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书笔记
2023-02-17 15:09:08 1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文章简述
《蝉》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创作的文章,出自作品《昆虫记》。
文章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讲述了蝉的特点。
入选教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1课,朗读者是杨波 。
薛丽敏编,吉林广播电视大学附设中专教材 语文第20课。
知识拓展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段落划分
蝉的地穴
地穴出口
洞口(第2段~第3段)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建穴(第4段)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伺机出穴(第5段~第7段)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
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刻。只要有好天气时,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出穴成长
出穴(第8段)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脱皮(第9段~第10段)
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用一种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过程大概半点钟。
飞离树枝(第11段)
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从绿色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蝉的卵
成虫产卵
产卵(第12段~第13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天敌破坏(第14段~第17段)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都会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幼虫入地
孵化(第18段~第20段)
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落地(第21段~第23段)
触须可以自由的动了,左右晃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
挖穴隐藏(第24段)
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蝉的产卵和生长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挂树枝→幼虫落地上→立刻寻觅藏身处→几分钟后幼虫钻地下→四年后幼虫爬出地面→寻找蜕皮地点→爬上树枝等处→蜕皮(约3个多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个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后死亡。
内容解析
不按蝉的成长过程写而是从地穴从幼虫写起
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突出蝉“4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最后两段的作用
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0 条评论
下一页