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2022-11-17 18:49:48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本模板包含北京基本概况、现代化符号、城市布局特点、政治历史等内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一北纬40度,东经116度。海陆位置一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靠面和北面背靠群山。距离最近的海洋是渤海。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半温润区,暖温带。
(2)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3)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机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交通中心(京沪,京广等铁路线,国际机场),。
2.历史悠久的古城:
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
旅游名胜: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3.现代化的大都市:
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1)重点功能区:
中央商务区(CBD)、中关村、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化交通网:
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建设目标: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把以首钢为首的非首都功能的很多工商业企业迁出,建成主题公园或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城市中心建造一批开放式的街心公园
4、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布局特点:
(1)北京向东出山海关是东北平原。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是黄土高原,向西南可进入华北平原。是京杭运河的起点。
(2)北京古城的变迁一直是逐水源而变化的。北京旧城呈“凸”字形轮廓,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长约8千米的中轴线纵贯旧城的南北,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建筑,都沿着这条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政治文化中心
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3、北京的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2、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5、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