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022-12-21 17:20:00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古史数据关于春秋时期官学的记载只有两条﹕一条是《诗‧鲁颂‧泮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另一条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传记说郑子产“不毁乡校”。当时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左传‧昭公十八年》)这不仅是因为奴隶主贵族不可能再垄断学校;同时,也是由于奴隶主贵族学校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因而官学必然地要衰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原因:生产力发展——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意义: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更新了教育内容与方式;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百家争鸣;开辟了教育史新纪元,讲求自由原则
私人讲学兴起
百家私学: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的发展;私学的发展
私学
简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学府,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资政议政于一体的高等学府特点: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管理规范《弟子职》学生守则意义:促进战国思想发展;出色教育典范;知识分子独立性创造性
官学-稷下学宫
教育制度
【孔子】1、教育实践:办私学编六经2、教育作用: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也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4、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5、教育内容:六艺6、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7、德育: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8、教师:学会以爱教温
【孟子】1、教育实践:思孟学派2、教育作用:性善论【四心,人性本质区别,人性平等】3、教育目标:明人伦【五对关系五常】4、大丈夫理想人格5、教育思想:教亦多术,盈科而进,专心致志,深造自得
【荀子】1、教育实践:口口相传,讲授六经2、教育作用:性恶论【性伪之分/合,化性起伪】3、教育目标:大儒【广博知识已知未知自如应对】4、教育内容:六经5、学习过程:闻见知行6、尤倡尊师
【墨家】1、教育实践: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2、教育作用:素丝说;兼爱社会3、教育目的:兼士4、教育内容:科学技术和思维训练【三表法】5、教育方法:主动说教、善述善作、合其志功、量力
【道家】1、教育实践:道家学派2、教育作用:法自然。培养体会自然的圣人,以自然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完全听任自然,主张没有教育的就是最好的教育3、教育目标:逍遥的理想人格。无功无名物我两忘,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4、学习方法:怀疑
【法家】1、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2、禁私学,以吏为师3、禁诗书,以法为教
简介:出自《礼记》,四书之首,孔孟学派作品。
内容: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善性发扬光大,亲民:治民爱民,由己推人在止于,至善:任何身份尽善尽美
格物、致知: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诚意、伦理性➕人文色彩,影响中国知识分子为学为人为政
正心:纯正的意念和动机,不受情绪影响,保持认识的中正
修身:综合修养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后者是前者的扩大深化】
《大学》
《中庸》:简介:出自《礼记》,四书之一,孔孟学派作品;内容:性与教、中庸、自诚明尊德性,自明诚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地位: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
教育作用: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社会【化民成俗】教育制度:两端、五级、九年【七小成九大成】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
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学相长原则
教育原则:豫时孙摩气息长长
尊师重教:原因:道尊 长君 五服;要求:针对 学识 原理
内容
《学记》
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