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学习笔记
2022-10-31 09:39:3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育学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学习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其特征
广义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地位
教育的核心问题、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对教育具有全程指导作用、出发点、归宿、主题和灵魂、最高理想
教育目的的组成
1、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核心)
2、社会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
广义的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
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训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特征
版本一:宏观性、预期性、强制性、时代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版本二:强制性、宏观性、理想性、历史性
教育方针
定义: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构成:教育性质与教育方向;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培养人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与教育目的的区别
内容不同
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较为理想 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较为现实
强调的重点不同
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出发点不同
教育目的是从个体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两者之间做出价值选择。 教育方针是从政党和阶级的教育作用出发而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教育方针通常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实际功用不同
教育目的是指导教育的微观领域 教育方针是指导教育的宏观领域
隶属范围不同
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隶属教育基本理论范畴; 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隶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拓展
我国的教育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教育目标的却别与联系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2、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 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因学校与专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也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目标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目标体系。
3、教育目的大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有时等同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分类
以教育目的的要求的特点为标准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叫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叫现实的教育目的。具有衔接性的各种的要求。
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标准
“应然”的教育目的
“实然”的教育目的
以教育目的的作用的特点为标准
价值性
功用性
以教育目的的体现的范围为标准
外在的教育目的
内在的教育目的(也称为内因的教育目的,非正规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
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课程目标
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达到的预期结果。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定向)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以及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调控功能(调节、控制)
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通过标准的方式、通过目标的方式调整教育活动
激励功能
激励教育者自觉的、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教育目的可以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选择功能
表现为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主观依据
哲学观念
人性假设
理想人格
价值取向(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
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3、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分工现象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6、最早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7、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运用了个人全面发展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 (神学教育目的论)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夸美纽斯、小原国芳、马里坦
观点: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得宗教人士
基本评价:这种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认为教育需要,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教育对人们的良知具有唤醒的功能。
例句:今生是为了永生作准备---夸美纽斯
社会本位论
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巴格莱、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
基本观点: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评价: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造成对人本性的束缚和压抑。
个人本位论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爱伦凯、孟子、马里坦、贺钦斯、马斯洛、奈勒、萨特、帕克、康德、洛克
观点: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教育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
基本评价:个人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和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明显的片面性。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杜威
观点
教育预备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
强调教育对当下社会生活的适应性---杜威
我国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我国第一个教育方针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个法定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培养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中小学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实施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社会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五育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接班人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
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德育
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作用
灵魂与统帅;方向与动力
智育(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指挥水平为目标)
任务
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作用
前提和支持;认识基础;智力支持
体育
任务
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生体育的根本任务
是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培养革命精神
作用
物质基础
现实途径
美育
基本形态
艺术美
现实美
自然美
社会美
教育美
任务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体现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作用
动力
协调各育
内容
科学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生活美等
美育的功能
直接功能(育美)
间接功能(附带功能、潜功能)
超美育功能(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实施美育的途径
各科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
大自然
日常生活
劳动技术教育
任务
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发展
作用
综合作用;实践基础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不均衡)。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核心为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版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版本二: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未来星
版本三:整体性、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观
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体发展、可持续发展(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三要义
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
三要义
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终极目标)
第三是学生主动发展(灵魂)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拓展
拓展: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英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的人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述
概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学制)
含义: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体地位,体现了国家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学制的要素:学校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特点
根本特征在于规范性和系统性
客观性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
取向性(规范性)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取向性主要表现为其阶级性;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要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
历史性
强制性
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社会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人口发展状况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也是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没有学制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初期
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教育主题确定(教师和学生)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
形成系统的文化传播活动
相对稳定能够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社会活动形态(教育活动)
制度化教育
正规教育
世界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中国标志:废科举、兴学堂,颁布全国统一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贬抑学校教育)
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
正式教育
正规教育
学历教育
非正规教育
各种辅导班,包括函大、夜大
非正式教育
在工作、娱乐、生活中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获得的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纵向看,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制学制方向发展。双轨制是出现最早的学制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从横向看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我国的教育制度
旧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分支主题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分支主题
拓展
1、《义务教育法》中的两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2、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两重: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
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与规划纲要(2010-2020)》中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与系统
各级学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各类学校:普通教育、专门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从教育阶段来看: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继续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制度
概念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6周岁)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起源及发展
1、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近代---资本主义;
2、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马丁路德
3、义务教育制度的开端:17世纪20年代(1619年魏玛邦国--德国)
4、世界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法》:1763年普鲁士王朝颁布
地位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标志之一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
特点
强制性(最大特点)、免费性(又叫公益性;免学费、杂费)、普及性(又叫统一性)
学制
六三、五四、九年一贯制、因此是多种形式并存
确立
1、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06年9月新《义务教育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