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读书笔记
2022-11-14 18:46:44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凡尔赛和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条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思维导图由ProcessOn专业思维导图制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时间
1919年1月—6月
参加国
美、英、法等27个国家
议题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实质
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结果
1919年6月签订《凡尔赛条约》——对德和约
《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
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本质)
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
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主要矛盾:英美力图遏制日本)
目的
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时间
1921—1922
与会国
美日中等九国,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中心议题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的内容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