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
2022-12-12 13:31:16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原始社会
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黄金时代”
时代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生产关系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氏族制度
地位: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作用
管理集体事务
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发展
末期一些近亲氏族构成部落
有些部落联合起来形成部落联盟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
私有制确立
标志: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影响
贫富分化加剧
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作用(重要的积极作用)
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生产力提高
促进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产生,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根本原因
生产工具改进,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逐渐取代共同劳动
生产资料由公有转为私有
奴隶社会
阶级
奴隶主阶级(剥削地位)
奴隶阶级(被剥削地位)
生产关系
奴隶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生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奴隶劳动的所有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产资料
主要矛盾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奴隶制国家
形成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引起奴隶反抗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国家地位: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历史进步
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要求
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城市出现
文字发明并应用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进步性
农民能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更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阶级剥削(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钳制(封建社会上层建筑)
君主专制
等级森严
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方式
主要:收取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劳役地租)
高利贷
强迫农民收取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
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
产生: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生
生产关系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建立基本条件
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大量货币作为资本
资本主义制度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确立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危机
含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基本特征:生产相对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
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大批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实质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越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替代
社会主义社会
产生条件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积极作用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
消极作用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
历史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实践需要: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创立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创立: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意义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解释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
意义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意义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诞生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内容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实践
确立
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的新纪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