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2023-03-20 17:55:5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袁行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文学史史料学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俗与雅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卷 总绪论
传说时期的文学
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文史哲不分
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由巫到史
贵族文学的兴起
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地文化与楚辞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绪论
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
《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
反抗精神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具体、形象的思维
情感体验
隐喻和象征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历史化
神话发展为仙话
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
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一章 上古神话
诗经的编定
风雅颂
用诗和传诗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农事 燕飨 怨刺 战争徭役 婚姻爱情
诗经的现实精神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赋比兴的手法
句式和章法
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抒情诗传统
风雅与文学革新
比兴的垂范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诗经
散文的萌芽
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左传的成书
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记言文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成书及体制
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
散文创作的楷模
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对话体和寓言体
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孟子和《孟子》一书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
气势浩然的文风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
富有诗意的语言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严谨详密的论证
犀利峭刻的议论
植根现实的寓言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归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多种文化的交融
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楚辞的含义
楚辞的编纂和屈原作品的真伪
第二节 屈原生平和作品
离骚解题
写作年代
忠君与爱国
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
形式和语言
第三节 离骚
九歌:巫祭文化
缠绵哀婉的风格
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九章:记事、抒情与写景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宋玉等楚辞作家
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
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献纳辞赋的风气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游学游宦的兴盛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立功扬名的 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从浪漫到现实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赋的多源性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从史记到吴越春秋
五、七言诗的孕育
汉代文学的分期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第一节 《汉书》
第二节 《吴越春秋》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节
歌唱理想和抱负,乐观浪漫的情调
前期诗歌
野田黄雀行
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
七哀诗
美妇篇
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杂诗
述志诗
远游篇
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游仙诗
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后期诗歌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诗品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五言诗的发展
文采富艳
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不幸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二节 曹植
七哀诗一
从军诗五首
汉末战乱、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公宴诗
文人唱和
自伤情多的感情特征
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七子之冠冕王粲
赠从弟其二
赠答诗
斗鸡诗
游乐诗
仗气爱奇的刘桢
第一段董卓作乱,自己被俘
第二段胡地生活,与儿子分别
第三段回乡后
蔡琰与悲愤诗
控诉繁重徭役
对话体,接近乐府民歌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咏史诗二首
孤儿遭后母虐待
汉末世风日下
驾出北郭门行
阮瑀
拟思妇词《室思诗》
通脱真率的精神面貌
答刘桢诗
徐干
建安七子其他人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词旨渊永、寄托遥深的诗风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其十八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
时光飞逝、人世无常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其三
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
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
其七十一
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组诗总纲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其一
直接慨叹人生的深创巨痛
苦闷孤独的情绪
排解苦闷
游仙和隐居
故作旷达
无情披露魏明帝晚年荒淫误国
其三十一
关注时局
其六十七
礼法之士的虚伪
其三十九
抒发自己的壮志
济世之志
内容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政治严峻,不敢直言
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风格隐约曲折
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自述平生遭遇和理想抱负
幽愤诗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戎马骑射生活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其十五
游猎弹琴、神情悠然的高超境界,寂寞怀念之情
想象其兄军中生活,自抒洒脱情趣
赠秀才入军
主要内容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
四言诗成就较高
嵇旨清俊 文心
峻切 诗品
风格
嵇康的诗
儒家温柔敦厚的风人之旨
百一诗
应璩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二十四友风靡一时
从政热情高,统治者态度好
八王之乱
不懂激流勇退,则有杀身之祸
政治漩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陆机文赋 文学理论
潘岳秋兴赋
左思三都赋
重视通过辞赋表达才华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八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诗经
文辞趋向华美
拟作《相和歌辞》中的许多曲调
乐府诗成为后来拟作同题乐府诗的样本
陆机
汉乐府
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五言之警策 诗品
陆机《拟古诗》十二首
古诗十九首
拟古
陆机西北有高楼拟作
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陆机猛虎行拟作
潘岳悼亡诗三首,含义有所重复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
潘岳《金谷集作诗》
排偶句主要用于描写山姿水态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繁缛,繁复详尽,辞藻华丽
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
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但指一事,质木无文
始于东汉班固
王粲阮禹咏史诗
曹植三良诗
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
魏杜挚《赠毋丘俭》
自抒胸臆为变体
隐括本传,不加藻饰为正体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其二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其六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其五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多引史实曰典
借古讽今曰怨
文典以怨,颇为精切
再现建安风骨
左思风力
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左思
感情深厚,风格雄峻
上任途中经历和激愤忧虑
扶风歌
托意非常,摅畅出愤
绝命诗重赠卢谌
刘琨的诗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
屈原《远游》
他当真了
秦始皇《仙真人诗》
游仙诗溯源
郭璞有儒家道德情操
与玄言诗不同
一二
仕宦失意的反映
集中写隐逸之情
五
坎壈之怀
讽喻政治
三六
写神仙世界而别有怀抱
乖远玄宗与坎壈咏怀
形象性强,打破玄言诗淡乎寡味
有比兴寄托传统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42人,上巳日,流觞赋诗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写山水
写玄理
兰亭诗的文题及审美价值
生活情趣
诗歌流派的形成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偏安南方
清谈之风与处政清净
东晋文人的心态
支、许会稽王会
《道玄论》用竹林七贤和七位名僧匹配
名士与名僧交往
玄释合流
心隐适意的生活方式
淡乎寡味,缺乏形象
孙绰《秋日诗》
借山水抒情
一二 枯燥玄虚
三四五 形象与玄理未能统一
支遁
以佛理入诗
玄言诗
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三仕三隐
心态时常动摇
仕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通脱而不拘守章句
有点将孔子道家化
深谙儒家学说
魏晋玄学
脚踏实地的人
深受老庄思想影响
与佛教暗合
思想倾向
不拘守系统的思想
道偏重于个人品德节操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用道在安贫求富间取得平衡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的代表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田园
咏怀
咏史
行役
赠答
陶诗题材的分类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景物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和邻居论文
归园田居其一
景物生活与心境
归园田居其三
农耕与为官生活的对比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躬耕的生活体验
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
三良、荆轲、读山海经
咏史诗咏古代人物
围绕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
继承阮籍左思传统
特征
杂诗其二
深且广的忧愤
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悲叹行役的辛苦
表达对仕宦的厌倦
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
陶所特有
仁厚长者的形象
最深沉的一首《答庞参军》
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
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
哲理玄言诗
宗族训子
其他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第三章 陶渊明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发现四声并运用
沈约
四声八病
永明体的兴起
脱离乐律的依附,创造符合诗之声律的要求
佛经翻译
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
登玄畅楼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清新之气和哀怨感伤的情调
山水诗
别范安成
离别哀伤诗
《悼亡诗》
悼亡怀旧诗
长于清怨
沈约的诗歌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仕宦和人生的苦闷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模仿
游东田
声韵的铿锵婉转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熔裁警句
玉阶怨
短诗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流响唐代
临高台
王融
谢朓的诗歌
相送
酬答、伤别之作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慈姥矶
状物传神,初具唐律规模
何逊
五洲夜发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晚出新亭
阴铿
阴铿、何逊等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
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
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
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萧纲
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
注重个性表现
推动骈文成熟
丽
注重气质,情辞相称
”气爽“与”才丽“结合
以气质为体
“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相当于制诏
自述身世志愿,恳切坦率
《让县自明本志令》
《求贤令》
曹操的教令
随境生趣,摇曳多姿
《与朝歌令吴质书》
《与吴季重书》
书札
《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
曹植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表文
曹丕兄弟的书札
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
王粲登楼赋
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
《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吐露一腔悲愤
阮籍《猕猴赋》
嬉笑讥讽
刘伶《酒德赋》
寻求超脱放达
体物写志的佳作
《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主题广泛
名家辈出
体现
玄学论题《养生论》
嵇康
论辩文的勃兴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应用性的文体
骈散合一的典范之文
骈骊句法:傅亮的《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世重文翰
《岭表赋》
注文影响散体山水游记
与山水诗成就互为呼应
谢灵运
偶句多,骈赋技巧娴熟
有情性隐没之憾
《赭白马赋》
通体骈丽,文风整饬
《庭诰》
自然萧疏的风神
陶渊明诔文
典丽缜密
颜延之
时空的交错迭映,更增迷乱绝望的悲情
《芜城赋》
着意显示才情,精彩的对句颇多
《登大雷岸与妹书》
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
鲍照
元嘉三大家
《诸葛亮传》末评曰
叙事议论高简有法,质而不野
陈寿《三国志》
合史职与文才于一体,以骈文论史
范晔后汉书
范晔史论
骈文说理的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交相辉映
赞语尤显文才
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
永明声律说兴起
无韵者笔,有韵者文
文的审美性质更强
文笔之辨深入
“不阡不陌,非途非路”,“不文不句”
不拘常体的呼声
新变意识对文章体貌的影响
富贵、任侠、从军、去国等离别场景
别赋
帝王、列侯、名将、美人等各种人的遗憾
恨赋
藻饰华丽,修辞奇警
江淹
擅长辞笔,沈诗任笔
《奏弹刘整》
任昉
借神灵之口描绘嘲讽假隐士周颙
《北山移文》
孔稚圭
代表作家
齐梁新变之风
将五七言错杂地用于赋体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
庾信《春赋》
对诗赋界域的一种消解
徐陵《玉台新咏序》
宫体诗的风调
诗体赋
勾勒江南风物,撩动对方乡情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的传神写照
对齐梁翰藻的变化
对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回应
吴均体的古气
吴均《与宋元思书》
延续了谢灵运吐言天拔的特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写景文
诗体赋与写景文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崇文抑武的国策
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爱国主题的弘扬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审美情趣的转变
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
风格的变化
古文的普及
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辽金诗文的成就
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铺叙与白描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三章
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自然与雄放
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
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
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
苏文是宋文的最高成就
辞赋和四六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乐观旷达的精神
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
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
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第三节 苏轼的诗
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对词境的开拓
以诗为词的手法
苏词风格的多样性
第四节 苏轼的词
苏轼的意义
苏轼周围的作家群
后世文人心目中的苏轼
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八章
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
“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
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
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
第二节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意象的转换
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
辛派先驱张孝祥
辛派中坚陆游
与辛词相似的陈亮
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
第四节 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五编 宋代文学
民族压迫与融合
文化的沟通
都市繁荣
思想活跃
儒生不幸的遭遇
第一节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
叙事文学成为主流
话本小说的兴盛
戏剧的繁荣
戏剧演出和体制
北方戏剧圈
南方戏剧圈
第二节 叙事文学的兴盛
第二章
第四章
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庞大的市民阶层及他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审美趣味、价值取向
大都作家群的形成
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杨显之与潇湘雨
石子章与竹坞听琴
王仲文与救孝子烈母不认诗
第一节 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南戏的形成与体制
早期南戏作品
《张协状元》
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变换
悲剧意蕴
第二节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和近古文学的第一段
阳刚之美
贵族化,御用化
个性和人欲表露,文学向着近代化变革
经世实学思潮抬头
前言
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商人地位提高
文人与商人关系紧密
市民的壮大
反正不是士农
文人,商人,手工业者,艺人
新的读者群的形成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为商人写墓志铭等
描写商人等的形象
新的内容与新的形象
寄意于时俗
通俗文学
审美趣味的转变
收费撰写墓志铭序记
形成一小股浊流
文学的商业化
第一节 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政治思想由高压趋向失控
王学左派的兴起与禅宗思想的广泛渗透
张扬个性和对人欲的肯定
新思潮的先天不足
第二节 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