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书笔记
2022-11-23 14:50:42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作品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
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整体赏析
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主旨
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白话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词句注释
王昌龄
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
杨花落尽
一作“扬州花落”。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龙标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与
给
随风
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