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
2022-12-26 10:08:29 7 举报
AI智能生成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精彩。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能够替代的。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如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写作和人生其实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许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在中国人所说的盖棺论定之前,在古罗马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人一旦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着好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外人看来是悲剧,可当事人只拿它当一段人生。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