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
2022-12-10 18:03:22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课程性质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生存负载(事)=外部+内部,生存力量(人)=内部+外部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
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即应试教育,需要熟读和硬背知识;但是成人的学习,更应该是以自我导向型的学习。
3. 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没必要读完一本书的原因
①书中有许多我们不需要的知识,不必浪费时间
②价值与读书多少无关,关键于精,能在实际中应用
③即便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有一丁点的作用,也远大于书本的购买价值。
书本无需完全阅读
①读书不是照搬作者的知识体系
②不必非必须不,需要具体内容具体选择 。
二、课程理念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张瑞敏在海尔公司推行的“日清工作法”,成功拯救公司的业绩。这种工作法是收到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启发,要求公司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事事人人管,人人都管事,形成目标、日清与激励的良性循环体制。得出结论,职场人要主动学习对自己工有实际用处的知识。
2. 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①自我导向,即要从依赖型→自我导向型
②要学会关联以往经验;
③强调实践,做事的“准备度”分为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选择学习内容的判断:是否用得上;学习效果的判断:是否用得上。
④要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未来应用→立即应用。
⑤关于内在驱动的比较,内在因素驱动型的学习会更开心,外在因素驱动型的学习比如考试考证,这会不快乐。
3. 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培训=图书+X,X=A1+A2+A3,(A1,方式判断;A2.规划应用;A3.规划演练),X是拆为己用,这是真正帮助学习者把核心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元素。
4. 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培训师往往进行安排游戏、笑话、故事、视频等多个板块,以使学习者调用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思考和记忆.
5.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RIA=阅读拆页(书籍)+讲解引导(师者)+拆为己用(学者)
三、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休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1. 政治认同:(1)政治方向;(2)价值取向;(3)家国情怀。
2. 道德修养:(1)个人品德;(2)家庭美德;(3)社会公德;(4)职业道德。
3. 法治观念:(1)宪法法律至上;(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权利义务相统一;(4)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5)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健全人格:(1)自尊自信;(2)理性平和;(3)积极向上;(4)友爱互助。
5. 责任意识:(1)主人翁意识;(2)担当精神;(3) 有序参与。
(二)总课标
1.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2. 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4.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 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3. 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划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学段目标
1. 政治认同
第一学段(1~2年级):(1)认识国旗、国徽;(2)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3)认识党旗,热爱中国共产;(4)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5)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学段(3~4年级):(1)初步感知基本国情;(2)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3)热爱中国共产党;(4)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伟大成就;(5)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1)初步了解国情;(2)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3)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4)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义义制度的优越性;(5)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第四学段(7~9年级):(1)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3)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4)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义义制度的优越性;(5)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道德修养
第一学段(1~2年级):(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3)感知父母的辛劳;(4)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5)爱劳动。
第二学段(3~4年级):(1)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3)孝敬父母,尊重师长;(4)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5)树立劳动的意识。
第三学段(5~6年级):(1)养成健康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2)懂得自律,诚实守信;(3)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4)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5)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尊重劳动者。
第四学段(7~9年级):(1)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2)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3)感恩父母养育之恩,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4)维护公共秩序,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5)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3.法治观念
第一学段(1~2年级):(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3)感知父母的辛劳;(4)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5)爱劳动。
第二学段(3~4年级):(1)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3)孝敬父母,尊重师长;(4)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5)树立劳动的意识。
第三学段(5~6年级):(1)养成健康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2)懂得自律,诚实守信;(3)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4)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5)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尊重劳动者。
第四学段(7~9年级):(1)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2)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3)感恩父母养育之恩,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4)维护公共秩序,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5)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4.健全人格
第一学段(1~2年级):(1)热爱生命;(2)体会成长的快乐;(3)能够感知自己的消极情绪;(4)乐于学习;(5)能够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6)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学段(3~4年级):(1)初步认识和体验生命的可贵;(2)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他人;(3)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4)做事有耐心,增强自信心;(5)能够表达自己见解;理解他人心情;(6)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三学段(5~6年级):(1)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2)正确认识自己,自信乐观;(3)学会调控情绪;(4)不怕困难,具有抗挫折能力;(5)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6)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7)初步了解自己的身心成长特征。
第四学段(7~9年级):(1)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3)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4)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5)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自我改进;(6)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7)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5.责任意识
第一学段(1~2年级):(1)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热爱学校和班集体;(3)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4)亲近自然,爱护动植物。
第二学段(3~4年级):(1)主动参与学会承担家庭责任;(2)热爱集团,有互助意识;(3)初步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热爱自然,懂得保护环境。
第三学段(5~6年级):(1)学会参与家庭决策,为父母分忧;(2)关心公益事业,学习民主管理的规则和程序;(3)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4)热爱并尊重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第四学段(7~9年级):(1)自觉分担家庭责任;(2)关心社会,了解时政;(3)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捍卫国家主权;(4)敬畏自然,初步形成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观。
四、课程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1. 入学教育
2. 道德教育
3.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4. 法治教育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1.道德教育
2.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3. 法治教育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5.国情教育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1.道德教育
2.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3. 法治教育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5.国情教育
(四)第四学段(7~9年级)
1.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2.法治教育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革命传统教育
5.国情教育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学业质量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能够准确讲出中国的全称,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能够认识中国版图,知道主要传统节日与纪念日的来历与含义。
第二学段(3~4年级):在地图上能够指出家乡所在省份和地理位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成就,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知道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学段(5~6年级):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革命历史与党的根本宗旨,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
第四学段(7~9年级):能够结合史实阐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1.立足核心素养,制订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2.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3.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
4.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二)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
(1)基本原则:坚持素养导向
(2)评价内容: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要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
(4)主要环节的评价: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
2.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性质与目的
(2)命题原则
(3)命题规划
(4)题目命制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原则
2.教材内容选择
3.教材编排与呈现形式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
2.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
3.建立开发机制,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1.教师培训
(1)整体设计培训内容
(2)强化培训组织管理
(3)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
2.教学研究指导
(1)基于整体设计开展教研活动
(2)聚焦关键问题开展主题教研
(3)采用多样化教研方式
3.校本教研指导
(1)聚焦具体问题
(2)以科研促教研
(3)改进教学实践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