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与蛐蛐》读书笔记
2022-11-26 11:31:3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我整理了九年级语文的相关知识。本思维导图主要是《蝈蝈与蛐蛐》文章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结构分析
第一节
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
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喜悦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夏天白日里“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第二节
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冬日“蛐蛐的歌儿”并将前一节的画面叠加起来,交织成大地的诗歌
“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等语句写出了冬天严酷冷清的景象,“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语句表现了家中的温馨气氛,并以此衬托了“蛐蛐的歌儿”的悦耳动听
结尾两行诗通过联想将“蛐蛐的歌儿”与“蝈蝈的乐音”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作者介绍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
主题
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永恒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写作特点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整首诗中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