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书笔记
2023-02-02 16:45:38 8 举报
AI智能生成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作者简介】
李汝珍(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少年时师从凌廷堪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对疆域沿革特别感兴趣。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镜花缘》一书。
【作品导读】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
后半部分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人物形象】
唐敖
才思敏捷,喜爱游山玩水,却无心科考,只当了个秀才。
林之洋
善良而多风趣的小商人形象。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
多九公
年青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才学满腹,却未考中秀才,他就丢下书本,做了海船生意,因折了本钱,便以替人管船拿舵为生。
多九公是一个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的劳动者形象。
唐小山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
唐敖出海经商,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
【写法鉴赏】
夸张手法:
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
漫画手法:
作者对书中海外异国的人情物态的描写并非随心所欲的胡乱勾描根据其所要表达的寓意,运用漫画的手法细致勾勒。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国家的主要特征,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并能悟出此中真义。
对比手法:
李汝珍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对科举制度予以了讽刺,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和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毒害,在对比中进一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胸无点墨的冒牌文人,暴露其丑陋的内心精神世界。
【主题透视】
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
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
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
第二,它反对某一些迷信制度
第三,在文化方面,它反对八股文,瞧不起科举中人,同情终身潦倒的秀才。它主张人人要读书明理,博古通今。
第四,在生活方面,它主张朴素节约,反对铺张。
①反对日常饮食考究,好吃懒做。反对盛宴待客。
②反对子女初生时的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的张筵设戏。
③反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以及居家用度”的“失之过侈”。
第五,在社会风气方面,它要求真诚,反对假道学、伪君子。
①它赞美好让不争,谦恭有礼,遇善争先。
②它反对嫌贫爱富。
③它主张与人为善,允许人“改过自新”。
④它反对争讼。
⑤它要求把生死看得透彻,把名利看得淡泊。
【阅读感悟】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