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2022-12-29 18:51:54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
主要作品
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汉;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主要成就
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
发明成就
作者:诸葛亮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创作背景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中心主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作品原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白话译文
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诫
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淡泊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明志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宁静
实现远大目标。致,达到
致远
增长才干
广才
惑乱懈怠,过度享乐
淫慢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躁
修养性情。治,修养;一说通“冶”
治性
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枯落
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多不接世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穷庐
又怎么来得及
将复何及
字词注释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整体赏析
诫子书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