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读书笔记
2022-11-22 18:00:26 5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八年级语文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作品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白话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二部分
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
主旨
前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后半部分表达了隐居的决心
词句注释
南山
指庐山
稀
稀少
兴
起身,起床。荒秽:指野草之类。形容词作名词。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带
一作“戴”,披。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
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
夕露
傍晚的露水。沾:打湿
足
值得
“但使”句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违,违背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