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
2022-11-05 22:01:51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医药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化学,章节黄酮类化合物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含义: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类化合物,
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最集中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如:黄酮类以唇形科、玄参科、爵麻科、苦苣苔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
如:黄酮类以唇形科、玄参科、爵麻科、苦苣苔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
黄酮醇类较广泛分布于双子叶植物;
二氢黄酮类特别在蔷燕科、芸香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中分布较多,
二氢黄酮醇类较普遍地存在于豆科植物中,
异黄酮类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植物中存在较多。
存在形式:多与糖结合成苷存在,部分以游离态存在。
生物活性:
1.心血管疾病:天宝宁(银杏),心乐片(大豆),逾风宁心(葛根),心达康(沙棘)
2.气管炎
3.抗菌、抗病毒
4.其他:抗放射、抗肿瘤、利尿等。
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分类依据:C6-C3-C6结构(黄酮)
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三碳链是否构成环
3-位羟基取代与否
B-环连接位置(2、3位)
黄酮苷上所连接的糖主要有4类:单糖、双糖、三糖、酰化糖
位置:黄酮类苷-7位,黄酮醇类苷-3位,花色素类-3位
位置:黄酮类苷-7位,黄酮醇类苷-3位,花色素类-3位
一、黄酮类
黄酮类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3位无含氧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黄酮及其苷类有芹菜素、木犀草素、黄芩苷等。
常见的黄酮及其苷类有芹菜素、木犀草素、黄芩苷等。
二、黄醇类
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
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芦丁等。
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芦丁等。
三、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类结构可看作是黄酮基本母核的2、3位双键被氢化而成。
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的甘草素和甘草苷。
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的甘草素和甘草苷。
四、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醇是黄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同一植物中。
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存。
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存。
五、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B环连接在C环的3位上。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葛根素和葛根素木糖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葛根素和葛根素木糖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六、二氢异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具有异黄酮的2、3位被氢化的基本母核。
如:中药广豆根当中含有的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具有抗癌活性,苷的活性强于苷元。
如:中药广豆根当中含有的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具有抗癌活性,苷的活性强于苷元。
七、查耳酮
结构特点为二氢黄酮C环的1,2位键断裂生成的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成环。
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2'-羟基查耳酮。
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2'-羟基查耳酮。
八、二氢查耳酮类
二氢查尔酮为查耳酮a B双链氢化而成。
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苷。
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苷。
九、橙酮类(噢口弄类)
结构特点为C环为含氧五元环。母核碳原子的编号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
此类化合物校少见,主要存在于玄参科、菊科、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沙草科中,
如在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属于此类。
此类化合物校少见,主要存在于玄参科、菊科、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沙草科中,
如在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属于此类。
十、花色素类
结构特点是基本母核的C环无羰基,1位氧原子以(金羊)盐形式存在。
花色素在中药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花色素是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
如矢车菊苷元、飞燕草苷元和天竺葵苷元以及它们所组成的苷最为常见。
花色素在中药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花色素是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
如矢车菊苷元、飞燕草苷元和天竺葵苷元以及它们所组成的苷最为常见。
十一、黄烷醇类
根据C环上的3,4位存在羟基的情况分为黄烷-3-醇和黄烷-3,4-二醇。1.黄烷-3醇类,又称儿茶素类。
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如儿茶素为中药儿茶中的主要成分,有四个光学构体,
但在植物中主要有异构体两个,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如儿茶素为中药儿茶中的主要成分,有四个光学构体,
但在植物中主要有异构体两个,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十二、双苯吡酮类
又称为苯骈色原酮,母核由苯环和色原酮的2,3位骈合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
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植物当中,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知母叶中具有止咳去痰作用的异芒果素。
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植物当中,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知母叶中具有止咳去痰作用的异芒果素。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1.形态 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苷)
2.颜色
①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灰黄·黄色、黄-橙黄色。
②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黄烷醇:几乎为无色。
③异黄酮:微黄色。
④花色素: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
pH<7(红色),pH=8.5(紫色),pH>8.5(蓝色)
pH<7(红色),pH=8.5(紫色),pH>8.5(蓝色)
3.旋光性: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无
若有,则为所有黄酮苷(糖);
若无, 则为游离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二氨),橙酮,花色素类等
4.溶解性
黄酮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醚、氯仿、稀碱等。
I)非平面型分子>平面型分子(分子排列、分子间引力有关)
花色素(离子)>异黄酮、二氢黄酮(非平面)>黄酮(平面
花色素(离子)>异黄酮、二氢黄酮(非平面)>黄酮(平面
II)引入-OH,水溶性增加;引入-0CH3、异戊稀基等,脂溶性增大
黄酮苷难溶于乙醚等,易溶于热水、醇、吡啶、稀碱等。
多糖苷>单糖苷
3-羟基糖苷>7-羟基糖苷
葡萄糖苷>鼠李糖苷
化学性质
1酸性:与酚-0H数目、位置有关。以黄酮为例
7,4'-二0H黄酮>7或4’-0H黄酮>一般酚-0H>5-0H黄酮
5%NaHCO3 5%NaCO3 0.2%NaOH 4%NaOH
5%NaHCO3 5%NaCO3 0.2%NaOH 4%NaOH
2碱性: 浓盐酸:花色素 橙酮 查耳酮显红色
3显色反应
还原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反应。
方法:样品/甲醇+Mg+HC1,放置或加热,红~紫红。
注: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但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四氢硼钠反应
二氢黄酮类的专属性还原剂,红~紫色。
方法:样品/甲醇+NaBH4+1%HCL
PC的显色剂:先喷2%NaBH4/甲醇,1min后熏浓盐酸蒸气。
钠汞齐反应
多数阳性。
◆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锆盐-枸橼酸反应
判断黄酮分子中是否有3-0H或5-0H。
方法:Me0H+2%Zr0Cl2,黄色,示有3-或5-0H。再加2%枸橼酸/甲醇,黄色保存,示有3-0H:黄色裙去,示有5-0H。
HCl中的稳定性:黄酮类:3-OH>5-OH>邻二OH;二氢黄酮类:3-OH的络合物极不稳定
三氯化铝反应
最常用的显色剂(TLC,PC)。
方法:1%AlCl3/Et0H,UV下观察。
一般黄酮:鲜黄色荧光
4'-0H或7,4-二0H黄酮(醇):天蓝色荧光
4'-0H或7,4-二0H黄酮(醇):天蓝色荧光
醋酸镁反应
方法:1%MgOAc/MeOH 荧光
二氢黄酮类:天蓝色
黄酮异黄酮:黄色 橙黄色 褐色
黄酮异黄酮:黄色 橙黄色 褐色
氨性氯化锶反应
邻二酚羟基,绿-棕-黑色。
方法:0.01 SrCl2/Me0H+NH3/Me0H
硼酸反应
5-羟基黄酮,6’-羟基查耳酮符合要求
碱性试剂反应
(1)黄酮类在冷和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产生黄~橙色。
(2)查耳酮类或橙酮类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二氢黄酮类在冷碱中呈黄~橙色,放置一段时间或加热则呈深红~紫红色,
(3)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当溶液中通入空气后,因3-羟基易氧化,溶液即转变为棕色。
(4)黄酮类化合物当分子中有3个羟基相邻时,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往往能产生暗绿色或蓝绿色纤维状沉淀。
五氯化锑反应
用于鉴别查耳酮。
注意:样品必须溶于无水四氯化碳。
其他显色反应
Gibbs反应,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亚甲二氧基)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1.颜色:多呈黄色
2.母核检识:
盐酸-镁粉反应--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四氢硼钠反应--二氢黄酮(醇)类(+)
五氯化锑一查耳酮类(+)
3.取代基团检识:
锆盐-枸橼酸反应-3-0H(+)、5-0H(-) 黄酮鉴别
氨性氯化锶反应-邻二酚羟基(+)
二、色谱检识
(一)薄层色谱法(TLC)
硅胶:极性小的弱酸性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剂多用有机溶剂系统,如甲苯:甲酸乙酯:甲酸(9:3:1)。
展开剂多用有机溶剂系统,如甲苯:甲酸乙酯:甲酸(9:3:1)。
聚酰胺:游离黄酮苷元及其苷。
展开剂极性要强,大多含醇、酸或水,如丙酮:水(1:1)。
展开剂极性要强,大多含醇、酸或水,如丙酮:水(1:1)。
纤维素:分配色谱,分离黄酮和苷。
用醇性或水性展开剂。
用醇性或水性展开剂。
显色剂:紫外光;2%三氯化铝甲醇液等。
(二)纸色谱(PC)
分离黄酮及黄酮苷:
◆醇性展开剂:如BAW、水饱和正丁醇等。
正相,极性小的化合物Rf值大。适合游离黄酮。
正相,极性小的化合物Rf值大。适合游离黄酮。
◆水性展开剂,如水、2~5%乙酸等.
反相,极性大的化合物Rf值大。适合黄酮苷。
反相,极性大的化合物Rf值大。适合黄酮苷。
显色剂:UV、UV/AlCl,UV/NH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方法
乙醇或甲醇提取、热水提取、碱性水或碱性稀醇、超临界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一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1)原理
(2)常用的碱性水溶液:①稀NaOH水溶液 ②5%NaOH稀乙醇液 ③石灰水(Ga(OH2)
(3)注意事项:①碱浓度不宜过高。②酸化时也不宜过强. ③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时,可加硼酸保护。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实例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
二、分离
(一)溶剂法
- (二)PH梯度萃取法
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依次用5%NaHC03、5%Na2C03,0.2%Na0H、4%Na0H萃取
(三)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
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2.聚酰胺柱色谱
主要适于分离黄酮、蒽醌、香豆素。
聚酰胺吸附色谱原理——形成氢键缔合 :①酰胺羰基与酚羟基(酚类、黄酮类等);
②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羰基(醌类、脂肪酸等)
②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羰基(醌类、脂肪酸等)
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的顺序为:
水<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DMF)<尿素水溶液
水<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DMF)<尿素水溶液
★洗脱规律
(1)酚羟基数目
(2)酚羟基的位置
(3)分子内芳香化程度
(4)不同类型黄酮类,被吸附强弱的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
(5)苷一苷元:①若以含水移动相(如甲醇-水)作洗脱剂:黄酮苷比苷元先洗脱。
原理-反相分配色谱
②若以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黄酮苷元比苷先洗脱。
原理-正相分配色谱
原理-反相分配色谱
②若以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黄酮苷元比苷先洗脱。
原理-正相分配色谱
3.氧化铝柱色谱
适于分离
①全甲基化或全乙酰化的黄酮
②选择的分离5-羟基黄酮与5-去氧黄酮
③选择的分离邻二羟基黄酮与3~羟基黄酮
4.葡聚糖疑胶柱色谱
适于分离黄酮苷及苷元。
①分离苷元时,主要靠吸附作用
②分离黄酮苷时,主要靠分子筛作用。
常用洗脱剂:①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 ②醇及含水醇 ③含水丙酮,甲醇一氯仿
此外还有大孔吸附树脂法、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色谱
(四)根据分子中某些特定官能团进行分离
1具有邻二酚羟基成分与无此结构的成分,可用铅盐法分离。
2.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
也可与不具上述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一、紫外光谱
一般鉴定程序:
1.先测定在甲醇中的光谱
2.再测定在加入各种诊断试剂后的紫外光谱
如为苷类,则可水解或甲基化后再水解,并测定苷元或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
将以上各种光谱数据(或光谱图)进行对比分析,即可获得有关结构信息。
将以上各种光谱数据(或光谱图)进行对比分析,即可获得有关结构信息。
(一)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紫外光谱特征
苯甲酰系统(带II220-280nm)
挂皮酰系统(带1300~400nm)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皎叉共轭体系
挂皮酰系统(带1300~400nm)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皎叉共轭体系
1.母核光谱特征(甲醇)
母核的推断
母核的推断
黄酮(醇):带II、带I均强
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带II强、带I弱
查耳酮、橙酮:带II弱、带l强
2.A、B环取代:黄酮类核中引入OH(酚羟基)等供电基团,
使共轭程度增强,相应的吸收峰红移。
使共轭程度增强,相应的吸收峰红移。
3.加入诊断试剂:
甲醇钠:强碱,所有酚羟基解离
醋酸钠:碱性弱,酸性强的酚羟基解离
醋酸钠/硼酸:邻二酚羟基络合
三氯化铝:3-0H,4-羰基,5-0H,4-羰基络合邻二酚羟基
上述相应吸收峰红移
上述相应吸收峰红移
三氯化铝及三氯化铝/盐酸:A1C13可与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
4-羰基的黄酮或黄酮醇类化合物作用生成络合物,使带I或带Ⅱ红移。
4-羰基的黄酮或黄酮醇类化合物作用生成络合物,使带I或带Ⅱ红移。
MeOH-UV
MeOH+AICI3-UV 判断3-羟基或5-羟基及邻二羟基
MeOH+AICI3+HCI-UV 判断邻二羟基
(二)黄酮、黄酮醇加入诊断试剂(带l、带II)的位移规律
二、1H-MR谱
测定溶剂:DMS0-d6-样品(苷、苷元)不需制备成衍生物,可以显示各酚羟基质子特征。
三、MS谱
1.分子离子峰为基峰→用于测定分子
2.主要碎片离子峰为裂解途径I产生的A1和B1及裂解途径II产生的[B2]+
中药实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