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历史笔记
2024-08-31 20:20:4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自强求富
目的
户部侍郎-文祥
大学士-桂良
恭亲王-奕忻
中央
张之洞
郭嵩焘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潘
地方
代表人物
军事工业
新式陆军
官督商办
民用工业
对外交涉,进出口贸易,兴办近代工业,用洋枪洋炮装备军队,开办近代交通工矿企业,派遣留学生,举办新式教育等
定义
洋务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创立北洋水师
成果
洋务运动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宗旨
严复翻译《天演论》
103天
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
袁世凯
巡警部和学部
练兵处
商部
外务部
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顿吏治
政治方面
商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会简明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 试办银行章程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南张北周
经济方面
新军 最终成为埋葬清王朝的一支重要反清力量
袁世凯-北洋新军
张之洞-湖南常备军
改革兵制 编练新军
军事方面
改革学制,包括停科举 设学堂 奖游学 三项内容
文化教育方面
内容
清末新政
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皇族内阁
慈溪之死
预备立宪
清末时期
民族,民权,民生(平均地权)
推翻一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推翻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旧三民主义
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湖北新军大量抽调到四川进行镇压,导致湖南兵力不足
保路运动
各省响应
反清起义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告全国同胞书》
颁发
1912.1.1
南京l临时政府的成立
唐绍仪 伍廷芳
南北议和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这是远东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用以防止袁世凯独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宋教仁被刺杀
改组国民党
辛亥革命
护国战争
袁世凯s时期
护法运动
府院之争
段祺瑞时期
康有为也在里面
复辟的是清政府
张勋复辟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为了解决复辟
新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时期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取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奋斗目标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组织纲领
中央局
南陈北李
中央领导机构
中共一大
强烈排他性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嘉兴游船
地点
成立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
最低纲领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意义
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沙田惨案
中国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领导,大罢工
香港海员罢工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战斗口号
安源路矿工大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
掀起工人运动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
中共三大
1925.5.30
上海 五卅惨案
五卅sa运动
广州 香港
省港大罢工
工人运动
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南昌起义
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
党指挥枪
确定y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为党的新时期总方针
以农民秋收会议为主要党最重要的任务
八七会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军队的创建
名称
遍及10多个省区的15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正式红军已发展到13个军7万余人
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土地革命
瑞金
1931-11.7 -1937.9.6
苏维埃政权
五次反围剿
中央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到达陕北
中国共产党
党务改进计划起草委员会
国民党改组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国民党一大宣言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国民党正式改组的开始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新三民主义的开端
标志
国民党一大
学习苏俄
统一战线方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训政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直 皖 奉
对象
二次北伐
国民大革命
《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
《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
文章
“纯正”三民主义
“阐扬”三民主义
标志着戴季陶主义的星辰
主要内容
戴季陶主义
张继
邹鲁
谢持
人物
反俄反共
中心
西山会议派
标志两党正式决裂
经过
时间
中山舰事件
1926.5
共产党不得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的部长
共产党需将加入国民党
规定
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宁汉合流
蒋汪矛盾-改组派
事件
蒋介石集团的南京国民政府
奉系军阀张作霖把持的北京政府
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
CC派
陈立夫 陈果夫 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中统
戴笠
专门以监视 绑架 逮捕和暗杀
军统
国民党右派势力
李济深
民革
福建事变
国民党
真理标准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人民共和国
逐渐近现代化史
列强妄图进一步扩大中国的侵略权益
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内容
《望厦条约》
1854年
根因
亚罗号事件
西林教案
马神甫事件
导火线
背景
而后英美法俄与清签订《天津条约》
俘虏广东总督叶名琛
《天津条约》
战争经过
僧格林沁
《北京条约》
战争再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物:刘永福,茹费理
1862年法国与越南阮氏王朝签订《西贡条约》
法国政府与越南政府签订《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 保护权 ,控制了越南的内政外交
法国入侵越南
法国矛头指向中国,要挟清政府撤走越北的军队,召回刘永福,开放云南边界
缘由
马永福
镇南关大捷
马尾之战
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
中国西南屏障崩解,朝贡体系崩塌
1884年6月9日,李鸿章和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
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
1878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清政府设行省
新疆危机
朝贡体系的崩解
中俄界约
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共侵占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沙俄侵土
征讨侵国策
保船退敌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
定性日本这次是侵略性质的战争
旅顺大屠杀
意味中国朝贡体系彻底崩解了
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冲突
西班牙 比利时 荷兰
还有三国未登陆
俄 英 美 日 德 法 意 奥
外国
大清政府已经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
东南互保章程
八国联军侵华
《二十一条》
1928.5.3
济南惨案
1928.6.4
皇姑屯事件
沈阳柳条湖
1931.9.18
局部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
傀儡国
1932.3
伪满洲国
不抵抗政策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指挥
日本获得了在上海驻军的权力
《淞沪停战协定》
淞沪抗战
1933.1
傅作义
宋哲元
承认日本侵占热河,并把河北米东地区华为非武装地带,日军撤至长城沿线
《塘沽协定》
长城抗战
吉鸿昌
九一八事变 以来首支从日军手中收复失地的中国军队
1933.622
察哈尔抗战
华北事变
1935.12.9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
1936.11.23
国民政府逮捕沈钧儒 章乃器 邹韬奋 李公朴 王造时 沙千里 史良
七君子事件
1935.8.1
《八一宣言》
不能写反
抗日反蒋 渡河东征
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5.12.17
瓦窑堡会议
1936.12.12
《对时局通电》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事变
党外合作
性质
实际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局部抗战
志村菊次郎
清水节郎
吉星文 金振中
1937.7.7
全面抗战爆发
七七事变
1937.8.13-11.12
淞沪会战
1937.10-11
太原会战
1938.1-6
徐州会战
1938.6-10
武汉会战
四次会战
极大提高了共产党的政治声望
暴露了共产党的实力,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多万人 被称为百团大战
没有番号(没有师的名)
1940.8.20-12
百团大战
承认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的高度防共自治权
承认 满洲国
日本有开发华北 蒙疆 及其其他低于资源的特权 并控制伪政权的财政 经济 交通 农业 贸易 及海关
政府中必须配置日本顾问和职员
卖国条约
汪伪政权
全面抗战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8.15
何应钦
徐永昌
密苏里 号
日本投降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外患
洪秀全自任天王
1851年1月,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班固军纪五条
金田起义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永安建制
腐化的开端
太平军经广西,于1853年3月20日,攻克南京。太平天国把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首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1852年4月
定都南京
西征
北伐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1852年,曾国藩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逐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创建湘军。
湘军特点
宋明理学对士大夫的约束
君臣之情很深
中央政府对曾国藩恩威并施
没有造反的原因
曾国藩和湘军
张树声,郭松林,潘鼎新,叶志超,刘铭传
主要将领
逐渐形成淮系军阀集团,后被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所替代
剿灭捻军
李鸿章和淮军
清朝应对
晚清地方势力崛起(论述题)
太平天国运动
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1861.11
它的成立标志着清政府对外体制的变化,借宿督抚兼办外交的局面
并设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总税务司和同文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奕忻
年号同治
慈禧
垂帘听政
标志这清政府开始高度重视与外国列强的交流
辛酉政变
农民阶层的局限性——封建性,排外性,盲目反现代文明性
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为国家层面矛盾
社会矛盾的转变
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还处于感性阶段
反映
扶清灭洋
口号
义和团运动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对象
北伐过程
收回租界
政令不畅
国民党派系依旧混杂
经济掌控不全
政治涣散
标志南京国民党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东北易帜
蒋桂战争
冯玉祥
蒋冯战争
蒋唐战争
1930.5-1930.10
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
蒋介石与阎锡山 冯玉祥 李宗仁等在河南 山东 安徽等省进行一系列的新军阀混战
中原大战
新军阀混战
1945.8.29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去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
但在解放区政权和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等焦点问题上,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基本内容
国共两党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林罗刘
1948.9-11
辽沈战役
陈毅
1948.11-1949.1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中共优待俘虏
各党派人士反蒋
蒋介石倒行逆施,众叛亲离
蒋介石刚愎自用,瞎指挥
轻易胜利的原因
三大战役
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
农村转移到城市
工作重点
标志任务将政治战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七届二中全会
《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会议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国民党大陆政权的覆灭
1949.4.20
渡江战役
八年内战
内忧
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
教案频发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史
列强(历史学)
帝国主义(政治学)
洋人(满清)
党的一大至七大的发展历程
暗杀
督战
拜把子
蒋介石三大爱好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标记
《钦差大臣林则徐致英国皇帝陛下》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笔记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