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佛学与人物图谱
2022-12-02 13:52:54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佛学是一件事,学佛又是一件事,听上去,二者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 什么叫做佛学?就是深通经典,精研教理,成为博闻强记的学者,这种全在知识方面用功,可以叫做佛学。 什么叫做学佛?原本佛陀教化众生的本意,是叫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修行,以超出生死苦海为成功。由此来看,佛陀所说的种种经典,好比是针对众生的种种毛病的药方,不是叫人熟读这张药方里的各种药名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佛教发展历史
历史
汉代
摄摩腾、竺法兰(东汉)
出生地
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
传法寺庙
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首任主持
来到中国
翻译经书
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安世高(东汉)
出生地
安息国
传法寺庙
来到中国
公元147年
翻译经书
二十余年间先后翻译佛教经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
《安般守意经》
《阴持入经》
《阿毗昙五法四谛》
《十二因缘》
《转法法轮》
《八正道》
《禅行法想》
《修行道地经》
……
安世高所译的佛经,就思想体系上说多属小乘佛教。
支娄迦谶(东汉)
出生地
大月氏国
来到中国
东汉,公元167年来到洛阳
传法寺庙
翻译经书
分支主题
几乎全属大乘佛经。
《道行般若经》十卷
《般舟三昧经》二卷
《首楞严经》二卷
《阿阇世王经》二卷
《宝积经》一卷
《问署经》一卷
《兜沙经》一卷
《阿佛国经》一卷
《内藏百宝经》二卷
《方等部古品曰遗日说般若经》一卷
《胡般泥洹经》一卷
《孛本经》二卷
……
三国时期
康僧会(三国时期)
出生地
康居国
传法寺庙
建初寺
江南有佛寺之始
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南京地区、江南地区的首座寺庙
康僧会”在上海地区建立龙华
来到中国
公元247年
来到东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其他功绩
传授印度制糖方法
翻译经书
佛教开始在江南地区传教
魏晋时期
佛图澄(西晋时期)
出生地
龟兹国
公元348年佛图澄卒,享年117岁
传法寺庙
佛图澄在后赵国弘扬佛法
所经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
来到中国
公元310年西晋时期,来到洛阳
适逢永嘉之乱,佛图澄先隐居草野
功绩
以博大的佛法劝后赵皇帝石勒、石虎少行杀戮,深得石勒信任,被奉为国师。
弟子
最杰出弟子:道安法师(后赵)
自汉以来,佛学有两大系
道安实为二系之集大成者
禅法
般若
他提倡“本无”之学,为般若学六家之一
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
监译佛经
《四阿含》
《阿毗昙》
……
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等
慧远大师
道安法师的弟子
传法寺庙
东林寺
由于政局动荡,道安法师弟子慧远大师率领众弟子南下
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全力资助下
此后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的发源地之一
著作《沙门不敬王者论》
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
北朝
北魏
北魏时期,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开凿大量石窟
大同云冈
洛阳龙门
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尼约200余万人
北齐
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
鸠摩罗什(前秦)
出生地
祖籍天竺
进入汉地前在龟兹国活动
传法寺庙
来到中国
呆在凉州17年弘扬佛法
公元401年,鸠摩罗什来到长安
功绩
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其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翻译经书
《大品般若经》
《法华经》
《维摩诘经》
《阿弥陀经》
《金刚经》
论
《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
弟子
南朝
萧衍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
南朝末年(公元520年左右),达摩祖师北上嵩山少林寺,创立禅宗
道生
求学
公元397年,到庐山向慧远求学,在此修行七年
后又赴长安向鸠摩罗什求学
时间
分支主题
公元397年
主张
首先提倡“顿悟成佛”之理,并主张“人人皆有佛性”
与其后传入中国的《大般涅槃经》不谋而合
达摩祖师
印度禅宗
最初是由佛祖付嘱给摩诃迦叶,在灵山法会上,世尊便向大众宣示
如迦叶尊者、阿难尊者
达摩是印度禅宗第28代
相关经书
主要传授《楞伽经》为依据的独特大乘禅法
《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等经典对禅宗有较大影响。《六祖坛经》是禅宗代表性经典。
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
《心经颂》
《破相论》
《二种入》
《安心法门》
《悟性论》
《血脉论》
相关故事
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
南朝末年(公元520年左右)从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经济稳定,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
初唐
公元641年统一西藏的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并为她带去的佛像建造小昭寺
开始从中国大规模向外传播,如日本,朝鲜半岛
晚唐开始灭佛
唐武宗在丞相、道士的鼓动支持下,再次下令灭佛
史称“会昌法难”
五代十国时期
统治者继续排佛,后周世宗亲自以斧劈观音铜像。
连同此前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宋代
北宋
宋太祖后,政府对佛教继续采取保护政策
宗派以禅宗特别是临济、云门两派最盛
天台、华严、律宗、净土诸宗稍次
各宗互相融合
提供“教(天台、华严)禅一致”、“净禅一致”
徽宗时(1101~1125)朝廷笃信道教,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为道观
南宋
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
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元代
政府崇尚藏传佛教,不过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除了禅宗和净土宗,其他教派逐渐不振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原为皇觉寺僧,对佛教特别崇敬,也力图整顿佛教
立僧官
定考试
制度牒
刻藏经(南藏)
整理僧籍
分寺院僧为禅、讲、教三类
明成祖永乐帝以临济僧道衍为宰相,刻北藏,并作《赞佛偈》、《金刚经解》,力护佛教
诸帝王无不奉佛,禅、净二宗与喇嘛教并行。
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在义理上开始趋向融合,被称为“三教归一”
“阳明心学”是儒释道归一集大成者
清代
同元朝一样,王室崇信喇嘛教,可说是以佛化政策统治了蒙、藏、汉三个不同的民族。
分支主题
1653年,顺治帝承认五世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合法地位
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
1713年,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禅,从此这一活佛系统得此封号
达赖与班禅
班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在佛教理论上,班禅的地位要高于达赖
在世俗地位中,达赖由于常驻拉萨,地位似乎显得比班禅重要
译经、刻经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乾隆时刊行《乾隆版大藏经》
清代佛教宗派,仍以禅宗为最盛,净土次之,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又次之。
民国时代
虚云和尚、来果禅师、弘一法师、圆瑛法师、太虚大师、印光法师、谛闲法师
著名高僧
摄摩腾、竺法兰(东汉)
安世高(东汉)
支娄迦谶(东汉)
康僧会(三国时期)
佛图澄(西晋时期)
道安法师(后赵)
慧远大师(东晋)
鸠摩罗什(北朝●前秦、后秦)
道生(东晋,南朝宋)
达摩祖师(南朝末年)
慧灌(隋唐)(高丽)
玄奘(唐朝)
鉴真(唐代)
空海长老(唐代)(日本)
虚云和尚、来果禅师、弘一法师、圆瑛法师、太虚大师、印光法师、谛闲法师(民国时代)
派系分支
印度佛教
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
部派佛教时期
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后150年
上座部(小乘)
大众部(大乘)
中观学派
创立者——龙树菩萨
显部
显部由文殊师利菩萨护持(即般若藏),称为显乘,或显教,义理直显心地法门故。
密部
密部由金刚手菩萨护持(即陀罗尼藏),称为密乘,或密教,义理甚深密故。
大乘佛教时期
从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七世纪
三个时期
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
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
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
密宗佛教时期
时期
早期密教(初期杂密阶段)
指密宗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与《金刚顶经》未结集流传前,由释迦牟尼佛显说于佛教经典各部中的密法及陀罗尼密咒等。
公元七世纪中叶以前出现的零散密教都可归入“初期杂密”的范畴。
认为唱诵巴利文《律藏》和《长阿合经·大会经》等中某些简单经文,依此功德就可除灾招福,此为明咒信仰。这种形式的密教叫“杂密”
释迦牟尼时期佛教极力反对神权,但由于为了与当时印度兴起的印度教以及婆罗门教,开始引入方术、密咒等观念
密咒最早还是发源于婆罗门教
就一般而言,佛教密宗的思想萌芽见于《阿含经》
中期密教
学术界称为纯密,即纯正密教之义,指由法身佛大日如来所传密宗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即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结集传出后之密教。
纯密
金刚界
与此相对应,把《金刚顶经》系统称为‘左道密教’或‘金刚乘’,其曼荼罗被称为‘金刚界曼荼罗’。
金刚界法门是从因向果,是始觉,是自利的
金刚界是从因至果,从菩萨地修到果地,所以他是始觉,自己内证的法门
金刚界代表了精神
金刚界是自修内证
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
胎藏界
正如“《大日经》的系统被称作‘右道密教’或‘真言乘’,其曼陀罗被称为‘胎藏界曼陀罗’。
胎藏界法门从果向因,是本觉,这个法门是利他的
胎藏界是从果向因,佛的果地向因地流,他是本觉,所以是化他的,已经修行成功了、成佛了,来度众生的,所以从果向因。
胎藏界代表了身体
胎藏界是化他的
胎藏界是世界观(理)
后期密教
学术界认为,“开元三大士”的入唐,致使印度本土可以传授金胎两部的具德阿阇梨乏人
主要寺庙
那烂陀寺
印度王台城北面仅有几公里处的那烂陀寺,则是云集当时各派学僧的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超戒寺
超戒寺成为以密教为中心的著名寺院,许多杰出密教学僧都出于该寺
超戒寺在密教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后盾作用。因此,后来超戒寺的崩溃,也标志着整个印度佛教的灭亡。
佛教徒竭尽全力将后期大乘佛教逐渐向密教化方向发展
后期大乘佛教由于理论复杂,不为群众所接受,所以印度教的神秘仪式开始盛行
公元七世纪后半叶左右,才产生了对前面密教学说进行系统结集的理论著作,即《大日经》,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部密教理论著作,即《金刚顶经》
《大日经》而完成了密教理论的形成,从而唱起“即身成佛”的引人入胜的美妙之歌
时轮乘
十一世纪的印度,伊斯兰教开始积极侵入印度,印度本土宗教岌岌可危。于是印度教和佛教就联合起来,佛教吸收大量的印度教思想。通过瑜伽的无二思想和梵我合一思想相结合。
此派认为,只有信仰本初佛(Adibuddha)才能从现在、过去、未来三世限定的迷妄中解脱出来。时轮教使印度佛教一变为一神论宗教,但这已是印度佛教发展的最后阶段了。
唐密
纯正密教正式传入中国开始于唐玄宗时期。
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弘扬密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三大士”,中间经一行、慧朗、惠果等的发扬,形成唐密。
东传日本
东密
东密指流传于日本之唐密分支,因其是大日如来的真实言教,故称真言宗。
台密
台密指的是日本天台宗所传的密教,有别于真言宗的东密。
起源
密教的萌芽早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已存在,只是没有得到发展而已。
至部派佛教时期,密教已经积累了许多素材;
到大乘佛教时期,密教已经有了部分理论性的东西。
密教一派是七世纪初在印度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是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结合的产物
密教四部
老密
事部
间接
即杂密,主修无相瑜伽,即妄以明空性之理,常(诸行无常)我(诸法无我)的色彩尚还不浓。
出世间部
善逝如来部
莲花部
金刚部
世间部
有财部
药叉部
余世间部
行部
修密,又称行续。是以内外兼修并重的一种功法,即是一种以内心与外表行动相一致为主要特色的修炼法门。
行部分为身、语、意三部,《大日经》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行续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同时以随机的方便普度一切众生。
瑜伽部
与行部的“方便为究竟”搭配,且融摄取世俗,故以作在家相(天人相)的大日如来为主尊,以金刚手等为其胁侍,出家相的释迦牟尼及二乘圣者,被置放于外围,此于胎藏界及金刚界的曼荼罗即可以明白。
又称瑜伽续。是密宗中以内修瑜伽为主的一种功法,其中包括方便瑜伽和智慧瑜伽。
瑜伽续以内心观想为重,是对密宗瑜伽功法作更进一步的深入修炼。
修五相成身观法
(一)通达菩提心。理论上悟到自己之本性即菩提心;
(二)修菩提心。进一步求实证;
(三)成金刚心。观本尊之三昧耶形,而依广金刚与敛金刚两观,证得自身与诸佛之融通无碍;
(四)证金刚身。行者之身即刻成为本尊之三昧耶身;
(五)佛身圆满,完成观行后,我与佛一致无二。
新密
无上瑜伽部
密宗修行(无上瑜伽部)
显宗修行
释迦牟尼说显宗修行要经历万世轮回、积德行善才能成佛。
卻有此生即刻成佛的理论
乐空双运(印度教当中拿来的理论)
乐是指男女和合时的大乐
空是指一切皆空的觉悟
双是指男女一对
运是指具体方法=男女和合大定
只有在大乐中去聚精会神的观空就能够迅速的达到空的境界,达到了空的境界也就成佛了
莲花生大士
传入路线
主要是以南印度和锡兰岛为基地,经爪哇盘旋而后始进入长安,特别带有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宗教风貌和民族习俗,包括部分印度教的成分。
中国佛教密宗祖庭
西安 大兴善寺
密宗对道教的影想
第二次是从宋朝开始,道教仪式大量借鉴佛教尤其是佛教密宗的仪式(比如手印、真言秘咒/陀罗尼、变神、破狱、施食、幢幡、召请各类孤魂、亡人听法受戒,等等)和禅宗的清规(对道教中的全真道影响甚大),很多具体做法一直维持到今天。
第一次是东晋末刘宋初古灵宝经开始大量借鉴佛教仪式,而且将佛教仪式与道教本身固有的两大仪式传统——方士传统和天师道——结合起来,奠定了后世道教仪式的基本模式。
佛教谱系发展
大日如来(摩诃毗卢遮那)
普贤王如来
金刚萨锤
极喜金刚
莲花生
藏传佛教
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
斯里兰卡
公元前247年前传入
公元3~12世纪
大寺派
无畏山派
斯里兰卡独立后(1948年2月2日)
暹罗派
缅族派
孟族派
缅甸
缅甸佛教始于公元5~6世纪
公元12世纪
前部派
后部派
公元17世纪
全缠派
偏袒派
现代缅甸佛教
哆达磨派
瑞景派
达婆罗派
泰国
公元前300多年传入
法相应部派
大部派
柬埔寨
老挝
越南
公元2世纪传入越南
陈朝(557年—589年)(禅宗)
灭喜派
无言通派
草堂派
竹林派
公元17世纪末
莲宗派
绍禅派
观禅派
宝山奇香派
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
周边国家
日本
公元653年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
公元743年,唐代高僧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成为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公元734年唐代高僧道璇东渡日本,弘传北宗禅
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长老来长安学习密宗,回国后创立真言宗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天台宗传到日本
朝鲜半岛
慧灌(高丽)
隋唐之际入中国
后奉使至日本,于公元625年在元兴寺大弘三论
越南北部
汉传佛教(十三宗)
大乘佛教
密宗
唐密
祖庭
西安青龙寺
西安大兴善寺
纯正密教正式传入中国开始于唐玄宗时期。
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弘扬密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三大士”,中间经一行、慧朗、惠果等的发扬,形成唐密。
显宗
三论宗(佛教八宗)(直接来自印度)
祖庭——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
吉藏
僧朗、僧诠和法朗
法相宗(瑜伽宗、唯识宗、慈恩宗)(直接来自印度)
祖庭——西安大慈恩寺
祖师——玄奘和窥基
天台宗(法华宗)(中国独立发展而来)
祖庭——台州天台山国清寺
智顗
派系
山家
山外
贤首宗(华严宗)(中国独立发展而来)
祖庭——西安华严寺
祖师——释道宣
禅宗(中国独立发展而来)
历史
一祖:菩提达摩
祖庭——嵩山少林寺
二祖:慧可
二祖寺——安徽岳西司空山
三祖:僧璨
三祖寺——安徽天柱山山谷寺
四祖:道信
四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
五祖:弘忍
五祖寺——湖北黄梅五祖寺
北宗
六祖:惠能
六祖寺——广东南华寺
弟子
南岳怀让
临济宗
黄龙派
杨岐派
沩仰宗
青原行思
开创宗派
曹洞宗
云门宗
法眼宗
祖庭——江西省吉安市净居寺
荷泽神会
南阳慧忠
永嘉玄觉
南宗
神秀
分支门派
临济宗
门派
杨岐派
祖庭——江西萍乡市杨岐山普通寺
祖师——杨岐方会禅师
黄龙派
祖庭——江西隆兴(现修水县)黄龙山
祖师——黄龙慧南
祖庭祖师
祖庭——江西宜丰黄檗山黄檗寺
祖师——义玄大师(黄檗希运禅师的弟子)
云门宗
祖庭——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大觉禅寺
祖师——云门文偃
沩仰宗
祖庭——密印禅寺,栖隐禅寺
祖师:沩山灵佑和仰山慧寂
曹洞宗
江西宜丰洞山普利寺(洞)——良价禅师
宜黄吉水(今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曹山寺——弟子本寂
法眼宗
祖庭——南京清凉寺
祖师——文益禅师
祖庭/祖师
祖庭——嵩山少林寺
祖师:菩提达摩
基本教义
净土宗
祖庭——西安香积寺
祖师——慧远大师
宗派高僧
东晋慧远大师开创
隋代道绰相继
唐代善导集成
十三祖师
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二祖善导大师
三祖承远大师
四祖法照大师
五祖少康大师
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七祖省常大师
八祖莲池大师
九祖蕅益大师
十祖截流大师
十一祖省庵大师
十二祖彻悟大师
十三祖印光大师
律宗
祖庭——西安净业寺
祖师——释道宣
内部分支
道宣——南山
法砺——相部
怀素——东塔
地论宗
相州北道派
菩提流支为主要人物,他于北魏永平初年来洛阳,住永宁大寺,与勒那摩提等创译《十地经论》,后随东魏迁邺。
前后20余年,译《楞伽经》、《金刚经》、《无量寿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论》等共39部,129卷。
杰出弟子:道宠
从他学《十地经论》,随闻出疏,名扬邺下
门下以志念、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等为最有名。
志念撰《迦延杂心论疏》及《广疏》各9卷,盛行于世。
北道派系的人才,没有南道系多,学说传播上,远不如南道之盛
加以摄论学派盛行于北方,其主张与北道系相近,而条理缜密过之,遂为摄论师所掩,融成一派。
到了唐代,因贤首建宗,华严之说大张,《十地经论》原为大经之一品,地论精义又悉为贤首家所资取,更无独立宣扬的余地,南道系的传承终于断绝。
相州南道派
勒那摩提为主要人物,北魏永平元年(508),他到洛阳弘法,与勒那摩提等创译《十地经论》发生分歧
译出《十地经论》、 《宝性论》等20余卷
慧光
传承勒那摩提的法与律学
弟子
法上、道凭、昙遵、僧范、慧顺、灵询、僧达、道慎、安廪、昙衍、昙隐、洪理、道云、道晖等人
其中以法上为上首
担任魏齐两代僧统,著有《十地论义疏》、 《大乘义章》等
法上的著名弟子有净影寺慧远,他对《大乘义章》作了
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在翻译《十地经论》时,发生意见分歧。
摄论宗
小乘佛教
成实宗
俱舍宗
前身:毗昙宗
涅槃宗
小乘二十部
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只有大乘)
起源
苯教三大寺
曼日寺
雍仲林
喀玛寺
无上瑜伽部(莲花生印度密宗)+显宗佛法(文成公主中原佛)+苯教(本土文化)
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讲,《时轮经》比前两部经典更加重要
发展历史
公元641年统一西藏的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并为她带去的佛像建造小昭寺
为藏传佛教的形成奠定基础。
为尼泊尔尺尊公主所带佛像建造的是大昭寺
派系(显密并重)
五大支派
四大派系
宁玛派(红教)
祖师——莲花生大师
噶举派(白教)
祖师——玛尔巴上师
分支???
玛尔巴噶举
达宝噶举
祖师——岗波巴
达波噶举
噶玛噶举
帕竹噶举
霸荣噶举
香巴噶举
其很多法脉后来融入格鲁派。
萨迦派(花教)
祖师——昆·贡却杰布
二祖——索南孜摩
三祖——扎巴坚赞
四祖——萨迦班智达
五祖——巴斯巴
格鲁派(新噶当派)(黄教)
祖庭——噶丹寺
祖师——宗喀巴大师
达赖
班禅
噶当派
教授派
教典派
教诫派
祖师——仲郭巴
觉囊派
本波佛教(黑教)
密教传承(四续部)
四续部
事部
出世部
善逝如来部
莲花部
金刚部
世间部
有财部
药叉部
余世间部
四支念诵静虑
(一)先于房中所修
(二)出外沐浴入佛堂
(三)着衣入座加持供物
(四)守护自身及其处所
行部
身
语
意
瑜伽部
(一)通达菩提心
理论上悟到自己之本性即菩提心;
(二)修菩提心
进一步求实证;
(三)成金刚心
观本尊之三昧耶形,而依广金刚与敛金刚两观,证得自身与诸佛之融通无碍
(四)证金刚身
行者之身即刻成为本尊之三昧耶身;
(五)佛身圆满
完成观行后,我与佛一致无二。
无上瑜伽部(唐朝密宗无此部)
六续部
事部
出世部
善逝如来部
莲花部
金刚部
世间部
有财部
药叉部
余世间部
行部
瑜伽部
玛哈约嘎
阿努约嘎
阿底约嘎
显教传承
藏传佛教各大派系都有一定的显教传承
密宗有三系
一是,‘藏密’,莲花生大师从印度传来的;
二个,是‘台密’,天台山的密宗,最高级的是止观法,是唐朝五台山的祖师传来的法;
三是,从日本佛法回流的‘东密’(东洋的密宗)。三者的躯壳融为一个的使命和发展,使之成熟的要领就是无上瑜伽。
回鹘佛教(回鹘语系佛教)
佛教神佛谱系
古印度佛教
佛祖
菩萨
声闻和罗汉
十大声闻(释迦摩尼的十大弟子)
摩诃迦叶——头陀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大目犍连——神通第一
摩诃迦旃延——论议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优婆离——持戒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罗汉
小乘佛教
辟支佛
小乘佛教中通过绝缘乘修行的
大乘佛教
汉传佛教
佛
三世佛
横三世佛(空间)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左胁侍观世音菩萨
右胁侍大势至菩萨
中央娑婆世界——释迦摩尼佛
左胁侍文殊菩萨
右胁侍普贤菩萨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
左胁侍日光菩萨
右胁侍月光菩萨
竖三世佛(时间)
过去佛——燃灯古佛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弥勒佛
左胁侍法华林菩萨
右胁侍大妙相菩萨
无着菩萨
世亲菩萨
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佛
三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居中)
报身佛——卢舍那佛(居左)
应身佛——释迦牟尼(居右)
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
十方佛
东方善德佛
善德佛,位于东方,其佛国名“无忧”
南方栴檀德佛
栴檀德佛,位于南方,其佛国名“欢喜”
西方无量明佛
无量明佛,位于西方,其佛国名“善解”
北方相德佛
相德佛,位于北方,其佛国名“不可动”
东南方无忧德佛
无忧德佛,位于东南方,其佛国名“月明”
西南方宝施佛
宝施佛,位于西南方,其佛国名“众相”
西北方华德佛
华德佛,位于西北方,其佛国名“众音”
东北方三乘行佛
三乘行佛,位于东北方,其佛国名“安隐”
上方广众德佛
众德佛,位于上方,其佛国名“众月”
下方明德佛
三乘行佛,位于下方,其佛国名“广大”
菩萨
菩萨功德品
性
入
未净
净
未熟
熟
未定
定
一生
最后身
汉传佛教五大菩萨
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
观世音菩萨
杨柳观音
龙头观音
持经观音
圆光观音
游戏观音
白衣观音
莲卧观音
泷见观音
施药观音
鱼篮观音
德王观音
一叶观音
青颈观音
威德观音
延命观音
众宝观音
岩户观音
能静观音
阿耨观音
叶衣观音
琉璃观音
多罗尊观音
蛤蜊观音
六时观音
合掌观音
一如观音
不二观音
持莲观音
洒水观音
马郎妇观音
普悲观音
阿麽提观音
水月观音(汉传佛教独有)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弥勒菩萨
日光菩萨
月光菩萨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密宗》(常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弥勒菩萨
虚空藏菩萨
金刚手菩萨
除盖障菩萨
《药师经》
文殊菩萨
观世音菩萨
得大势菩萨
无尽意菩萨
宝檀华菩萨
药王菩萨
药上菩萨
弥勒菩萨
《七佛八菩萨经》
文殊菩萨
虚空藏菩萨
观世音菩萨
救脱菩萨
跋陀和菩萨
大势至菩萨
得大势菩萨
坚勇菩萨
《舍利弗陀罗尼经》
光明菩萨
慧光明菩萨
日光明菩萨
教化菩萨
令一切意满菩萨
大自在菩萨
宿王菩萨
行意菩萨
《般若理趣经》
金刚手菩萨
观世音菩萨
虚空藏菩萨
金刚拳菩萨
文殊菩萨
才发意转法轮菩萨
虚空库菩萨
摧一切魔菩萨
六大菩萨
南无观音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药王菩萨
准提菩萨
其他观音
龙树菩萨
中国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
护法
天龙八部
一天众
一、天众。“天”就是神。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皆是。二十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如杭洲的灵隐寺。在佛教中,天神并没有超脱生死轮回,仍有堕入恶道的可能,因为他们仍和人、畜生处在同一个大的等级上。
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左手持剑或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
右手持剑
西方——广目天王
右手持剑,身上有很多眼睛作为装饰
北方——多闻天王
手持剑或手持舍利宝塔
二天王
帝释天
大梵天
摩首罗天
鸡摩罗天
金刚力士
二龙众
二、龙众。佛经上说,有无数龙王,专管兴云降雨。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作为佛教护法神的龙众,有人大龙王、十六龙王等。
三夜叉
地夜叉
虚空夜叉
三、夜叉。半神,夜叉与罗刹同时从生主补罗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他们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
四乾达婆
四、乾闼婆。是香神,又是乐神,多达6000多位。他们在佛面前弹琴唱赞歌时,“三千世界皆为震动”。这是佛国的中央民族乐团。
五阿修罗
五、迦楼罗。就是金翅鸟神,大得不得了,两只翅膀张开,就有336万里!他以蛇为食,可除掉世间各种毒蛇,益于众生。中国的神魔小说中,把他说成是在佛爷头上护法的大鹏金翅鸟。
六迦楼罗
六、紧那罗。歌神。与乾闼婆各有分工,干阅婆专管演唱俗乐,是流行歌曲音乐家,紧那罗则专门演奏法乐,是专业音乐家。
七紧那罗
七、阿修罗。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其容貌丑陋,后被佛教收为护法。
八摩睺罗伽
八、摩侯罗迦。佛教传说中拥有蛇的神,是大莽蛇神,人身蛇的头,又称作地龙,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该神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的命运,脱胎换骨成为神祇。大蟒神也被吸收为护法神。
十九伽蓝
二十四诸天
四大天王
哼哈二将
四大金刚
五方揭谛
十殿阎王
声闻和罗汉
罗汉
四大罗汉
大迦叶比丘
君屠钵以比丘
宾头卢比丘
罗目侯罗比丘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二十四罗汉
五百罗汉
注释一
注释二
八百罗汉
神僧
济公
风波和尚
达摩
慧远
慧能
寒山、拾得
藏传佛教
佛
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不动佛﹙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欢喜佛
单体欢喜佛
双体欢喜佛
菩萨
度母(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绿度母
赤尊公主
白度母
文成公主
圣救度佛母
《大藏经》二十一种礼赞经
救度速勇母
百秋朗月母
紫磨金色母
如来顶髻母
怛啰哞字母
释梵火天母
特啰胝发母
都哩大紧母
三宝严印母
威德欢悦母
守护众地母
顶冠月相母
如尽劫火母
手按大地母
安稳柔善母
普遍极喜母
都哩巴帝母
萨啰天海母
诸天集会母
日月广圆母
具三真实母
按照众生所需具体功德利益化身
主尊绿度母
救灾难度母
救地灾度母
救水灾度母
救火灾度母
救天灾度母
救兵灾度母
救狱灾度母
救盗难度母
增福慧度母
增威权度母
救魔难度母
救畜难度母
救兽难度母
救毒难度母
求风灾度母
伏魔度母
药王度母
长寿度母
度母身色
白色表度母之身
红色表度母之语
黑、蓝色表度母之意
黄色表度母之功德
绿色表度母之事业
功能
解脱八难护佑母(消除一切灾难)
吉祥圆满灿耀母(满足一切愿求)
善趣道路导引母(增长一切功德)
三恶道门断除母(断除一切业障)
宗喀巴大师
一、嘉曹杰(1361—1432),名叫达玛仁钦,
二、克朱杰(1385—1438),名叫格雷倍桑(第一世班禅),掌管后藏地区,唐卡或佛像中在宗喀巴大师的左侧
住持后藏第一大寺:札什伦布寺
三、妙音法王(1379一1448),名叫札喜倍丹
四、大慈法王(1354-1435),释迦智
五、根敦朱巴(1391—1475)(第一世达赖),掌管前藏地区,唐卡活佛像中在宗喀巴大师的右侧
居住在布达拉宫
六、上慧贤
七、下慧贤
八、 曲吉桑吉嘉措
金刚
密宗护法
按传承分
共同护法
玛哈噶拉
二臂
四臂
六臂
格萨尔王
吉祥天母
大梵天
不共护法
按级别分
世间护法
出世间护法
其他护法
白哈尔
紫玛
一髻母
金刚善
热呼啦
刘琪老爷
不共财神
长寿五姐妹
金刚玉卓女
黄财神
红财神
绿财神
黑财神
白财神
财宝天王
大鹏金翅鸟
马头明王
伽蓝尊者
密宗五大金刚
父续
大威德金刚
密集金刚
母续
胜乐金刚
喜金刚
无二续
时轮金刚
菩萨
金刚界
莲花部
金刚部
佛部(如来部)
宝部
羯磨部
胎藏界
莲花部
金刚部
佛部(如来部)
佛教术语
佛教数字名词
三界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藏
《律藏》
规定了佛教僧侣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规
《经藏》
记载了释迦牟尼及其最早门徒的教义
《论藏》
为佛教各派学者对佛教教义的论述解说
三念住
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
第二念住是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
第三念住是同时有一类众生信佛一类众生不信佛,佛知道了也不生欢喜与忧戚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
三净肉
三净肉
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
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
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五净肉
三净肉
第四、自然死亡的肉
第五、被其他鸟兽杀死食余的肉
九净肉
五净肉
第六、不为己杀
第七、生干(非由汤火而熟)
第八、不期遇
第九、前已杀
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
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
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四谛
苦
对人生现象的价值判断,认为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
集
指出「苦」的根源
灭
说明「苦」是可以消除的
道
消除「苦」的方法
四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五荤
大蒜
小蒜
葱
韭菜
兴蕖
五智自性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法界体性智
成所作智
大圆镜智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道轮回
三善道
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三恶道
饿鬼道
畜生道
地狱道
九泉
十力
俱舍论
一、知处非处智力。即知事物理与非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知一切众生三世因缘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知诸禅定,八解脱、三三昧智力。
四、知众生上下根之智力。即知各类众生根机优劣之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知各类众生对事物之知解、认识之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知众生素质、境界各个不同之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知一切众生善恶之举及其所趣向之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以天眼彻知各类众生生老病死及善恶业报之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乃至何时能证得无漏涅槃之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知永远断除烦恼业障,不再进入生死轮回之智力。
华严经
深心力
增上深心力
方便力
智力
愿力
行力
乘力
神变力
菩提力
转法轮力
十恶
一曰反逆
二曰大逆
三曰叛
四曰降
五曰恶逆
六曰不道
七曰不敬
八曰不孝
九曰不义
十曰内乱
十二因缘
一无明:明即智慧光明,无明即是贪欲、慎恨、愚痴等产生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也就是前世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生为今生的神识;
四名色:即是投生于母腹后形成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母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对接触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喜乐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而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将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三十二身
菩萨五十二阶次
十信位
一、信心
二、念心
三、精进心
四、慧心
五、定心
六、不退心
七、护法心
八、回向心
九、戒心
十、愿心
十住位
一、发心住
二、治地住
三、修行住
四、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七、不退住
八、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十行位
一、欢喜行
二、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七、无著行
八、尊重行
九、善法行
十、真实行
十回向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圣人阶位
十地位
一、欢喜地
二、离垢地
三、发光地
四、焰慧地
五、难胜地
六、现前地
七、远行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
十、法云地
等觉
妙觉
果位
人乘
天乘
大乘(菩萨乘)
佛
菩萨
阿罗汉
中乘(缘觉乘)
辟支佛
小乘(声闻乘)
须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罗汉果
大慈大悲
大慈
带给众生快乐
大悲
救人苦难之心
特殊名词
佛教中的“7”
灌顶之法
一者因灌
二者瓶灌
三者密灌
四者慧灌
五者第四灌
无上菩提
佛教人物,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
无上菩提谓最高之觉悟境界
12月5日是藏历十月二十五
“续”
系指在一定目的下统一的教说而言,即因性、性相、果相三相相续的教说。
指密宗经典,亦可作为“系统”解,故四续或六续亦多译为四部或六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禅与般若(佛法两大分支)
禅法
是指心智的培育和发展。
般若
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贤劫千佛(原始佛教)
在佛典所述之宇宙循环成灭过程中,现在之中劫称为贤劫,贤劫中出现于世之千佛即为贤劫千佛。
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
第九劫减至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
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
减至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无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楼至佛出世
合为贤劫千佛
重要问题
藏传佛教与汉穿佛教的区别?
密宗和显宗的区别?
佛达到的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是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二、道无上。佛以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三、见无上。佛以正戒、正见、正威仪、正命之法成就正果。佛陀的见地,世出世间没有可以相比的。
四、智无上。佛具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能遍知一切法,辩说融通,了无凝滞。世出世间的智慧没有能和佛相比的。
五、神力无上。佛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世出世间所有的神力都比不上。
六、断障无上。佛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的。
七、住无上。佛本住于大寂灭定,其中有三种住,一是住于圣人之位,二是多于天中住,三是多于净土中住。世出世间众生安住之处没有超过佛的。
佛十八不共法
解释
一、 诸佛身无失.
即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的缘故,一切烦恼皆尽,所以身无失.
二、 口无失.
即佛具无量的智慧辩才,所说的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
三、 念无失.
即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的安稳。
无具体解释
四、 无异想.
即佛对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
五、 无不定心.
即佛的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
六、 无不知己舍心.
即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
七、 欲无减.
即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
八、 精进无减.
即佛的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
九、 念无减.
即三世诸佛的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
十、 慧无减.
即指佛具一切智慧。
十一、 解脱无减.
即佛远离一切执着,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的习悉尽无余。
十二、 解脱知见无减.
即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
解释
十三、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解释
十六、 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
十七、 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十八、 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菩萨十八不共法
一、 行施不随他教
二、 持戒不随他教
三、 修忍不随他教
四、 精进不随他教
五、 静虑不随他教
六、 般若不随他教
七、 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
八、 能解回向
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
十、 不退大乘
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盘,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
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
十三、 具足十善身语意业
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
十五、 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
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
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
十八、 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解释一
分支主题
唐武宗灭佛之谜
解释一
解释二
周武帝灭佛
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及时把中国从政教合一之路挽救过来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南朝到宋朝的佛教热
摩崖造像和石窟的区别
位置不同:摩崖石刻在外部而石窟艺术在室内;
表达内容不同:摩崖石刻主要是绘画和文字以及佛像而石窟艺术主要表达的是绘画和雕塑,既有宗教又有世俗。
造像艺术
古印度造像
古印度佛像主要风格
犍陀罗风格
时间
1世纪,犍陀罗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佛像雕塑
5世纪末,犍陀罗地区佛教造像因战乱而受到沉重打击
地点
犍陀罗地区(古印度西北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部)
特征
以希腊太阳神为基准
佛像发髻多为波浪式
深目高鼻,高额、尖鼻、薄唇
穿着通肩大衣,衣褶厚重的西方人面貌
具有浓厚的希腊化雕塑风格
不同时期特征
2-3世纪的早期犍陀罗佛像(古希腊-罗马式)
整体上来看是由披着古希腊-罗马式长袍的身体,与某些标志着佛陀的印度伟人身份的相貌特征(三十二相中的肉髻、白毫、光环等)混合构成
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佛像面容椭圆
发髻呈古希腊-罗马式波浪状曲发并有顶髻
鼻梁高而长呈一条直线,深眼,薄唇,额头宽阔,颈部饱满,表情肃穆安详。
佛陀立像着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衣纹在左手边从上往下倾斜,左手习惯性地抓握着大衣的一角,右手微微上举。
造像虽身着厚重的袈裟,但非常富有活力,健硕的体魄能透过佛衣隐约可见。
佛造像双腿前后错步站立,一腿微微抬起,仿佛正欲向前迈步,使得造像颇具动感。
3世纪之后犍陀罗佛造像(印度本土化)
1、早期的椭圆脸型变圆,脸部显得更加饱满。
2、发式由古希腊-罗马式的大波浪变为短趋直的小波浪。
3、出现袒露右肩的袈裟。
4、衣服的褶皱变得平缓,更加突出身体肌肉的轮廓。
犍陀罗艺术主要指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
孔雀王朝时传入佛教
贵霜王朝历史(公元1-3世纪中叶)
贵霜人原系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月氏的一支
西汉时期,受匈奴逼迫先是南迁塔里木盆地,之后西迁并约公元前130年占据巴克特里亚。
1世纪时成为贵霜帝国的中心地区
受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希腊-巴克特里亚等长期统治
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
随着大乘教义的广泛传播,仅凭心灵领悟似乎不再符合大量吸纳信徒的要求,佛陀,菩萨的形象就此应运而生。
秣菟罗风格
时间
1世纪末,受犍陀罗风格影响而出现佛像雕塑
地区
秣菟罗地区(今恒河中游西北部)位于古印度南部
贵霜王朝统治时期重要的佛教中心
特点
受犍陀罗风格影响而出现佛像雕塑
以印度本地人为模本
头部肉髻为螺旋纹
薄衣透体
秣菟罗风格的大部分内容被后来的笈多风格所吸收
笈多风格
时间
约320年~约540年
地区
笈多王朝曾统治北印度、中印度以及整个恒河流域地区
当时的佛教造像中心在秣菟罗和萨尔纳特
特点
是印度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黄金时代
继承和吸收了犍陀罗和秣菟罗风格
佛教造像中心在秣菟罗和萨尔纳特,分别形成了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风格和萨尔纳特风格
笈多造像风格影响到中亚、东亚和东南亚,对中国佛教造像也有深刻影响。
古印度造像地区
斯瓦特地区
地区
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 (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
风格
6世纪以前
主要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的影响
6世纪-10世纪
向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
既吸收了犍陀罗、笈多艺术风格
又与中亚艺术结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斯瓦特风格
立体感较强, 样式简单, 注重细部刻画,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犍陀罗造像的遗风
对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西部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克什米尔地区
地区
喜马拉雅山西段
这里是古犍陀罗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
风格
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并受到笈多时期秣菟罗风格和萨尔纳特风格的影响
6世纪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开始独立创作本地风格的造像
7-8世纪,形成了克什米尔风格
脸型长圆
眼睛在脸部的位置十分突出
眼大无神,似吃惊状
眼、唇、白毫等部位用银、红铜装饰
造像身躯饱满,多着袒右肩或通肩袈裟
袈裟轻薄贴体,仅在衣缘处刻出衣纹
造像的头光和背光运用较多,常见为镂空形状
矩形台座是克什米尔造像的特征,以立柱式的隔栏或力士托举形象为主
多以黄铜制作,精工细琢,对中国西藏地区的造像有深刻影响
东北印度地区
地区
今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一带
这里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造像中心
风格
公元7-1 3 世纪, 波罗王朝(约750—1150年)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最后辉煌— 波罗风格
在笈多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东北印度本土特色
造像的面貌具有印度人特点,上眼睑突出, 眼大有神, 嘴唇丰厚
身材曲线流畅圆润, 薄衣贴体, 仅在肩部、腿部刻画简单的线条
对中国西藏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尼泊尔地区
地区
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
佛教的发源地
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就在今尼泊尔境内
风格
主要传承了印度笈多时代的艺术风格
注重表现饱满的身躯,服饰以薄衣贴体为主
极少刻画衣纹,仅在袖口、裙摆处以阴线刻细密的花卉图案
造像多使用红铜,工艺精细
13世纪以后,尼泊尔造像对中国西藏和内地的造像风格都有影响
著名石窟
阿旃陀石窟
公元前2世纪左右
共二十九洞
汉传造像
历史
断代史
南北朝
隋代石窟
最多,门类最杂的在山东境内
历城千佛山
玉函山
益都(青州)驼山
云门山
最具代表的在河北境内
唐朝
唐代吴道子在长安、洛阳画了300多幅佛画,人物奋袂,衣裙飞舞飘动,后人称为“吴带当风”
五代时期
出现了布袋和尚
宋朝
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佛教开始进入世俗化阶段,称重佛寺大量兴起,石窟艺术开始进入尾声,造像艺术开始发展
罗汉群像逐渐盛行
时期史
第一期:5~6世纪
第二期:7~8世纪
第三期:9~10世纪
第四期:11世纪以后
13~14世纪莫高窟、榆林窟开凿了藏传佛教的“秘密堂”
造像形式演变
泥塑造像(最早传入中国的形式)
新疆地区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这是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中国的见证。
一般认为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新疆有南北两条路。
北路从犍陀罗向北越过兴都库什山到阿姆河流域,再向东越过帕米尔北部山口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
南路从印度西北部向东穿过克什米尔南部,再翻越喀喇昆仑山南部山口,到达塔里木盆地的和田。
公元1-2世纪,佛教造像艺术经南北两路进入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
4世纪左右,新疆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已经十分兴盛,尽管佛教造像仍然保留印度和流经地的风格,但从佛像的面貌和神态上看,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容貌特色,并采用了在印度造像中少见的将泥塑与彩绘相结合的雕塑方法,开始了真正的“本地化”进程。
7世纪,玄奘、义净、不空等僧人前往印度,带回了新的佛像模本,为中国古代佛像雕塑注入了新的活力,唐代善业泥塑的佛像就是新模本的体现。
石窟造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石窟种类
一、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
二、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
三、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
四、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
五、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殿窟;
六、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罗汉窟);
七、小型禅窟成组的禅窟群。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
完全脱离了对印度式佛教,开创了中式造像
山东青州、山西太原天龙山和河北定州曲阳
曲阳造像
龙兴寺造像
木雕佛教(宋朝兴起)
宋代以后,木雕佛教造像流行
特别是宋代木雕菩萨像突破了典籍仪轨的限制
追求美而不娇、端庄含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呈现出高雅和飘逸的艺术风格
铜铸造像(明代以后)
明代以后的铜铸造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细,装饰繁缛。
干漆夹苎
元代
洛阳白马寺的大雄殿十八罗汉像(仅存)
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已在天台民间得到应用。
分布特征
河西和甘宁黄河以东两区多塑像壁画
陕晋豫及其以东两区多雕刻
年代造像特点
北周
著名佛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五佛
北周五佛
于2004年 5月,在西安东郊发现的北周五佛是西安碑林最为珍贵的佛造像之一
佛像识别特征
秀骨清像
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
瘦体宽衣
细眼薄唇
火焰纹代表智慧
时轮乘
裸形外道
背光与头光
佛
有头光
有背光
菩萨
有头光
声闻、护法
只有少数有头光
观音像
全观音像
多手、多面以及手持法器的观音
艺术匠师创作的观音
宝相观音
分支主题
15宗
正观音
牵手观音
马头观音
十一面观音
准提观音
如意轮观音
不便索观音
白众观音
叶衣观音
水月观音
阿摩观音
多罗观音
青颈观音
香王观音
分支主题
佛像基本特征
弥勒佛
菩萨基本特征
普贤菩萨
手持如意或经卷
身乘六牙白象
文殊菩萨
手持宝剑
身乘青色雄狮
藏传佛教
肩后生出两朵莲花,分别托起经书与宝剑
观音菩萨
天冠有一化佛(阿弥陀佛)
手持净瓶和杨柳枝
大势至菩萨
天冠中有宝瓶
手持莲花
地藏菩萨
无发髻或头戴毗卢冠
身披袈裟
一手持锡杖
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
坐骑谛听,头大毛长,形似金狮
日光菩萨为
通身赤红色,坐赤莲上,左手持赤莲,右手半举朝内结印,莲上安日轮。
其手上的花朵及是否上面有“日月轮”就可以区分了
有时候手中也不持东西,这时候佛像的头部,花冠上有一般会有太阳或月亮的形状。日轮、月轮、位于药师佛左右
月光菩萨
为童子形,坐赤莲上,黄色装,右手执上安半月之细叶青莲,左手持未敷莲花。
药王菩萨
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
药上菩萨
释迦摩尼佛像左右侍从
二弟子(阿难、迦叶)
二菩萨
二护法
二仁王
藏传佛教造像
11世纪以前,藏传佛教造像主要以模仿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艺术风格为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4世纪以后,西藏本土造像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
15-16世纪达到艺术高峰,由于地域不同,藏传佛教造像出现了藏西、藏中、藏东、蒙古等地域风格。
17世纪以后,藏传佛教造像多追求外表装饰,造型趋于程式化,但高僧造像采用高超的写实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了大量藏传佛教造像。这些造像吸收了汉地传统的造像手法和风格
注重表现造像含蓄、温雅的神态, 装饰华丽,雕刻细腻。明代藏传佛教造像雕琢精致, 汉地风格占主导地位
重要寺庙
白马寺
高僧
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他们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时间
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四十二章经》
并于公元68年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
寺名由来
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张掖
山丹大佛寺(立佛)
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
张掖大佛寺(卧佛寺)
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
七佛寺
隆福寺
清凉寺
游仙寺
定林寺
玄中寺(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
五台山七佛寺
四川的报国寺
宝光寺
江苏的宝莲寺
辽宁的奉国寺
福建万佛寺
……
承德市避暑山庄
普宁寺大佛
中国石窟分布
新疆地区(西域石窟)
古龟兹(今库车、拜城一带)
拜城克孜尔石窟
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
库木吐喇石窟
森木塞姆石窟
阿艾石窟
马扎薄荷千佛洞
苏巴什石窟
整体特点
龟兹石窟形制
支提窟(中心柱窟)
供僧人和信徒礼拜、供养用的宗教活动场所
毗河罗窟
最早出现的石窟形式
供僧人起居生活
大像窟
禅窟
讲经堂
龟兹
多元文化格局
以菱格形方格为基本单元的图章化结构
有单幅多义的巧妙布局及组合画
晕染与线条结合
古焉耆
七格星
古高昌(今吐鲁番附近)
柏孜克里克石窟
胜金口寺院遗址
吐峪沟石窟
雅尔湖石窟
于阗(和田地区)
喀什
三仙洞(脱库孜吾吉拉千佛洞)
甘肃
酒泉市
敦煌莫高窟
基本信息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
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保留5~6世纪痕迹
1680米长的鸣沙山上,共有735个洞窟
有壁画和塑像的共492个,共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尊
366年,乐尊和尚开始开凿莫高窟
佛教因果报应理论
14世纪丝绸之路开始衰落,莫高窟也开始衰落
历史
始建于公元366年
两晋南北朝(366-580年)
从:佛像特点:”丰乳细腰肥臀“的裸女和菩萨
到:非男非女的菩萨、飞天和伎乐的中国化佛像
唐代石窟(敦煌最辉煌的时期)
初唐
96窟
220窟
盛唐
130窟
五代
61窟
五台山图
西夏时期石窟(1036年)
建有64个石窟之多
元朝
仅存9个窟
明清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推行,敦煌石窟开始衰退
主要洞窟介绍
23窟,盛唐 清代重修
16窟
藏经洞
藏经洞原为洪䛒(bian,四声)方丈的修行的地方
晚唐 3品
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侍女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另有一通石碑,该碑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记录洪辨一生事迹的纪念碑(至于洪辨之塑像原不在藏经洞内被发现,而是置放在别处,因研究人员在塑像内发现洪辨的法号及一小包骨灰,而将该塑像置藏经洞内)
藏经洞封藏原因
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可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17窟,人字坡顶结合中心塔柱窟,只有敦煌有
25窟,晚唐 清代重修
29窟,唐代 清代重修
55窟,五代宋时期,曹家窟,唯一宋代塑像,中心佛坛窟,木骨泥塑,有反弹琵
96窟,弥勒大佛(北大佛)
始建于初唐武周延载二年(695年)
石胎泥塑的大佛
洞窟主尊弥勒佛像依山崖而塑,高35.5米
130窟,弥勒大佛(南大佛)
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
石胎泥塑的大佛
高26米
112窟,反弹琵琶图 唐 壁画,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
254窟,悉达多降魔成道的故事
329窟,初唐石窟,还有未氧化的壁画
332窟,隋末唐初 中心塔柱窟
第57窟:美人菩萨窟
第17窟:藏经洞
覆斗顶
洞窟类型
中心塔柱窟
覆斗顶形窟
殿堂窟
大像窟
涅槃窟(横长形券顶窟)
禅窟
僧房窟
影窟
瘗窟
敦煌壁画
尊像画
佛陀
菩萨
罗汉
弟子画像以及天龙八部等佛教护法
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只要不是源于佛性,皆是外道)
经变画
中国最早的经变画产生于东晋
福田经变
始于北周、终于隋,是敦煌的第一种经变画
296窟
302窟
持续时间较长
西方净土变
东方药师变
弥勒经变
法华经变
维摩诘经变
数量最多
东方药师变
佛教故事画
佛传故事
本生故事画
257窟:九色鹿故事
因缘故事画
佛教史迹故事画
比喻故事画
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画
山水画
敦煌彩塑
发展历程
早期:北魏、西魏、北周
中期:隋唐两代
晚期:五代、宋、西夏、元
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最重要姐妹窟)
旱峡石窟
西千佛洞
玉门昌马石窟
保留5~6世纪痕迹
文殊山石窟
保留5~6世纪痕迹
武威市(河西地区第一站)
天梯山石窟
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目前,北梁有5个洞穴,北魏有4个洞穴,唐代有3个洞穴清代代有7个洞穴
天佛寺石窟
张掖市
马蹄寺石窟
金塔寺石窟
文殊寺石窟
童子寺石窟
景耀寺石窟
金昌市
云庄寺石窟
天水市(交通枢纽)(7)
麦积山石窟
开凿历史
历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
始建于6世纪
三大窟
127窟
现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
大象山石窟
武山水帘洞石窟
拉梢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
华盖寺石窟
仙人崖石窟
平凉市(3)
陈家洞石窟
王母宫石窟
南石窟寺
庆阳市(2)
北石窟寺
始建于6世纪
南石窟寺
始建于6世纪
平定川石窟
始建于6世纪
石空寺石窟
陇南市(4)
菩萨洞石窟
佛爷台石窟
土峰沟石窟
八峰崖石窟
定西市(秦长城起点)(4)
马鹿山石窟
五竹寺石窟
云盘寺石窟
高石崖石窟
兰州市(2)
法全寺石窟
五佛沿寺石窟
临夏回族自治州(1)
炳灵寺石窟(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
始建于5世纪
169窟
最早的千佛洞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蒙古
巴林左旗
前后昭庙石窟
11世纪开凿
云门寺石窟
赤峰
洞山石窟
11世纪开凿
鄂尔多斯
啊战陀石窟(百眼窑石窟)
始建于北魏中期, 繁盛于西夏、元代, 终结干明代
目前得到确认的有65个石窟
北魏至明代洞窟总计为62 个,
阿尔寨石窟被焚毁的时间, 大约是1634年 林丹汗与鄂尔多斯右翼三万户的首领仁亲济农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宁夏
故原
须弥山圆光寺石窟
始建于6世纪
陕西
咸阳市
彬县大佛寺石窟
7世纪开凿
铜川市
耀县药王山石窟
7世纪开凿
延安市
富县
石鸿寺石窟
8世纪开凿
阁子头寺石窟
延安万佛洞石窟
11~12世纪
黄陵万佛寺石窟
11~12世纪
志丹城台石窟
11~12世纪
宝鸡市
麟游县
慈善寺石窟
山西
大同
云冈石窟
基本资料
始建于北魏公元460年,延续到公元524年止
460-465年,文成帝下诏开凿昙曜五窟
早、中、晚三期
早期
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
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
晚期
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 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现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
洞窟介绍
昙曜五窟
16窟
释迦像
施无畏印的佛立像
文成帝-拓跋濬
第十六窟主尊应为中国式袈裟佛陀像的早期范例之一
17窟
三世佛
交脚菩萨像
景穆帝-拓跋晃
18窟
佛立像
明元帝-拓跋嗣
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
19窟
施无畏印的佛坐像
道武帝-拓跋珪
五窟中最大的窟
20窟
施禅定印的佛坐像
太武帝-拓跋焘
第5窟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为父亲献文帝所开凿
第五窟营建如此规模,其实是孝文帝对当年献文帝和冯太后政治斗争的一个平衡
第6窟
是专为冯太后所雕凿,肯定了冯太后临朝的合法性及现实。
第10窟
后室南壁有七佛供奉
第11窟
有七佛供奉
第11窟
北魏•太和七年(483)
标志着云冈石窟从皇家石窟专向大众石窟
同年,孝文帝最后一次行幸武州山石窟寺,同年昙曜失去了高僧地位
第11~13窟
11-13窟内,来自民间和僧侣的补刻龛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到了石窟之内。
解读
昙曜五窟象征北魏皇帝是如来佛的化身
昙曜五窟的大佛既代表宗教领袖,也代表了人间统治者的形式为中国佛教的特色
昙曜五窟周边有些小佛象征皇帝的臣民、群众和奴隶等
云冈石窟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云干石窟是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太原
天龙山石窟
始建于北齐末期(6~7世纪)
龙山石窟(道教石窟)
蒙山大佛(晋阳西山大佛)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
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
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
2007年,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
长治市
宝岩寺石窟
15~16世纪开凿
晋阳
河北
南北响堂山石窟
宜雾山石窟与摩崖造像
下花园石窟
河北曲阳修德寺
白石佛教造像的发源地
多以当地出产的纹理细腻、色泽光洁的白石为雕刻原料
曲阳白石佛教造像始于北魏晚期,东魏后期、北齐、隋代盛极一时,唐代以后制作数量逐渐减少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白石佛教造像2200多尊
河南
洛阳
龙门石窟
基本信息
北魏5~6世纪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兴建
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长达400余年
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造像特点
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
巩义市
巩县石窟
北魏5~6世纪
三门峡
渑池鸿庆寺石窟
5~6世纪开凿
邯郸
响堂寺石窟
6世纪中期开凿
安阳
宝山石窟
7世纪初开凿
灵泉寺石窟
沁阳
玄谷山摩崖造像
浚县
千佛洞
陕县
温塘摩崖造像
辽宁
锦州市
义县万佛堂石窟
5~6世纪开凿
山东
济南
黄花岩石窟
5~6世纪开凿
佛峪寺岩岸造像
柳埠镇公谷内千佛崖
四门塔
龙虎塔
黄石崖
千佛山的石窟
千佛崖
万佛洞
观音园
兴国禅寺
弥勒胜苑
盐都云门山
驼山石窟
青州市
云门山石窟
6~8世纪开凿
驼山石窟
6~8世纪开凿
江苏
南京
栖霞寺千佛崖石窟
5~6世纪开凿
连云港
孔望山摩崖造像
徐州
云龙山石窟
浙江
杭州
西湖西北岸飞来峰石窟
西湖西南岸的烟霞洞与石屋洞
八卦田
将台山
慈云岭
东北岸紫阳山
新昌宝相寺磨牙造像
绍兴市
剡溪大佛
5~6世纪开凿
四川
广元
皇泽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摩崖造像
观音崖摩崖造像
昭化县
绵阳县
西山观摩崖造像
卧龙山千佛洞摩崖造像
梓潼县
南充
间溪口摩崖造像
阆中县
巴中
摩崖造像
资阳市
境内的石窟
安岳县
乐山
乐山凌云寺造像
龙泓寺摩崖造像
乐山大佛
唐代
千佛崖摩崖造像
夹江县
唐代
眉山市
境内的摩崖造像
仁寿县
彭山双佛
彭山县东北部仙女山
彭山坐佛
彭山立佛
宜宾市
屏山大佛
屏山县龙华镇八仙
大足城北龙岗山石窟
重庆
宝顶山大足石窟
修建于1179—1249年间
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崖佛湾造像
龙岗山石窟
云南
大理
剑川石钟山石窟
开凿于9~13世纪
狮子关区石窟
沙登村区石窟
西藏
拉萨
药王山窟龛
札拉鲁浦石窟
吐蕃时期开凿的塔庙窟
说明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