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22-12-23 13:59:18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这是一篇关于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思维导图,归纳了赫鲁晓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结果和评价,以及苏联解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阻碍经济的发展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在巩固领导地位后,开始调整政策
苏共“二十大”,为赫鲁晓夫的改革解放了思想
背景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农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
精简机构
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工业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政治
主要内容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结果
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失败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集中领导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管理方面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工业方面:重点
内容
前期取得一谢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匹敌的水平
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不能根除体制的弊病(根本原因)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经济负担加重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
异:改革的重点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同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的合资企业
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局限
经济改革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
提倡“民主化”、“公开性”
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直接原因
苏联领导人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改革
美苏争霸拖垮苏联经济
重要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部原因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反对霸权主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启示
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