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历史笔记
2022-12-02 12:05:4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唐朝(英语:Tang Dynasty ,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时间轴
前期 618-755
唐高祖 李渊
618年李渊称帝-长安
唐太宗 李世民
626年 玄武门之变-改元贞观
628年 唐统一全国
626-649 贞观之治
唐高宗 李治
武后两废两立—中宗,睿宗
武后 武曌 武则天
建武周称帝—AD690
主线
酷吏政治-诏狱(周兴,来俊臣)-《罗织经》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殿试和糊名制,武举(扩大选官范围)
修《姓氏录》和《氏族志》
神龙政变 AD705
中宗 睿宗
韦武之乱
唐玄宗 李隆基
唐隆政变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马嵬驿兵变
后期 755-907
帝系表:肃代德顺宪
穆敬文武宣
懿僖昭哀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奉天之难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二王八司马事件
淮西之乱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甘露之变
唐武宗 李炎
灭佛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黄巢起义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宗 李柷
朱温代唐
主线
藩镇割据
河朔三镇
淮西之乱
四镇之乱
宦官专权
南衙北司之争
二王八司马事件
甘露之变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牛僧孺-进士
李德裕-门荫
文化
宗教
道教
国教
625 年,李渊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确立了有唐一代的崇道政策。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下令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前。
666 年,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诏令道士、女冠隶宗正寺,位在亲王之次,视为皇族宗室,又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开元末年,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
佛教
天台宗
智颛
《法华经》
法相宗
玄奘
《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
《唯识二十论》
华严宗
法藏
《华严经》
禅宗
元祖
菩提达摩
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创立于北魏之时,武则天时,禅宗分为慧能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慧能主张通过长期苦修渐悟成佛。神秀主张顿悟成佛。南宗战胜了北宗,慧能取得了禅宗法嗣六祖的地位,南宗成为禅宗正宗,逐渐垄断了佛坛。
反佛思想
韩愈
韩愈是唐后期反佛的主将。作《原道》和《论佛骨表》,指责佛道二教耗费大
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认为“佛本夷狄之人”,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的
危险;此外,他还认为佛教自外于天下国家,灭弃伦常。韩愈主张止塞佛道,勒令僧道还俗,
发扬儒家之道以取代佛道的宗教理论,总结了崇佛祸国亡身的史实,以为佛并不足信。
《原道》
《论佛骨表》
原有
发扬儒家之道
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柳宗元
观点
宇宙由元气构成
否定神秘的天。柳宗元认为宇宙由元气构成,天是由元气构成的客观存在,不
能支配万物,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是元气运动的结果。天人不相预说。柳宗元认为天与人不
相干涉,认为天地、元气、阴阳等都是物质的,它们没有意志,主张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
鬼神。对鬼神迷信的批判。柳宗元认为人们迷信鬼神是力量虚弱的表现,如果人们掌握了道
(规律和规范),使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相信鬼神。
刘禹锡
否定神秘的天
否定神秘的天。认为天是大而有形体的客观物质,有其自身的规律,并按规律
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说。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不能相互代替,强调天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为人胜天的关键在于认识、掌握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规律,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运用规律来改造自然界,带有辩证的因素,
是对唯物主义思想做出的新贡献。
儒学
官方教材
颜师古
《五经定本》
考订五经文字,后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统一课本
郑覃主持修刻《开成石经》,进一步完成了五经在文字上的统一
孔明达
《五经正义》
唐太宗令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解释五经经义。书成于高宗朝,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
此后,注释儒经和科举应试必须准此答卷,不许自由发挥
儒学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
考据
啖助、陆质师徒创自由解经之学风。啖助著有《春秋统例》,陆质著有《春秋微旨》、
《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辨疑》。特点是不受《春秋三传》的束缚,专凭己意说经,
在学风上开启了宋学“空言说经,任意附会”的先河。韩愈、李翱从哲学思想上为宋学奠定
了基础。韩愈“道统说”中的“道”在宋朝时被程、朱加以发挥,成为最高的、永恒的、绝
对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李翱的“性善情恶说”被宋学直接继承,成为“存天理,灭
人欲”以及“致良知说”的先声。
史学
唐修八史
《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
私人编修但获得唐政府批准而列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后来又编修《五代史志》十
种,一并附进《隋书》,即今《隋书》十志。
《史通》
地位
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
观点
三长论
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 学 识三长,以识最重要
直笔论
秉笔直书
批判宿命论观点,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反对是古非今
《通典》
中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
杜佑
深入研究唐代朝廷典章制度的专业史书,分九类
全书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
刑、州郡、边防九门,记载了自上古到唐代宗时期的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创立了政书体。
前期
政治
内政
政权机构建设
中央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特点
决策与行政分离
政务处理程序的分权
用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中书主起草诏令,是决策机构。
门下主审议诏令,有“封驳”、“涂归”的权力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监察机构
中央
御史台-长安、洛阳设
御史大夫
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
御史中丞
政事堂
地方
道
地方
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另设道作为监察机构。
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对人民进行直接的统治。
制度
典章制度
《唐律疏议》的修订
《唐律疏议》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
内容
体式
律-以正刑定罪
令-以设范立制
格-以禁违止邪
式-以轨物程事
篇
12
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五刑
笞、杖、徒、流、死
八议十恶
形成经过
基本形成
以《开皇律》作《武德律》
高祖时,裴寂
《贞观律》
长孙无忌,房玄龄
定本
《永徽律》
高宗时,长孙无忌、李勣等
特点
以礼为本,礼法并用
评价
《唐律》中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镇压人民反抗,也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的规定,比隋《开《唐律》中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镇压人民反抗,也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的规定,比隋《开
政策
《氏族志》的修订
背景
关陇士族,江左士族,山东士族,代北士族
氏族门阀左右朝政,士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妨
碍皇权。
过程
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传统氏族降格
评价
表虚里实
《氏族志》表面上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传统,实则以削弱山东士族为目的
提高李唐皇族地位,打压传统氏族门阀
加强皇权
加强新兴庶族地主
贞观之治
内容
选贤任能
唐太宗任人唯贤、因材致用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代表人物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王珪等
直谏
虚心纳谏。魏征、王珪、刘洎、马周等人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加强法制
加强法制。唐太宗要求臣下按法律办事
评价
贞观时期是封建社少有的治世,但阶级压迫和剥削仍然十分沉重。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内容
抑佛
压制佛教势力。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裁汰僧尼、强制还俗,禁止新造佛寺,禁止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佛经,并禁止贵族官僚与僧尼交往。
裁汰冗官
整顿吏治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颁布《整饬吏治诏》,定期考核政绩,修订《大唐六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抑制食封贵族。规定封家的租调改归政府统一征收,实封承袭时减少封户。
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著名者有玉梁渠、孤山陂,同时大兴屯田。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增设学堂,进行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开元名臣: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
评价
吏治清明,政局稳定
教育文化繁荣
开元年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外交
军事
府兵制度
内容
中央设十二卫、东宫六率,地方设折冲府,兵丁从地方挑选,服役期间免除本身租调。府兵实行兵农合一制,轮番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
评价
府兵制度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贯穿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以“内重外轻”作为设置折冲府的指导思想。兵部掌握调兵权,将帅只有领兵权,有利于防止将帅拥兵跋扈,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经济
均田制
特点
取消了对一般妇女、部曲、奴婢、耕牛的授田;
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的授田;
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更加完备;对土地买卖的限制进一步放松。
土地买卖
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
百姓合法迁移和家贫无力奔丧者,可以出卖永业田
评价
国家颁布的田令
规定
对百姓授田的规定
18 岁到 20 岁的中男和 21 岁到 59 岁的丁男,每人授口分田 80 亩,永业田 20 亩;老男、笃疾者、废疾者授口分田 40 亩;寡妻妾授口分田 30 亩;工商业者的永业田、口分田减半授给。
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
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五顷。五品以上散官同职事官,受永业田二顷。上柱国到云骑尉、武骑尉勋官,授永业田 60 亩
租庸调制
内容
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规定按丁交纳赋税并服徭役,向国家缴纳的粮食称为租,纺织品称为调,以缴纳绢、布代替服役称作庸,又称“输庸代役”。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
评价
国家颁布的赋役令
纳庸代役制度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对唐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化
学校和科举
学校
中央官学
六学二馆
国子监,太学,算学,律学,书学,四门学
崇文馆
弘文馆
补充
东都国子监诸学、医学、乐学、崇玄学、历学
学习内容为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
地方官学
由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市镇学、里学组成,教授经学和医学。
私学
由未仕士人或退休的官僚徒授业,学习儒家经典,律,书,算学
科举
类型
常举-8
明经
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
务策,以帖经为主
进士
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
制举
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武举
武举,武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殿试
评价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要通过宗籍考核,“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对提高庶族地主、打击门阀士族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中后期
政治
内政
天宝形势和安史之乱
均田制的破坏和经济机构的变化
土地兼并严重,无主荒地减少,国家控制的土地锐减,农民授田不足。均田农户减少,租庸调制难以为继,出现财政危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田庄遍布,剥削严重。
府兵制的终结
府兵制的废除
兵源匮乏
均田制崩溃,府兵兵源枯竭,士兵地位低下,逃亡严重。749 年,停止征发府兵,实际上宣布废除了府兵制度。
募兵制的发展
过程
723
723 年,京师宿卫开始实行招募制度,称为彍骑。
737
737 年,边镇戍兵正式实行招募制,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
地方武力主要是团结兵,又
称“团练”。
评价
募兵制士兵的军器、衣粮均由唐政府发给,他们长期服兵役,是被政府雇佣的职业兵。但是士兵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边防重镇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形成地方割据。府兵制下“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已被“内轻外重”所代替,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
军事格局
府兵制
内重外轻
募兵制
内轻外重
节度使
天宝十节度
边镇兵49w,中央军9w
重用蕃将,委以重任
社会政治危机
怠政
腐败
不纳谏
任用奸臣
苛征暴敛
藩镇割据
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中枢政制的演变
翰林学士
设有学士机构。充作政府古文,分割宰相之权
枢密使
演变
由内到外
由武到文
二枢密使和二护军中尉合称“四贵”,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的保证
影响
翰林院与枢密院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中书门下权职被侵夺,随着差遣使职的发展,尚书省六部形同虚设,三省宰相的权力下降,宰相依靠兼领使职揽权,三省六部逐渐解体。
玄宗时期
三省制的瓦解
中书门下
外交
东突厥汗国
东突厥不断向内地侵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进犯关中,进逼长安。由于东突厥汗国的
残酷统治,其下各族不断起义,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唐太宗乘机派李靖、李勋出兵灭亡东
突厥。唐政府设置顺、祐、长、化四个都督府,安置内迁的突厥民众;在东突厥故地,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赎回被掳汉人。
与西突厥争夺西域
西域诸国
高昌由汉人麹氏统治,土地肥沃,农业发展,通行汉文;焉耆农牧业都很发达;龟兹以
农业、畜牧为业,又以铁冶著称,佛教流行;于阗盛产玉;疏勒的农业、纺织、矿业均有一
定的发展。西域诸国与唐联系密切,后被西突厥控制。
唐与西突厥的战争
628
西突厥分裂
630-648
唐攻取吐谷浑,高昌灯西域诸国
设安西都护府
统辖安西四镇
龟兹
焉耆
于阗
疏勒
657
俘虏沙钵罗可汗
西突厥汗国灭亡
702
设北庭都护府
影响
唐朝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政治联系及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进一步促进了中西使节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吐蕃
概述
7 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之后,吐蕃开始侵入唐朝,一度攻陷长安,在 8 世纪下半叶,吐蕃国力达到鼎盛阶段。自 8 世纪末叶以后,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激烈,人民起义不断,吐蕃开始向封建制阶段过渡。
松赞干布时期改革
迁都(拉萨)
迁都逻些(拉萨),成为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创造吐蕃文
完善行政、军政制度;采用历法,统一度量衡;推行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反抗。
双方的友好往来
641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710
唐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
双方通过互市互通有无,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821
长庆会盟
大昭寺会盟碑
军队
神策军
经济
安史之乱后经济改革
第五琦与刘晏的理财措施
背景
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府兵制难以为继,官僚机构膨胀,中央出现财政危机,安史之乱加剧收支矛盾,国家财政陷入崩溃。
过程
758-766
工商税的兴起
758 年,第五琦奏请实施辜榷制度,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增加了政府收入,缓和了财政危机,同时致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766-780
刘晏改革榷盐法,精简机构,将食盐的销售再次下放给商人
刘晏整顿漕运,推行常平法。他主持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各道设巡院,负责上报雨雪、丰歉情况,并据此籴粜粮食,平抑物价。
两税法的实施
和租庸调制的对比
国家对百姓赋税征收的标准由税丁转向税产,是中国赋役制度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变革
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依据人丁征税;两税法依据土地多少征税,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
租庸调制不论资产,每丁的负担一样;两税法以资产征税,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没有户籍,不纳税
两税法规定无论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背景
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难以为继,安史之乱后,中央财政空虚,赋税制度混乱,唐德宗任用杨炎推行两税法。
内容
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即义仓税)。
“量出以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
户税依据每户资产多寡划分等级征收,多征收绢帛。
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行商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两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
评价
两税法实施之后,隐户减少,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立法原则比较公平,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了唐中央的经济力量。
但后期又增加了苛捐杂税,人民的负担成倍增加,生活愈加困苦。
经济地理的变化
原因
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北方恢复缓慢;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支持;江南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表现
兴修水利
开凿孟渎,修筑考功堰、槎陂等。大量陂塘堤堰的修整和兴建,增加了灌溉面积,使许多荒地变成肥沃的良田。
商业活跃
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冲破了坊、市分离制,产生了柜坊和飞钱(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
农村中的草市、虚市、野市等也继续发展。
扬州是漕运货物的集散地,汇集了诸国商人;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时人称“扬一益二”。
广州是对外贸易中心,设有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商业活跃
市
夜市
出现
商业活动冲破坊,市
坊市界限没有最终打破
草市,墟市,野市
地区
杨一益二
扬州
成都
广州氏对外贸易中心,设有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钱币
产生柜坊和飞钱
参考资料
陈寅que的《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