大,科学性强
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由浅入深,符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
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
缺点
重视记忆知识,轻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
不利于因材施教
活动课程(2016下)
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代表人物:杜威
优缺点
优点
开阔学生思维,打破传统学科框架
尊重学生主动精神,强调课程适合学生兴趣、需要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律性、创造性和自学能力
缺点
没有严格计划,忽略系统性、逻辑性
完全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严重削弱,教学质量下降
教学内容: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
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设计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2019广州越秀)特点
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
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知识中心(2013上)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
以学科基础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理论
结构主义:布鲁纳
要素主义:巴格莱
永恒主义:赫钦斯
活动中心/儿童中心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围绕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开展
特点
以满足儿童的需要、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中心编制课程
主张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习方法
社会中心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围绕重大社会问题展开教育
存在主义
代表人物:奈勒
主张: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核心)
后现代主义
代表人物:多尔
主张:课程是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
课程组织
课程目标
概念: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特点: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最早:博比特)、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者的需要)
对社会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对学科的研究(学科的发展、学科体系的影响)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内容
概念
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选择依据
社会、知识、学生
选择原则
目的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认识规律的原则
构成(2018下)
间接经验
系统化、理论化的书本知识,主要来源
直接经验
为学习书本知识而需要的感性知识,补充和完善
组织形式
直线式与螺旋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文本表现形式(2012下)
课程计划(2012上)
概念
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中心和首要问题)、顺序、课时、学年、学周
课程标准
概念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意义
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对教师的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教材
概念: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主体部分
编写方式:直线式和螺旋式
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018上,2014下)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相统一
兼顾科学思想,基础内容考虑现状,逻辑教学利于学习
编排形式有利于学习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
概念:课程观,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预设过程
维度:范围、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关联性、平衡性
主要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情景分析模式:劳顿
自然设计模式
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
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三种取向
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取向
创生取向
课程评价
功能
促进发展(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
鉴定水平
选拔淘汰
模式
目的评价模式:泰勒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CIPP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CSE模式: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课程资源
分类
空间分布:校内和校外
功能特点:素材性和条件性
性质:自然和社会
存在方式:显性和隐性
开发和利用
理念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基本原则:共享性、经济性、实效性、因地制宜
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意义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018上,2014下)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德智体美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我国教学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展体力,健康水平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教育过程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与概括性、简捷性与高效性、交往性与实践性、教育性与发展性、领导性
教学过程的规律(2012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2015上)(2018上、2017上、2012上)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两者辩证统一,教学相长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2017下)
知识是思想教育的基础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两者要有机结合
防止脱离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防止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直接动力,基本条件和心理起点
领悟知识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教学原则
口诀: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直观性原则
概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感知,丰富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得到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求
重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
直观教具的使用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启发性原则
概念:承认学生是主体,注意调动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
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提取运用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上积极巩固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系统掌握,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
按照学科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重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问题;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根据个别差异,有的放矢,使学生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
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
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和实际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018下,2013下)
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传授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求
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品质素质
量力性原则
概念: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教学方法
西方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纲要画图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
我国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
优缺点
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运用的基本要求
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讲究语言艺术
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概念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引导获得或巩固知识
运用基本要求
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善于诱导学生思考
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
演示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
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以探究为主
发现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和个性特点
运用要求:1.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2.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做到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个别教学法
现代
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概念及发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清政府,京师同文馆
优越性与局限性
优越性
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局限性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独立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利于因材施教
理论与实际脱节
辅助形式: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偏远山区、农村
其他组织形式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师制)
分组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指定自学参考书自学
特朗普制
灵活的课程表,结合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文纳特卡制
美,华虚朋,分成两大部分:按学科进行和团体活动,培养社会意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014上)
备课(2015下)(起始环节,先决条件)
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上课(中心环节)
课的类型
按教学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一节课完成的任务类型数:单一课和综合课
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上好课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延续和补充)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
布置要求
要符合教学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有代表性和典范性,分量适当,难度适中
与教科书有内在联系,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与生活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课外辅导(必要补充)
在课堂规定时间之外,对学生进行辅导
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价(考察、考试)
教学模式
结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核心地位、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特点:操作性、简约性、整体性、针对性、发展性
我国: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
国外
探究式教学,皮亚杰和布鲁纳
掌握学习教学,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布卢姆
暗示教学,保加利亚,洛扎诺夫
范例教学,瓦根舍因,举一反三
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
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新型教学形式
小班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微格教学、慕课
教学评价
概念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活动
功能
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等
基本内容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
评价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评价类型
评价的功能
诊断性评价:学期开始或单元开始
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经常而及时的
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
总结性评价: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
评价的标准
相对性评价:排名
绝对性评价:试题测量
个体内差异评价:过去和现在,侧面对比
评价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信度: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效度:有效性,是一个测验能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难度: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调查法
自我评价法
德育
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
按一定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学校德育
德育性质: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类型: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最高境界)和教育性功能
德育目标
概念
特点:社会性、层次性
制定依据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小学低年级: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
小学中高年级: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
初中学段: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
高中学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概念
按德育目标的要求,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联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受教育者角度是一致的,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结果
区别
品德形成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的
品德形成过程,学生受到各种影响,德育过程则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从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或不一致,德育过程则一致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组织者,领导者,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客体,也是主体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上)
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017下,2016上)
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又具有多种开端
或导之以行,或动之以情,或锻炼品德意志,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寓德育与活动、教学、集体之中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
概念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政治目标要现实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认识入手,调动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合理遵(尊重)旨(执行)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和系统性
因材施教原则
从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贯彻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贯彻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2016下)
要善于依靠、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贯彻要求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一分为二创造条件认识自我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辅之以纪律约束,两者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既要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又要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发展
贯彻要求
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加强个别教育,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中学德育途径
一教: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科学
基本途径
二班
班主任工作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三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德育方法
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说服教育法(2012上)
摆事实、讲道理
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目的性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注意时机
以诚待人
木(目的性)织(知识性)时(时机)代(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基本要求
选好示范的榜样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倾慕之情
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情感陶冶法
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耳濡目染的感化
基本要求
创设良好的环境
陶冶教育法要与说服教育法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实践锻炼法
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
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注意检查和坚持
要求主动检查和坚持
自我修养法
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
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培养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
组织学生参加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愿望标准是实践活动和评价能力
品德评价法
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予以激励或抑制
基本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为奖惩而奖惩
目的公正民主奖惩教育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
2~5岁,接受外界的准则的开始,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5~8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8~10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017上)
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犯罪青少年)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根据结果判断好坏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人际关系的和谐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为导向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少数人能达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法律可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公正、平等、尊严
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许多人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英,麦克菲尔,《生命线》《学会关心》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价值澄清模式
代表人物:路易斯·拉斯、梅丽尔·哈明,美
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做出明智选择
社会模仿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代表人物:美,班杜拉,观察学习
欣赏型德育模式
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
班级
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有固定人数,基本教育单位
最早,16世纪,埃拉斯莫斯,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系统描述
班级组织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个体化功能(促进发展,满足需求,诊断,矫正)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
按一定章程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
自发形成的
四种类型
积极型
娱乐型
消极型
破坏型
积极影响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助于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有助于帮助解决教师或正式群体一时照顾不到的困难等
消极影响
对同伴的不良行为给予无原则支持,与教师、班级对立
散布小道消息,破坏纪律,聚众闹事
容易被坏人利用而误入犯罪歧途等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关系的协调
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
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支持和保护
消极型: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
形成阶段
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班级管理
概念
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等活动
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
功能
主要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基本功能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重要功能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原则:全员激励、自主参与、教管结合、情通理达、平行管理、协调一致
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核心:教学质量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模式
常规管理
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
服从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
目标管理(德鲁克)
当前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程度低
班级组织的规模过大,师生关系疏远,教育效果大幅“缩水”
应对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教育作用:形成群体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训练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
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阶段
雏形期,班主任是核心和动力,依赖于班主任直接的组织和指挥
核心形成阶段
一定凝聚力,核心人物
发展阶段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班风,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成熟阶段
有明确、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017上)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组建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选拔标准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有一定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热衷于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愿为大家服务
有某方面特长
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概述
概念
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地位和作用
建设的设计者
建设目标、实现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组织的领导者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领导方式
专断型
放任型
民主型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018上)
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必备的素质
知识素质
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
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
能力素质
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思想教育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
身心素质
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017下)
了解和研究学生
前提和基础,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的内容
学生个人
学生的群体关系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了解的方法
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行为表现
谈话法
面对面的谈话
调查法
学生本人或知情者调查访问,侧面了解。
分析书面材料法
成绩表、作业等书面材料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中心环节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中等生
重视;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教育;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
后进生(首要地位)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校外活动
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主要形式)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
操行评定要求
评定内容的全面性
评定主体的多元性
评定过程的发展性
评定语言的规范性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按性质: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按时间:学年、学期、季度、月份、阶段
课外、校外活动与三结合教育
课外、校外活动
概念: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主要内容:学科活动(主体部分)、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活动
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活动
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要求
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
家庭教育: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
学校教育
地位
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
教育的主体形式
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
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特点
职能的专门性
组织的严密性
作用的全面性
内容的系统性
手段的有效性
形式的稳定性
社会教育
途径: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大众传播媒介等
教育合力
学校占主导地位
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概述
意义
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优势
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
能准确了解自己教学的成效
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能从教育教学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
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原则:伦理性(首先必须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等
基本过程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文献检索
零次文献(未经发表和有意识修饰的最原始资料)
一次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二次文献基础上,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提出研究假设
制定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阅读有关著作-浏览专业期刊-利用工具书-使用检索工具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撰写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法
描述记录法: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取样记录法:时间、事件、个人、场所
核对清单法:行为核检法和等级量表评定法
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文献法
教育行动研究法
特征
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
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
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
(2018·惠州惠城)实施步骤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归纳总结
教育叙事研究法
教育随笔
2.教育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与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技能
分类原则:目的性、激发性、参与性、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
类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用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技能
具体体现
制定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撰写教案的技能
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了解学生的技能
撰写教案的技能
概念:又称课时计划,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构成
概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型、教学方法等)
教学进程(主要部分)
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具体要求运用、教与学的活动安排
板书、版画设计
教学后记
编写的原则:科学性、可操作性、差异性、创新性、变化性、艺术性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导入技能
功能
集中注意、激发兴趣、明确目的、联结知识、沟通情感等
基本结构
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
原则
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迁移性、简洁性、艺术性
类型
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
直接导入、审题导入、衔接导入(温故知新)
以生动直观、联系实际为主
实验导入(生物、物理、化学)、实例导入、直观导入、趣味导入(故事、游戏、谜语)、情境导入
以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主
问题导入、悬念导入
课堂讲授技能
类型
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基本要求
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
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
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课堂对话技能
课堂提问技能
类型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六水平)知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综合型、评价型
根据问题的思考水平的高低:记忆型、思考型、探索型
根据提问的方式:直问与曲问、顺问与逆问
其他提问方式:设问型、追问型、互问型、比较型、开拓型
环节及策略
(说法一)发问、候答、叫答、理答
(说法二)引入、陈述、介入、评价
课堂讨论技能
课堂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讨论的注意事项(5~8人)
课堂板书技能
原则
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性
重点突出,富有目的性
布局合理,富有计划性
准确简明,富有启发性
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
工整规范,富有示范性
匠心独运,富有艺术性
类型
主板书和副板书
文字板书(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线索式、演算式、总分式),图画板书和综合式板书
板书行为的维度分析
板书的布局
先上后下,先左右后
先标题,后内容,再小结
板书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
板书形式与学生特征的匹配程度
低年级:线条式、图解式
高年级:要点式、总分式
板书的适时性
课堂结束技能
方法
归纳总结法、迁移扩展法、巧设悬念法、对照比较法、激发感情法、巧妙幽默法、诱发想象法、检查巩固法
基本要求
有针对性、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简洁明快、有趣味性
3.新课程改革
回顾
当前第八次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任务
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核心任务: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具体目标(2017上)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实施现状
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学观
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关注人而不止是学科
教师观
角色转变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行为转变
师生:尊重,赞赏
教学:帮助,引导
自身: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课程结构
不同学段
小学:综合课程
初中: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高中:分科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2017下,2013下)
性质:必修课程
实施阶段: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特征: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基本特征:主动性(首要特征)、独立性(核心特征)、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评价观
基本理论: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
改革重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考试
4.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基本构成
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荣誉等
特点
(说法一)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志性
(说法二)适用的针对性(教育专门性)、要求的双重性(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行为的典范性、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功能
说法一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动力、调节、评价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说法二
认识功能
实践功能:教育、调节、社会促进
内容
教师义务(核心内容:落实或践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
教师良心
教育公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教师荣誉(主要体现: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
教师幸福
教师人格
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
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职业道德修养
概念和内容
概念
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内容
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首要环节、最初阶段)
培养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确定鉴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核心问题)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最终目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坚持自律和他律结合
自律是内在动力
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2018河源)提升方法
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慎独是最高层次)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勇于实践磨炼,增强情感体验
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5.学校管理与应急应变
学校和学校管理
学校的产生和学校文化
学校的产生
条件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文字的创造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
国家机器的产生
特点: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宗教分离)
学校文化
构成:观念文化(内核和灵魂)、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
功能:凝聚、导向、陶冶、规范、激励
校园文化的类型
呈现形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层次和标准:校园精神文化(核心、最高层次)、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
学生文化
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的影响
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学校管理概述
概念、内容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
特点
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
实质是为师生服务,具有服务性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
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
发展趋势:法治化、人性化、校本化、信息化
基本要素: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学校管理手段
基本途径:沟通
目标的类型
以时间为标准:长期、中期、短期目标
以性质为标准:定性、定量的目标
以层次为标准:高层、中层和基层目标
以内容为标准:一般管理目标、具体工作管理目标和学校领导工作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体制
核心是管理权限的划分
中心:学校领导特制(校长负责制)
原则和一般方法
管理原则:民主化、科学化、方向性、有效性、人本、系统性、以激励为主
一般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的应用
作用:数据管理、活动及资源调度、教学过程控制、辅助决策
(2019·中山)信息化教学建设的建议
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机制和体制,推进协同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创新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的类型
道路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活动安全事故、日常生活安全事故、暴力伤害事故、学生心理伤害事故等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建设(消防、卫生、活动、实验、住宿、门卫、其他)
加强学校安全过程管理
学校突发安全时间应急管理
概述
特点:突发性、频发性、潜隐性、不确定性、灾难性、危害性等
原则
预防阶段
事先预防制度化原则
训练日常化原则
努力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和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反应阶段
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
时效性原则
协调原则
透明原则
恢复和评价阶段
总结教训原则
主要问题
协调机构不够集中
信息不畅
保障机制不健全
解决对策
构建统一的应急管理体制
编制应急预案
完善应急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
构建应急监控系统
建立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
预防和处理
火灾、地震、溺水、触电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初次、过程、结果报告)、迅速救治、果断处置、保护现场、请求支援、信息发布
常见的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控制的基本原则
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首要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救护
食物中毒
主要原因
应对(10项具体措施)
6.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基础
教育法的基本知识
作用:确认和保障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法的制定
又称立法,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法的实施(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
体系结构
纵向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教育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单行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育行政法规
如《教师资格条例》
地方性教育法规
如《XX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教育行政规章
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教育规章
横向结构
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成人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教育法规、教育法律规范及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规: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法条文的内容
教育法律关系
特征:以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为核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构成要素
主体:公民(自然人),法人(机构和组织),国家
客体:物质财富、费物质财富、行为
内容:通常有行为权、要求权和请求权三种表现形式
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教育法律责任
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
有违法行为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过失)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谁主张,谁举证)
过错推定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类型
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处分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行政处罚
申诫罚(警告和通报批评)、能力罚、财产罚、人身罚
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
违宪责任
教育法律救济
渠道
司法渠道(诉讼渠道)
行政渠道(主要指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
其他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
基本原则:事后救济原则、主管职权专属原则、正当程序原则
教育行政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书面申请,申诉提出-受理-处理
学生申诉制度
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
教育法律法规汇编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教师资格条例》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教育心理学
概述
学科概括
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范畴: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五大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发展过程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俄,乌申斯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俄,卡普捷列夫,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8年,中,房东岳,译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综合创造原则
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教育经验总结法、作品分析法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般特征
阶段性和连续性
定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阶段特征
童年期
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小学阶段)
少年期
心理断乳期、危险期(初中阶段)
青年初期
高中阶段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学习准备
适应性
关键期
最好的发展时期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和顺应
同化
把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丰富和扩大
顺应
改变自己的动作来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过程
平衡
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
必要非充分条件
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练习和经验
个体对物体,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
社会经验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平衡化
个体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定向性
认知发展的阶段(2016下)(2018下)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获得了客体永恒性(视野消失并非不存在),用符号表征事物
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具有泛灵性(万物有灵论)、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刻板性的特点,不具有守恒性,用言语和抽象符号代表事物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成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性,能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理解原则和规则、具有多种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能独立完成“钟摆实验”,能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不可能跳过某个阶段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2016上)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两种机能
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
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两种工具”说
物质生产的工具
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心理发展的实质
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思想
教学时考虑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一种是在成人指导下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
内化说
基础是工具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
人格、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个体社会化
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012上)
主要内容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依次经历八个阶段
婴儿期(0岁-1.5岁)
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5岁-3岁)
自主性对羞耻感和疑惑
学前期(3岁-6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6岁-12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12岁-18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岁-30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中期(30岁-6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老年期(60岁以后)
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我是谁,应该有什么地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成为
自我意识
概念: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尊是最重要的内容
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发展过程:生理自我(1-3岁)、社会自我(3岁-少年期)、心理自我(青春期)
个体社会化
概念:个体接受文化规范,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学习过程、自然人-社会人,终生过程
亲社会行为
习得途径:移情反应的条件化、直接训练、观察学习
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的构成:心理性层面、生理倾向成分、社会倾向成分
学习风格的维度
奈欣斯的三维理论
感觉定向
反应方式
思维模式
雷诺的六维理论
知觉偏好:视觉、听觉、动觉
物理环境需要:光。声线、温度
社会环境偏好:如喜好学习的方式
认知方式:场独立型、场依赖型
最佳学习时间:早、中、晚
动机和价值观
柯勃的二维坐标理论
两个维度:具体体验-抽象概括维度、反省性观察-主动实验维度
四种学习风格
顺应型
付诸行动、善于领导、敢于冒险
同化型
善于制定计划、建构理论模型、善于分析问题
集中型
快速解决问题、擅长演绎推理、善于认识问题
发散型
想象力丰富、善于了解人、认清问题、思维活跃
根据理智、情绪、意志行动所占比重:理智型、情感型、操作型
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
感觉通道的差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
认知风格的类型
赫尔曼·威特金
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
场独立型
利用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干扰
场依赖型
以外部为参照,易受外界干扰
镶嵌图形测验
迅速、容易是场独立型
沉思型和冲动型
沉思型
深思熟虑,错误较少
冲动型
反应速度,易犯错
整体型和序列型(同时型和继时型)
整体型
宽视野,多假设,组合思考
序列型
有先后顺序,一环扣一环
辐合型和发散型
具体型和抽象型
能力差异
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能力结构、能力表现早晚
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学习与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概念
概念:广义:人和动物都有;狭义:人类
实质
特定情境,练习或反复经验,持久变化
经验引起
比较持久
分类
国外
加涅
按学习层次:1.信号 2.刺激-反应 3.连锁 4.言语联结 5.辨别 6.概念 7.规则或原理 8.解决问题
按学习结果(2018上)
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习结果用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是什么
智慧技能
怎么做
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
用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方法
对内调控
运动技能
态度
奥苏泊尔
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人为联系)和意义学习
布卢姆
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国内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论)
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饿猫开笼取食实验
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获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消退:条件反射变弱,消失
刺激泛化与分化
泛化
相似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分化
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相似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信号系统理论
第一信号系统
物理性刺激,人和动物都有
望梅生津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和文字
谈虎色变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实验:白鼠按压杠杆
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是提高概率的手段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主要原理
正强化
给与愉快刺激,增加频率
普雷马克原则(祖母原则)
频率高的强化频率低的,促进低频发生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增加频率
逃避和回避
逃避
刺激物出现躲开
回避
即将出现信号就躲开
消退
无强化,降低某反应将来概率
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消除或抑制频率
与负强化的区别(2017下)
惩罚
阻止不良行为发生
个体表现不良时使用
结果不愉快
负强化
激励良好行为发生
个体表现好时使用
结果愉快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交互决定论
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
观察学习
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包括注意、保持、再现(中心环节)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最早)(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经典实验:黑猩猩叠箱实验
主要观点
学习的过程-顿悟
学习的实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以意识为中介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白鼠方位学习实验
主要观点
学习的实质-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过程-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学习的规律:能力律、刺激律和涉及材料呈现方式的定律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一个实质
认知结构
两个观点
教育目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教学观)
发现学习
三个过程
获得、转化和评价
四个原则
动机、结构、程序和强化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学习分类(2017上)
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
并未理解符合代表的知识,死记硬背
有意义学习
新旧知识间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按学习进行方式
接受学习
以定论的形式传授
发现学习
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
有意义学习
实质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有能建立联系的旧知识
心向
积极主动建立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接受学习
讲授教学的原则
逐渐分化原则
综合贯通原则
讲授教学的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八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阶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马斯洛的内在学习理论
内在学习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培养知情合一的人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非指导模式
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
心理氛围因素
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2017下)
主要内容
知识观
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不是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不能精准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再创造
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只能基于自身经验背景建构
学生观
强调经验世界的丰富性,有巨大的潜能
强调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教学要引导长出新知识
学习观
主动建构性
自主学习
社会互动性
互助学习
情境性
探究学习
教学观
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引导长出新知识
在教学中的应用: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抛锚式教学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述
概念
激发或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功能:激发、指向、维持、调节
分类
诱因来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与目标远近关系: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社会意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奥苏泊尔
认知内驱力
求知欲
自我提高内驱力
通过自身努力赢得社会地位
附属内驱力
为了长者的认可和同伴的接纳
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志向水平和价值观、焦虑程度
客观因素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研究表明,高动机水平的学生,成就也高,但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不完全成正比
中等程度的动机最有利
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变化(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简单-较高动机
中等-适中动机
倒U形曲线
困难-较低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
强化理论
受到强化:强动机
没强化:缺乏动机
惩罚:逃避学习的动机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安全、尊重、爱与归属、自我实现、审美、认可
成就动机理论
趋向成功
成功率50%的任务
避免失败
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成败归因理论
三维度六因素
三维度:内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六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习得性无助感
连续的失败体验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理论
基本观点和功能(2016下)
基本观点
能否成功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最早提出
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成败经验(直接经验)
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
言语劝说
情绪唤醒
成就目标理论
掌握目标
能力增长观
成绩目标
能力实体观
自我价值理论
高趋低避者(成功定向者)、低趋高避者(避免失败者)、高趋高避者(过度努力者)、低趋低避者(失败接受者)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激发(2014上)
设置合适的目标
表达明确的期望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学习迁移
概念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分类
按性质: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发生的方式
一般迁移
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
具体迁移
具体、特殊的经验
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内在心理机制
同化性迁移
不改变认知结构
顺应性迁移
改变认知结构
重组性迁移
要素相同,结构改变
迁移的范围:自迁移(相同情境)、近迁移(相似情境)、远迁移(不相似情境)
自动化程度: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理论
早期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最早,强调训练心理官能
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伍德沃斯
强调共同成分
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
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强调概括原理
关系转换说
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强调察觉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泊尔: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影响的三个变量:1.可利用性 2.可辨别性 3.稳定性
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的相似
情境性理论
不变的活动结构,不同的情境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2018下)
相似性
学习材料
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不一定是正迁移
学习情境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者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促进
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阻碍
负迁移的心理背景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精选教材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学习策略(2012上)
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重复,抄写,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类比
组织策略
列提纲、做图解、做表格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自我学习计划、学习方案
监控策略
自我提问,监控跟踪数据
调节策略
调节速度、重新阅读、复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安排时间,最佳时间,零碎时间,建立时间表、设置进度目标
环境管理策略
创设环境
努力管理策略
自我激励
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工具的利用、人力资源的利用
影响学习策略教学训练的因素
学生因素:年龄特征、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学习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
教师因素: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策略教学经验、策略教学方法
训练原则:(煮花生特见效)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知识的学习
概念和分类
实质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分类
概括水平和认识深度:感知知识、理性知识
表征方式和作用
陈述性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程序性知识
怎么做,做什么
策略性知识
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
能否清晰表述和转移: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知识的来源:直接经验知识、间接经验知识
知识学习的分类(奥苏泊尔)
有意义学习
符合学习(表征学习)
认字和词汇
概念学习
关键特征、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
概念间的关系
新旧知识的联系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从上往下学
派生类学习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实例
相关类属学习
扩展、修饰或限定原概念、命题,精细化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从下往上学
并列结合学习
既无上位,也无下位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和保持
三个过程:获得、保持、提取
知识直观
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知识概括:感性、理性
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2018下)
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在学习活动和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进行组块化编码
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技能的形成
概念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分类
性质和表现形式
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
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操作/动作技能
形成
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
认知阶段
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联系形成
练习
自动化
高度熟练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操作定向
看(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操作模仿
尝试做
操作整合
整合定型,一体化
操作熟练
自动化、完善化
培养(2016上)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期: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
形成
国外理论
加里培林五阶段论
动作的定向阶段
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安德森三阶段论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国内
冯忠良的三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培养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与概括性
根据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问题解决
种类:结构良好问题(有结构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过程
传统心理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现代认知心理学:建立问题表征、确认认知操作、实施认知操作、评价解决结果
常用策略
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联想法、类比法)
影响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刺激模式与认知结构越接近越易解决
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
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着后续的
情境不变积极&情境改变消极
功能固着
酝酿效应
问题暂时搁置,过后解决
知识经验与迁移
数量和组织方式
原型启发
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的问题的启发
动机强度与情绪状态
倒U型曲线
中等程度最佳
创造性的特征
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创性
影响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华莱士的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说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灵感期)、验证期
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态度与品德
态度
含义:内部准备状态、稳定的心理倾向、通过学习而形成
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功能:过滤功能、调节功能、价值表现功能、适应功能
品德的概念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结构/特征(2013上)
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的关系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
道德认识的发展往往先于道德行为的发展
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但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一定有正确的行为
道德主体对认识的内化程度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法
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
2~5岁,接受外界的准则的开始,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5~8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8~10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017上)
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犯罪青少年)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根据结果判断好坏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人际关系的和谐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为导向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少数人能达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法律可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公正、平等、尊严
不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许多人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态度和品德形成
一般过程: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认同、内化
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学校教育(主导因素)、同伴群体
内部因素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辨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概述与心理评估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心理亚健康
表现: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思维紊乱、情感障碍、焦虑、自卑、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等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标准化方法,如心理测验
非标准化方法,如会谈法、观察法、自述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功能
发展性功能(最重要)、预防性功能、补救性功能
基本内容
学习心理指导、自我意识指导、人际交往指导、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
基本原则
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发展、预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一般原则
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保密性、发展性、活动性
途径与方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建立心理辅导室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评估四个方面
管理(有力保证)
基本条件(重要基础)
实施过程(中心环节)
实施效果(最终落脚点)
常见的心理问题
包括多动症、学习障碍、厌学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网络成瘾、人格障碍等
主要表现和辅导(治疗)方法
焦虑症
主要表现
考试焦虑
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考试后持久地不能放松下来
产生原因
升学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的好胜心理、学业的失败体验等
辅导方法
肌肉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方法
建立焦虑层次
放松肌肉
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焦虑情境,直到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
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抑郁症
主要表现
情绪消极、悲伤,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消极地看事物,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希望
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辅导方法
情感支持和鼓励、认知行为疗法、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
强迫症
主要表现
强迫观念(反复想)、强迫行为(反复做)
辅导方法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欲为
行为治疗法:暴露和阻止反应
药物治疗
建立支持性环境
恐惧症
主要表现
学校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辅导方法
系统脱敏法
网络成瘾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强化干预法
时间减少奖励,时间增加惩罚
厌恶干预法
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内隐致敏干预
转移注意法
替代、延迟满足法
团体辅导法
药物治疗
学校心理辅导
目标
学会调适(基本目标)、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一般原则:发展性、辩证性、启发性、疏导原则
基本原则(2017上)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对待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
分类
个别辅导
原则:价值中立原则、辅导自愿原则、时间限定原则、保密原则
团体辅导
主要分为组成技术、起始技术、过程技术、结束技术和追踪技术
过程技术
反应技术:倾听(最基本)、澄清、释义、情感反应和总结等
互动技术
行动技术
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行为疗法
行为改变: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消退法等
行为演练:全身松弛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精神分析疗法
弗洛伊德,移情和反移情
认知疗法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又称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
间接原因
B信念
直接原因
C结果
不合理信念特征
绝对化要求
按意愿一定发生/不发生
过分概括化
某一事件/言行对自己整体评价
糟糕至极
不好的事情发生,结果必然可怕,糟糕
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
梅肯保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提出
咨询师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理心
存在主义疗法
完形疗法
教学心理
教学设计
概述
类型
情境中所需设计的问题范围大小: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
所涉及的时间: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
特征:指导性、统合性、操作性、预演性、凸显性、易控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的实际需要
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教师的教学经验
原则:系统性、最优化、可接受性、多样化
教学目标设计(出发点、归宿)
要素
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情境、表现水平
分类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领域
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
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我国的三维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内容设计(关键环节)
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特征:指向性、操作性、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
类型: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监控策略
教学媒体设计
特征:固定性、传播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能动性
分类: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综合操作媒体
影响因素:教学任务方面、学习者方面、教学管理方面、技术方面
课堂空间设计
形式
基本形式:秧田式
特殊形式:矩形、环形、马蹄形、模块形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概述
功能
维持功能(基本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原则
系统性、自组织性、内在性、动态性、目标、激励、反馈
课堂管理的内容
课堂常规管理
设定课堂管理目标、制定管理计划、活动的组织与协调、资料管理等
环境管理
包括物理环境管理和心理环境管理
秩序管理
活动管理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风格
监督式领导风格
班级规模
规模大小影响情感联系
学生越多个别差异越大
规模大小影响交往模式
规模越大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群体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群体管理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从众与服从、去个体化、社会助长、社会抑制与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模仿与暗示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班级、小组、团支部等,最常见:教学班
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同辈群体(朋友、小集团、帮和群)
群体动力
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范
课堂气氛
课堂管理的核心因素,也是课堂活动中的着眼点
类型
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
教师的领导方式
专制型、民主型(最佳)和放任型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教师的情绪状态
此外,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学生
对集体目标的认同
必要前提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有利条件
课堂物理环境
由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条件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民主领导,灵活教学,人际和谐,期望合理
课堂纪律
类型
教师促成、集体促成、自我促成(最终目标)、任务促成的纪律
发展阶段
反抗行为阶段
4~5岁之前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5~7岁的儿童
人际纪律阶段
大多数中学生
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自我约束阶段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班级常规的建立
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课程表的编制
教学过程的规划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
类型
杨心德
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适
奎伊等
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
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
适应不良、寻求注意、人格因素、生理因素
教师
教学不当、管理不当、威信丧失
环境
家庭因素、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
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2011下)
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合理运用惩罚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心理
职业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
特定的学科知识,核心
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
实践性知识
文化知识
教学能力
认知能力(基础)
知识的概括化程度,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操作能力(集中体现)
引导思考,使用策略的水平
监控能力(关键)
人格特征
职业信念
教学效能感
概念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分类
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
教学归因
职业性格
基本内核:促进
行为特征
教学行为
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及时的教学效果评估
期望行为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威信
概念
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内容: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各种态度
主观因素
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和教学艺术等
建立途径(2012下)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维护和发展
教师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
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
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专业成长
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过程
福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2013下)
关注生存
新教师,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关注情境
学生成绩的提高
关注学生
个别差异,不同需要
我国叶澜等的自我更新阶段论
“非关注”阶段(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习阶段、包括实习期)
“生产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途径和方法
途径: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同伴互助、教师的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
方法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
口诀:看别人,看自己,多训练,多反思
教师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个人、社会、学校、家庭
职业压力
应对
直接行动法
缓解方法
职业倦怠
表现
情绪耗竭(包括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核心成分)
去个性化(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低
应对策略:强化社会支持系统、调整优化心理状态
心理学
概述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心理现象的结构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性格、气质等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著作
1879年,冯特,“心理学之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直接经验),并将其分为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
重视内省,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的方法结合起来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主张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连续不断的过程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第一次革命)
代表人物:华生
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主张环境决定论,反对内省等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势力)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
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认知心理学(第二次革命)
代表人物:奈瑟尔、皮亚杰
心理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人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认知
注意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不是独立的过程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分类
无意注意
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
有意注意
引起和维持条件
加强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越明确越能引起和保持
合理组织活动
培养间接兴趣,越稳定越容易产生
排除干扰
有预先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主动地
有意后注意
有目的,无需努力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广度
同一时间能够把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越稳定
注意的分配(2018上)
同一时间,指向两种及以上
主动的,注意的重要品质
注意的转移
根据任务,主动转移对象或活动
灵活性的表现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新活动的性质
个人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整合功能、保持(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2015下)
培养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除了直接,更重要间接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把握重点,勤于思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情绪稳定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各种环境抗干扰
感觉
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特性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感觉性-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感受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受阀限
差别感受阀限
数值上呈反比关系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视觉:明适应、暗适应
嗅觉:久而不闻其香
皮肤觉:泡脚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
万花丛中一点绿
继时对比
先吃药,再吃糖
感觉后效
刺激停止,感觉保留
看太阳
感觉补偿
盲人听觉更敏锐
联觉
一个刺激多种感觉
红色温暖
知觉
概念
整体属性
种类
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最近影响大
刻板效应
晕轮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推己及人
错觉
特定条件,歪曲知觉
特性
选择性
区分对象与背景
整体性
知觉对象变完整
理解性
知识经验起作用
恒常性
条件改变,印象不变
观察
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
目的全面精确敏锐
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前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和任务,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丰富相应的知识
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具体方法,制订计划
观察中培养观察的技能
有顺序地观察
指导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活动
锻炼学生积极的思维
观察后及时总结观察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
记忆
概念
过去的反映,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分类
保持时间长短(2017下)
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极短的时间
特点
1.时间极短;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易遗忘
短时记忆(2017上)
一分钟以内,过渡阶段,复述,编码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特点:1.时间很短,2.容量有限(7±2个组块),3.意识清晰,4.操作性强,5.易受干扰
长时记忆
充分有深度的加工,长时间存储
按期存储的内容和形式: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加工和存储方式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是否受意识的控制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记忆内容的时间不同
回溯性记忆和前瞻性记忆
记忆过程
识记
分类
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材料的性质和方法: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保持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再现
再认:经历过再度呈现
回忆:不在眼前,仍能提取
遗忘
概念:不能回忆或错误回忆
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是不平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因素(2015上)
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任务的长久性和学习材料的重要性
情绪和动机
时间因素
记忆方法
材料的数量和程度大小
遗忘原因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
运用
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
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将其系统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2013下)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时间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方式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
尝试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掌握复习的量
过度学习程度达到50%
想象
表象与想象
表象:事物不在眼前,再现,记忆范畴
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思维范畴
种类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语言,图样,现实已存在
创造想象
新颖,独特
特殊形式:幻想
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
想象的过程(加工方式)
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想象力的培养
发展再造想象
培养创造想象
思维
概念
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认知过程的核心
主要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种类
凭借物
直观动作思维
数手指
具体形象思维
借助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
公式、概念
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指向性: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创新程度:常规性思维、创新性思维
思维过程依据: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基本形式
概念
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判断
推理:归纳、演绎
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品质
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
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和方法
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克服某种定势的消极影响
调控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状态
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
情绪
特点:主观性、社会性、两极性(最显著特点)
分类
心境
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弥散性和长期性
人逢喜事精神爽
激情
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
重大成功后的狂喜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
急中生智、惊慌失措
情感
道德感
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
理智感
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
美感
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健康功能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2011下)
爆发性和冲动性
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起伏波动较大,两极化明显
外露性和内隐性
外露性
内隐性
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
心境化和持久性
情绪的调节和培养
调节策略
回避和接近、控制和修正、注意转换、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合理表情策略
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敏锐觉察情绪
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正确调整情绪
合理宣泄法
让不良情绪得到充分宣泄,方式必须合理,得当
注意转移法
离开不良刺激的环境,转移到新环境和新事物上
调节认知功能
也称升华作用,最积极、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
积极的自我暗示
诙谐、打趣的话
有效表达情绪
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意志
意志
人自觉地确认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
自觉性
主动支配调节
果断性
迅速合理
坚持性
坚持不懈
自制性
善于支配
意志行动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
基本特征
自觉的目的性
前提
随意动作
基础
克服困难
核心
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关键环节)
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
既想又想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
既不想又不想
前有断崖,后有追兵
趋避冲突
既想又不想
爱恨交织,取舍不定
多重趋避冲突
多个既想又不想
择业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构成成分: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成就挫折、人际挫折、情感挫折
心理防御机制
逃避性防御机制:否定、压抑、幻想、退行
替代性防御机制:补偿、抵消
掩饰性防御机制:合理化、反向、幽默
攻击性防御机制:转移、投射
建设性防御机制:认同、升华
学生意志的培养
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个性心理
需要、动机与兴趣
需要
概念
有机体感到的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种类
按需要的起源: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需要指向的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缺失需要
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长需要
动机
分类
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产生条件:需要(内在条件)、诱因(外在条件)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兴趣
分类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
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品质:兴趣的广度、倾向性(指向性)、稳定性(持久性)、效能性
能力
概念
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频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分类
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特殊能力
从事活动创造性程度的高低: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发展趋势不同(卡特尔)
流体能力
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
取决于遗传素质
20岁以后到巅峰,30岁后随年龄降低
晶体能力
以掌握社会文化和经验为基础的智力,是长期学习的结果
不会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主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实践和学习
能力的功能
认知能力
储存、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
操纵肢体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能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语” 言语智力
阅读、写作以及日常会话能力
“数” 逻辑-数学智力
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美” 视觉-空间智力
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音” 音乐智力
声音的辨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
“体” 身体-运动智力
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一人” 人际智力
与人交往并和睦相处
“两自” 自知智力
认识自我并选择生活方向
自然智力
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核心)、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智力=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高差智商=100+15Z,Z等于实际分数减平均分数再除以标准差
影响能力(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生物前提和物质条件,提供可能性
环境和教育
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和学校教育
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
主观能动性(个人主观努力)
人格
概念
构成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特征(2013上)
独特性
由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个体独特的特点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稳定性
一旦形成,相对稳定,还表现在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整合性(整体性、统合性)
多种成分构成的 有机整体,具有内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
反面:人格分裂
功能性
影响生活方式,甚至决定命运
社会性
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遗传
智力、气质
社会文化
家庭环境
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型
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不诚实
放纵型
任性、自私、野蛮、无理、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
民主型
人格健全、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有合作精神、思维活跃等
早期童年经验
幸福的,不幸的
学校教育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的言行、同伴群体、良好的校风和班风
个人主观因素
气质
概念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的学说
希波克拉特,体液说
胆汁质
强烈,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鲁莽
李逵
直截了当,不宜轻易激怒,批评要有说服力
多血质
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爱交际但交情浅,缺乏耐心
王熙凤
定时提醒,严厉批评缺点,鼓励克服困难
黏液质
平稳,安静稳重,踏实沉默,主动性差
林冲,薛宝钗
耐心教育,足够的时间进行考虑和做出反应
抑郁质
多愁善感,不善交际,优柔寡断
林黛玉
委婉暗示,多关心,爱护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不可遏制型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弱型
弱
抑郁质
气质类型与教育
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无所谓好坏
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这两种极端气质类型的学生
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性格
概念
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类型
心理活动指向:外向型和内向型
理智、情绪、意志所占的优势: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独立型和顺从型
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具有核心意义)、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良好性格的培养
树立效仿的榜样
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